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务礼仪 > 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家访指导手册(试用版)20200820
1/4上海市中小学(中职校)教师家访指导手册(2020年试用版)为帮助广大中小学(中职校)教师提高家访实效,为学生家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浦东新区教育局联合有关专业机构及上海市班主任带头人工作室,共同研制了本指导手册,仅供各中小学(中职校)参考。希望各区各校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及时反馈优化意见。【家访前准备】序号事项具体内容参考提示1收集信息学生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兴趣爱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性格特征、同伴交往等。家庭主要成员构成,家长的学历、职业、工作地点等。学校办学理念、班集体建设目标等需要传递给家长的其他信息。新接班可以通过查阅学生学籍卡、成长册,或与前任教师交流等方式获取信息。2明确目的根据学生特点及家庭现状,确定家访目的。拟写家访提纲及家庭教育指导要点。家访的意义不在于谈论学生的过去,而在于如何使他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因此,要把家访的落脚点放在研究和改进学生的教育上。家访目的参考: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家庭教育状况、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以及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及时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情况;和家长一起研究和改进对学生的教育。3预约出行合理设计家访路线,提前2-3天电话预约。带好家访记录表或笔记本。穿着打扮要大方得体,可自备鞋套、饮用水,注意路途安全。可按学生住址分片区设计家访路线,并根据家访家庭间的距离预留路程时间。2/4【家访进行时】序号事项具体内容参考提示1仔细观察观察学生居家环境,是否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如自己的卧室、书房、书桌等。观察家庭成员间的相处方式,如亲子双方对话时的态度、语气、表情,二孩家庭中手足间的交流情况等。观察学生和家长的谈吐举止,如待人接物的礼仪等。对学生居家环境、亲子关系进行观察,有助于教师对学生外显行为表现做内因分析,以及预测家庭状况可能给学生发展带来的后续影响。2重点关注关注学生在家表现,如居家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健身习惯、兴趣培养、自主能力等。关注家长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能力,如家长对教育的重视程度,对孩子发展的期望,评价孩子的方式及孩子的反应,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是否一致等。家访是家校共育的重要途径,关注和研究家长的家教观念和方式,有助于为家庭提供有针对性、个性化的家庭教育指导,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有效沟通可就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求、班集体建设的目标、学生目前的现状等做交流反馈,以赢得家长信任和协助,形成育人合力。询问学生在家学习生活的情况,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期望等,以便学校为学生和家庭提供更有效的帮助。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倾听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并给予一定的方法指导。了解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方法及成功经验,为家长学校课程实施收集可推广案例。沟通的内容应围绕家访目的展开,突出重点和主次,掌握好先谈什么,后谈什么。沟通的方式参考:以教师独白形式介绍学生在校近况;以教师发问、家长解说的形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等;以双方交谈形式研究改进对学生的教育。沟通技巧:尊重家长的意见和看法,注重倾听,做好记录;以表扬鼓励为主,对于学生不足之处,可给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切忌指责家长和孩子;对于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应记录下,等弄清楚后再回复。4教师仪态主动与学生、家长打招呼,言谈亲切,举止大方,不居高临下,也不畏畏缩缩。为人师表,不随便打听家庭隐私,不收受家长的礼品、红包、有价卡券或宴请。合理控制家访时长,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教师要通过家访使家长认识到自己是个专业的老师,要使家长感到教师对学生的爱护和关怀,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尊重和信任,形成理想的家校协同力量。3/4【家访后总结】序号事项具体内容参考提示1归类总结完成家访记录表,有需要重点关注的信息可以在备注中写明,以备后用。注意家访记录表的保管,注意保护家庭隐私。对特殊家庭做好后续的跟踪指导或学生个别化教育。对离异家庭、隔代教养家庭、家庭教育缺失家庭以及其他特殊学生等要归类梳理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并定时跟进。2协调反馈根据实际需要,做好与班级任课老师、学校心理老师、社区工作人员的协调沟通,形成育人合力。对家访中答应家长或学生的事,要及时处理或反馈给学校,并告知处理结果。班主任要主动凝聚多方力量,努力形成教育合力。4/4家访记录表(参考模板)班级学生姓名家访地址联系电话家访时间家访教师姓名接访人父亲()母亲()祖辈()其他家访目的该生在家表现及家庭教育情况重点沟通内容家长意见备注
本文标题:上海市中小学教师家访指导手册(试用版)20200820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305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