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建筑史授课:张云电话:13803536657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2011年07月目录•第一篇中国古代建筑(20学时)•绪论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2学时)•第一章古代建筑发展概况(2学时)•第二章城市建设(2学时)•第三章住宅与聚落(2学时)•第四章宫殿、坛庙和陵墓(2学时)•第五章宗教建筑(2学时)•第六章园林与风景建设(2学时)•第七章建筑意匠(2学时)•第八章古代木构建筑特征与详部演变(2学时)•第九章清式建筑做法(2学时)•第二篇中国近代建筑(4学时)•第十章建筑发展状况•第十一章城市建设•第十二章建筑类型与建筑技术•第十三章建筑制度与建筑教育与建筑设计机构•第十四章建筑形式与建筑思潮•第三篇中国现代建筑(3学时)•第十五章中国现代建筑发展概述•第十六章城市规划与建设•第十七章建筑作品与建筑思潮•第十八章建筑教育与学术发展•第十九章台、港、澳的建筑第三章住宅与聚落•本章重点和难点•北京四合院•安徽歙县棠樾村•课后作业•1.草绘三进四合院的平面图,并指出各主要组成部分名称。•2.草绘并分析比较乌头门、门楼式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垂花门、蛮子门、如意门的特点。•课后思考题•细读《红楼梦》有关黛玉进府路线及大观园建造过程的章节.第三章住宅与聚落•第一节概说•1、住宅形制演变•2、住宅构筑类型•第二节住宅实例•1、北京四合院•2、福建永定客家土楼•3、河南巩县窑洞•4、西藏囊色林主楼•第三节聚落实例•1、安徽歙县棠樾村•2、山西襄汾丁村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二、江苏吴县东山天井式住宅•三、福建永定客家土楼•四、河南巩县窑洞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1、历史沿革:•北京四合院是北方地区院落式住宅的典型形式。•自元代正式建都大都,大规模规划建设都城,四合院就与北京的宫殿、衙署、街区、坊巷和胡同同时出现。•据元末熊梦祥所著《析津志》载:“大街制,自南至北谓之经,自东至西谓之纬。大街二十四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街通。”这里所谓“街通”即今日所称胡同。胡同与胡同之间是供臣民建造住宅的地皮。•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zī],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迁京之官贾营建住宅。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即由此开始。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1、历史沿革:•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四合院•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院的四合院•北京四合院平面布局以“庭院”为特征,根据主人的地位及基地情况(两胡同之间的隙地),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几种。如两进院、三进院、四进院或五进院。更大的四合院如王府横向还增加了平行的跨院,并设有后花园。•中型和小型四合院一般是普通居民的住所;•大四合院则多为王府、官衙用房。(如北京的恭王府)恭王府及后花园萃锦园•乾隆四十一年(AD1776年),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时称“和第”。•咸丰元年(AD1851年),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䜣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改名恭王府,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某些红学家(周汝昌等)认为此府及花园可能是《红楼梦》中荣宁二府及大观园的原型。•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府在前,园在后。南北长约330米,东西宽180余米,占地面积约6.1万平方米;其中王府占地约3.1万平方米,分为中、东、西三路建筑,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多进四合院落组成。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四合院•2.1平面组成:•由大门、倒座、垂花门、正房、厢房、耳房、后罩房、前后院、内院、天井、院墙等组成。•中轴对称,等级分明,秩序井然。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四合院•2.2平面布局特征•第一进院落由前院/外院,大门、倒座、照壁等组成。属于对外接待区,非请莫入。•大门处为四合院内外空间的转换。大门不与正房相对,开在前院之东南方向。根据八卦方位,正房坐北为坎宅,开巽门。(“巽”者是东南方向,在东南方向开门财源滚滚,所以要做“坎宅巽门”为好。)•大门以东的小院为塾(塾,古代指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大门以西的房屋为倒座(因其坐南朝北,与正房朝向正好相反)。倒座靠近大门的第一间多为男仆居室,其次为客厅、客房或私塾。倒座西头小院内设私厕。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四合院•2.2平面布局特征•第二进院落为内院,由垂花门\游廊\正房\厢房\耳房\天井\甬道组成。内院是家庭成员的主要活动场所,外人非请莫入。•二门垂花门是内宅的门,位于内院的南北中轴线上,作用是分隔里外院。垂花门外是客厅、门房、车房马号等“外宅”;垂花门内是主要起居的卧室“内宅”。其高度和华丽程度取决于主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内院正北处是正房/上房/主房,为长辈起居处;两侧为东西厢房,为晚辈起居处。•房:单面开门窗、外为实墙者(正房、东西厢房、耳房);•厅:两面开门窗或四面开门窗者;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四合院•2.2平面布局特征•由耳房、厢房、山墙院墙组成的空间为“小天井/露地”,布置山石花木或用做杂物院。•连接和包抄垂花门、厢房和正房的为游廊,以利雨雪天行走。•内院铺砖墁甬道,以连接各房,屋前均有台阶。其空地多栽植花木,陈设鱼缸盆栽,家庭成员于此纳凉嬉戏。•四合院内的典型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小姐胖丫头”。第二节住宅实例•游廊:因位置不同而异名。以利雨雪天行走。•抄手游廊:由垂花门两侧向东西向延伸、连接东西厢房山墙处的走廊。•窝角游廊:由正房两侧山墙处向东西向沿伸、连接东西厢房山墙处的走廊。•檐廊:位于正房和东西厢房正立面前檐柱处的走廊。•砖墁甬道:墁(màn),将砖、石块等铺在地面上,如南方宅园中的花街铺地。甬道:庭院里正中的通道。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2、平面布局特征——三进四合院•2.2平面布局特征•第三进院落由后院、后罩房、水井、后门等组成。是家庭服务用区。•后罩房有的为未出阁的小姐住处;有的则布置厨房、厕、储藏、仆役住室等。•后门多位于西北角一间,以便仆人进出。•后院内有水井,提供生活用水。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3、大门立面型制•3.1类型•大门一般占一间房的面积,其零配件相当复杂,各部分名称如门楼、门洞、大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四合院的大门就由这些零部件组成。•大门立面又分为屋宇式大门和墙垣式大门两种。•屋宇式大门等级高,又分王府大门、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广亮大门•四合院宅门的一种,属于屋宇式大门,在等级上仅次于王府大门,为高级官员人家使用。位于四合院东南处,占据一间房的位置,门口比较宽大敞亮。•广亮大门的门扉设在中柱之间,在檐柱之间、檐枋之下装有雀替、三幅云等饰件,台基较高。•雀替是位于檐柱和檐枋之间的木构件,在力学上有一定的作用,但雀替和三幅云更多地是官品的象征。照壁•照壁,又称“影壁”或“屏风墙”。一般位于大门内厢耳房山墙上,为我国四合院必有的一种入口对景处理手段。古人称之为“萧墙”,因而有“祸起萧墙”之说。•照壁可位于大门内,也可位于大门外,前者称为内照壁,后者称为外照壁。•照壁平面形状有一字形、八字形等。•照壁立面形式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下为基座,中间为壁心部分,通常由45度角斜放的方砖贴砌而成;上部为墙帽部分,仿佛一间房的屋顶和檐头。大理古城内古色古香的“三滴水”照壁垂花门•垂花门是四合院的第二道门,位于中轴线砂锅内,因其檐柱不落地,垂吊在屋檐下,称为垂柱,其下有一垂珠,通常彩绘为花瓣的形式,故被称为垂花门。•俗话说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二门”,指的就是宅门中的垂花门。垂花门•垂花门的门有两道,一道是在中柱位置上,白天开启,夜间关闭;另一道是在内檐柱位置上的屏门,平时关闭。垂花门•垂柱头部雕饰出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称为“垂莲柱”,联络两垂柱的部件也有很美的雕饰,题材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垂花门油漆色彩十分漂亮,檐口椽头椽子油成蓝绿色,望木油成红色,圆椽头油成蓝白黑相套如晕圈之宝珠图案,方椽头则是蓝底子金万字绞或菱花图案。前檐正面中心锦纹、花卉、博古等等,两边倒垂的垂莲柱头根据所雕花纹更是油漆得五彩缤纷。四合院大门•各部分名称:门楼、门洞、大门扇、门框、腰枋、塞余板、走马板、门枕、连槛、门槛、门簪、大边、抹头、穿带、门心板、门钹、插关、兽面、门钉、门联等等。第二节住宅实例•一、北京四合院•4、主要建筑型制•4.1正房•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3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中四合院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大四合院北房开间就大了。•为抬梁式结构,砖木砌筑,硬山顶(次要房屋如耳房有用平屋顶),屋顶灰瓦铺砌,王公贵族用琉璃瓦。•房屋墙垣厚重,对外不开窗,朝向内庭院的墙开窗采光。室内设炕床冬天取暖。•室内分隔有隔断墙、碧纱罩等各种落地罩;天棚用架子与面层组成,面层裱纸糊平或用天花顶格。北京糊顶棚是一门技术,由顶棚到墙壁、窗帘、窗户全部用白纸裱糊,称之四白到底。普通人家几年裱一次,有钱人家则是一年四易。•室内地面用方砖墁地;室外地面用普通条砖铺地。•小四合院一般是北房3间,一明两暗或者两明一暗。东西厢房各两间,南房(倒座房)3间。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中四合院一般是北房5间,3正2耳;东、西厢房各3间,房前有走廊以避风雨。另以院墙隔为前院(外院)、后院(内院),院墙以月亮门相通。前院进深浅显,以一二间房屋以作门房,后院为居住房,建筑讲究,层内方砖墁地,青石作阶。•大四合院习惯上称作“大宅门”,房屋设置可为5南5北、7南7北,甚至还有9间或者11间大正房,一般是复式四合院,即由多个四合院向纵深相连而成。院落极多,有前院、后院、东院、西院、正院、偏院、跨院、书房院、围房院、马号、一进、二进、三进……等。院内均有抄手游廊连接各处,占地面积极大。萱草--中国的母亲花•学名:Hemerocallisfulva•英文名:Daylily(一日百合)•别名:“金针”、“黄花菜”、“忘忧草”、“疗愁”、“鹿箭”等名。•科属:百合科萱草属。•观赏特征:其叶形为扁平状的长线型花形则是于开花期会长出细长绿色的开花枝,花色橙黄、花柄很长、呈为像百合花一样的筒状。花期6月上旬-7月中旬,每花仅放一天。•观赏应用:花色鲜艳,栽培容易,且春季萌发早,绿叶成丛极为美观。园林中多丛植或于花境、路旁栽植。萱草类耐半荫,又可做疏林地被植物。•植物花语:爱的忘却;忘却一切不愉快的事。萱草--中国的母亲花•《诗经·卫风·伯兮》:焉得谖草,言树之背。朱熹注曰:谖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诗经疏》称:“北堂幽暗,可以种萱”•北堂即代表母亲之意。古时候当游子要远行时,就会先在北堂种萱草,希望减轻母亲对孩子的思念,忘却烦忧。•唐朝·孟郊《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王冕《偶书》:“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士大夫住宅形式•北堂:•①古代居室东房的后部,是妇女盥洗的处所,后指主妇居留之处。•主妇治北堂,膳服适戚疏。•②母亲的居室,用来尊称别人的母亲,如:令堂;萱堂。•北堂千万寿,侍奉有光辉。•在古典园林中堂已经成为独立的建筑。如拙政园之远香堂、网师园之万卷堂。百合•学名:Liliumbrowniivar.viridulum•英文名:Lily•花语:顺利;心想事成、祝福,高贵•科属:百合科百合属•形态特征:百合茎直立,不分枝,草绿色。单叶,互生,狭线形,无叶柄,直接包生于茎杆上,叶脉平行。花着生于
本文标题:中国建筑史3-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290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