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07年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课标要求:】1、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史实和作为施政纲领的《共同纲领》的主要内容,阐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我国民主政治的特色;了解“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的践踏,说明民主法制建设的必要性和艰巨牲;列举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主要成就,认识实行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意义;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2、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当今中国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也是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真实反映。从内容上看,1949年9月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大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文化大革命”“一国两制”等是高考的重要考查点。3、本专题内容的政治性、理论性、概括性比较强,对学生知识的迁移能力、历史与现实的联系能力要求较高。因此在学习时,一要注意联系政治学常识(如民主政治的概念、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等)及社会现实问题(如海峡两岸的交流等),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二要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中国政治建设的三个阶段:初步建立(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一遭到破坏(“文革”时期)一逐步规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三是理清重要历史事件与现象的基本脉络,并通过对这些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专题表解】【内容概要】(l)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初建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相继建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和各级地方委员会先后组建并定期开会等都是这一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表现。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政权的组织形式。我国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②1949年9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的一种新型政治制度。(2)1966一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这十年间民主与法制建设被迫中断,法律制度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遭受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要成就:①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审议和决定全国或地方的重大问题,切实保证人民能够参与政权的决策、管理。②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方面已经基本有法可依。③改进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在乡、镇、县实行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府部分领导人员的选举中实行差额选举;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权利。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开辟多种参政议政的渠道,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⑤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⑥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⑦废除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努力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扩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特别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重大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⑧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4)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有重大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月,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创举。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新中国在废除了封建剥削和民族压迫制度后,充分体现民主原则、实现各民族平等联合的一种新型政治制度。(2)1966一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十年,是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曲折发展时期。这十年间民主与法制建设被迫中断,法律制度遭到严重践踏,民主政治遭受破坏,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而这一时期,恰恰是国际局势趋于缓和,许多国家经济起飞或开始持续发展的时期,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中国不仅没能缩小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反而使这种差距进一步拉大,从而失去了一次发展机遇。这种惨痛的教训又从反面说明了民主和法制建设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要成就:①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定期审议和决定全国或地方的重大问题,切实保证人民能够参与政权的决策、管理。②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法规,在国家和社会生活方面已经基本有法可依。③改进和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在乡、镇、县实行直接选举人大代表,在各级人民代表和政府部分领导人员的选举中实行差额选举;加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农村的民主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的权利。④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开辟多种参政议政的渠道,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⑤健全和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促进了各民族的共同发展。⑥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发挥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⑦废除事实上存在的领导职务终身制;努力从多方面创造条件吸收人民群众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扩大人民的直接民主权利,特别是基层群众性自治建设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生事物,具有很大的重大现实价值和深远的历史价值。⑧大力开展了普法教育,提高了公民的法律意识。(4)坚持“一国两制”方针,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有重大历史意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挫败了外国势力企图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的阴谋,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进行了不懈努力;“一国两制”理论的创设,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说明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显著提高及综合国力的增强,香港、澳门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回到祖国的怀抱,才能洗雪国耻。这标志着中国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作出了新的贡献。也是世界上用和平方式成功解决了国与国之间的历史遗留问题的光辉典范。【典型例题】1.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相比,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新特点是A.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D.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2.新中国在政治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顺利过渡的法律保证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论人民民主专政》D.过渡时期的总路线3.1953一1956年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其表现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B.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公布C.进行一场新的整风运动D.“三反”“五反”运动的顺利进行4.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不同的历史话语。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如下政治语汇,请按时间顺序排列①“三反”“五反”②大跃进③以阶级斗争为纲④改革开放A.①②③④C.①④②③B.①③②④D.④③②①5.台湾乡土文学家钟理和有这样一句诗:“原乡人的血,必须流返原乡,才会停止沸腾。”作者表达了A.实现统一是台海两岸的共同愿望B一国两制是完成统一的基本方针C.和平统一是台湾民众的迫切要求D一个中国是两岸和平统一的基础6.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B.新中国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基础训练】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的事件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B.新中国成立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2.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所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包括()A.重庆谈判的举行B.三大战役的胜利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3.新中国成立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是()A.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B.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4、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经济活动的法律依据是()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七届二中全会决议C.过渡时期总路线D.民主革命纲领5、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新三民主义B.遵循“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D.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奠定6、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基础的是()A.新中国成立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建立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7、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的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8.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我国的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是()A.多党合作,长期共存B.多党合作,互相监督C.中共为核心的多党联合执政D.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9.建国后的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哪些方面曾发挥过重要作用()①恢复发展国民经济②巩固新生人民政权③实现社会主义改造④实现各阶级、阶层的团结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④10.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主改革。民主改革的目标是()①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对外开放②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高度的自治权③废除剥削制度,消灭阶级压迫④建立各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经济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1.我国宪法所确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A.平等、团结、互助B.平等、团结、发展C.自愿、平等、团结D.自治、独立、繁荣12.2005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向西藏自治区赠送由胡锦涛总书记题写的贺嶂。这是为了纪念西藏自治区成立(A.40周年C.55周年B.54周年D,60周年13.建国以来,我国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国家陷人崩溃边缘是在()A.反右派斗争扩大化时B.三年经济困难时C.“文化大革命”时期D.“文革”结束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4.从右图报纸所反映的内容来看,该报纸的发行时间应在()A.建国初期B.三年经济困难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15.“文革”给我们的启示不包括A.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斗争B.把阶级斗争和经济建设结合起来C,必须健全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D.必须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16.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人新时期是在()A.新中国成立后B.1954年宪法颁布后C.“文革”结束后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宪法B.
本文标题:07年历史高考复习文科专题复习专题四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40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