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第Ⅰ卷(选择题共31分)一.选择题以下各题(1—5题)仅有一个答案正确,每题3分1.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r1/r2=2,则它们动能之比E1/E2等于()A.2B.2C.1/2D.42.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滑块A、B,按图所示叠放,设A、B接触的斜面光滑,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现在B上作用一水平推力F,恰好使A、B一起在桌面上匀速运动,且A、B保持相对静止,则A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μ跟斜面倾角θ的关系为()A.μ=tanθB.μ=(1/2)tanθC.μ=2tanθD.μ与θ无关3.如图所示,一足够长的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1沿顺时针转动,传送带右侧有一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面,一物体以速率v2沿直线向左滑上传送带后,经过一段时间又返回光滑水平面,其速率为v2′,则()A.若v1v2,则v2′=v1B.若v1v2,则v2′=v1C.不管v2多大,总有v2′=v1D.只有v1=v2,才有v2′=v14.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粗糙板上随板一起在竖直平面内沿逆时针方向做匀速圆周运动,且板始终保持水平,位置Ⅰ、Ⅱ在同一水平高度上,则()A.物体在位置Ⅰ、Ⅱ时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B.物体在位置Ⅰ、Ⅱ时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C.物体在位置Ⅰ时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位置Ⅱ时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D.物体在位置Ⅰ时受到的弹力都大于重力,位置Ⅱ时受到的弹力都小于重力5.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静置一个质量为M倾角为的斜劈,在斜劈上有一个质量为m的光滑物块,现用水平推力推动斜劈水平向右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动,并使物块与斜劈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在斜劈起动t秒内,推力F对斜劈做的功是2222tanMgt·B.在斜劈起动t秒内,斜劈对物块所做的功是221282sinmgt·C.在斜劈起动t秒内,斜劈对物块的弹力与物块所受重力的合力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22tanmgt·D.在斜劈起动t秒末,合力对斜劈的瞬时功率为22tan·tMg以下各题(6——9题)有多个选项正确,每题4分6.两辆游戏赛车a、b在两条平行的直车道上行驶,0t时两车都在同一计时线处,此时比赛开始。它们在四次比赛中的tv图如下图。哪些图对应的比赛中,有一辆赛车追上了另一辆()7.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绳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若角速度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D.若角速度较大,小球可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8.如图所示,两个物体中间用一个不计质量的轻杆相连。A、B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m12、,它们和斜面间的滑动摩擦因数分别为12、。当它们在斜面上加速下滑时,关于杆的受力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12,则杆一定受到压力B.若12,mm12,则杆受到压力C.若12,mm12,则杆受到拉力D.只要12,则杆的两端既不受拉力也没有压力9.如图所示,把一个带电小球A固定在光滑的水平绝缘桌面上,在桌面的另一处放置带电小球B。现给B一个沿垂直AB方向的速度v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A、B为异性电荷,B球一定做圆周运动B.若A、B为异性电荷,B球可能做远离A的变加速曲线运动C.若A、B为同性电荷,B球一定做远离A的变加速曲线运动D.若A、B为同性电荷,B球的动能一定会减小abABCmω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9分)二.实验和简答题(共44分)10.(9分)用某精密仪器测量一物件的长度,得其长度为1.63812cm.如果用最小刻度为mm的米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50分度的卡尺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如果用千分尺(螺旋测微器)来测量,则其长度应读为________cm.11.(9分)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2.(8分)同学们在做“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1)甲同学为了使小车受到合外力等于小沙桶和沙的总重量,他采用如下两个措施:(A)平衡摩擦力:将长木板无滑轮的一端下面垫一小木块,反复移动木块的位置,直到小车在小桶的拉动下带动纸带与小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B)调整沙的多少,使沙和小沙桶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M.请问:以上哪一个措施中有何重大错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同学在实验中,他保持小车及砝码质量M不变.反复改变沙的质量,并测得一系列数据,结果发现小车受到的合外力(小桶及砂重量)与加速度的比值略大于小车及砝码质量M,经检查发现滑轮非常光滑,打点计时器工作正常,且事先基本上平衡了摩擦力,那么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6分)如图所示,一个同学做平抛实验时,只在纸上记下过起点的纵坐标y方向,但未记录平抛运动的起点,并描下了平抛运动的一段轨迹,在轨迹上取A、B两点,用刻度尺分别测量出它们到y轴的距离x1、x2以及AB的竖直距离h,则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14.(12分)如图所示为一实验小车中利用光电脉冲测量车速和行程的装置的示意图,A为光源,B为光电接收器,A、B均固定在小车上,C为小车的车轮,D为与C同轴相连的齿轮。车轮转动时,A发出的光束通过齿轮上齿的间隙后变成脉冲光信号,被B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由电子电路记录和显示。若实验显示单位时间内的脉冲数为n,累计脉冲数为N,则要测出小车的速度和行程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或数据是,小车速度的表达式为v=;行程的表达式为s=。S1S2S3S4S5S6A三.计算题(共45分)15.(8分)发射地球同步卫星时,先将卫星发射至距地面高度为h1的近地轨道上,在卫星经过A点时点火,实施变轨,进入远地点为B的椭圆轨道上,最后在B点再次点火,将卫星送入同步轨道,如图所示。已知同步卫星的运动周期为T,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半径为R,求:⑴卫星在近地点A的加速度大小;⑵远地点B距地面的高度。16.(7分)将一个粉笔头轻放在2m/s的恒定速度运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后,传送带上留下一条长度为4m的划线;若使该传送带改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5m/s2),并且在传送带开始做匀减速运动的同时,将另一支粉笔头放在传送带上,该粉笔头在传送带上能留下一条多长的划线?(g取10m/s2)17.(8分)如图所示,表面粗糙的圆盘以恒定角速度ω匀速转动,质量为m的物体与转轴间系有一轻质弹簧,已知弹簧的原长大于圆盘半径.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物体在距转轴R处恰好能随圆盘一起转动而无相对滑动,现将物体沿半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1)若m沿半径向外移动后,物体仍能与圆盘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k、m、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若m沿半径向内移动后,物体仍能与圆盘一起转动,且保持相对静止,k、m、ω需要满足什么条件?18.(12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物块A和B用轻弹簧连结起来,将它们悬于空中静止,弹簧处于原长状态,A距地面高度h=0.90m.同时释放两物块,A与地面碰撞后速度立即变为零,由于B的反弹,使A刚好能离开地面.若将B物块换为质量为2m的物块C(图中未画出),仍将它们悬于空中静止且弹簧为原长,从A距地面高度为h'处同时释放,A也刚好能离开地面.已知弹簧的弹性势能EP与弹簧的劲度系数k和形变量x的关系是:EP=kx2/2。试求:(1)B反弹后,弹簧的最大伸长量;(2)h'的大小;(3)连结物块C时弹簧的最大形变量。19.(10分)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放一直角杆AOB,杆的水平部分粗糙,动摩擦因数μ=0.20,杆的竖直部分光滑。两部分各套有质量分别为2.0kg和1.0kg的小球A和B,A、B间用细绳相连,初始位置OA=1.5m,OB=2.0m。g取10m/s2,则(1)若用水平拉力F1沿杆向右缓慢拉A,使之移动0.5m,该过程中A受到的摩擦力多大?拉力F1做功多少?(2)若小球A、B都有一定的初速度,A在水平拉力F2的作用下,使B由初始位置以1.0m/s的速度匀速上升0.5m,此过程中拉力F2做功多少?地球AB同步轨道拟题者:陈志梅校对者:周依群审阅者:周依群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答案专页题号10111213141516171819总分复核得分批阅二.实验和简答题(共44分)10.(9分)_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_cm、_________________cm11.(9分)_________________m/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s212.(8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v0=_________________14._________________、v=_________________、s=_________________三.计算题(共45分)15.(8分)16.(7分)17.(8分)18.(12分)19.(10分)高三物理答案一.选择题(31分)123456789CBABDACBCDADBC二.实验和简答题(共44分)10.(9分)1.64cm、1.638cm、_____1.6381_______cm11.(9分)__0.864____m/s、6543212()()9SSSSSSaT、__0.64___m/s212.(8分)①(A)中平衡摩擦力时,不应用小桶拉动小车做匀速运动,应让小车自身下滑来平衡摩擦力即可.②由于未满足m《M,拉小车的合外力Fmg,因此,amgaFM13.22210()2xxgvh14.齿数k、车轮半径r、v=2πnr/k、s=2πNr/k三.计算题(共45分)15.(8分)⑴21()MmGmaRh(2分2GMRg(2分)221()RagRh(1分)⑵22222()()()MmGmRhRhT(2分)223224gRThR(1分)16.(7分)粉笔的加速度a=0.5m/s2(3分)传送带匀减速,由v传=v粉得,t=1S,v’=0.5m/s(2分)△l=1m(2分)17.(8分)设恰好物体相对圆盘静止时,fmax-kΔl=mRw2(2分)若物体向圆心移动x后,仍保持相对静止,f1-k(Δl+x)=m(R-x)w(21分)得fmax-f1=mxw2-kx所以mxw2-kx≥0,得k≤mw2(2分)若物体向外移动x后,仍保持相对静止,f2-k(Δl-x)≥m(R+x)w2(1分)得fmax-f2=kx-mxw2≥0,所以k≥mw2(2分)即若物体向圆心移动,则k≤mw2,若物体向远离圆心方向移动,则k≥mw218.(12分)(1)A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6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