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妇产科学主编谢幸苟文丽“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妇产科学》(第8版)配套课件33第三十章子宫肿瘤编者张淑兰(中国医科大学)4子宫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常见的良性肿瘤为子宫平滑肌瘤,恶性肿瘤为子宫内膜癌和子宫肉瘤。肿瘤的诊断依据是病理。恶性肿瘤的分期对制定治疗方案判断预后有重要的治疗意义。主要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疗、放疗和综合治疗。规范化、微创化、人性化是妇科肿瘤治疗的趋势。第三十章子宫肿瘤5第一节子宫肌瘤uterinemyoma6定义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于30~50岁妇女,20岁以下少见。据尸检统计,30岁以上妇女约20%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临床报道发病率远低于肌瘤真实发病率。第一节子宫肌瘤7病因确切的发生原因尚未明了其发生可能与女性性激素相关肌瘤组织局部对雌激素的高敏感性孕激素有促进肌瘤有丝分裂活动、刺激肌瘤生长的作用遗传因素第一节子宫肌瘤81.按肌瘤生长部位分两类:子宫体肌瘤(90%)子宫颈肌瘤(10%)2.根据其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将其分为三类:肌壁间肌瘤(60%~70%)浆膜下肌瘤(20%)黏膜下肌瘤(10~15%)各种类型的肌瘤可发生在同一子宫,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第一节子宫肌瘤9病理巨检:肌瘤为实质性球形包块,表面光滑,质地较子宫肌层硬,压迫周围肌壁纤维形成假包膜,肌瘤与假包膜间有一层疏松网状间隙,故易剥出。肌瘤长大或多个相融合时,呈不规则形状。切面呈灰白色,可见漩涡状或编织状结构。颜色和硬度与纤维组织多少有关。第一节子宫肌瘤10镜下所见主要由梭形平滑肌细胞和不等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肌细胞大小均匀,排列成漩涡状或棚状,核为杆状。极少情况下组织形态学具有特征的特殊类型:富细胞性,静脉内平滑肌瘤和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第一节子宫肌瘤11肌瘤变性*肌瘤失去其原有典型结构时称为肌瘤变性,常见5种:1.玻璃样变(hyalinedegeneration):透明变性——最常见2.囊性变(cysticdegeneration)3.红色变(reddegeneration):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患者常有急性腹痛、发热,检查发现肌瘤迅速增大。第一节子宫肌瘤124.肉瘤样变(sarcomatouschanges)发生率约0.4%~0.8%左右多见于年龄较大的患者5.钙化(degenerationwithcalcification)多见于血供不足的肌瘤第一节子宫肌瘤13临床表现•子宫肌瘤的临床表现主要和肌瘤部位、有无变性相关,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关系不大。第一节子宫肌瘤141.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经量增多及经期延长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症状,多见于大的肌壁间肌瘤及黏膜下肌瘤,肌瘤使宫腔增大,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并影响子宫收缩,此外肌瘤可能使肿瘤附近的静脉受挤压,导致子宫内膜静脉丛充血与扩张,从而引起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临床表现*-症状第一节子宫肌瘤152.腹部肿块肌瘤较小时在腹部触及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大时可从腹部触及第一节子宫肌瘤163.白带增多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黏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第一节子宫肌瘤17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阔韧带肌瘤或宫颈巨型肌瘤向侧方发展,嵌入盆腔内压迫输尿管使上泌尿路受阻,形成输尿管扩张甚至发生肾盂积水第一节子宫肌瘤4.压迫症状185.其他常见下腹坠胀、腰酸背痛,经期加重肌瘤红色样变时有急性下腹痛,伴呕吐、发热及肿瘤局部压痛浆膜下肌瘤蒂扭转可有急性腹痛子宫黏膜下肌瘤由宫腔向外排出时也可引起腹痛黏膜下和引起宫腔变形的肌壁间肌瘤可引起不孕或流产第一节子宫肌瘤19体征决定于肌瘤的大小、数目、位置以及有无变性有关大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质性不规则肿块第一节子宫肌瘤20体征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单个实质性球状肿块与子宫有蒂相连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均匀增大,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即可看到子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宫颈四周边缘清楚若伴感染时可有坏死、出血及脓性分泌物第一节子宫肌瘤21诊断根据病史及体征,诊断多无困难。B型超声是常用的辅助检查,能区分子宫肌瘤与其他盆腔肿块。MRI可准确判断肌瘤大小、数目和位置。如有需要,还可选择宫腔镜、腹腔镜、子宫输卵管造影等协助诊断。第一节子宫肌瘤22鉴别诊断妊娠子宫肌瘤囊性变时质地较软应注意与妊娠子宫相鉴别。妊娠者有停经史、早孕反应,子宫随停经月份增大变软,借助尿或血hCG测定、B型超声可确诊。第一节子宫肌瘤23鉴别诊断卵巢肿瘤多无月经改变,肿块呈囊性位于子宫一侧。注意实质性卵巢肿瘤与带蒂浆膜下肌瘤鉴别,肌瘤囊性变与卵巢囊肿鉴别。注意肿块与子宫的关系,可借助B型超声协助诊断,必要时腹腔镜检查可明确诊断。第一节子宫肌瘤24鉴别诊断子宫腺肌病可有子宫增大、月经增多等。局限型子宫腺肌病类似子宫肌壁间肌瘤,质硬。但子宫腺肌病有继发性痛经明显,子宫多呈均匀增大,很少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但有时两者可以并存。第一节子宫肌瘤25子宫恶性肿瘤(1)子宫肉瘤:好发于老年妇女,生长迅速,多有腹痛、腹部包块及不规则阴道流血。(2)子宫内膜癌:以绝经后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好发于老年女性,子宫呈均匀增大或正常,质软(3)子宫颈癌: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及白带增多或不正常排液等症状,外生型较易鉴别,内生型子宫颈癌应与子宫颈黏膜下肌瘤鉴别鉴别诊断第一节子宫肌瘤26鉴别诊断其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盆腔炎性包块、子宫畸形等,可根据病史、体征及B型超声检查鉴别。第一节子宫肌瘤27治疗原则1.观察等待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4.其他治疗肌瘤剔除术子宫切除术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年龄和生育要求,及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全面考虑。子宫动脉栓塞术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第一节子宫肌瘤28肌瘤对妊娠及分娩的影响与肌瘤大小及生长部位有关。黏膜下肌瘤可影响受精卵着床,导致早期流产肌壁间肌瘤过大可使宫腔变形或内膜供血不足引起流产。肌瘤可妨碍胎先露下降,使妊娠后期及分娩时胎位异常、胎盘低置或前置、产道梗阻等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第一节子宫肌瘤29胎儿娩出后易因胎盘粘连、附着面大或排出困难及子宫收缩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妊娠期及产褥期肌瘤易发生红色样变,采用保守治疗通常能缓解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多能自然分娩,但应预防产后出血若肌瘤阻碍胎儿下降应行剖宫产术,术中是否同时切除肌瘤,需根据肌瘤大小、部位和患者情况而定子宫肌瘤合并妊娠第一节子宫肌瘤30第二节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Carcinoma31子宫内膜癌的流行病学定义发生于子宫内膜的一组上皮性恶性肿瘤,以来源于子宫内膜腺体的腺癌最常见。为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占女性全身恶性肿瘤7%,占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20%~30%。平均发病年龄为60岁,其中75%发生于50岁以上妇女。近年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2分型I型:雌激素依赖型,子宫内膜癌的大多数发生在绝经后以及长期服用他莫昔芬的妇女均为子宫内膜样腺癌肿瘤分化较好,雌孕激素受体阳性率高,预后好Ⅱ型:非激素依赖型,发病与雌激素无明确关系较少见,包括:浆乳癌、透明细胞癌、腺鳞癌等多见于老年体瘦妇女,肿瘤恶性度高,分化差,预后不良10%与遗传有关:林奇综合征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3病理特点同组织学类型的内膜癌肉眼表现无明显区别。分为两种类型:弥散型:子宫内膜大部或全部为癌组织侵犯,并突向宫腔,常伴有出血、坏死,较少有肌层浸润。晚期癌灶可侵及深肌层或宫颈,若阻塞宫颈管可引起宫腔积脓。局灶型:多见于宫腔底部或宫角部,癌灶小,呈息肉或菜花状,易浸润肌层。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4内膜样腺癌:占80%~90%。按腺癌分化程度分为Ⅰ级(高分化,G1)、Ⅱ级(中分化,G2)、Ⅲ级(低分化,G3)。分级愈高,恶性程度愈高腺癌伴鳞状上皮分化浆液性癌:占1%~9%。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黏液性癌:约占5%,病理行为与内膜样癌相似,预后较好透明细胞癌:不足5%,恶性程度高,易早期转移病理特点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5转移途径直接蔓延淋巴转移:主要转移途径血行转移:晚期患者经血行转移至全身各器官,常见部位为肺、肝、骨等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6表30-1子宫内膜癌分期(2009FIGO分期)I期肿瘤局限于子宫体IA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IB肿瘤浸润深度≥1/2肌层II期肿瘤侵犯宫颈间质,但无宫体外蔓延III期肿瘤局部和(或)区域扩散IIIA肿瘤累及浆膜层和(或)附件IIIB阴道和(或)宫旁受累IIIC盆腔淋巴结和(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IIIC1盆腔淋巴结阳性IIIC2腹主动脉旁淋巴结阳性和(或)盆腔淋巴结阳性IV期肿瘤侵及膀胱和(或)直肠粘膜,和(或)远处转移IVA肿瘤侵及膀胱或直肠粘膜IVB远处转移,包括腹腔内和(或)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第二节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癌分期(2009年FIGO分期)37临床表现早期无明显症状,以后出现阴道流血、阴道排液,疼痛等。(一)阴道流血:主要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量一般不多。尚未绝经者可表现为月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紊乱。(二)阴道排液:多为血性液体或浆液性分泌物,合并感染则有脓血性排液,恶臭。因阴道排液异常就诊者约占25%。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8(三)下腹疼痛及其他:若癌肿累及宫颈内口,可引起宫腔积脓,出现下腹胀痛及痉挛样疼痛。晚期浸润周围组织或压迫神经可引起下腹及腰骶部疼痛。晚期可出现贫血、消瘦及恶病质等相应症状。第二节子宫内膜癌39临床表现体征:早期患者妇科检查可无异常发现。晚期可有子宫明显增大,合并宫腔积脓时可有明显压痛,宫颈管内偶有癌组织脱出,触之易出血。癌灶浸润周围组织时,子宫固定或在宫旁扪及不规则结节状物。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0诊断除根据临床表现及体征外,确诊依据是病理组织学检查。1.病史及临床表现对于绝经后阴道流血、绝经过渡期月经紊乱,均应排除内膜癌后再按良性疾病处理。对以下情况妇女要密切随访:①有子宫内膜癌发病高危因素者如肥胖、不育、绝经延迟者;②有长期应用雌激素、三苯氧胺或雌激素增高疾病史者;③有乳癌、子宫内膜癌家族史者。必要时进行诊断性刮宫送组织病理学检查。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1诊断2.影像学检查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宫腔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肌层有无浸润及深度,为临床诊断及处理提供参考。3.诊断性刮宫(diagnosticcurettage)常用并有价值的诊断方法。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2诊断4.宫腔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宫腔及宫颈管内有无癌灶存在,癌灶大小及部位,直视下取材活检,减少对局灶型子宫内膜癌的漏诊。5.其他(1)子宫内膜吸片法细胞学检查和子宫内膜抽吸活检(endometrialaspirationbiopsy)也可明确诊断。(2)血清CA125测定:有子宫外转移者,血清CA125值会升高。同时也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3鉴别诊断绝经后及绝经过渡期阴道流血为子宫内膜癌最常见的症状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以月经紊乱(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及不规则阴道流血)为主要表现。2.老年性阴道炎:主要表现为血性白带。检查时可见阴道黏膜变薄、充血或有出血点、分泌物增多等表现。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4鉴别诊断3.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内膜息肉:有月经过多或不规则阴道流血,可行B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诊断性刮宫以明确诊断。4.内生型子宫颈癌、子宫肉瘤及输卵管癌:均可有阴道排液增多或不规则流血。分段诊刮及影像学检查可协助鉴别。第二节子宫内膜癌45治疗原则:主要治疗方法为手术、放疗及药物(化学药
本文标题:30.子宫肿瘤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848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