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实力提升计划
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实力提升计划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为加强我校理科建设,汇聚理科杰出人才,提升基础学科群实力,实现理科与工科协调发展,特制定本计划。一、建设目标“十三五”末,以物理学、数学为代表的理科杰出人才规模力争达到30人,形成10个左右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学科方向;力争物理学进入ESI前5‰;数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进入ESI前1%。二、建设任务以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的学科方向建设为核心,以“高水平、高起点、入主流、相关联”为思路,以标志性学术成果为导向,建成与我校一流工科相匹配的强大理科。具体任务如下:1.在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统计学等理科学科的世界科技前沿、热点及主流研究领域,着力引进和培养国际著名专家和优秀青年学者;2.根据学科方向建设需要,搭建高水平学科平台,注重投入产出绩效;3.按照本计划建设目标,产生高水平学术成果,形成一定国际影响。三、依托学科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统计学四个理科一级学科。四、建设方案1.管理体制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按理学学科方向设立学科建设项目。在基础与前沿研究院内适时成立数理学部,设学部主任1名。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负责学科建设项目评审立项、检查验收与考核评价等总体管理;学部主任参与项目管理。2.运行机制(1)申报条件项目组可以跨研究院/学院组成,每个项目组的成员(含项目负责人)总人数不超过10人。项目负责人及项目核心成员必须是归属我校物理学、数学、生物学、统计学理学学科的全时全职教师,所在学科方向具有明显特色与优势。具体要求:项目组每位成员近5年至少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取得若干标志性学术成果,在中科院JCR二区(按大类)期刊及以上发表论文至少1篇。经学校评审立项的项目,其项目组成员自愿选择人事关系归属基础与前沿研究院或原学院。人事关系转入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的项目组成员薪酬按原学院模式执行。(2)选拔程序相关学院团队根据申报条件自愿申请,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依据学科建设需要、团队条件等因素,组织专家进行论证评审,确定立项名单。(3)项目考核立项项目实行年度、中期和终期考核制度,建设周期为4年。项目按团队进行考核,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牵头组织,基础与前沿研究院、相关学院及职能部门参与执行。考核标准:项目组每年在中科院JCR二区(按大类)及以上期刊发表论文至少12篇(必须以电子科技大学为第一作者第一单位和通讯作者第一单位;项目组成员可以是2S作者*;1篇一区论文可折算为2篇二区论文,其中顶级一区论文的折算由专家组决定);项目组每年至少承担本科生课程3门,教学效果良好;项目组新增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项目执行期间每位成员主持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按计划进度完成学科平台建设。(4)有关政策项目组成员的绩效奖励由项目负责人从立项项目的人员经费或劳务费中分配支出,凡享有年薪模式的教师不再领取本项目绩效奖励。项目经费按年度进行拨付,学校根据项目年度考核结果调整次年经费投入。设立理学学科研究生特别奖学金,吸引优秀生源报考理学专业研究生。录取到理学学科的部分优秀研究生不仅获得学校的普通奖学金,还可获得特别奖学金。特别奖学金覆盖面约30%,具体实施办法另行制定。五、其他本计划入选者如与学校其它建设项目(如:“基础研究星火计划”、“CNS论文培育计划”等)有交叉,按照避免资金重复投入原则进行项目合并,统筹考虑。本计划由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负责解释,未尽事宜另行通知。本计划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注:“2s作者”指学生为第一作者、其导师为第二作者。
本文标题:电子科技大学理科实力提升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19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