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浅谈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作者:孙川东班级:09级农学二班学号:222009326012052关键词:计划生育;负面影响;性别比例;人口老龄化;摘要: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实施,控制了中国总体人口基数,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国家的富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该政策的实施给中国带来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本研究从性别比例,人口老龄化的角度出发分析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一、研究背景屈指间,中国施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三十多年了,施行独生出子女政策也已经29年了,其间世代交替了整整一代人。三十多年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其中最深刻的变化就是从对计划经济的怀疑、调整到完全抛弃。然而,作为计划经济思想在人口领域最直接体现的计划生育政策却没有大的调整,存在凸显着某种不协调性,同时给中国带来了诸多的问题。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三、研究结果与发现随着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目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例出现了偏高且持续上升的趋势。1980、1983年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7.4、107.89,基本正常;1985、1989年分别上升为111.42、110.9;1995、2000、2005年分别高达115.6、116.9、118.58,严重偏离正常值域。“五普”数据显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地区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重度偏高(超过117)的省份增加到14个,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而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尤为严重。如果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我国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域、居高不下已有二十多年,成为世界上失常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出生性别比平衡是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前提条件,也是人口再生产与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我国出生性别比例长时间、大范围的异常已经并将继续给人口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危害1:对婚姻性别造成挤压,配对困难。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在我国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了。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我国目前每年多增计划外生育男性人口60多万,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危害2:对家庭和社会形成冲击,性犯罪增多。男女比例失衡,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如果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持续不下,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形成一定冲击,引发社会的震荡。若干年后,解决不了婚姻的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失控行为,必然会出现性犯罪率进一步升高、同性恋进一步增多、性行为严重错乱等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危害3: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萎缩。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危害4:男性劳动力过剩,女性就业压力加大。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由男子来承担,女性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规划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就被划定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而65岁以上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至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表明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老龄化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问题1.人口老龄化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冲击着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然而,人口老龄化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的下降,产生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虽然我国目前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那是以前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但如今,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快,这必将引起生产人口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减少,造成劳动力相对不足的问题。另外,老龄人口的再就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适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由此,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下降。问题2.人口老龄化会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老龄化与现有产业结构发生矛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能适应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这些问题体现在养老问题上。中国的养老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老年医疗保障问题;二是老年人生活抚养问题。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要依赖家庭成员资助生活养老,其生活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且受子女实际供养能力的制约。城市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但其经济收入受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过程中,老年人贫困风险增大。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村老年人的状况极为恶劣,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医疗保障。从消费结构上讲,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消费上,从而减少了用于再生产的投入,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问题3.老龄化问题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老龄人口增长过快客观上成为企业、社会的沉重包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目前的老年抚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多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如果根据中死亡率方案推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7,比2000年增长54.5%,大约6个人供养1个老年人;若根据低死亡率计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9,比2000年增长72.7%,差不多5个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将分别上升为0.37与0.45,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将是2000年的3.4倍与4.1倍。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未来劳动人口比下降很快,解放后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人口红利”很快消失,中国将出现严重的劳动人口不足的现象。届时,老龄化将成为经济发展严重问题,威胁着整个社会。四.倡导建议1.提高经济发展质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解决未来老龄化可能给社会造成的负担及未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在老年人抚养比例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这是解决社会经济负担问题的根本途径。2.转变态度,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老年人力资源是整体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要把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当成一项系统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转变观念,有计划、有组织地对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3.实行文明生育政策,适当放宽计划生育的执行标准。在人口问题突出,积极发达的大城市,实行新的计划生育政策。比如,允许第一胎是女儿的家庭生二胎,并且由国家承担部分抚养费用。总之,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必须在保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积极应对人口问题。参考文献:《中国人口年鉴(1991版):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人口年鉴(1999版)》:《中国人口年鉴》编辑部出版;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2006:《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曾毅,1994:《中国人口发展态势与对策探讨》,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曾毅,200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二高三大’特征及其对策探讨”,《人口与经济》。
本文标题:浅谈计划生育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53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