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公务员考试 > 公务员考试:申论好词好句打印版一
1申论观点积累:走出“道路文明”的治理困境2013-05-10精彩观点:对公民而言,尊重法律乃是第一条重要的“法律”。“组团式过马路”凸显出的是公民自利性的选择,对规则的尊重与遵守让位于个人私利性的偏好,此时就需要执法予以纠偏。通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执法矫治,才能让公民最终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习惯。但是,行政执法的纠偏和矫治功能,关键不在于处罚的强度,而在于执法的密度与持久度。一旦执法松懈,行人就会产生侥幸心理,出现运动式执法的怪圈,甚至让公民产生逃避法律、规避法律的心理,使得其服从规则的行为习惯更难确立。精彩语言:秩序是文明与自由之母。彻底走出“组团式过马路”的治理困境,执法必须自身回归法治正途,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寻求对公民行为失范的纠偏。只有执法始终恪守本职,不缺位、不越位,秉持“愚公移山”的法治毅力,才能最终获得良好的马路秩序,也必将让公民享受到秩序带来的文明与自由。到那时,公民守法将不再出于处罚的威慑,而是出于热爱法律的德行与良知。申论语言积累:经济领域必备的5句权威表述2013-05-11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2.我们必须继续牢牢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决不能有丝毫动摇。3.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4.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继续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夯实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5.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2申论观点积累:如何看待当今社会的各种“社会问题”2013-05-12申论高分观点:我国正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面临环境与民生,食品安全与空气质量,上学、就医、房价、养老、堵车等等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问题。毛泽东说过,“什么叫问题?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有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矛盾,无时无刻不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所处的世界就是一个问题世界。从矛盾的运动规律看,所谓发展,就是解决旧矛盾、同时又带来新矛盾的过程,但这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也正是发展的意义之所在。经过30多年快速发展的中国,矛盾凸显,是符合规律的。申论高分语言:在一定意义上说,领导干部的工作,就是不停地解决问题,心中、眼里如果没有问题,意味着也就没有工作。因而,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正视,不解决;光有“问题意识”还不够,还得有“建设心态”。这种心态,乃是解决问题的愿望,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的同时,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申论语言积累:民生问题与中国梦2013-05-13申论常用对现状的语句描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进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所提高、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一些成效。但面对新时期新任务,我国在社会建设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现阶段我国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比较多,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等。这就需要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改变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局面,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梦想。将民生建设与中国梦联系起来的语句3实现“中国梦”,需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推进社会建设,既要关注社会主要群体的生活状况,也要关注处于社会边缘的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的论述,阐明了“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中国梦”的承载主体是人,要加强社会建设,就必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要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原则,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重视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尽管梦想的表现形式是主观的,但反映的许多内容却是客观的。在社会转型时期,尤其要关注人民群众的呼声,关注社会困难群体的需要,给它们构建充满希望的精神家园,给予人文关怀及社会救助。申论热点积累:大学生就业问题中的“压力”与“公平”2013-05-141.当前就业形势及原因表述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经济结构调整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2.就业问题的根本解决一方面是毕业生持续增加,另一方面就业岗位比以前减少了,那么就业率就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如何就业?有专家提出建议,希望国家出台一些政策性的就业项目,国有企业也应当在大学生就业问题上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然而,从根本上要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还是要通过市场的渠道,发动中小企业,发展中小企业,甚至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些渠道去解决,因为将来大学生毕业的人数只会多不会少,紧紧依靠国有单位来解决,实在是容量太少,这不是根本的解决办法。3.公平就业更重要我们可以看到严峻的就业形势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常态的话题,那么与有限的工作岗位相比,人们更关注的是怎么能够实现就业的公平,虽然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的《就业促进法》里多次提到创造公平就业的环境,向劳动者提供平等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平等、公平反复出现,但是现实生活中大学毕业生仍然会遭遇各种莫名其妙的歧视,重重压力下,我们的就业体系能否做到对个体能力的客观检验,能否做到对机会公平的坚决捍卫就显得极为重要。4申论热点积累:让道德建设生活化2013-05-15基本观点表述:道德建设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工程,把道德建设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结合起来,是道德建设取得实效的重要途径。让道德建设生活化,就是让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形式融入、渗透到群众生活的点点滴滴,推动道德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四个方面的分论点:第一,道德建设生活化离不开细节养成。细微处见真情,细节往往能够展示出潜移默化的强大力量。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注重细节,要善于在日常小事上明辨是非、区别善恶、分清美丑,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对每个人来讲,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是一种善行的积累和心灵的净化,只要持之以恒,就能小善聚大爱,形成一种自觉自律,真正将道德建设落到实处。第二,道德建设生活化离不开载体创新。好的载体可以润物无声、事半功倍,可以感化人心、引发共鸣。离开有效的载体,提升公民道德只能是“纸上谈兵”。结合人们的日常生活开展道德建设,更能契合贴近群众、吸引群众的原则,更能达到寓情于美、寓教于乐的效果,使人们更好地感悟道德良知、提升精神境界。在观念、形式、方法、手段上不断创新道德建设载体,不仅有利于提高各级组织、部门和社会团体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也有利于畅通群众参与渠道、激发群众参与热情、提升群众参与能力,培育人们崇德向善的道德自觉。第三,道德建设生活化离不开典型引领。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最易感动身边人。在日常生活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身边典型的引领往往更有可信度和说服力,胜过诸多灌输和说教。有身边典型的影响,就会带动更多的道德典型涌现出来,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和道德水平的进一步提升。要多颂扬群众认可的“最美人物”,多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平民英雄”,多倡导和宣传基层的“凡人善举”,引导人们见贤思齐,从我做起,争当平凡的好人、身边的感动。第四,道德建设生活化离不开制度规范。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道德习惯不仅需要内心的养成,也需要制度的规范。增强道德建设的社会强制力,通过制度规范来引导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而达到自律目的,这是一种客观需要。要把道德规范与日常行为规范紧密结合起来,把道德观念内涵渗透到社会管理之中,通过科学严格的管理,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惟其如此,公民道德建设之路才会越走越宽。申论语言积累:与文化建设相关的官方句子表述2013-05-161.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52.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3.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3.育知荣辱、讲正气、做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4.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5.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6.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7.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8.快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9.眼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申论观点积累:就业问题的破解之法2013-05-17就业问题及解决的两个方面有工作、有饭吃、有房住、有学上,也是百姓最基本的愿望。“四有”之中,就业是核心。有工作,就可以自食其力,其他问题,迎刃而解。所以说,就业是民生之本。各项经济指标中,就业率往往受到特别的关注。就业一头连着用人单位,一头连着广大求职者,探寻就业难题的“中国解法”,也需要两头着力。对于政府部门来说,必须立足中国现实“挖潜”,用好政策杠杆,继续简政放权,释放企业活力,以创造更多就业岗位。而对于广大求职者来说,“家财万贯,不如薄技在身”,既要历练本领,也要提高“情商”,进一步革新就业观念、放宽就业视野,不断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申论语言积累: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2013-05-18当前我国不少地方的农民盲目跟风追肥,化肥利用率偏低。化肥过量施用会严重污染土壤和水源,长此以往容易陷入“肥越施越多、地越种越薄”的恶性循环,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现象值得警惕。6当前我国化肥利用率不高、浪费严重,与我国耕地使用的集中度不高、分散经营有直接关系。很多农民对测土配方施肥等科学施肥方式接受程度不高,施肥方法不正确,包括农家肥、作物秸秆等在内的有机肥施用量更是大大减少,成为化肥过量施用的主要“症结”。要尽快引导广大农民改变施肥方式和用肥结构,从源头上减少化肥施用量。农业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科学施肥的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向农民灌输正确的施肥理念,改变粗放式的施肥方式。同时,与普通农民相比,种粮大户更倾向于学习科学施肥、因需施肥方法和技术,以降低种植成本。申论热点积累:农村学生的教育公平与教育资源调整2013-05-19问题“寒门难出贵子”,这几年,有关重点高校农村孩子比例减少的现象备受关注,成为教育公平中呼声最高的问题之一,更牵动着中央领导的心。原因分析农村孩子难上好大学,有其现实根由。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城乡差距的现实鸿沟,阻隔着这一难题的破解。当优质教育资源日益向城市集中之际,在高校主要按分择优录取的基本制度下,来自边远地区、贫困山区、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考不出更高的分数,上不了更好的大学,也是客观现状。高校加大自主招生力度后,重视“特长”与“素质”的选拔方式,也对农村孩子不利。意义表述教育家说过,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正的最伟大的工具。解决好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比例偏低的问题,既是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乃至平等就业权,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现实课题。对策表述要解决农村孩子上好大学难的问题,还需从源头着力。在逐步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同时,应当正视农村教育的薄弱状况和尴尬局面,解决好城乡教育资源失衡的问题,逐步改变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尽量避免他们在“升学大战”中过早出局。结尾好句为更多怀揣梦想的农村孩子点燃希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梦想才能越来越近。7申论语言积累: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2013-05-20新型城镇化的新意在于它是人的城镇化,尊重客观规律,尊重农民意愿,立足于现有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脚踏实地去考虑问题。不管城镇化是“化”在城市
本文标题:公务员考试:申论好词好句打印版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06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