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HJ 623-2011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23—201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Standardfortheassessmentofregionalbiodiversity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1-09-09发布2012-0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目次前言..............................................................................................................................................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评价范围和对象.......................................................................................................................25数据采集和处理.......................................................................................................................26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47指标权重...................................................................................................................................48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49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410评价报告编写...........................................................................................................................511实施与监督...............................................................................................................................5附录A(资料性附录)野生动物和野生维管束植物数据采集表............................................6附录B(资料性附录)外来入侵物种数据采集表...................................................................6附录C(资料性附录)生态系统类型数据采集表...................................................................6附录D(资料性附录)生物多样性评价报告编写格式...........................................................7II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范生物多样性评价指标和方法,掌握并了解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的现状、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明确全国和各地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整体上提高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管理能力,制定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本标准附录A、B、C、D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1年9月9日批准。本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实施。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1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生物多样性评价的指标及其权重、数据采集和处理、计算方法、等级划分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基本单元的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函[1988]144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国函[1999]92号)关于发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7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指所有来源的活的生物体中的变异性,这些来源包括陆地、海洋和其他水生生态系统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综合体等,这包含物种内部、物种之间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3.2野生动物丰富度richnessofwildanimal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的种数(含亚种),用于表征野生动物的多样性。在江(河)、海之间洄游的鱼类、生活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河口性鱼类可视为淡水鱼类。3.3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richnessofwildvascularplant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已记录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含亚种、变种或变型),用于表征野生植物的多样性。3.4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diversityofecosystemtypes指被评价区域内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的类型数,用于表征生态系统的类型多样性。以群系为生态系统的类型划分单位。3.5物种特有性speciesendemism指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和维管束植物的种数的相对数量,用于表征物种的特殊价值。3.6外来物种alienspecies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潜在扩散范围以外的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23.7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alienspecies指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可能或已经对生态环境、生产或生活造成明显损害或不利影响的外来物种。3.8外来物种入侵度degreeofinvasionofinvasivealienspecies指被评价区域内外来入侵物种数与本地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和维管束植物的种数的和之比,用于表征生态系统受到外来入侵物种干扰的程度。3.9受威胁物种threatenedspecies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红色名录濒危等级和标准》(3.1版)中属于极危、濒危、易危的物种。4评价范围和对象4.1评价范围评价范围为全国、省级行政区域、市级行政区域或县级行政区域,以县级行政区域作为评价单元。4.2评价对象4.2.1生态系统自然或半自然的陆地生态系统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不包括海洋生态系统和植物园、树木园、动物园、养殖场。4.2.2野生动物野生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淡水鱼类、蝶类等,不包括人工饲养或圈养的动物。4.2.3野生植物野生维管束植物,包括野生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5数据采集和处理5.1资料来源各评价指标的数据主要来自现有文献资料和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应以近5年或10年的文献为主。数据由具有一定资质的从事生物多样性调查的专业人员采集,并由相关专家审定。5.2实地调查按照《关于发布全国生物物种资源调查相关技术规定(试行)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10年第27号)执行。实地调查数据要结合历年调查数据综合分析。5.3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野生动物和维管束植物的数据按附录A的格式采集。外来入侵物种不在附录A的统计范围内,但外来物种中的非外来入侵物种应纳入附录A的统计范围。城市建成区中的外来植物,如果在建成区外有野生分布,则纳入统计范围;如果在建成区外没有野生分布,则不纳入统计范围。5.4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的数据按附录B的格式采集。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外来入侵动物和外来入侵植物。外来物种入侵度按式(1)计算。)(PvIINNNE+=(1)式中:EI------外来物种入侵度;NI------被评价区域内外来入侵物种数;NV------被评价区域内野生动物的种数;NP------被评价区域内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5.5物种特有性物种特有性按式(2)计算。23662635DE=EPEVNN+(2)式中:ED------物种特有性;NEV------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动物的种数;NEP-----被评价区域内中国特有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635------一个县中野生动物种数的参考最大值;3662-----一个县中野生维管束植物种数的参考最大值。5.6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按式(3)计算。23662635TR=TPTVNN+(3)式中:RT------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NTV-----被评价区域内受威胁的野生动物的种数NTP-----被评价区域内受威胁的野生维管束植物的种数36评价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归一化后的评价指标=归一化前的评价指标×归一化系数其中,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为被计算指标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各指标的参考最大值见表1。表1相关评价指标的参考最大值指标参考最大值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3662野生动物丰富度635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124物种特有性0.3070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0.1572外来物种入侵度0.14417指标权重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见表2。表2各指标的权重评价指标权重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0.20野生动物丰富度0.20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0.20物种特有性0.20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0.10外来物种入侵度0.108生物多样性指数计算方法生物多样性指数按式(4)计算。1.0)'100(1.0'2.0'2.0'2.0'2.0'×−+×+×+×+×+×=ITDEPVEREDRRBI(4)式中:BI------生物多样性指数;RV’------归一化后的野生动物丰富度;RP’------归一化后的野生维管束植物丰富度;DE’------归一化后的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性;ED’------归一化后的物种特有性;RT’------归一化后的受威胁物种的丰富度;EI’-------归一化后的外来物种入侵度。9生物多样性状况的分级根据生物多样性指数(BI),将生物多样性状况分为四级,即:高、中、
本文标题:HJ 623-2011 区域生物多样性评价标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7954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