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选修班阶段测试
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选修班阶段测试考试范围(人教版必修3第三章至第六章)执笔人:王健(注意: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全卷共120分)第I卷(共6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1.如右图所示。将4株相同的蚕豆幼苗分别放在4个暗箱中一段时间,其中2号和4号暗箱分别在顶部和右侧开孔,使光线能射入。如果要研究光与茎生长的关系,可选择的装置是()A.②和④B.③和④C.①和②D.①和③2.右图所示:甲:用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外面,从右侧单侧照光;乙:除去芽尖,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面右侧,再从右侧单侧照光,则甲、乙分别将()A.向上直立生长,不弯曲生长B.向上直立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C.向上直立生长,向左侧弯曲生长D.停止生长,向右侧弯曲生长3.(07年江苏高考)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4.在方形暗箱内放一盆幼苗,暗箱一侧开一小窗口,固定光源的光可从窗口射入,把装置放在旋转器上水平旋转,假设暗箱可以转动而盆栽幼苗固定不动,保持每15分钟匀速转1周。1星期后幼苗生长状况为()5.用放射性核素14C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在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6.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总是高于顶芽,但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大量积于侧芽部位,这是因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属于()A.自由扩散B.主动运输C.协助扩散D.渗透作用7.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有着一定的关系,在下图所示曲线中能准确表示两者关系的是(a代表抵抗力稳定性,b代表恢复力稳定性)()8.观察右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9.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单向性B.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D.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10.以下关于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谈不上对环境的适应,就不可避免地要被大自然所淘汰B.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不仅可提高农产品和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C.短日照作物黄麻,南种北移可延长其生长期并提高麻皮产量,这是对行为信息的合理利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11.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的一侧和远离物体的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A.靠近物体的一侧高于远离物体的一侧B、靠近物体的一侧低于远离物体的一侧C.两侧的生长素浓度差不多D.无法确定12.近年来我省很多地方出现严重的耕地撂荒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撂荒的耕地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除哪项外,均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B.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D.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13.下列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C.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14.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15.(07年广东高考)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B.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D.由于微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16.(07年全国理综I)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B.达到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零C.种群增长受自身密度的影响D.种群的增长速度逐步降低17.在新形成的火山岛上最先能成功地生长的生物是()A.松B.地衣C.绿藻D.苔藓18.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并不.正确的是()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种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19.(07年江苏高考)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20.(07年江苏高考)某自然保护区以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和其生存环境为保护对象,近年来发生了几起进入保护区内的家畜被虎捕食、人被虎咬伤的事件。最合理的应对办法是()A.加强虎的生存环境保护,尽量减少人为干扰B.捕获肇事虎,送动物园或动物救护中心进行迁地保护C.捕获肇事虎,放归其它自然保护区D.人工增投家畜,满足虎捕食需要2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演替过程中由草本植物阶段渐变为灌木阶段,主要原因是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阳光C.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就是群落的演替D.群落演替的根本原因是群落内部因素的变化。22.研究土壤小动物时,错误的做法是()A.取样用的塑料袋上标明地点和时间B.用趋光法或者趋热法收集小动物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D.不知名的动物标记为”待鉴定XX”23.天然牧场的一小片区域被作为牧草留种区,为了防止鸟啄食草籽,人们用网把留种区罩了起来。后来发现留种区的草几乎被虫吃光,而其他区域却安然无恙。此现象给我们的启示是()A.食草昆虫具有超强的繁殖能力B.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赖于完整的营养结构C.草原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昆虫D.牧草的种类单一会导致害虫的大发生24.生态人侵是指由于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入适宜于它栖息和繁衍的地区,使其种群不断扩大,分布区域稳定扩展的现象。2007年5月22日是第十三个世界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在某些城市的花鸟鱼虫市场发现,每日均有数千只世界最危险的100个入侵物种之一的巴西龟被市民买回家当宠物饲养,当市民玩腻了就放生到野外。环保部门提醒市民不要将巴西龟放生到野外。如果巴西龟造成生态入侵,将会使这些地区()A.原有物种的生存受到威胁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趋于复杂C.物种多样性增加D.遗传多样性增加25.右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甲—庚代表不同的生物,箭头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和食物联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食物网中有六条食物链,丁占有四个不同的营养级B.戊接受的太阳能就是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C.丙可利用的总能量小于乙和丁可利用的总能量之和D.向此生态系统大量引入外来物种,可增强该系统的稳定性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计15分。26.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往往具有双重性,具体表现在()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27.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t1~t2时,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B.若在S型曲线中种群最大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1时D.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28.下列有关食物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般来说,在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复杂,个体数量越庞大,食物链就越多B.自然生态系统中,沿着食物链的方向,能量逐级递减C.在食物链中,根据动物的食性,每种动物只能归属于某一特定的营养级D.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占有的碳元素越少29.下列各项信息中,属于行为信息的是()A.昆虫撞上蜘蛛网,引起振动B.孔雀开屏C.昆虫利用性外激素吸引异性交配D.蜜蜂舞蹈30.右图是一个陆生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不止一个B.辛从食物链甲→丙→乙→丁→辛获得的能量最少C.若丙种群数量下降10%,辛种群不会发生明显变化D.既存在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只有丁和辛姓名:班级: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第II卷(共55分)三.非选择题:31.(5分)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下列实验:取A、B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A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B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A箱的番茄呈______色,B箱番茄呈_________色。从这两箱番茄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的色素,过滤。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加入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等量斐林试剂,加热后,摇匀观察,发现A试管中呈砖红色,B试管中也呈此颜色,但比A试管中的颜色______(深或浅),说明经乙烯利处理后番茄中含量增多了。根据上述实验可证明乙烯具有____________的作用。32.(9分)豚草是原产自北美的植物,属于外来物种。下图甲示我国某地区路旁的一片闲散地,课外小组的同学对此地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五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株/m2)。(1)采用的调查方法是;取样的关键除应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种群密度的计算方法是(2)很显然,豚草与表中所列本地植物呈竞争关系,它们相互争夺。调查结果表明,豚草具有生存优势。(3)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城市绿化在选择物种时应尽量。(5)请在坐标图乙(图一)中绘出豚草和灰绿藜种群密度的变化曲线。(6)如图二的甲图表示某段时间豚草种群数量变化的曲线,请在图二乙图中绘出种群增长率的变化曲线。图一图二33.(7分)阅读下面两段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雌蚕蛾能释放一种性引诱剂,可以把3km以外的雄蚕蛾吸引过来。虽然每只雌蛾所释放的引诱剂的数量不到0.01mg,但雄蛾却仍对其作出反应。有趣的是雄蛾对密封在玻璃瓶中的雌蛾虽然看得见,但却无动于衷。材料二卡尔逊(Karison)和林茨(Liischer)于1959年倡议采用性外激素(Pheromone)这一术语。它是昆虫分泌到体外的一种挥发性的物质,是对同种昆虫的其他个体发出的化学信号而影响它们的行为,故成为信息素,目前已人工合成20多种性外激素,用于防治害虫,效果显著,如
本文标题:高二年级生物上学期选修班阶段测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50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