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高二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
高二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山东青州一中王兆军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相对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物质2.人与环境的对立性表现在A.环境的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环境可供给人类的物质和能量是有限的C.环境无法容纳人类产生的日益增多的废弃物D.人类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塑造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许多宗教的教义中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回答3~4题。3.我国有句“天下名山佛占多”的古语,说明了A.名山上的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好和爱护大自然C.名山上人多,便于佛教徒传播佛教D.风景优美,利于佛教徒居住4.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教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C.对大自然又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5.局部的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扩大甚至蔓延全球,其原因是①自然界的大气、水、地表物质不断运动、循环②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和渗透③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会使全球所有地区环境随之改变④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主要的、明显的,差异性是次要的、不明显的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环境问题的危害具有不可预见性,其主要原因是A.环境变化的规模大、时间长B.环境要素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C.环境变化对人类影响小D.环境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7.新的环境观与下列哪种人地观相吻合?A.依赖自然而生存的观点B.改造自然求发展的观点C.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观点D.人定胜天的观点绿色住宅是我国住宅建设的发展方向。目前,我国一些城市的新建住宅已经在朝这个方向发展,其目标是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据此回答8~9题。8.下列内容符合绿色住宅要求的是①供热、制冷使用清洁能源②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低于规定标准③生活污水净化后排放④公用地中绿地和停车场各占一半⑤隔音效果好,噪声低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9.下列住宅(我国)布局能达到绿色住宅光照、通风要求的是A.住宅区建筑取正北或正南朝向B.住宅区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方向C.北方住宅区的窗户要避开西北方向D.南方住宅区的走向应呈东南一西北方向10.因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而产生的环境问题有①毁林开荒,水土流失②乱扔乱堆垃圾、水体与土壤受到污染③寒潮侵袭、冻坏农作物④地震频发、诱发滑坡、泥石流⑤过度捕捞、鱼虾枯竭⑥台风侵袭造成洪涝灾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⑤D.③④⑥读下图,完成11~13题。11.若此图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资源环境状况,则该国最有可能位于A.非洲B.西欧C.大洋洲D.北美12.此图反映的人口、资源、环境关系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是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B.图中反映的问题,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严重C.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在发达国家没有出现过D.图中反映的环境问题,部分可能影响其他国家甚至全球13.有关图中反映20世纪后半期人口、资源、污染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是城市化的结果B.资源递减是由于资源均为非可再生资源C.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与人类片面追求经济增长有关D.人口过快增长是环境污染加剧的唯一原因14.近年来,我国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厄尔尼诺现象导致水温升高B.石油泄漏污染了海洋C.修建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15.关于全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产生的共同原因其实质是发展问题②我国的人口问题在农村较城市突出.故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均应放在农村③为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持好现有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禁止对资源环境的开发利用④为了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立体农业和石油农业A.①⑦B.①③C.①④D.②④某河流的渔业资源变化是由:①污水排放量,②人口,③江水流量三个因子及变化趋势共同决定的,下面是该河某河段的这三个因子变化趋势图,④线是该河段渔业资源变化。读图回答第16~17题。16.在⑸时间段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人口和污水排放量在这个时间段对渔业资源基本上没有影响B.如果人口和污水排放量严格控制在某个水平,则渔业资源仅由河水流量决定C.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关键D.严格控制污水排放量是提升渔业资源的重要措施17.如果用渔业资源变化代表该河段生态变化,⑵和⑶时间段内,河流生态与污水排放量成正相关现象,关于其原因最合理的解释是A.是因为生态变化本身就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这里刚好凑巧是正相关B.是因为人口控制在一定数量C.因为河流在一定江水流量值上具有较高的自净能力D.是因为人口数量相对稳定,所以污染物的排放量是较为固定的二、综合题18.读“东京市区域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1)老城区人口过多,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有。解决的措施有。(2)老城区时有酸雨发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这里的酸雨可能移动的方向有方向和方向。(3)图中海域曾出现“赤潮”。引起鱼类大量死亡,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19.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城市垃圾主要来自和。(2)目前,城市对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简便省钱,但是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3)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处理好处是(填代号)。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⑤美化城市街道环境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4)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试分析采用该图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是:①;②;③;参考答案:1.B解析: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人类环境是指以人或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2.A解析:人类按其主观能动性而活动,环境则按其客观规律性而发展。因此人类的主观要求同环境的客观属性之间、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与环境的客观发展过程之间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对立。人类与环境的对立在本质上是人类活动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展客观规律性的对立。3.D解析:佛教徒选择名山居住,是看中了名山的优美风景,便于修身养性。4.C解析:“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孔子只用竹竿钓鱼,而不用网捕鱼;只射飞着的鸟,不射夜宿的鸟。体现了古代朴素的可持续发展思想。5.A解析: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渗透,使全球地理环境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局部地区的环境问题可以通过大气、水、生物等要素的不断运动,扩大甚至蔓延至全球。6.A解析:环境变化是一个规模极大、时间很长的过程,难以在实验室模拟,因此许多环境问题的危害是难以预见的。7.C解析:新的环境观认为。人类只有同自然界保持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8.B9.C解析:人类与环境的协调表现在很多方面,绿色住宅是住宅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0.C解析:一个地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高低影响着人们的资源观.环境观和发展观;文化素质低,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往往淡薄。11.A解析:人口在继续增长,资源减少,污染加重,体现发展中国家的现状12.C解析:发达国家工业化都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13.C解析:环境、资源问题的产生,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14.D解析:动物与植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也能反映环境特征。15.A解析:重点要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16.B解析:由图可以看出:在⑸时间段中污染与人口的变化相对稳定,渔业资源变化与江水流量呈正相关17.C解析:天然水体具有自净作用,这种作用随水体水量的增加、流速的加快而增强。18.(1)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和卫星城;合理规划,加强城市管理(2)工厂、汽车、飞机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不断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和氧化氮等酸性气体,这些酸性气体在大气中缓慢氧化,形成硫酸和硝酸,随雨、雪、雹、雾降落地面,形成酸雨西北东南(3)工业和生活废水含有大量营养物质.导致海区富营养化,藻类迅速繁殖,消耗太量溶解氧,使鱼类缺氧死亡。19.(1)工业生产活动居民日常生活(2)占用大量土地资源、污染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空气(3)①、②、③、④(4)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②废弃物的减量化,如各种废弃物的回收利用;③废弃物的无害化,如把废弃食品和废弃塑料回收后,减少了对土壤、大气等的环境污染。联系地址:王兆军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邮编:262500电话:15966157792E-mail:wzj80084@163.com
本文标题:高二地理环境与环境问题单元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49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