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德保县荣华乡上河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
德保县荣华乡上河村扶贫开发整村推进规划一、项目规划的背景:我国已经进入国民经济第十二个五年发展期。“十二五”期间是广大人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共享国家提供各种公共服务,全面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更加注重解决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提高贫困人口的发展能力。“十二五”期间也是国家加大西部大开发力度,对贫困山区全力实施跨越式发展项目的时期。德保县扶贫开发办公室根据国家、自治区、市采取的各项强农惠农、富民惠民政策,大力解决贫困山区农村、农民、农业发展问题为契机,以城乡统筹发展为切入点,以农村基础设施、公共设施、人居环境改善,产业培植为重点建设内容,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幸福指数、推动农村有好又快发展为最终目标,将上河村申报为“十二五”整村推进贫困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通信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建设等等。农村基础设施是为农村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提供公共服务的各种硬件,是农村各方面发展的基础。没有基础设施的完善,农村发展的一切规划蓝图就如同空中楼阁,虚幻缥缈。“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中国要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今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措施。目前,我县大部分农民道路交通、农田水利、通信设备、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还十分薄弱,要解决我县农民、农村、农业问题,首先就要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的问题。县扶贫办明确提出:我县的整村推进扶贫规划首先要重点解决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同时跟进增收项目的培育和建设,跟进人居环境的改善等等,努力提高我县农村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我县农村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环境,提高我县农村农民的幸福指数。上河村目前交通、水利、通信、文化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没有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因此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采取有效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增收项目建设和培育,改善人居环境,提高农民收入和幸福指数,是当前政府和我村广大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确保我村群众能够真正从扶贫规划的项目中受益,我乡组织乡干和村干屯干进行了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编制工作的培训。二、上河村基本情况1、自然概况上河村面积大约20平方公里,海拔高度300——700米,位于荣华乡荣华村和大坤村之间,南面与龙光乡三联村果来村毗邻。距离县城40公里,属丘陵地区。全村共6个自然屯,龙贯屯、上河屯,坡烈屯和大妙屯分布集中,连成一片分布于鉴河河畔,离荣华乡政府所在地大约两公里处交通比较便利,全年水量充沛,水资源充足;内妙屯和吞盘屯则零散分布于大山深处,分别距离村部所在地大约5公里和11公里,与龙光乡果来村和三联村毗邻,山深林密,至今未通电话和手机信号,吞盘屯至今未通公路,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导致这两个屯经济和生活相对落后严重阻碍了这两个屯农村农民农业问题的解决,而这两屯的人口占到全村人口的40%左右。目前整个上河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薄弱,农业灌溉和人畜饮水主要靠沟壑山涧和小溪流水,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下,加上农民文化水平和思想觉悟整体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上河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人口及资源概况全村共六个自然屯,326户1609人,有劳动力1062人,其中男劳604人,女劳358人,全村耕地面积1019.95亩,人均0.63亩,都是梯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00亩,人均0.56亩,草地面积2000亩,户均6.14亩,山地、林地共28867.7亩,户均88.55亩。3、经济概况目前该村六个屯都是耕地面积较少,山地和林地较多,经济结构主要以粮食作物种植和林木种植和甘蔗种植为主,经、果、牧的经营收入极少,粮食作物主要有稻谷、玉米、木薯等。2009年全村粮食总产量765吨,人均47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980元,全村现有贫困户280户1500人,贫困面大。有大家畜200头,鸡鸭存栏1200只、猪存栏300头。目前,由于交通不便,林木经济难成气候,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少量的甘蔗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公路设施、水利设施、通信设施、安全饮用水设施建设的落后和农民劳动者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上河村农民农业农村的解决和上河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1、指导思想以21世纪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围绕经济结构调整、农民增收、产业增效、整村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挖掘经济发展潜力,努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全村贫困户开发发展能力。通过项目实施,使项目村收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村域经济形成适应市场发展的新格局,项目实施后,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0元,人均产粮415公斤,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和小康的目标。2、规划原则(1)坚持综合开发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的原则。项目建设必须走综合治穷、共同开发致富的路子,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并重,在抓好经济发展项目的同时,统筹兼顾,搞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使该村的基础条件、经济结构、社会发展程度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同时,要从实际出发,集中有限资金,优先解决群众最亟需解决的困难,在产业开发上走多业并举,一业突破、科技致富的路子。(2)坚持整村推进与扶持低收入农户相结合的原则。重点突出21世纪扶贫开发的特征:扶持对象以贫困片带的贫困村为整村推进的主战场,主要着眼于贫困区域群体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即贫困村开发致富,必须以村为单元,整村推进,在此基础上,针对贫困户特殊情况,因户制宜,开办“小灶”,扶持其尽快实现稳定解决温饱。(3)坚持群众参与和政府指导相结合的原则。扶贫项目的选择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充分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组织群众直接参与项目建设,项目的财务、物资、管理及建设进度应及时向群众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同时,政府和业务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市场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布局等方面为项目村搞好服务和指导。(4)坚持国家扶持与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贯彻国家扶贫政策的精神实质,将“实事求是,崇尚科学,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的庄浪精神贯穿于整村推进的全过程,把国家的投资作为基础设施建设和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以整合行业部门投入、社会帮扶、群众自筹、信贷资金、投工投劳为主,多渠道、多层次筹措建设资金,加大物资、资金投入力度。3、建设目标(1)转变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实现合理优化。利用本村丰富的草木资源建立快速育肥牛养殖基地,整合优势资源,科技和市场培育禽畜养殖产业,改变当地农民散养水牛黄牛、散养鸡鸭的传统方式和收益缓慢的状况,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禽畜生产速度和禽畜肉质量,突破产业效益瓶颈,实现生态高效和农民增收。粮食作物种植全部实现良种化、地膜膜侧化、科技种植化,提高粮食产量,保证粮食安全。全村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达到80%以上。(2)生产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道路项目的实施,彻底解决全村人行路困难的问题。实现村社道路网络化。大兴田间地头水利建设,满足农业和农业产业化用水需要。同时争取通讯设施建设,使全村电话入户率达到80%以上。(3)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善。全村林草覆盖率达到90%。(4)村民素质和科技意识明显提高。开展养牛养鸡技术培训和粮食作物种植技术培训,全方位普及科学技术,培养贫困户致富能人,开展党的方针、政策教育,村民素质普遍提高,科技致富意识增强。(5)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项目实施后,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00元,实现人均纯收入翻一番。人均产粮达到600公斤,全村所有贫困户实现稳定解决温饱并略有盈余和实现基本小康。三、规划方案1、项目选择和规划制定的过程项目选择和规划由县、乡、村三级动员组织全村广大群众广泛直接参与,先后召开村干部会议、村民代表会、贫困户会议。在县上领导、县直部门领导和乡上领导参加的全体村民参与规划现场大会上,由村民代表初选10个村域经济发展的建设项目,让全体村民直接投票选择项目,然后按投票多少排名项目次序,由规划人员现场论证,最后形成了上河村规划方案,具体步骤如下:(1)村基本情况调查。乡政府的领导和业务人员,村社干部、妇女代表、群众代表等共16人。①村情调查。详细调查了全村的基本情况、社会经济状况、资源现状等②产业结构调查。以粮食种植和林木种植为主,种植方式传统,种植结构单一,比例失调,林木生长速度慢,收益时间过长,全村养殖业无规模。③贫困现状,致贫原因调查。全村人均纯收入仅980元,涉及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成因主要是交通不便、村民文化素质低下,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召开讨论会。参加讨论会的人员有村社干部、妇女代表、贫困户代表、乡调查人员,初步讨论全村在基础设施、增收致富、科技扶贫等方面选择出11个项目(公路建设、水利建设、安全饮用水入户,梯田改造、低产经济林改造、危旧房改造、养牛养鸡、甘蔗种植、沼气池、村文化卫生设施、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劳务输出),供村民代表参考,经村民代表优化选择,初步界定适宜该村的项目9个,公路建设、水利建设、梯田改造、危旧房改造、养牛、甘蔗种植、低产经济林改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与劳务输出。(3)召开规划会议。参加人员村两委班子成员和各屯屯干、社干,乡政府领导及业务干部共18人。②界定贫困户。由村干和屯干组织本村屯群众投票评定出家庭收入低、生活困难的贫困户,共280户。③贫困现状、原因分析。由村干组织群众共同上分析上河村现状、贫困成因。④村民普遍关心的问题调查。进村入户了解群众最关心的问题,生活、生产、花钱、政策等。⑤生产模式调查分析。从耕地、面积、种植业类型、养殖业、劳务输出、以及其它经济收入来源等方面展开调查。(4)业务部门现场办公会议。参加人员主要有业务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乡村两级主要负责人,乡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①现场勘察上河村需要实施项目的现状。②座谈分析、研究讨论村民选择项目的可行性。③提高完善并确定整村推进,综合开发的村级规划发展项目。A.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改造梯田300亩;2、贫困户危房改造130户。公路建设17公里;水利建设15000延米。安全饮用水入户326户。B.增收项目:1、扶持贫困户280户,引进良种母牛280头,建基地暖大棚3座、家庭养殖用小鹏100座;2、建养鸡养鸭大棚6座。3、扩大甘蔗种植800亩。C.科技扶贫项目:1、快速育肥牛技术和林下养鸡技术培训280人次。②沼气池建设105座;③建文化卫生培训设施1处;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00人(次)。(5)项目规划编制会。由县扶贫办牵头,乡村两级主要领导参加,根据前期确立的综合开发项目,将项目编制任务具体分配到业务部门,提出项目编制的基本要求和完成时限。(6)编写完成整村推进总体规范方案。县扶贫办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后,组织专人编写完成总体规划方案,并反馈到业务部门、乡村干部和群众代表中广泛征求意见,进一步完善修订后上报。2、总体规划内容(1)基础设施建设项目:①公路建设17公里;2013年完成内妙屯至吞盘屯的修建,解决屯盘屯的行路难问题。2014年完成坡烈至内妙公路的拓宽,并铺设砂石。②水利建设15000延米(2013至2004年完成上茂至龙贯屯和圩屯至上河屯水田的两条主要农田水利的修建。③安全饮用水入户。2013年解决上河屯和龙贯屯的安全饮用水入户问题。2004年解决大妙屯和内妙屯的安全饮用水入户问题。④贫困户危房改造130户。2011——2015年,按照每年20和左右的规模,逐步解决130和贫困户的危房改造,其中先优先解决贫困户紧急危房的改造。⑤改造梯田600亩。(2013年至2015年完成梯田改造600亩,主要以农户自己投工投劳为主。)(2)增收项目:①建立快速育肥牛养殖基地。上河村草地和山地较多,草资源丰富,非常适合饲养水牛和黄牛,我们可以依托当地丰富的草资源,发展快速育牛产业。2004至2005年逐步引进良种母牛70头,在吞盘屯、内妙屯和龙贯至大妙片分别建暖大牛棚3座,家庭养殖小鹏100座,把基地养殖和家庭散养结合起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经营模式,解决产销对接的问题。②
本文标题:德保县荣华乡上河村扶贫开发项目规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4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