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
1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建设单位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黄春乐联系人赵新宇通讯地址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联系电话13852307958传真/邮政编码223125建设地点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立项审批部门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洪发改备[2014]54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D4415太阳能发电占地面积160亩绿化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万元)36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5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47%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原辅材料(包括名称、用量)及主要设施规格、数量(包括锅炉、发电机等):本项目利用太阳能资源发电,再输送至当地电网,属于清洁能源项目。主要设施规格:本项目主要设施有太阳能电池组件、逆变器房、10kV开关站等。水及能源消耗量名称消耗量名称消耗量水(吨/年)/燃油(吨/年)--电(千瓦时/年)0.8万燃气(万Nm3/a)--燃煤(吨/年)--其它--废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水量及排放去向:项目无废水排放。放射性同位素和伴有电磁辐射的设施的使用情况:无2续表一1、工程内容及规模(不够时可附另页):“渔光互补”是一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利用不具备通航、泄洪、军事等作用的浅水水产养殖水域进行光伏发电站的建设。这种新型的光伏发电地面电站形式,不需要占用宝贵的农业、工业、住宅性用地,只是在原有的水产养殖鱼塘上建设,不仅节约土地,还提高土地的单位产值,在发电的同时也不影响水产养殖,提高了经济效益。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为响应国家新能源建设号召,加快国内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决定在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投资3600万元新建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有关规定,按照洪泽县环境保护局对该项目环境影响申报表的咨询意见,南通天虹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受淮安宏亚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2、产业政策本项目主要从事地面光伏发电,属于太阳能发电项目,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版)第一类鼓励类中的第五项“新能源”中第1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根据《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修改条目,项目属于第一类鼓励类中第三项“新能源”第1条“太阳能热发电集热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集成技术开发应用、逆变控制系统开发制造,光伏发电技术与系统开发与应用,光伏分布式能源系统开发与应用”。同时本项目建设符合《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计划》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项目已经洪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备案号为洪发改备[2014]54号。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及地方的产业政策。3、区域规划本项目选址位于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该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符合洪泽县三河镇发展规划;根据《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本项目位于洪泽湖(洪泽县)重要湿地二级管控区内,二级管控区内除法律法规有特别规定外,禁止从事下列活动:开(围)垦湿3地,放牧、捕捞;填埋、排干湿地或者擅自改变湿地用途;取用或者截断湿地水源;挖砂、取土、开矿;排放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破坏野生动物栖息地、鱼类洄游通道,采挖野生植物或者猎捕野生动物;引进外来物种;其他破坏湿地及其生态功能的活动。本项目为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不属于规划中所禁止的项目类型。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与《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是相符的。项目与周围生态红线区域位置关系见附图一。4、建设内容渔光互补光伏发电为“水下养鱼、水上发电”,拟建项目主要建设4.05MWp的光伏电站、配套的升压站等。鱼塘采用自然放养方式养殖,出售鲜活产品,不进行鱼产品的加工。(1)光伏列阵光伏电站采用255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20块光伏组件串联接成一组光伏组串,20串15(备用1路)并作为一个汇流箱单元,5个汇流箱及一个有两台500kW的逆变器及升压变压器组成逆变升压单元。光伏电站采用模块化设计、集中式逆变器的设计方案,每个逆变升压单元的单位装机容量为20×15×255×14=1.071MWp。组件布置按1.071MWp的装机容量布置单位光伏子方阵,每个光伏方阵汇流后进入1个1MWp的逆变升压单元。本系统由4个1.071MWp的光伏单元组成,总装机约4.05MWp,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接入10kV/50Hz的高压交流电网。按1.071MWp装机容量配置1000KVA/10KV/0.315KV的干式变压器一台及相应配电系统按该配置进行设计。根据该原则,4.05MWp光伏发电站需配置4台1000KVA/10KV/0.315KV的干式变压器及一台相应配电系统。光伏组件采用255Wp多晶硅光伏组件,共计15910块。光伏组件采用倾角30°、方位角0°(正南向)的固定安装方式,支架基础全部选用成品预应力管桩,采用机械打桩及静压桩方法进行施工。因项目所在地土质强度及韧性高,对表面破坏较小。项目所在地水平面上年总辐射量为5126.33(MJ/m2.a),相当于1423.98(kWh/m2.a)。根据当地的经纬度可以确定最佳倾角为27°,在27°最优倾斜面上全年总辐射量为5522.4(MJ/m2.a)相当于1534(kWh/m2.a)。经计算可得,本工程25年总发电量约为11380.28万kWh,年平均发电约455.211万kWh。拟建项目建设升压站一座,站内设置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装置。10KV配电楼内4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2)鱼塘项目区域原为三河镇五里牌村洼地,当地农民在洼地内养鱼,部分洼地被当地农民围垦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拟建项目实施后,在光伏组件下地块全部恢复养鱼,主要采取自然放养,养殖水面约160亩。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1。表1-1拟建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内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工程规模主体工程光伏电站光伏列阵255Wp的多晶硅光伏组件,15910块,晶硅太阳能电池安装。光伏组件支架基础采用预应力管桩,安装面积约25550m2。10kV升压站建设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楼内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鱼塘养殖水面约160亩公用工程供水工程光伏组件清洗用水来源于鱼塘。供电工程项目区用电采用市政10KV电源,备用变压器电源引自电站内10KV母线。(3)光伏电站主要生产设备光伏电站主要生产设备见表1-2。5表1-2光伏电站生产设备一览表光伏阵列序号项目明细单位数量备注1光伏组件块15910255Wp多晶硅组件2汇流箱个56直流防雷汇流箱3直流配电箱个8二级直流汇流4光伏专用电缆米52000PVF-1*4.0mm2逆变设施11MWp并网逆变器台52升压变压器台5S111000/500/500kVA3接线电缆米按实计量升压输变110KV变压器台1SZ11-100MVA/110,100MVA,2电流互感器套按实计量按地方要求实际配置3GIS套14输出计量装置柜台15高压输电线路项1按地方要求实际计算监控系统1通讯光缆及电缆项1依设计要求2通讯联络设备套1依设计要求3通讯管理系统套1依设计要求接地及其他1防雷及接地装置套1依设计要求2线缆地沟项1依设计要求3设备电气基础项1依设计要求4防护围栏项1按土地面积实际计算5、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项目公用及辅助工程详见表1-3。表1-3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设计能力备注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电池板清洗水由地块现有水塘供水供电0.8万由市政管网供电环保工程废水-项目无废水排放。清洗废水直接汇入水塘中噪声处理--采取适当的消声、减振措施5、劳动定员6拟建项目劳动定员4人,其中光伏电站管理人员1名,生产运行、设备维护人员2名,财务管理人员1名,工作人员不在电站内生活。6、项目用地及周围情况本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三河镇五里牌村,地理坐标为北纬33°08',东经118°46'。全部采用固定式支架安装。①土地利用现状项目区域为五里牌村渔场,部分滩涂被当地农民围垦用来种植小麦等农作物,剩余水面主要用作养鱼塘和种植莲藕。拟建项目实施后,在光伏组件下地块全部恢复成鱼塘,主要采取自然放养,养殖水面约160亩。②项目区域的植被类型及动物资源地块内目前主要植被类型为人工种植的小麦、油菜等农作物及野生杂草,无原生植被。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有:龙葵、狗牙根、枸骨、荠菜、婆婆纳、野艾蒿、狗尾草、小飞蓬、芦苇、空心莲子草等。评价区内由于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境已不存在,除人工养殖的各类鱼类,项目区域大型野生动物已很难见到,据调查,评价区内未发现国家级保护的珍稀、濒危物种。常见的动物物种有:中华蟾蜍、褐家鼠、小家鼠、等。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二,项目周边环境现状见附图三,项目所在地现状实景见附图四。7、项目厂区平面及合理性分析项目地块建设升压站一座,站内设置一座10KV配电楼、配电装置。10KV配电楼内设高压配电室、SVG室、电子设备间和工具间,平面布置较为合理。8、环保投资项目施工期环保投资38万元,运营期环保投资15万元,环保投资总额预计53万元,占总投资的1.47%,具体环保投资概算见表1-4。7表1-4项目环保措施投资清单项目实施阶段环保治理内容环保措施投资估算金额(万元)实施时间施工期施工噪声控制选用低噪施工设备,部分机械加装隔声罩、减震垫等,并控制施工时间4施工全过程监控施工扬尘控制洒水降尘,施工区及时洒水,保持路面清洁,进出车辆进行冲洗4施工全过程降尘施工废水及生活污水临时沉淀后晒水抑尘,生活污水依托周边村庄4施工前建成施工期固废集中堆放,定期清理1施工过程生态最大限度减少临时施工占地,减少植被和上层土壤的破坏,减少水土流失25施工过程合计38/运营期生态做好区域鸟类监测、补饲越冬等保护工作10与工程同步绿化绿化5合计15/总计53/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因此,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及主要环境问题。8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土壤洪泽县,是江苏省淮安市下辖县。洪泽县地处中国大陆东部,江苏省中部,位于东经118°28′-119°9′,北纬33°2-34°24′间,西依中国五大淡水湖的洪泽湖,东挽白马湖,南临淮河入江水道,北濒苏北灌溉总渠和入海水道。距南京、扬州、镇江等重要港口均在200公里左右。总面积1289.0163平方公里,人口33.42万人。全县境内地形以洪泽湖东平原圩区为主,紧邻洪泽湖畔的蒋坝、老子山两镇分别间杂着低山丘陵。平原类型主要为冲湖平原、冲积平原,总面积540.83km2。圩区主要为洪泽湖、白马湖、宝应湖圩区三种类型,面积约238.42km2。丘陵主要见于洪泽湖南岸的老子山一带,面积约15.29km2。全县地势西高东低,最高点在老子山,高程51.5m,最低点在白马湖圩区,高程5.1m。洪泽湖湖东地区(洪金、周桥两灌区)高程10.8—5.1m,从西向东坡降约1:5000。土壤以粘黄土、灰粘黄土为主要土壤,含有少量的白砂土、淤土。土质肥沃,易于耕种,适宜种植水稻、三麦、油菜等多种作物。水稻土为境内主要土类型,在洪泽湖大堤以东的九大农业乡镇广为分布。土层分布状况:一层重粉质壤土或粉质粘土,棕黄色可塑状,偶见小僵结石,层厚约1.7m。二层重粉质砂壤土黄色软一可塑状夹少量僵结石,层厚约2.0m。三层粘土砂性大或粉质土暗黄色,偶见白色贝壳碎片可塑状,孔深4.0m未钻穿。二、气象气候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属温带与亚热带过渡带气候,季风气候显著,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水充沛。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地面年平均风速3.5米/秒。年平均气温14.8℃。年平均日照时间2288.5小时
本文标题:淮安宏亚洪泽县渔光互补405MW光伏电站项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93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