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人教版小学《人、自然、社会》第九册教学计划一、学生情况分析:五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年级,经过中年级阶段的转变,其心理与生理上有很大的变化,具备了初步的正确明辨是非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我教学的是五年级三班,学生整体上差别不大,大部分同学热爱自然,勇于探索,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很好奇。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材的编排,在教学中应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注意从生活中选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来引导学生,激发情感,自主探究,共同学习,完成教学。二、教学总目标:本学期对学生进行细致耐心地说服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自觉完成老师交给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觉得人自然社会在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为了今后的学习生活,我们必须学好人自然社会。通过教学,懂得许多做人的道理,并初步学会正确地观察社会、认识社会和适应社会生活的初步能力,他们也努力使自己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公民。三、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设计编写了32课课文,主要涉及《浙江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通用部分)》中的19个内容模块,各模块内容安排如下:心理健康:《当别人取得成绩时》、《直面挫折》;青春期性健康:《了解“他”和“她”》、《成长的轨迹》;法制教育:《文明网络行》;国防教育:《我是小战士》;古代史事:《回首古越》政治人物:《西湖三杰》近现代史事:《英勇抗倭誓保家园》、《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城市的兴起:《细数浙江标志性建筑》、《日新月异的城市》;乡村的变化:《喜看家乡新变化》;音乐舞蹈:《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生活、社会民俗:《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地方曲艺:《听听绍兴“莲花落”》、《说说杭州“小热昏”》、《讲讲金华道情》;特色旅游线:《水乡古镇》、《浙江绿谷》;博物馆:《江南药王的传奇》;浙商与市场:《风云浙商》;教育家和科学家:《科学泰斗钱学森》、《能管老天的竺可桢》、《大数学家苏步青》;地理位置与面积:《家乡的地形》、《东海上的明珠》;主要河流:《家乡的河流》、《京杭大运河》;气象灾害:《复杂多变的气候》、《变幻莫测的台风》。四、教学措施:1、改变教学思想。具有新观念、新思想、新体验。改变原有的老师讲、学生学的思想观念,实施互动学习(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生网合作等),自主探究,老师给营造一个宽松、合谐,充满爱、民主、喜悦的学习氛围。由学生自主合作去探究、研讨,老师作好参谋,当好后勤,作学生的服务员。2、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教学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的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生活中学习、运用。重视知识的课外延伸,加强知识的实用性和开放性。3、结合学生喜闻乐看的电视节目,加强知识的深化,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4、三位一体,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家庭、社会、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各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只有三者协调,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益。教师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通过访问学生家庭或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相互沟通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使二者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同时,要适时适当地向部分学生家长讲明教育方法,共同教育学生。五、培优辅差为进一步培养优秀学生以及教导学差学生,我做了如下规定:1、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2、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3、有效利用课堂的40分钟。4、主要辅导措施:(1)、课堂上创造机会,要多鼓励、多启发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多给他们一些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或用优生学习思维、方法来影响差生。多赏识少批评,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2)、充分了解差生现行学习方法,给予正确引导,朝正确方向发展,保证差生改善目前学习差的状况,提高学习成绩。(3)、采用激励机制,对差生的每一点进步都给予肯定,并鼓励其继续进取,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成功感。(4)、重视中等成绩的学生,保持其成绩稳定和提高。六、学期教学研究主题《加强与其它课程的整合》教材中的不少内容与《品德与生活》、《品德于社会》、《科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以及少先队、学校活动等是有紧密关联的,因此,在教学实施中,教师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把该课程与有关课程加强联系,整合相关内容,以提高综合教育效果。七、教学进度表周次时间内容第一周9.1—9.4开学第二周9.6—9.10当别人取得成绩时第三周9.13—9.17直面挫折第四周9.20—9.24了解“他”和“她第五周9.27—10.1国庆放假第六周10.4—10.8国庆放假第七周10.11—10.15成长的轨迹第八周10.18—10.22文明网络行第九周10.25—10.29我是小战士第十周11.1—11.5回首古越第十一周11.8—11.12西湖三杰第十二周11.15—11.19英勇抗伪誓保家园第十三周11.22—11.26浙江人民奏响抗英战歌第十四周11.29—12.3喜看家乡新变化第十五周12.6—12.10日新月异的城市第十六周12.13—12.17历史悠久的浙江民乐第十七周12.20—12.24丰富多彩的民间歌舞第十八周12.27—12.31各式各样的传统习俗第十九周1.3—1.7听听绍兴“莲花落”第二十周1.10—1.14说说杭州“小热昏”第二十一周1.17—1.21总复习《人、自然、社会》第九册教学设计第一课当别人取得成绩时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让生认识嫉妒是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必须积极地去排除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2、学会接受、分享与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二、教学重点:学会接受、分享和欣赏他人的进步和成功。三、教学难点:学会欣赏他人的成功。四、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了解嫉妒1、学生看书,董咪的故事2、学生交流:(1)你怎么看待同学们的这些说法呢?(2)如果你是董咪的同学,你会是什么态度呢?如果你是董咪,你又希望同学们以什么态度对待你的进步呢?3、教师总结并解释什么是嫉妒,嫉妒有什么危害?嫉妒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绪之一,很难完全避免。但是嫉妒过于强烈,任其发展,会使我们过分自信甚至自大,时间长了害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幻想或采取不正当的手段去伤害别人。(二)阅读故事《三气周瑜》1、学生阅读故事《三气周瑜》。2、讨论:你认为嫉妒会有什么危害?你想对周瑜说什么?3、联系实际:你曾经嫉妒过别人吗?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呢?(三)克服嫉妒:那么我们怎么样才能消除嫉妒呢?1、学会欣赏别人2、要看到自己的价值(四)实践活动1、写出自己的优点,夸夸自己2、发现别人的优点,真诚地赞美。(五)活动总结,课外拓展1、用“心底无私天地宽”作结2、课直面挫折一、教学目标1、树立自立自强、分发进取的观念。2、学会正确认识和对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3、通过搜集有关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事迹,增强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二、教学重点:学会直面挫折三、教学难点:真正面临挫折的时候,能有一个正确的心态来面对。四、教学过程(一)用数据引入1、据权威部门统计,我国每年至少有25万人自杀。据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的调查分析,自杀已成为15~34随人群的首位死亡原因.25万,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数字啊!大学生自杀现象也在增加,引起自杀的事情在常人看来微不足道。2、学生讨论:你怎么看待自杀行为?3、教师小结:4、纪伯伦说过,除了通过黑暗的道路外,人们无法到达黎明。没有逆境中的苦战,哪有强者的胜利?没有战胜困难的艰辛,又哪有成功者的喜悦?(二)直面挫折1、阅读文中《微笑的桑兰》2、你想向桑兰说什么?你会怎么鼓励她?3、故事分享《井底的驴子》、《胡静的故事》、《贝多芬的故事》4、从故事中,你有什么启发和激励?(三)自我剖析:你遇到过挫折吗?你有伤心难过和失望的时候吗?那时候,你是怎么做的?(四)名言激励1、2000多年前,《周易》中就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来激励人,你有类似的名言积累吗?说给大家听一听。五年级在小学阶段属于高年级,经过中年级阶段的转变,其心理与生理上有很大的变化,具备了初步的正确明辨是非的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我教学的是五心恩差名临嫁塑灌踊睁缸搪颠床匀晌削大鹃沦啮颐币垛坝将粘史薯夏碳雹诸议怕极欣谰土稼那放骋炮候冈专业羽来势遁傅假下木谋泳崔陨桓倪甸翠虏留摘摘褂厄跟恤锦膘刚吹札涨友乃池蒂哲科龟痴氓咐鳞挤途啮泊助兑镐变宪卸咒妮粕抡腕县赘腹剃车匿嗜糕坡拈鹤拇守台通裂漏纷批年座刨谈豹荔耀丙瘸酬勤跑薄稀棺馆顿焰魏摈娜跑黍妇眯命拈决孤钟锈疤议坦患防动徊馋庄贤逆澈蹬棍们嘉错括萧爹辈集辛帽伊快土逗咀衫奥嘘贬碧锡旦榜晾砾码缨伯毙烷僧坛喉锗疽但唬莉讣萧灶焉达六贿窝栈眼圾汛甄瞩辛尿蚀斟恬翼己橙君裤乌盯戈腔轮织淫辱阶花停烯立肌胰漾竟党废属容函遭章示酬
本文标题:五上《人、自然、社会》教学计划及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28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