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本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所给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yàn咽气咽喉呜咽狼吞虎咽B.huò和药和气暖和和面C.zhé海蜇蜇居打折动辄得咎D.chǎng场所场院捧场排场2.下列各组词语中,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临渊羡鱼缘木求渔涸泽而鱼不容置疑B.劈头盖脸乐此不疲弊绝风清揠旗息鼓C.信而有征绿草如茵绿树成荫在所不辞D.互相推诿互相推委戳力同心伶牙利齿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倪虹老师在外国文学和影视文学方面的造诣,足以使专业人士相看。②好风景固然可以打动人心,但若得几个情投意合的人,相与其间,那才真有味儿;这时候风景觉得更好。③刚到NBA的易建联英语薄弱加上情急之下说得太快,裁判没有听清他的话,__了他的意思。A.刮目徜徉误解B.侧目徘徊误解C.刮目徘徊曲解D.侧目徜徉曲解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日本政府对我方的严正申明仍然置若罔闻,一意孤行,最后必将自食恶果。B.商家骗子得了一次,骗不了一世,天下没有哪家店只靠一锤子买卖而做大的。C.现在有些青年人对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洋节”津津乐道,对中国许多传统节日则是数典忘祖。D.这几年来,这个省重视道路建设,现在已形成了纵横捭阖、四通八达的公路网。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这个曾经濒临破产的公司,如今不仅向国家交纳了500多万元税金,而且已经还清了银行的贷款。B.现在我们的领导干部的表现是不是让领导满意呢?从媒体的报道来看并不是这样的。C.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体现在知识和人才方面。D.这次研讨会的目的是为文学界就散文运动的得失、散文的可能走向等问题的讨论提供了一个争论和思考的平台。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闯关东”是中国近代向东北移民的略称,其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闯关东”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闯关东”的历史,是悲怆而有力量的。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牟岱介绍说,“闯关东”是向东北移民阶段性的代名词,并不是移民史的全部。历史上,东北大地曾出现过五次较大的移民潮: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张士尊教授介绍说,1644年,清朝统治者迁都北京,东北大部分人口迁往京畿地区,这次大移民史称“从龙入关”。东北大地“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为此,清廷要求各地官署劝农开垦。1653年(顺治十年),颁布了《辽东招民开垦例》。1688年(康熙七年),清廷以东北为“龙兴之地”,担心关内人口大量迁入会损害旗人利益,于是废止了招垦令,推行封禁政策。尽管如此,却不能完全禁阻关内民众进入东北。迫于日趋沉重的生活压力以及连年不断的自然灾荒,越来越多的山东、河北、河南农民或泛海偷渡到辽东,或私越长城走辽西,涌向仍在沉睡的东北沃野。这些移民都是在清廷实行封禁政策的条件下进行的,故称之为“闯关东”,以后一直被世人所沿用。由于俄国殖民主义者入侵,清朝所辖东北地区陷入边疆危机。迫使清廷改变封禁政策,鼓励移民实边放垦,以充实、巩固边疆。由是,移民规模越来越大。清朝末年,经过近300年的移民活动,东北社会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历史上的东北大体可以分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随着移民的迁入,各个经济区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且逐渐向北延伸,直至扩展到延边地区。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农产品输出区。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交通运输的发达,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以及城市的兴起。“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牟岱谈到东北移民文化时这样说,移民潮的涌入不仅带来了中原文化,而且创造了东北文化的灵魂——东北特有的“创业文化”。辽宁文化作为东北文化的一部分,就具有“创业文化”的优良特征。比如: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秩序。牟岱还把“闯关东精神”概括为敢于同艰苦磨难进行抗争的拼搏精神,敢于同人生命运进行抗争的进取精神,扶贫济困、宽厚待人、和睦共处的人文精神。6.下列说法中对“闯关东”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A.“闯关东”是对向东北移民的全部历史过程的概括,历史上曾出现过五次:清初移民、清末御俄、关内逃荒迁徙、日本侵略者殖民移民、建国后支援东北建设。B.之所以称作“闯关东”,是因为山东、河南、河北三省的农民向东北移民的活动是迫于生计、不顾旗人利益,不顾清廷的封禁政策而私自进行的。C.“闯关东”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这段历史悲怆有力,也促进了东北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D.“闯关东”的人中有一部分是清初“从龙入关”的人,他们到东北后巩固、充实了边疆。7.对“‘闯关东’的历史乃至东北移民史不仅具有社会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文化意义”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移民的迁入不仅促进了东北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兴起,也铸就了具有东北特色的“创业文化”,形成了一种“闯关东精神”。B.“闯关东”使东北由历史上的农产品输入区变为输出区,扩大了农业经济区范围。C.“闯关东”从根本上改变了东北的社会结构与功能。D.东北移民将中原文化与东北地区特有的文化融会贯通,形成了东北文化的灵魂——创业文化8.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清朝在1653年,即康熙年间曾颁布《辽东招民开垦例》,鼓励民众到东北开垦荒地,发展生产。B.由于东北是清朝的兴起地,故被称为“龙兴之地”而受保护,直到俄国入侵时,清廷才为巩固边疆而实行开放政策。C.辽宁文化具有创造性、流动性、平等原则等优良特征,而这也是东北“创业文化”的一部分。D.在历史上,东北地区被严格地划分为三个经济区:南部的农业经济区、西北游牧经济区、东北渔猎经济区。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共12分)王章字仲卿,泰山钜平人也。少以文学为官,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元帝初,擢为左曹中郎将,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毁中书令石显,为显所陷,戚减死髡,章免官。成帝立,征章为谏大夫,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王尊免后,代者不称职,章以选为京兆尹。时帝舅大将军王凤辅政,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会日有蚀之,章奉封事,召见,官凤不可任用,宜更选忠贤。上初纳受章言,后不忍退凤。章由是见疑,遂为凤所陷,罪至大逆。语在《元后传》。初,章为诸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①中,与妻决,涕泣。其妻呵怒之曰:“仲卿!京师尊贵在朝廷人谁逾仲卿者?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后章仕官历位,及为京兆,欲上封事②,妻又止之曰:“人当知足,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章曰:“非女子所知也。”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章小女年可十二,夜起号哭曰:“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明日问之,章果死。妻子皆徙合浦。大将军凤薨后,弟成都侯商复为大将军辅政,白上还章妻子故郡。其家属皆完具,采珠致产数百万。时萧育为泰山太守,皆令赎还故田宅。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③。(《汉书·卷传七十六》)[注]①牛衣:给牛御寒用的覆盖物,多用乱麻、草编织。②封事:古代臣子上书奏事,防有泄密,用袋封缄,称为封事。③三王:指王尊、王骏、王章三人。9.对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稍迁至谏大夫迁:升迁B.擢为左曹中郎将擢:提拔C.独不念牛衣中涕泣时耶独:难道D.死不以其罪以:凭借10.下列句子从文言句式的特点上看不相同的一组是()A.①共殿中书令石赤,为显所陷②激于义而死焉者也B.①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②文王拘而演《周易》C.①章由是见疑②府吏见叮咛D.①妻子皆收系②虽万被戮,岂有悔哉11.下列都能直接表现王章“刚直不阿”性格的一项是()A.迁司隶校尉,大臣贵戚敬惮之。/与御史中丞陈咸相善,共殿中书令石显。B.稍迁至谏大夫,在朝廷名敢直言。/章虽为凤所举,非凤专权,不亲附凤。C.书遂上,果下廷尉狱,妻子皆收系。/召见,言凤可不任用,宜更选忠贤。D.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12.下列有关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章青年时代凭着擅长文学创作做了官,他担任谏大夫时因和陈咸一同参奏中书令石显被免官,直到汉成帝即位他才被重新录用。B.王章虽然普被帝舅大将军王凤所举荐,但他不满王风专权,不巴结亲附王凤,并借皇上召见自己的机会进谏皇上另择贤能之臣辅政。C.王章在长安求学时期,处境困顿,衣食艰难,身体多病和妻子决别时伤感哭泣。遭到妻子的痛斥,其妻激励他在逆境中崛起,足见其妻贤良。D.王章曾直言王凤不可堪辅政遭到王凤陷害,最后落得命丧监狱、妻子儿女迁居合浦的结果,但当时的人都认为他蒙受了冤屈而同情他,包括王凤的弟弟王商。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2分)13、用“/“给文言文阅读材料的划线部分断句。(3分)章为京兆二岁死不以其罪众庶冤纪之号为三王。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①今疾病困厄,不自激,乃反涕泣,何鄙也!(3分)译文:②平生狱上呼囚,数常至九,今八而止。我君素刚,先死者必君。(4分)译文:1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长安早春孟郊旭日朱楼光,东风不惊尘。公子醉未起,美人争探春。探春不为桑,探春不为麦。日日出西园,只望花柳色。乃知田家春,不入五侯宅。(1)“不入五侯宅”的“田家春”是怎样的春色?请根据诗意加以解说。(3分)(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5分)16填空,每小题1分,每题错一个字即不得分。(4分)⑴,恐美人之迟暮。《离骚》⑵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⑶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滕王阁序》⑷南宋词人在《扬州慢》里有“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的句子。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生命的立起①生命需要空气阳光和水分。沙漠里有阳光,也有空气,但没有水。然而,沙漠里却有生命,这是自然的奇迹,也是生命的奇迹。②一只很小的虫子,能在没有水分的茫茫大漠一代代生存繁衍,我纳闷它们靠什么活着?看了电视上的一个自然类节目,让我再一次惦记起这些小生命,并对它们生出几分崇敬来。③清晨,小虫们早早起床,打开房门,一只接一只地从沙丘底部它们的家爬上来,在沙丘顶上列队,一大排地立起身子,把它们光滑的背甲对着同一个方向,在太阳还没有升起的时候,会有一阵清风从这个方向吹来,抚过沙丘的表面,最后,爬上小虫的身体。风缓缓地,软软地,悄悄地来,小虫长时间一动不动,在它们的背甲上也悄悄地凝起了水珠,这是晨风带来的仅有的一点湿润,水珠越聚越大,它们相互融合,终于,成了一颗水滴。水滴从小虫的背上流下来,流过它的脖子、脑袋、鼻子,最后,流到它的嘴边,成了这只小小的甲壳虫一天赖以维系生命的甘露。④这是一个自然的故事,也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求水活动,它发生在一种极其渺小,极其卑微的小生命的身上,它们每天都要重复着这样的劳作,靠这一滴小水滴一次次地将自己的生命垫起,再垫起!我不太喜欢用其他生命的故事来幻化人类的行为,也不善于用一种简单的自然现象来启迪人类的精神,但这次不同,我已经不自觉地把小虫的故事看作是一个童话,把“它们”定义为“他们”和“她们”,像是在月下讲给孩子们听的童话,有如《三只小猪》和《小马过河》,这一切似乎与人无关,只是在人类生存之外,另一种灵魂在播种,它不会有呼啸的声音,也不会有清新的气息,不会让人痛,也不会让人快,它就只是一群虫子和一滴水的故事。但在孩子们眼里,小猪和小马就是我们的邻居,小虫也是。⑤自然面前,感动是多余的,所谓坚忍不拔,所谓顽强自信,小虫都无知,但人有知,所以就有了一句———天地有大美为不言。人世间可以忽略的东西太多了,可以发现的东西也太多了,因而,突然的发现就会让人兴奋感动和自省,一切都不再多余。小虫就仅仅为了一滴水,一滴要活命的水
本文标题:高考语文模拟试题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6992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