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军神》说课稿
《军神》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军神》,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一、说教材:《军神》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十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讲课文,这一单元的内容体现了战争年代英雄人物的崇高品质和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强的革命意志,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是“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因此,教学本单元课文的重点,不仅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而且要围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军神》是这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它通过记叙刘伯承在重庆治疗受伤的眼睛时,拒绝使用麻药的事,表现了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表达了作者对刘伯承的敬佩和赞扬的感情。课文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记叙的,以沃克医生的神态、情绪变化为线索,先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检查眼睛伤势,发现这个“邮局职员”是个军人;接着写沃克医生给刘伯承做手术,刘伯承拒绝使用麻药;最后写手术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这篇课文的选编意图是:l.继续训练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2.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学习刘伯承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描写人物对话、神态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学习快速阅读课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精神,结合本课教材的教学要求和本课内容、课型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l.学会本课生字词。2.理解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及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坚强的意志。3.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二、说教法、学法:为了更好地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教学中我将落实以下基本理念:(1)创设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让孩子们乐于学习,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快乐学习”是我多年来一直追求的教学目标,而良好的教学氛围则是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只有在宽松、愉悦、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对话”才能够畅通,孩子们才能够积极探究,个性才能够得以张扬。因此,在我的课堂上,我将自己定位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合作者,力求通过“平等的对话、亲切的指导、愉快的合作、真诚的激励以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2)本课是通过人物的对话、神态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全文语言简洁、朴实,教学过程中,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在读中和作者产生共鸣,对刘伯承产生由衷的敬佩;在读中去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抓住人物对话、神态等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3)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教”。而要想达到这一目标,让学生由学会到会学,加强学法指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通过渗透学习方法这一策略,提高学牛阅读能力。如,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通过联系上下文,利用工具书,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等。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批注法”是我多年来一直所坚持的行之有效的一种方法。(4)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学习过程中,我将组织学生以“阅读——批注——交流——品味”为主要学习方法,抓住课文重点词句去深刻理解课文,学习刘伯承那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另外,“根据需要搜集信息”是小学高年级应培养的一种能力,学习本课时,将充分利用师生所搜集的一些课外资源更深刻地了解刘伯承这一人物。三、说教学过程:在学生课前认真做好预习的基础上,我准备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主要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抓住重点语句深入探究、感悟,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第二个课时,以“我眼中的刘伯承”为专题进行交流。为了体现设计的整体性,我先把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说一下。(一)谈话入手,导入新课(第一课时)1.同学们,战争年代,中国大地上产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了千千万万个像狼牙山五壮士、雨来这样的英雄,今天,我们再一次走近一位堪称“军神”的人,他以钢铁般的意志博得了人们的敬佩。(联系本单元前两篇课文导入,体现单元的整体性。)2.好响亮,好威风的称呼,“军神”指谁?(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画出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指名读、齐读。(三)研读词句,理解感悟l.沃克医生为什么会发出如此的赞叹?默读课文,画出你最感动的语句,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上旁批。(1)集体交流、研读、感悟。流程预设:朗读——谈感受——交流——品悟——感情朗读。教师重点指导:感受疼痛、坚强A.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垫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垫单居然被抓破了。(抓住:“一声不吭、紧紧、青筋暴起、汗如雨下、……越来越……、居然理解)B.“七十二刀”他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数刀数的?师:一刀、两刀、三刀、四刀……足足七十二刀,手术经历了三个多小时。三个多小时,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来说该是多么漫长!七十二刀,刀刀连心啊,这对于一个拒绝使用麻药的人该是何等的疼痛!但是,刘伯承始终怎样?(一声不吭)“一声不吭’’怎么理解?学生反复朗读沃克称赞刘伯承的话。感受伟大“沃克医生,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实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A.这是一次怎样的手术?(摘除右眼坏死的眼珠,把烂肉和新生的息肉一刀刀割掉。)B.面对如此大的手术,是什么力量让他拒绝麻药?(引导学生理解:伟大的爱国情怀是刘伯承成为“军神”的动力。)2.找出沃克医生神态、情绪变化的句子,体会刘伯承的钢铁般的意志。(引导学生抓住“冷冷——惊疑——柔和——愣住——惊呆——慈祥——肃然起敬”谈感受)3.播放《青年刘伯承》片断,学生再一次入情入境地感受刘伯承的坚强、伟大。4.此时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四)品读悟情升华情感l.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2.深入理解:“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及作者为什么以“军神”为题?再一次齐读沃克赞扬刘伯承的话。四、说板书:板书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课堂教学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我以课文的结构为主线,设计了以下板书:军神(刘伯承)从容镇定——拒绝麻药——一声不吭(七十二刀)真正的男子汉!会说话的钢板!堪称军神11.军神【教学内容】教科书P59~62内容。【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掌握并会运用新词。2.理解课文,体会“军神”一词所包含的含义。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刘伯承坚强的革命意志和坚定的革命信念。【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学习运用神态、动作、语言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读懂沃克医生称赞刘伯承的话以及称赞的原因。【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课题让你想到什么?二、初步感知1.浏览课文。2.想一想,谁是“军神”,文中讲了他的什么事?三、讨论自学1.通过人物神态、情绪的变化,把握事件的脉络。刘伯承:微微一笑平静一声不吭勉力一笑沃克医生:惊疑冷冷柔和生气愣住由衷惊呆慈祥肃然起敬2.从每个细节体会文章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如:“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一丝惊疑。”“惊疑”反映出病人伤势严重。“病人一声不吭……居然被抓破了。”说明手术过程对病人来说是痛苦的,而他却一直坚持着,更反映出病人的钢铁意志。“七十二刀。”准确地数出刀数说明了军人的冷静,更衬托出他的惊人毅力。“你堪称军神!”充分流露出沃克医生发自内心的惊叹与赞赏。“肃然起敬”表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由衷的敬佩。3.体会感情的同时注意朗读语气。四、全班交流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谈一谈你对课文内容的认识。1.自始至终,刘伯承都保持着微笑与平静,他有着惊人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堪称“军神”。2.沃克医生的态度由开始的“冷冷”到最后的“肃然起敬”,是因为这位病人的与众不同,他由衷地赞赏、敬佩刘伯承。五、本课总结大家靠自己的努力成功地理解了课文,并且,我们又认识了一位了不起的革命领导人——刘伯承。同学们想不想对这位“军神”有更多的了解呢?请大家在课下多搜集一些有关刘伯承的故事,讲给同学听。【板书设计】军神意志如钢毅力非凡手术前拒用麻醉手术中一声不吭【教学反思】这节课主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加以引导,从课文中主要的语段来分析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能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人物神态的词来体会人物的特点,能力有所提升。
本文标题:2020统编教材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军神》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900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