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JB-T 9782-1999 植保机械 通用试验方法
ICS65.040.40B91JB/T9782-1999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Equipmentforcropprotection—Generaltestmethods1999-08-06发布2000-01-01实施国家机械工业局发布()I前言1范围………………………………………………………………………………………………………12引用标准…………………………………………………………………………………………………13试验条件…………………………………………………………………………………………………14试验方法…………………………………………………………………………………………………15田间生产试验…………………………………………………………………………………………186试验报告………………………………………………………………………………………………21JB/T9782-1999目次()II前言本标准是对NJ204—80《喷雾喷粉机试验方法》的修订。修订时,标准名称改为《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本标准与NJ204—80相比,主要技术内容改变如下:1.增加了激光粒谱仪、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作为雾滴测量仪器,同时按国际惯例,以雾滴体积直径代替雾滴算术平均直径。2.增加分光光度计作为测量雾滴分布的仪器。3.考虑到农药的不断发展,删去了用普通化学试剂进行材料耐腐蚀性能试验的方法。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NJ204—80。本标准由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建康、傅锡敏、严荷荣。本标准于1980年首次发布,本次修订为第一次修订。JB/T9782-1999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植物保护机械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的通用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喷雾、喷粉机具及其部件的试验。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T1236—1985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3216—1989离心泵、混流泵、轴流泵和旋涡泵试验方法JB/T6664.3—1993自吸泵自吸性能试验方法3试验条件3.1凡喷雾、喷粉机具“试验大纲”或“技术条件”中规定的试验项目,应参照本标准的方法进行。3.2试验用设备、仪器、仪表应定期进行检定、标定或校正。试验时,所有测量仪器、仪表应在计量部门或有关部门检定(或校正)合格的有效期限内。3.3除另有规定外,性能试验是在产品技术条件或使用说明书所规定的额定工况下进行。3.4田间生产试验用介质,必须是按农业生产防治要求稀释后的农药液剂或粉剂。发动机试验时用燃油、润滑油应符合其使用说明书要求。3.5当用陶土粉作喷粉试验时,陶土粉含水率应小于4%,应能通过200目标准筛,无杂物,无结块。3.6性能试验用常温清水,常温指0℃~40℃范围,清水的单位体积质量可视为1kg/L。4试验方法4.1水平射程、喷幅、垂直射程的测定4.1.1测定风送喷雾时,在室内进行。喷射部件按实际使用高度和能达到最大射程或喷幅的角度配置,用风速仪测其喷气状态下,气流达到2m/s流速的最远边界到喷口的水平距离即为水平射程,与射程相垂直方向的最大距离即为喷幅。重复三次。测定结果记入表1。4.1.2测定液力喷雾的水平射程或喷幅时,在室内或室外零级风的环境中进行。喷射部件按实际使用高度和能达到最大射程或喷幅的角度配置,将方型杯式雾滴承接器(上口面积为10cm×10cm)置于射程或喷幅的估计区间,喷雾2~3min,计算每分钟每平方厘米面积上的喷雾量。凡喷雾量等于0.04m/(min·cm2)的最远边界到喷嘴的水平距离即为水平射程,与射程相垂直方向的最大距离即为喷幅。重复三次。测定结果记入表1。国家机械工业局1999-08-06批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植保机械通用试验方法Equipmentforcropprotection—GeneraltestmethodsJB/T9782-1999代替NJ204—802000-01-01实施JB/T9782-199924.1.3测定薄膜管喷粉时,在室外进行。水平射程以薄膜管两端孔均匀出粉的工作长度确定。4.1.4垂直射程在室内或室外零级风情况下进行测试,但不应在易于产生强上升气流的高建筑群内进行。测定连续稳定的流束顶端距喷口高度,重复三次,测定结果记入表1。4.1.5喷杆喷雾机喷幅测定试验时,喷雾机上的喷头离地高度500mm,在额定工作压力时,进行喷雾,测量喷头喷洒到地面上的药液实际幅宽,如图1所示。测定结果记入表2。图1喷杆喷雾机喷幅测定示意图4.2雾滴直径测定4.2.1雾滴直径的激光粒谱仪测定a)定期校正激光束对探测靶的同心度,使得靶心的信号达到最大值,每次测量前都应测量光背景值。b)测量雾流粒径时,应确保激光束通过雾流的被测部位。如雾流宽度较大则应采取束流措施,使通过激光束的雾流宽度在100~300mm之间。4.2.2水剂雾滴的油盘法测定a)测定远程(或宽幅)雾流的雾滴直径,在空气相对湿度不小于80%的环境中进行。在直径为50mm的取样皿底部均匀涂布一层凡士林,加温化匀,再加入10号车用机油,厚度2~3mm,置于高15cm的撑架上。取样皿沿雾流轴向,在射程(或喷幅)范围内放十处,均匀分布。取样后,用测量显微镜观察或接入计算机图像分析仪统计,每个取样皿测量雾滴数不少于100个,总数不少于1000个雾滴,测量误差不大于±5μm,测定结果记入表3。b)测定单喷头雾滴直径时,向下喷雾,在离喷头600mm的平面上均匀分布3~5个取样皿,快速取样,喷头的最大移动速度为3m/s,统计观测方法同上。4.2.3油剂雾滴的载玻片法测定在室内10~30℃情况下进行测定,以二线油(240~290℃)馏份的催化裂化轻柴油二线芳烃)作为室内超低量喷雾试验用油剂。测定前,制备阿拉伯树胶采样垫,采样垫制作方法如下:将甘油、蒸馏水、阿拉伯树胶粉按1∶6∶3(重量比)依次混合,并加入少量苯酚红粉末搅匀,静置一天后,去掉上部泡沫与下部沉渣,用玻璃胶溶液均匀地涂在载玻片上,置于专用的盒子内阴干。测定时,将采样垫置于沉降筒中央(沉降筒直径30cm×高45cm),将其沿雾流轴向,在射程(或喷幅)范围内放十处,均匀分布,喷雾10~20s,停喷后沉降筒加盖,静置20min后将采样垫逐一取出,立即用测量显微镜观测,每片测定100个雾滴,测量误差不大于±5μm。以校正系数校正为球体直径,按式(1)计算:JB/T9782-19993D=kd………………………………………………(1)式中:D——校正后的雾滴直径,μm;d——显微镜下的读数,μm;k——校正系数,k=0.42(指二线油)。将不同大小雾滴分级统计,测定结果记入表3。4.2.4计算a)体积中值直径按下列公式计算各级雾滴体积平均直径,结果记入表3。3/113)/(∑==njiijindd……………………………………(2)式中:di——第i的雾滴体积平均直径,μm;dij——第i的各雾滴直径,μm;ni——第i的雾滴个数。iiindV36p=…………………………………………(3)式中:Vi——第i的雾滴体积。∑∑===iikiindVV316p……………………………………(4)式中:V——雾滴总体积;k——分级数。将所得的各级雾滴的体积从小(或大)到大(或小)累积起来,用插入法或作图法计算累积量为总体积的50%时的雾滴直径,即为试验样机雾滴体积中值直径。b)雾滴分布在高斯对数曲线坐标纸上画出雾滴分布曲线图(图2)。注明累积体积为10%、50%(体积中值直径)和90%处相应的直径数值。图2为每一累积体积给出了相应的雾滴直径,图上的累积体积以它占雾滴样品总体积的百分数表示。Y轴是对数分度,表示雾滴直径;X轴是高斯分度,表示累积体积值。图2雾滴分布曲线JB/T9782-199944.3喷雾(粉)量测定4.3.1液力喷雾的喷头、喷枪的喷雾量测定,在额定压力下以容器承接雾液,每次测量时间1~3min,重复三次,计算每分钟平均喷雾量。4.3.2测量小型机具的整机喷雾量时,可用以下方法测定:药箱装入适量清水并称出其重量W1,测定喷雾1~3min后机具重量W2,计算出每分钟喷雾量,重复三次,求出每分钟平均喷雾量。若有调节喷量的开关,应分别测定在开关不同大小时每分钟平均喷雾量。4.3.3喷粉量测定喷粉量测定时,粉箱内装入适量陶土粉。测定全开粉门状态下喷完粉剂所需时间,重复三次,求出每分钟平均最大喷粉量。若有不同粉门开度要求时,应测定其各开度时每分钟平均喷粉量。测定结果记入表4。4.4喷雾角测定4.4.1间接测量法:将喷射部件安装在支架上,喷头向下,在额定的工作压力下喷雾,用摄影法拍下喷雾角的正投影,然后在照片上确定喷雾直线部分,如图3,在直线部分用量角器测量其角度。图3喷雾角测量方法示意图4.4.2直接测量法:在喷雾器喷头正前方的水平面上铺一张毫米格纸(喷头高出纸面5~10mm),喷射方向与地面平行,当正常喷雾时,连续喷射两次,用量角器直接测量喷雾角。4.4.3计算法:将喷射部件安装在适当高度的支架上,喷头向下,在额定的工作压力下喷雾,用喷雾器喷头的高度和在地面上喷出的雾迹的宽度通过式(5)求得:hb2/tan21-=a……………………………………………(5)式中:h——喷雾器喷头的高度,cm;b——地面上喷出的雾迹的宽度,cm。4.5药箱内残留液(粉)量测定残留液(粉)量测定可与喷雾(粉)量测定相结合进行,即在测量喷雾(粉)量之前,将空的机具置于台秤上测出机具的重量W1,在喷雾(粉)结束后再称出机具的重量W2,两者相减就是机具的残留液(粉)量,如机具附有油箱则应在计算时去掉油耗。结果记入表4。4.6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定4.6.1测定方法a)测定液力远程或长喷杆喷雾时,在雾流范围,沿射程方向和喷幅方向,间隔(不大于0.5m)或连续放置方型杯式雾滴承接器(上口面积为10cm×10cm),或放置相应长度的集雾槽,喷雾时间3~5min,停喷后称量。JB/T9782-19995b)测定风送喷雾时,采用纸卡法(3×5cm2的毫米格纸),喷雾液用清水加1%(重量比)黑色染料配成。试验时将纸卡水平夹持在0.15~1m高的支架上,在雾流范围内沿射程方向和喷幅方向,将其间隔(不大于0.5m)或连续排列,喷雾时间2~3s,喷后用放大镜在纸卡上观察计数,全数或随机在其3个平方厘米面积上统计雾滴总数,或用分光光度计测量其上的染料含量。c)测定液力单喷头喷雾时,用V型喷雾槽取样,如图4,喷头离槽面按规定高度配置,在额定的工作压力下,喷雾若干秒钟,量取每个槽内承接的雾量,测定结果记入表5。图4喷雾槽示意图d)喷杆喷雾机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测定将喷雾机喷杆上喷头装在离集雾槽的高度为500mm处。必要时,也可在300、700、800mm下进行。在额定工作压力时,进行喷雾,测定时间为1~5min,收集每条槽内流出的液体,应避免接液筒内药液溅出或外流,用量筒测出药液量,测定值记入表5。4.6.2统计方法a)喷雾量分布均匀性求其在雾流范围内各测点处,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的喷雾量,以mL/(min·cm2)表示。用变异系数表示喷雾量分布均匀性。必要时绘制喷雾量分布图。b)沿雾流轴向喷雾量均匀性求其沿雾流轴向不同距离各横截面处单位时间沉积的雾量,并除以承接器宽度(10cm),以mL/(min·cm)表示。用变异系数表示沿雾流轴向喷雾量均匀性,绘制喷雾量沿雾流轴向分布图。4.6.3计算平均数q,标准差S,变异系数V。nqnqqqqn∑=+++=ΚΚ21………………………………(6)1)(1)(222-∑∑-=-∑-=nnqqnqqS…………………………(7)JB/T9782-19996%100×=qSV………………………………………………(8)式中:q1、q2……qn——各测定点的喷雾量或沿雾流轴向各截面内
本文标题:JB-T 9782-1999 植保机械 通用试验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887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