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第三章害虫综合治理的经济学原理害虫防治作为一项农作物保护措施,也可以通过定性的研究和定量的分析、计算,评价其经济效果。以此为依据制定出来的治理方案才有科学依据,才能做到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合理。《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主要内容•第一节作物受害损失估计与预测•第二节经济损失允许水平和经济与阈值《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第一节作物受害损失估计与预测•在农田生态系统中,作物和害虫属于两个不同的营养水平,它们之间存在取食与被食、为害与被为害的关系;它们之间的着中关系包含着许多生态学内容。•害虫对作物造成的损失是害虫密度的函数,也是害虫种的特有取食或产卵等习性和作物生物学特性的函数;而且每个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环境或其它生物因素的影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作物经济损失=F(A)A—害虫为害程度A=f(a,b,c,……n)故损失=F[f(a,b,c,……n)]其中,a-害虫密度b-作物生物学c-害虫取食和产卵习性n-各种环境因子《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一、害虫对作物的危害:•二、作物的受害损失估计:•三、作物受害预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一、害虫对作物的危害:•1、作物的产量—单位面积上所获得的有经济价值的生产品。要研究害虫时作物造成的为害损失,就必须了解作物的产量构成因素的形成及害虫为害对它的影响。2、作物的为害—就害虫对作物的为害来说可分为直接、间接、当时、后继;就损失来说分为产量损失和质量损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在一定范围内,害虫为害程度与作物的损失呈正相关。它们之间的关系可能出现三种情况:•A直线关系:(1)当害虫直接危害作物的收获部位时,植物的损失与害虫为害程度近似呈直线关系。(2)一些与产量有密切关系的部位受害,也为直线关系。BS型曲线关系:不直接为害收获部位,往往会出现该情况。如收获的为果子或种子,受害部位为叶子,作物对低受害水平有补偿能力。但这种情况较为复杂,因为为害时间或为害部位不同。C超越补偿作用:有些作物受害较轻时,不但不减产,反而起到间苗和控制徒长而使作物稍有增产作用,即超越补偿作用。如果树、马铃薯、甘薯等。3、害虫为害程度与作物的损失关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影响害虫为害的因素•害虫为害和作物受害损失之间的关系要比以上三种情况复杂很多。这与害虫为害特性与作物的生理状况以及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如同一受害水平,在不同的品种、生育期,不同环境条件等,产量损失均不相同。《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二、作物的受害损失估计:•一般来说,作物受害造成的损失与害虫的密度有关。但是实际估计损失时,可对害虫造成的受害株率等指标来估计作物的受害损失,即以受害程度估计损失。•作物受害“损失”:--产品在数量上的减少或质量上的降低。•产量损失=Yh-YdYh-健康作物产量;Yd–受害作物产量《有害生物综合治理》1、常用的产量损失测定法:根据以下步骤进行:•(1)对健株和受害株测产,分析求出单株平均产量,然后求出损失系数(Q):a—健株单株平均产量e—被害株单株平均产量(2)求被害株率(P):n-调查总数m-被害株数(3)求出产量损失百分率(C)或单位面积实际损失(L)M—单位面积总株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2、植株受害等级•1级:受害轻、不明显。•2级:受害中等,害虫数量多,为害明显。•3级:受害严重。•4级:植株全部死亡。式中Q1-Q4为各级的损失系数,P1-P4为各级的受害百分率,C为产量损失百分率。《有害生物综合治理》3、为害损失的测定•(1)钻蛀性害虫为害损失测定:可根据虫伤株、虫害株等指标与产量的关系进行测定,如水稻螟虫。•(2)食叶性害虫为害损失测定:(3)刺吸式口器害虫:可根据虫口密度或对其为害程度进行分级,并计算出为害指数。为害指数=(调查总叶片受害级数/总级数*总叶片数)×100。然后根据为害指数或为害程度测定与产量损失的关系。(4)地下害虫的为害程度直接用死苗百分率表示。(5)传毒害虫:测定发生率与虫口密度的关系,再测定损失,将虫口与损失联系起来。作物损失叶片受害部位叶片受害发育期叶片受害程度作物损失先测定害虫的食叶量和作物的不同受害级别(受害程度、叶位、生育期等)与产量的关系;然后根据单位面积上的虫口密度求出为害损失。《有害生物综合治理》4、田间试验调查估计法•(1)田间调查估计法:在比较田间未受害和待测区(含未受害株和受害株)平均产量的基础上,用阿.彼.米勒的公式求损失率。P=100(A-a)/AP-损失率;A-未受害作物的平均产量;a-待测区(受害+未受害)作物产量。《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估计产量损失的关键在于如何选择未受害作物植株。根据田间选择健株的方法,可分为四类型:第一类:害虫直接为害作物收获部位,但不引起植株死亡,为害状可保留到收获期。该类型可在收获前或收获时统计未受害植株和一般植株(即待测株:包含未受害和受害株)的平均产量,然后直接应用米勒公式计算产量损失率(P53)。第二类:害虫不直接为害作物收获部位,也不引起植株死亡,为害状不能保留到收获期。该类型应在害虫严重为害时,预先在田间标记100个健株,至作物收获前,统计健株样本平均产量和测株的平均产量(P53)。《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第三类:害虫不直接为害作物收获部位,不引起植株死亡,但容易把隐害株误认为健株。公式为:P=100[(B+β)-(B+C)]/(B+β)B:未受害株平均产量(包含隐害株);β:补充选配的具有独立性状的植株平均产量。C:受害株平均产量。第四类:害虫可引起植株死亡,使作物缺苗断垄或植株部分死亡。这种类型的估计,关键是在害虫大量发生危害时,确定缺苗的百分数。如果害虫在活株上为害特征不能保留到收获时,则要预先标记健株。在计算待测地产量的平均数时,其株数要包括缺苗地段的死亡百分率(P54)。《有害生物综合治理》5、模拟害虫为害试验目的:模拟害虫为害,间接推算作物受害损失。模拟技术随作物和害虫种类而异。条件:可用于室内,也可用于田间,但最好是在田间网罩下进行;栽培条件尽量与大田一致。优点:条件较易控制,较能反映客观现状。特别是对食叶类害虫的为害损失研究,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手段。局限:有时模拟人工害虫为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在时间上与空间上与实际差异很大;注意;(1)应在人工模拟时尽量做到如实和同步。(2)必须注意方法的有效性:即可用人工模拟和害虫实际为害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其有效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全班讨论:影响损失估计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有害生物综合治理》6、影响损失估计准确性的因素:一种害虫或害虫复合体具有不同类型的为害。影响补偿作用的原因很复杂,有个体补偿作用和群体补偿作用,而且被害株本身的补偿作用受作物所处生育期的影响也很大。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很复杂。使用杀虫剂调节或建立不同的害虫密度水平时,农药除影响害虫外,还可能影响作物产量。通常损失估计建立在产量减少的基础上,而害虫影响还可能造成作物品质下降,引起市场价格降低,而各地市场标准不同,有可能影响质量评价的一致性。《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三、作物受害预测: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是作物损失预测的一种常用方法。一般是根据作物损失测定所获得的大量数据,按照一定的数学方法组建各种各样的预测模型。主要有经验模型(或整体模型)、回归模型和系统模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一)、经验模型是把作物受害损失的一系列复杂的生态、生理生化等全部过程作为“黑箱”,只根据输入(如害虫密度、受害程度等)和输出项(产量损失)导出模型。(二)、回归模型以害虫密度(或作物的受害程度)为自变量,以产量损失为因变量。根据自变量的多少,回归模型可分为单因子模型多因子模型非线性综合模型关键期受害模型多期受害模型害虫消长曲线下面积模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1)、单因子模型仅根据某一特定时期的害虫密度(或作物受害程度)来预测产量损失。其形式有:Y=a+bx………直线Y=f(x)………曲线Y—产量损失;x—作物关键期的虫口密度或受害程度。优点:一般适用于为害期短的虫害,或者这些虫害只影响作物的一二个产量因素,并假定害虫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速率。局限:整个作物生育期内存在多个主要的为害期,或害虫对作物的为害减产机制有多种形式,其应用就受到局限。A关键期模型(CP模型):《有害生物综合治理》B多期受害预测模型(MP模型)它是用作物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生育期的受害程度(或虫口密度)来预测产量的损失,其形式为:Y=a0+a1x1+a2x2+a3x3+……+anxnY--产量损失;x1,x2,x3,…,xn为各期受害程度(或虫口密度),a0,a1,a2,…an为参数。优点:能弥补关键期受害预测模型的不足。《有害生物综合治理》C害虫消长曲线下面积模型(AUDPC或AUC模型)可认为是多期受害的预测模型的进一步扩展,其形式为:Y=a0+a1x1+a2x2+a3x3+……+anxnY--产量损失;x1,x2,x3,…,xn为害虫种群消长曲线下面积,a0,a1,a2,…an为参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2、多因子模型:•多因子模型的自变量可包括多种害虫密度或为害程度,还可包括其它因素,其形式与多期受害预测模型一样,即:Y=a0+a1x1+a2x2+a3x3+……+anxn其中,x1,x2,x3,…,xn分别代表所考虑的诸因素。若考虑各因子间的互作,则模型变为:Y=a0+a1x1+a2x2+a3x3+……+anxn+a1,2x1x2+a1,3x1x3+……+an-1,nxn-1xn《有害生物综合治理》3、非线性综合模型:•(1)1961年,Tammers把任何潜在的有害生物或非生物的环境因素称为逆境因素,并提出一个作物产量与逆境因素之间的理论关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2)非线性综合模型特征:•Tammes理论是非线性的,其特征包括:•⑴逆境因素和产量呈负相关;•⑵作物受害在某一阈值之下,由于作物的补偿作用,并不造成损失;•⑶损失具有最高限,在这个水平上,害虫为害的增加,并不导致损失的增加,曲线的中段表明损失与受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⑷受害阈值可以是0,而且在害虫为害达到最高水平之前,损失高限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三)系统模型:•作物的生长模型中加入病虫害模型,并确定它们与其它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这种模型尽管建立时需要大量调查研究资料,对产量预测过于繁琐,但的确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方法。利用系统模拟模型,既能预测出某种病虫害未来发展,又能预测它将造成的产量损失,还能预测出某种防治措施或管理系统将能取得多大的效益,为病虫害优化决策服务。《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第二节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和经济阈值(ET)•1959年Stern等人提出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conomicinjurylevel,EIL)和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ld,ET)。EIL和ET它们是IPM决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们在害虫综合治理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广泛用于病虫草害治理的研究和实践,特别是用它来指导化学防治。《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一、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的概念•二、经济阈值(economicthreshold,ET)•三、EIL和ET的表示方法及特点•四、EIL和ET的类型•五、经济损失允许水平和经济阈值的制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一、经济损失允许水平(EIL)的概念•1、1959有人提出EIL是指:引起经济损失的害虫最低密度。所谓经济损失是指防治费用与用于防治挽回损失金额的差值。•2、EIL另一种定义:由防治措施增加的产值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密度。该密度造成的损失称为经济允许损失(L)。•3、EIL指防治收益(B)正好与所需的防治费用(C),即B=C时的害虫密度。《有害生物综合治理》4、Headley(1972年)EIL定义:•EIL:边界防治成本函数等于边界产值函数时的害虫种群密度,即防治措施引起的产品价值增量与防治费用增量相等时,与之对应的害虫密度M即为EIL,可获得最大净收益。《有害生物综合治理》5、其它有关EIL的概念•深谷昌次等(1973)认为,EIL包含
本文标题:有害生物综合治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697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