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管理手册
特种设备双重预防管理手册二零二零年三月第一版批准页编制:审核:审批:目录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领导组织机构的通知.......1“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组织机构.................................................2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目标.....................................................3“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工作领导机构成员职责.........................5培训管理制度...................................................................................10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4特种设备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8设备分类隐患排查表.......................................................................20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评价制度...........................................................42基于风险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安全管理评价表...........................47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考核奖惩制度......................88特种设备日常检查制度...................................................................89特种设备日常检查表.......................................................................901关于成立“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领导组织机构的通知各部门:为适应新形势下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需要,并提高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减少事故的发生,加快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经公司领导研究决定,现设置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组织机构。特此通知。2019年7月18日2“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组织机构组长:总经理刘炜炜副组长:安全技术副总工程师洪亮(分管负责人)总经理助理曹仕霞成员:生产部经理杨学升销售部经理谢兵销售部经理胥关涛财务部经理库世新行政人事部徐娅安全合规部金农安全合规部杜心怡(专职安全员)3特种设备双重预防体系管理目标一、工作目标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治行动,深入研究水泥厂事故的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从根本上防范安全事故发生,构建公司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二、目标内容1、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目标任务(1)每一轮风险辨识和评价后,应使原有管控措施得到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新的管控措施提高安全可靠性;(2)重大风险场所、部位的警示标识得到保持和改善;③涉及重大风险部位的作业、属于重大风险的作业建立专人监护制度;(3)员工对所从事岗位的风险有更充分的认识,安全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4)保证风险控制措施持续有效的制度得到改进和完善,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5)根据改进的风险控制措施,完善隐患排查项目清单,使隐患排查工作更有针对性。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目标任务(1)风险控制措施全面持续有效;(2)风险管控能力得到加强和提升;(3)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完善;(4)各级排查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4(5)员工隐患排查水平进一步提高;(6)对隐患频率较高的风险重新进行评价、分级,并制定完善控制措施;(7)生产安全事故明显减少;(8)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5“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工作领导机构成员职责为确保特种设备双预防体系建设及相关工作顺利推行,领导小组组长为该项工作的牵头人,负责督导及审核;副组长及小组成员应履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中应承担的职责。具体职责如下:一、组长1.组织、监督、指导、考核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体系工作的开展及各项措施的落实。2.传达学习和贯彻关于两个体系有关政府文件、精神和要求。3.组织编制符合要求、满足公司实际运行状况的《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实施方案》。4全面展开工作,明确各单位进度和质量要求,适时指导和调度,并制定考核办法。5.定期召开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专题会,固化成果、健全档案,持续降低事故风险。二、副组长1.对员工进行特种设备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宣贯和培训。2.做好风险分级评价过程控制,编写企业实施指南,组织排查风险点、作业步骤确认、风险辨识、风险评价、风险分级管控、确定重大风险,完成“一企一册”。三、成员1.按照“分级管理、分线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各成员具体落实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过程中的具体工作,完成各自区域内和6本业务范围内的风险识别、风险分级及风险评价,对评价结果负责。2.制定风险点分级管控措施,并在工作现场制作悬挂风险管控标识牌。3.建立常态机制、加强动态管理,每年至少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进行一次系统性评审或更新。企业应当根据其非常规作业活动、新增功能性区域、装置或设施等适时开展风险辨识和风险评价。四、重要岗位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职责1、总经理(1)总经理是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公司的特种设备安全全面负责。(2)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负责建立并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3)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特种设备安全的法规、规章、标准和政策,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接受安全审核。(4)审定安全生产规划和计划,确定本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批准重大安全技术措施,切实保证生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劳动条件。(5)检查并考核同级副职以及部门负责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6)负责健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充实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听取安全工作汇报,决定安全工作的重要奖惩。(7)在定期组织特种设备风险排查,组织开展隐患治理。(8)研究解决特种设备安全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负责本单位事故、突发事件的应急、调查、处理和报告。(9)把安全工作业绩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发生重大事故的干部,要分清责任,严肃处理。(10)按照上述安全职责,确定公司年度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以及部门安全7管理的目标、任务。2、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1)认真执行有关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和法规,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建立健全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根据上级的要求,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和奋斗目标,并负责实施建立健全公司特种设备安全档案资料。(3)经常对公司职工进行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常识宣传教育,组织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开展业务训练,使其具有独立操作能力。(4)定期组织公司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检查,督促公司各部门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隐患整改工作,消除各种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隐患。(5)加强业务知识、专业技术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6)掌握公司特种设备安全状况,特种设备的使用位置。(7)加强对车间和班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管理员的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各级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管理员的业务水平,进一步做好全公司的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工作。A.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1、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应当掌握相关的安全技术知识,熟悉特种设备法律法规和标准,持证上岗。2、接受并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部门的安全监督检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正或者消除。3、定期、不定期检查特种设备和纠正特种设备使用中的违章行为,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情况紧急时,可以决定停止使用特种设备并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8负责人。4、收集、管理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5、编制日常安全检查计划并组织落实。6、编制定期检验计划并落实定期检验的报检工作。7、提出应急救援演习计划,负责组织应急救援演习具体工作。8、组织实施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工作。9、配合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检验检测机构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检验检测和作业人员考核。10、接到故障报警后,立即赶赴现场,组织作业人员实施救援。11、实施对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和维保工作的监督。B.特种设备安全档案管理人员1、加强档案专业知识的学习,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档案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忠于职守,钻研业务,提高档案工作管理水平。2、严格执行单位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本单位使用设备安全技术档案齐全完好。3、特种设备技术档案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特种设备出厂时所附带的有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设计文件、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使用维修说明、监督检验证明等;特种设备运行管理文件包括:注册登记文件、安装监督检验报告、年度检验报告、日常运行记录、故障排除及维修保养记录等。4、对入库的档案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史料汇编。5、档案的立卷和归档,要材料完整、分类科学、排列有序,存放标志明显,保管期限划分准确,便于使用。6、遵守档案借阅制度,为特种设备使用安全管理各项工作提供优质服务。7、不断强化对档案柜的管理,环境和场所必须具有防火、防蛀、防潮、防9霉、防蚀等防范措施。8、按国家法规要求,定期组织安排特种设备定检工作。10培训管理制度1.目的为提高质量、环境保护、安全意识及业务能力,对从业人员进行有效的专项培训,以满足规定的要求,并通过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针,最终实现公司宗旨。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员工的培训。3.定义3.1特种作业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作人员,如:电工、电焊工、压力容器管道操作工、危险化学品管理、充装工、厂内机动车驾驶员(包括铲车司机)等。3.2重要安全岗位直接或间接接触到重要危险源的工作岗位,如,化学品仓库管理员,现场操作人员、安全工程师,能源管理者、司机等。4.职责4.1公司总经理4.1.1对上报的年度培训计划进行批准4.1.2对预算内单项培训费进行批准4.2综合管理部4.2.1年度培训计划的汇总、审核、上报4.2.2协助部门完成培训计划的实施4.2.3组织实施新员工入职培训4.2.4公司级安全教育4.2.5组织实施公司骨干及主管级以上人员的年度培训4.2.6协助完成培训效果评估,负责培训记录保管114.3各部门4.3.1编制年度部门培训计划,报综合管理部4.3.2根据培训计划组织实施培训4.3.3组织实施部门、班组级安全培训4.3.4组织实施培训效果评估4.3.5负责整理培训记录并送综合管理部归档5.程序各岗位员工必须按要求培训合格,方可上岗独立操作。在未取得上岗证和特殊作业证(国家法律法规规定需持证上岗的)前需在有证人员监护下实习。考核不合格者,可重新培训或调离岗位。5.1年度培训计划每年年底,由各部门根据培训需求制定下年度相关的具体培训计划,包括培训时间、培训人、被培训人、培训内容与考核方式等,由部门经理审核,涉及外培的由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管理部。5.2培训实施5.2.1由综合管理部组织的培训至少一周前由综合管理部下发培训通知,包括时间、地点、教师与被培训人等内容。5.2.2每次培训需填写《培训签到表》,包括时间、地点、教师、内容及考核成绩。培训结束后培训组织人将培训签到表、记录表及试卷(考核记录)和评估表等交综合管理部。5.2.3综合管理部将每个员工的培训记录存档,记录在员工培训档案上,培训档案保存至员工离职。5.2.4计划外培训可由相关部门以《外部培训申请表》的形式提出,经副总经理批准后,必要时需经总经理批准,由相关部门组
本文标题:特种设备双重预防管理手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79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