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1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与指导方针三、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和思想文化建设思想四、初步探索的其他理论成果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背景建国初期为什么要照搬苏联模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长期敌视中国,而苏联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和支持。?中国缺少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需要学习,而苏联在工业化中的成就和二战中反法西斯的实力显示了苏联模式的优越性。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为什么要探索自己的道路?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暴露了苏联模式的缺点和存在的问题,打破了对苏联的迷信。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列宁时期:1917年十月革命,实行高度计划和集中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21年,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2、斯大林时代:形成了在公有制基础上高度集权的苏联模式,又称“斯大林模式”。这个模式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仿效了样板。苏联的探索苏联模式经济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上:高度集权的行政体制对外关系上:严重的官僚主义苏联模式的特点:学习苏联不能代替对本国的建设道路的探索1953年3月,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国内和党内相继出现了一些问题。而毛泽东在学习苏联经验的过程中也逐步觉察到了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陆续发现苏联的一些经验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开始产生了探寻中国自己道路的思想。一、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思想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起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1.《论十大关系》是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端。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经济问题(1—5条)?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开辟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经济体制改革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论十大关系》政治、思想问题(6—10条)?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党与非党的关系?革命与反革命的关系?是非关系?中国与外国的关系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基本的矛盾——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基本矛盾的性质——非对抗性的。基本矛盾的特点——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基本矛盾的解决途径和方法——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学说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非对抗性矛盾对抗性矛盾分清是非分清敌我两类不同性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原则总方针:用民主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民主集中制原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方针要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共八大是初步探索的高峰1956年9月,中共举行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大会为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正确方向。八大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之后的中国国内主要矛盾和党的主要任务,做出了正确判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民主与法制建设,执政党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正确的思想和方针。八大的历史贡献:?八大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明国内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逐步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八大是在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大会。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毛泽东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是探索的深化和拓展(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的手稿1957年2月,毛泽东主席发表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第一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与指导方针?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1)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要求,实现工业化是中国共产党早已确立的重大目标。?(2)中国工业化的道路的思想,最重要的问题,就是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3)毛泽东指出,要以工业为主导,把重工业作为在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逐步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体系。?1.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4)毛泽东提出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顺序发展国民经济。?(5)“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发展工业和发展农业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并举、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并举、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并举)?(6)它符合中国人口多、工业基础薄弱的实际。2.经济建设的指导方针?(1)最主要的,是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和统筹兼顾的方针。?(2)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方针。党的八大提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毛泽东多次阐述了统筹兼顾的方针。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积累与消费的关系;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两大生产部类之间的关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一)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毛泽东提出,社会主义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个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二)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步骤毛泽东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应当采取“两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建成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使中国走在世界前列。(三)关于所有制结构的调整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提出了把资本主义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的思想朱德提出了要注意发展手工业和农业多种经营的思想陈云提出了“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设想“三个主体,三个补充”自由市场国家市场流通领域自由生产计划生产生产计划个体经营国家经营和集体经营工商业经营补充主体地位领域提出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要按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等。刘少奇提出“适合我国情况和人民需要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的思想。陈云(四)关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毛泽东: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的思想。邓小平:提出关于整顿工业企业,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等观点。毛泽东:主张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责任制。“两参一改三结合”两参——干部参加劳动,工人参加管理一改——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三结合——工人群众、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五)关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毛泽东提出,“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六)关于科学和教育“德智体全面发展”(七)关于知识分子工作“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840-19191919-19491949-1956新中国曲折发展1957-1966文化大革命1966-1976两年徘徊1976-1977真理标准大讨论1978重新确立实事求是1979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探索时期的重要成果1956年9月8日中国试制成功了第一批新型喷气式飞机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胜利油田的钻井大港油田大庆油田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洛阳拖拉机厂生产出第一批拖拉机(1958)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966年,从贵阳至昆明的贵昆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条重要通道。1970年4月24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1、高举社会主义旗帜,独立自主地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2、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3、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第二节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与失误:1、1957年下半年的左倾错误:1957年下半年,国际国内出现了一些复杂情况,加上认识上的偏差,引发了反右斗争的扩大化。反右派斗争:1957年,在整风运动中,由于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对阶级斗争的状况和右派进攻的形势作了过分严重的估计,把本属必要的反右派斗争严重扩大化。注意:反右派斗争没有错,对极少数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猖狂进攻进行反击是完全正确和必要的,错误在于扩大化。1958年夏,反右派斗争基本结束。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与失误:2、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5月,全国各条战线迅速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确定了一批工农业生产的高指标。会议还决定在农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会后,全国开始了全民炼钢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同时,交通、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也都开展“全民大办”,把“大跃进”运动推向了高潮。这就使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泛滥开来。直到1960年冬,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大跃进”才被停止。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1958年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肯定了人民公社是“一大二公”,是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一种最好的组织形式。会后,全国开始了人民公社化运动。到10月底,全国农村基本上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许多地方混淆了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界限,刮起了一股“共产风”,严重侵犯了农民的经济利益,挫伤了集体和农民的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使农业经济的发展遭到了重大损失。人民公社1958年,全国刮起了共产风,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盲目乐观情绪。党在社会主义探索中的挫折与失误:3、“文革”的错误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的通知,和8月通过的《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是“文化大革命”错误发动的重要文件。1967年4月10日,清华大学红卫兵
本文标题:第四章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38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