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老年期痴呆的三级防治
老年期痴呆的三级防治嘉兴市康慈医院蔡忠全一、痴呆的定义脑部疾病所致的综合征1、具有慢性或进行性的性质2、为获得性、持续性智能损害3、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或人格改变4、认知(理解、概括、计算、判断等)功能损害5、意识是清晰的。欧美国家的统计表明,60岁以上老年人6%~12%发生痴呆,85岁以上的老人则有20%~40%发生痴呆,其中半数以上为老年性痴呆。据统计,全球有超过2000万的人患有老年性痴呆。日本调查65岁以上老年人发现,痴呆的患病率为6.7%。目前,世界各国的研究者共识的观点是,AD占所有痴呆的50-70%,VD占所有痴呆的10-20%。国内:由北京协和医院牵头,全国6个城市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65岁以上居民痴呆患病率为6.9%,其中老年性痴呆为4.2%,血管性痴呆为1.9%。我国南方地区65岁以上居民痴呆患病率为3.9%,其中老年性痴呆为2.8%,血管性痴呆为0.9%。估计我国现有痴呆的老年患者超过400万,其中老年性痴呆约占1/3。目前我国老年期痴呆的人数约占全世界老年期痴呆患者的1/4。但就诊率却非常低。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32亿,占人口总数的10%;到2020年将达到2.3亿,占人口总数的20%以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据预测到2030年,全球患老年痴呆的人数将达到6000万,仅我国就将有1200万。二、痴呆的常见病因变性病:阿尔茨海默病、路易氏小体痴呆、帕金森病性痴呆、额颞叶痴呆(匹克氏病)、亨廷顿氏病性痴呆、多发性硬化性痴呆、肝豆状核变性。血管性:缺血性血管病所致痴呆:多发梗塞性痴呆、关键部位脑梗塞性痴呆、大面积梗塞性痴呆、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出血性血管病所致痴呆:蛛网膜下腔出血、亚急性/慢性硬膜下血肿。脑淀粉样脑血管病神经系统意外损伤:拳击家痴呆、颅脑外伤性痴呆。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病(HIV)性痴呆、克--雅氏病性痴呆、特异性或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痴呆、多发性硬化性痴呆、神经梅毒性痴呆、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中毒:酒精中毒性痴呆、一氧化碳中毒性痴呆、重金属中毒性痴呆、有机溶剂中毒性痴呆、•其他物质所致痴呆。占位性病变:颅脑肿瘤性痴呆代谢障碍性痴呆:糖尿病性痴呆、肾性脑病、肝性脑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皮质醇增多症。维生素缺乏性痴呆:维生素B12缺乏性痴呆、叶酸缺乏性痴呆、硫胺缺乏性痴呆、烟酸缺乏性痴呆。其它原因:正常压力脑积水性痴呆、癫痫病性痴呆、系统性疾病所致痴呆。三、老年痴呆的危害:认知症状•早期:记忆力减退、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下降、谈话时出现找词困难、在早期出现视空间技能损害。•中晚期:远近记忆力明显受损、出现失认、失计算、失语、失用。非认知症状•早期:可出现易疲劳、社交行为减少等情况,情感方面可出现脆弱、淡漠或易激惹等现象。•中晚期:痴呆患者在中期多有幻觉、妄想、情感淡漠或焦虑、漫游等症状,几乎无社交行为。而到了晚期精神症状往往消失,患者多卧床,行动笨拙,二便失禁,生活不能自理。四、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AD患病的危险因素•年龄•Down’s综合征•APoE4•阳性家族史•头部创伤•女性•紧张和压抑•单纯性疱疹病毒•吸烟•铝•电磁环境VD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心房纤颤•高血脂•糖尿病•男性五、MCI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概念:是介于痴呆和正常衰老之间的一种认知功能损害。是一个仍有一争议的诊断概念,也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目前倾向于认为MCI有别于正常衰老和及轻度的AD。MCI特点:记忆受损,尤其是词语记忆及词汇流畅性比正常人明显降低,不伴有其他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语言、命名及整合功能等)减退;神经系统检查一般无阳性体征。MCI研究现状:•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病率•轻度认知障碍的诊断•轻度认知障碍的分型•轻度认知障碍患病的危险因素MCI的患病率:•Peterson(1999):有记忆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1)主诉记忆减退•2)记忆检测低于同年龄文化教育匹配者均值1.5SD•3)认知功能基本正常•4)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基本正常•5)未达到临床AD诊断标准•大于60岁人群患病率为10-15%MCI相关研究:Hannine:60-76岁遗忘型的患率为5.3%;而教育年限0-5年、6-8年、≥9年遗忘型患病率分别为:13.3%、6.3%、3.0%;Schrode:60-64岁患病率为13.5%;患病率:于宝成报告:石家庄部队离退休干部60-64岁、65-69岁、70-74岁、75-79岁、80-84岁、85-92岁的患病率分别为4.08%、6.135、7.6%、9.9%、10.61%、7.69%。汤哲报告:北京大于60岁患病率为11.6%MCI诊断标准:国际曾采用Petersen等制定的标准(1)以记忆减退为主诉;(2)ADL(日常生活能力量表)正常;(3)整体认知功能正常;(4)与年龄不相符的记忆减退;(5)不符合痴呆的准断标准。目前采用DSM-Ⅳ的轻度神经认知功能损害研究用诊断标准(1)年龄55-80岁;(2)主观和客观检查有轻度认知功能损害;(3)记忆减退病程大于3个月;(4)韦氏记忆测验的记忆商为60-79分;(5)MMSE为18-28分;(6)生活及社会功能降低,ADL26分(21项版本)GDS为2-3级;;(7)Hachinski缺血指数<或=4分;(8)不符合痴呆的诊断标准;(9)排除特定原因引起的认知功能减退。MCI的诊断:•Peterson标准—Archneurol,2001,58(12):1985-1992•主诉—记忆障碍•记忆检测—成绩低于1.5SD(年龄文化程度匹配的对照)•总体认知轻度异常—CDR0.5分•日常生活能力正常(ADL)•一般认知功能•除外痴呆及可以导致脑功能紊乱的躯体和精神疾患•2004年修订:•1)主诉有认知损害•2)无或轻微的生活自理能力受损•3)未达到临床痴呆的诊断标准MCI的分型•记忆损害为主,其他认知领域相对完整,是发展为AD的主要类型•单个非认知领域的损害(执行功能、视空间功能或语言功能损害为特征),常进展为原发性、进行性失语或额颞叶痴呆。•多个认知领域的轻度受损,严重程度达不到痴呆标准。结局多向性。患病危险因素:年龄•年龄增长是老人认知功能下降的主要原因•Tervo:高龄是MCI的独立危险因素•65-75是短时视觉记忆和言语记忆的分水岭•北京城乡1865名老人调查•60-64岁为4.3%、65-69岁为6.3%、70-74岁为11.0%、75-79岁为12.5%、80岁以上为18.2%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低容易发MCI性别•无论城市还是农村,MMSE评分,都是女性比男性低。吸烟饮酒与MCI吸烟使MCI的患病危险性增加Meyer:酒量(乙醇)小于60g/d,能保护认知功能;大量饮酒和不饮酒没有这种保护作用。小量饮酒可以降低MCI患病率疾病因素与MCI•糖尿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高血压对认知功能的影响•相关脑血管病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雌激素•雌激素可以提高认知功能?•雌激素可减少痴呆的患病风险?•MCI与AD研究表明每年有10%-15%的MCI可能转化为临床AD,而正常老龄每年只有1%-2%转化为AD。MCI是一种有转化为AD危险的临床综合征。其中老龄、记忆测试差和定向不良、情景记忆缺损、语言记忆缺损是转化为AD的高危因素。六、老年痴呆的预防原则:1、早期:•病理改变的出现到痴呆一般要10年左右的时间,甚至更长。•所以其预防的时间要在40岁前后就要开始。•预防开始的时间越晚效果越差。•只要你开始这样做了,何时都不算晚。早发现对于痴呆患者的重要意义:调查研究显示:痴呆病人的就诊率仅为23.3%。这表明公众对老年性痴呆还缺乏足够了解。也许您认为日常生活中的健忘或者唠叨,是衰老的自然表现,然而有时这正是老年性痴呆的早期信号。轻度AD患者一般不易自察,当出现一系列引起患者和家属察觉的症状时,病情一般已经发展到中重度,而此时才开始治疗的患者预后不佳。因此,了解老年性痴呆症的早期症状特征,对于痴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2、系统:就是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评估的进行。3、长期:预防是长期的,持续不断的。老年痴呆一级预防:病因预防•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注重调整心理因素•加强脑功能锻炼•坚持体育锻炼•合理的饮食营养•消除病因,避免或减少危险因素如何预防老年性痴呆?•起居有规律,保证高质量的睡眠•饮食宜清淡,饥饱适宜•控制血脂,防止高血压、糖尿病,避免脑外伤•坚持体能锻炼•树立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多动脑,勤思考具体做法•①普及预防痴呆的相关知识,增强主动预防的能力,具体措施是开展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提高人群对痴呆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并进行疾病危险因素的监测,掌握相关信息与动态。•②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增强抗病能力,病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戒酒,合理安排饮食,加强营养,科学锻炼身体,注意劳逸结合,确保健康的身体和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③消除病因,避免或较少危险因素的影响,保护易感人群。即对AD阳性家族史者、头部外伤者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者及脑血管疾病患者及有抑郁症病史者,长期饮酒者进行重点保护,开展健康状况及疾病监测,及时进行医疗干预。•④药物干预:主要史针对有血管性危险因素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干预,目前尚不主张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使用胆碱酯酶抑制剂。预防方法•注意饮食—水果、蔬菜、鱼类坚果类宜多吃。•适当锻炼—强度适当,贵在坚持。•避免有害刺激-绿色食物,安静环境。•保护大脑安全—脑外伤使大脑受损,易患老年痴呆。•积极治疗躯体病—抑郁症、高血压、甲亢等•避免孤独—丧偶、独居易患老年痴呆。老年痴呆二级预防:早期筛查原则:早发现、早就医、早诊断、早治疗。老年人出现以下的症状都应该到医院检查,避免错过的最佳防治时期:正常老化与老年性痴呆有何区别正常老年人的健忘,是一时想不起来,可以通过提示或暗示回想起来。•痴呆老人的记忆力丧失,是因为新的信息没有贮存入大脑的“信息库”,所以即使提醒也记不起。•正常老年人有自知力,很少会出现语言问题、空间感等问题。•痴呆老人则对周围环境丧失了判别能力,而且会有语言问题、在熟悉的环境中迷路等问题。阿尔茨海默病十大危险信号•一、记忆力日渐衰退,影响日常起居活动炒菜放两次盐,做完饭忘记关煤气•二、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如不知道穿衣服的次序、做饭菜的步骤•三、语言表达出现困难忘记简单的词语,说的话或写的句子让人无法理解•四、对时间、地点及人物日渐感到混淆不记得今天几号、星期几,自己在哪个省份•五、判断力日渐减退烈日下穿着棉袄,寒冬时却穿薄衣•六、理解力或合理安排事物的能力下降跟不上他人交谈的思路,或不能按时支付各种账单•七、常把东西乱放在不适当的地方将熨斗放进洗衣机•八、情绪表现不稳及行为较前显得异常情绪快速涨落,变得喜怒无常•九、性格出现转变可变得多疑、淡漠、焦虑或粗暴等•十、失去做事的主动性终日消磨时日,对以前的爱好也没有兴趣老年痴呆三级预防:临床管理和生活照料•系统治疗和照料指导•合理安排老年痴呆症患者的饮食供给充足的必需脂肪酸•注意给予低糖饮食•膳食中应注意补充含维生素具体做法•①进行积极的系统治疗,阻止或延缓病情进展,提供较好的医疗条件和休养环境,进行科学/合理及时的治疗,患者及家属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②尽力保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使其获得最大可能的个人满足和尊严,具体措施是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预防跌倒发生,多与患者进行语言情感交流,使其体会到亲人的关爱。•③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保持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积极预防治疗并发症,保证营养,适当锻炼,注意休息。•④增强照料者的照料能力。提高照料水平。要对社区养老机构及老年医院中的照料人员进行照料、护理、治疗、康复等方面的指导和培训,开展家庭教育,对照料者提供情感支持,改善照料者的身心健康状况。•⑤加强对专科医院、养老机构的管理,减轻家庭和照料者的负担,定期对在家庭中的康复的患者的情况进行检查,及时
本文标题:老年期痴呆的三级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755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