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蒙阴县深度脱贫模式探析
龙源期刊网蒙阴县深度脱贫模式探析作者:崔桂莲李常清来源:《当代农村财经》2019年第01期摘要:脱贫攻坚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途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尤为重要。山东省蒙阴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政领导、企业与社会参与的自上而下式、产业带动与财政金融扶持的内外生扶持式、精神传承与物质富裕的双重激励式等扶贫模式,取得了脱贫攻坚较大成效,一定程度解决了深度贫困问题。但仍存在扶贫线提升增大未脱贫圈、贫困户发展能力较弱、社会扶持力度有待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等问题。因此,加强人才扶贫引导,保障扶贫主体到位;强化内生脱贫培训,提升反贫困意识和能力;促进财政与产业扶贫互补,构建全社会可持续扶贫机制;扩大脱贫对象范围,关注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今后扶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关键词:深度脱贫;模式探析;对策建议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山东省蒙阴县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截至2016年初,仍存在125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6384名贫困人口、59个贫困村。近年来,蒙阴县按照中央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部署,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探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模式,目前已趋于成熟,在未享受到我国西部地区扶贫优惠政策的前提下,通过自身努力取得了较为可观的成绩。一、蒙阴县探索形成深度脱贫三种模式(一)党政领导、企业与社会参与的自上而下扶贫模式。一是强化党建领导的扶贫模式。蒙阴县通过支部推动、党员带动、人才驱动以及结对联动的方式,提高基层党组织脱贫致富的带动能力;通过“领头雁”工程培育扶贫带头人,强化教育培训鼓励党员贫困户率先脱贫,利用扶贫开发人才信息库和工作平台构建了人才扶贫与保障激励机制,并强化了“第一书记”结亲连心工作。二是企业与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模式。蒙阴企业通过设立扶贫车间、开发扶贫岗位、开展结对帮扶、建立扶贫订单、引导智力帮扶、倡导捐助扶贫等方式拓宽帮扶渠道,帮助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就业。同时,各级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爱心捐赠、志愿结对帮扶等方式进行社会扶贫。(二)产业带动与财政金融扶持相结合的内外生扶贫模式。一是产业带动的内生扶贫开发模式。蒙阴县通过果业、兔业、旅游业、电子商务、来料加工等五大产业扶贫方式,构建了扶贫增收叠加机制,实现了眼前脱贫与长远发展的双赢效果。在果业扶贫方面,扶持贫困户种植果树并每亩补贴600元,拓展龙头企业、合作社和果品交易市场并引导其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增收脱贫。在兔业扶贫方面,对新建兔舍30间以上的补助600元,已有兔舍的提供种兔,同时,依托“富民生产贷”促进养殖、剪毛、饲料和毛纺加工增收。在旅游业方面,奖补创造就业岗位的景区和合作社,奖励发展乡村旅游的贫困户并建设旅游扶贫重点龙源期刊网村。在电子商务扶贫方面,强化电商物流平台建设和人才培训,促进农产品上行,建设电商扶贫基地、乡镇服务中心以及村级服务站。在来料加工扶贫方面,补助新(改)建扶贫车间的来料加工企业与安置贫困人口就业的企业,通过工厂、集中、分散等加工模式带动贫困妇女增收。二是财政与金融扶持的外生扶贫模式。蒙阴县设立了五大产业专项扶贫基金;扶持职业技能培训,定向开发公益岗位,普及农村邮政普遍服务,促进企业安置就业;加强养老保障体系建设、落实特殊医保政策.推进低保一扶贫两线合一、提高福利保障水平;强化贫困生补助和贫困村文化建设;加大交通扶贫投资、支持库区移民脱贫、实施农田水利工程、保障饮水安全、支持危房改造、优先硬化+改厕、建设新型电网、推动光伏扶贫、综合整治环境、补偿森林生态效益、加大公益建设投入;落实小额信贷政策、扩大生产贷和农户贷、补助农业保险保费等。(三)精神传承与物质富裕的双重激励扶贫模式。一是弘扬沂蒙精神的激励扶贫模式。蒙阴县是传统沂蒙精神的发源地之一,通过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新沂蒙精神,丰富了沂蒙精神的现代扶贫内涵,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开展。二是促进物质富裕的激励扶贫模式。蒙阴县通过产业扶贫、财政兜底、社会捐赠的“三位一体”扶贫模式,实现了贫困人口物质和经济层面的增收脱贫,提高了贫困户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6年,蒙阴县投入资金1.46亿元,发放扶贫贷款1.81亿元,新建扶贫项目1659个,惠及345个村和36249名贫困人口,取得了32个贫困村摘帽、2.2万人脱贫的成绩。二、蒙阴县深度脱贫面临的问题(一)扶贫线提升增大未脱贫圈。蒙阴县脱贫攻坚任务较重,基层人员压力较大。由于贫困标准线不断上浮,上一年度已脱贫人口中临近扶贫标准的边缘人口就会出现自然返贫的现象,容易形成“脱贫一返贫一再脱贫一再返贫”的怪圈。这不仅难以有效巩固脱贫成效,还无形中增大了基层扶贫工作量。(二)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蒙阴县部分贫困户尤其是有劳动能力的独居人口、轻度残疾人口以及中低龄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对财政扶持的依赖性较强。长期的依赖心理导致这些群体缺乏通过劳动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和内生动力,甚至对参与生产活动产生抵制心理;少数贫困户为了经济利益不愿摘掉“贫困帽”,或者将赡养老人的责任推给政府和社会,导致老人因缺乏子女照料而陷入贫困境地。(三)社会扶持力度有待加强。蒙阴县的优势资源较少,难以吸引高精尖人才,人力资源发展滞后,高水平的医疗照护、教育、电商、旅游等人才短缺;贫困户受教育水平较低,培训转化能力较差,扶贫质量不高;财政资金难以满足实际的扶贫需求,取暖、饮水、交通等设施仍旧短缺,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四)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凸显。目前精准扶贫政策的重点是扶持贫困村,导致不少非贫困村的发展水平低于贫困村;有些贫困村未申请到扶贫基金发展较慢,而非贫困村却因申请到龙源期刊网扶贫基金而发展较快,无形中拉大了村庄差距,导致蒙阴县贫困村之间、贫困户之间呈现发展不均衡现象。三、深度贫困地区脱贫的对策建议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最难啃的深度扶贫阶段,尤其是像蒙阴县这样的革命老区等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尤为重要,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战略。深度贫困地区不仅需要政府统领各类人才作为扶贫主体积极参与,还需要加大财政扶持与产业发展的力度、构建完善的扶贫统计指标、实施大数据扶贫、提高社会保险覆盖率、构建长效扶贫机制等。(一)加强人才扶贫引导,切实保障扶贫主体到位。扶贫主体的行为,影响着脱贫攻坚的实际质量。政府应制定严格的选拔和激励机制,选拔为农服务人才并对其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鼓励优秀干部作为“第一书记”带资驻村扶贫,引导基层公务员与村干部积极扶贫,鼓励党员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参与扶贫,引导相关专业的各类毕业生从事扶贫工作,为贫困户尽快脱贫构建正确的导向标和人才保障机制。(二)强化内生脱贫培训,提升反贫困意识和能力。提高内生的反贫困能力,有助于加快脱贫攻坚步伐。要集中优势资源扩大招商引资和创新创业,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村的经济实力。要培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学习脱贫技能,强化子女赡养贫困老年人的“孝”能力,增强贫困人口主动脱贫的意识和能力。(三)促进财政与产业扶贫互补,构建全社会可持续扶贫机制。财政扶贫和产业扶贫的有效结合,是解决深度贫困问题的关键措施。政府应继续加大财政扶贫力度并重点扶持老弱病残群体,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提高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水平,保证财政扶贫与新农村建设、易地搬迁后期建设及乡村振兴同步推进。要利用高精尖技术推动各类农村经营主体创新创业,大力发展村级电商,推动农业技术更新换代,普及大数据扶贫,构建农产品供销畅通体系等,并鼓励基层政府、企业和经济组织增加公益性扶贫岗位,强化集体资产收益管理和利润分红,构建可持续的全社会扶贫机制。(四)扩大脱贫对象范围,逐步关注相对贫困问题。政府重点解决农村绝对贫困问题后,应逐步解决城乡相对贫困问题。要增强土地养老保障机能,构建土地养老金制度并提高养老金额度;加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促进返乡市民创业创新与发展现代农业,并构建服务小农户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要强化城乡人口失业保险意识,关注城镇贫困老年人、无房贫困人口等的生活保障问题,预防出现新的城镇相对贫困问题。参考文献:龙源期刊网[1]游士兵,张颖莉.资产贫困测量问题研究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7(10):145-158[2]阿马蒂亚·森(著),王宇,王文玉(译).贫困与饥荒-论权利与剥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Nussbaum,M.CapabilitiesasFundamentalEntitlements:SenandSocial[J].JusticeFeministEconomics,2003(9).pp.33-59[4]Wagle,URMultidunensionalPoverty:AnAlternativeMeasurementApproachfortheUnitedStates?UJSocialScienceResearch.2008(2).pp.559-580[5]方迎风.中国贫困的多维测度[J].当代经济科学,2012(4):7-15[6]张全红,周强多维贫困测量及述评[J].经济与管理,2014(1):24-31[7]夏庆杰,宋丽娜,SimonAp-pleton经济增长与农村反贫困[J].经济学(季刊),2010(3):851-870[8]杨颖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贫困:21世纪中国农村反贫困的新挑战基于2002-2007年面板数据的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8):12-18[9]汪三贵,郭子豪论中国的精准扶贫[J].贵州社会科学,2015(5):147-150[10]邓维杰.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4(6):78—81[11]丁建军.中国11个集中连片特困区贫困程度比较研究-基于综合发展指数计算的视角[J].地理科学,2014(12):1418-1427[12]牛胜强.多维视角下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困境及战略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17(12):146-150[13]邓靖,康庄深度贫困地区扶贫开发的机制优化与政策匹配UJ广西社会科学,2018(2):158-161[14]李鹂.农村精准扶贫:理论意蕴、实践路径与经验探寻-以湖北恩施龙凤镇扶贫实践为例[J].理论导刊,2015(6):59-62[15]王倩,赵静农村残疾人扶贫进展及前景展望一基于临沂市“整村赶平均”工程的进展[J].残疾人研究,2015(2):8-13
本文标题:蒙阴县深度脱贫模式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856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