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二(文科)政治联考题
高二(文科)政治联考题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共44分)1.“心灵手巧”这个成语说明了()。A.意识是物质的反映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通过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实践,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B.存在即被感知C.物是观念的集合D.形存即神存,形谢即神灭3.有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说,自然界本身是无规律的、杂乱无章的,只是由于人们有意识地进行整理,才有了规律。这种观点()。A.把人们发现了规律等同于人们制造了规律B.认为一切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只不过是神的意志的表现C.承认规律有客观性D.没有人便没有规律的产生和变化4.陶渊明写的《桃花园记》说晋朝太元年间,有个鱼夫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外界虽已经历了秦、汉、魏、晋等朝代的沧桑变迁,而这里却依然如故,一片极乐升平景象,没有阶级,也没有战乱。显然,这是一个带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这个故事()。A.承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B.否认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承认事物有相对静止D.否认事物有绝对运动5.对运动和静止关系的正确认识是()。①运动是一切事物的变化和过程②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③任何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是运动和静止的统一④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形式⑤动中有静,静中有动。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6.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可以变成“桑——蚕——沼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的事例告诉我们()。A.世界上有的事物之间没有联系B.矛盾是普遍存在的C.许多表面看来似乎是毫不相干、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它们之间却往往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D.任何事物都直接有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7.一个比较复杂的事物,它的发展总要经历不同的阶段。这些阶段总是存在着差别的。区别这些不同的阶段的根据就是它们()。A.是否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矛盾B.是否具有矛盾客观性C.各自包含的特殊矛盾D.是否随时随地都存在矛盾8.“牵牛要牵牛鼻子”,“工作要做到点子上”,“气力要用到节骨眼上”,“好钢要用到刀刃上”等等生动形象的说法,都是指的()。A.要抓住主要矛盾B.要抓住次要矛盾C.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抓次要矛盾D.要抓矛盾的次要方面9.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的基本前提是()。A.承认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B.承认意识的能动性C.承认自然界是客观的D.承认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10.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是因为它:①是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的②抛弃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③吸取和发扬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④增添了旧事物根本没有的富有生命力的东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11.下列各个选项中,符合唯物辨证法世界观的是: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②兼听则明,偏听则暗③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A:①②⑤B:①②C:②③D:③④12.以下成语、俗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①水滴石穿②刻舟求剑③物极必反④统筹兼顾⑤墨守成规⑥不依规矩,不成方圆⑦断章取义⑧相辅相成A:①②⑤B:②⑤⑦C:②③⑥D:⑤⑥⑦13.国有行业众多,中央决定把纺织业和煤炭业作为国企改革的突破口,以带动其它行业的改革。中央的决策体现的哲理是()。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C.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D.办事情要善于抓重点14.古语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B.事物原因和结果的辨证关系的观点C.量变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D.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观点15.“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一表述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任何事物是静止与运动的统一B.事物运动的规律是客观的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D.事物发展的途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16.1999年4月29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不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就不可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不可能顺应历史的进步潮流。”这一论断说明()。A.办事情能否成功取决于人们的立场是否正确B.只有立场正确,才能正确认识客观事情及其发展规律C.人民大众是历史的主人D.只要立场正确,就能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17.“探索事物的因果联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使命。科学只有寻因究果,才能有所建树,才能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日益深入。如果否认了事物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那就会对事物作出随意的解释,当然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事物,科学本身也就不会存在了。”这说明()。A.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因果联系B.因果联系是客观的C.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D.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的自觉性和预见性18.邓小平同志说:“考虑任何问题都要着眼于长远,着眼于大局。许多小局必须服从于大局,关键是这个问题。”小局必须服从大局是因为()。A.大局关系到整体,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门功能之和B.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小局就无所谓大局C.小局和大局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说也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D.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中,整体处于统帅的决定地位,部分从属于整体19.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生存、生活。”对这句话的理解是()。A.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唯一特性B.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运动是物质的主体D.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20.《半月谈》载文指出:“事实证明,科学是柄双刃剑,用于和平可造福人类,用于战争则使生灵涂炭。”这一事实说明()。A.矛盾具有特殊性B.事物自身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C.事物的用途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的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21.著名作家姚雪垠有句名言:“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从哲学上讲,这句话主要体现了()。A.矛盾的斗争性B.在一定条件下,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矛盾的特殊性22.对任何事物的发展的正确认识是:①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③量变和质变的统一④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③D③④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3.做任何工作都要从一定时期的当地实际出发,当地实际,不是一个点,不是一条线,不是一个面,而是一个纵横交错的立体网络。这说明:A.客观实际往往是许多事实的总和B.从实际出发必须坚持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客观实际总是多方面D.只以个别事实为出发点作判断、去行动,不是真正从实际出发24.水往低处流是万有引力规律与机械运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人们又可以改变水流方向,引水上山。这说明:()。A.在许多情况下,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根据实际创造条件,使规律起作用的具体形式发生变化B.规律本身也因此而发生改变C.水流方向的改变是万有引力规律与机械运动规律共同起作用的结果,而不是人们改变了万有引力规律D.客观规律是任何人都不能随意创造和消灭的25.1999年6月17日,江泽民同志在西北五省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上指出,当前,一部分国有企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总的看,这些困难和问题,是在前进和发展中产生的,也是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难以完全避免的。可见:()A.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B.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C.前进性和曲折性是统一的D.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存在着矛盾26.《半月谈》载文指出:“在现代社会里,环境与人的改造过程是双向的,但主动权掌握在人手里,首先是人改造环境,良好的环境又反过来影响人。”这说明:()。A.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意识能够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27.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是:()。A.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B.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所追求的目标C.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D.只有实事求是才能真正解放思想三、简答题(8分)28.江泽民同志在安徽考察工作时强调指出:“股份合作制是搞活乡镇企业的一种好形式,应当积极稳妥地进行,但不是唯一的形式,有些地方采取搞运动的办法推行股份合作制,强调员工入股,结果把好事办坏了。”结合哲学常识知识,谈谈你对上述论断的正确性的认识。四、辨析题(10分)29.发展的实质是事物性质的变化。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30.《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一是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我们应当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变西部地区的面貌,需要几代人持之以恒和坚忍不拔的艰苦努力,决不可能一蹴而就。二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三是要立足于自力更生。西部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但最重要的是要靠西部地区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要靠西部地区各级干部和群众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励精图治。(1)上述材料蕴涵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2)根据上述哲理,说明我们怎样进行西部大开发。31.材料1:国家林业局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受沙化严重。目前,全国沙漠化面积达168.9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17.6%,并且正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相当于每年损失一个中等县的土地面积。材料2:我国沙化土地的扩展加剧,既有全球气候变化的因素,又有不合理的人为因素,但主要是后者,即“五滥”:滥垦、滥牧、滥伐、滥采、滥用水资源。材料3:江泽民指出,确实作好计划生育、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工作,对于实现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安排,协调推进。(1)材料1和材料2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2)材料1和材料2反映的问题表明了哪些哲学观点?(3)运用问题(2)中有关哲学观点谈谈你对材料3的认识。七校联考政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D2.D3.A4.B5.C6.C7.C8.A9.C10.B11.C12.B13.B14.B15.C16.B17.C18.D19.B20.B21.C22.B二、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3.ABCD24.ACD25.ACD26.AC27.ACD三、简答题(8分)28.(8分)(1)辨证唯物论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它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2分)(2)不同地区的乡镇企业搞股份合作制,还是采取其他形式都必须从实际出发,应该反对“一刀切”的主观主义错误思想。(2分)(3)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具有特殊性,它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分)(4)不同的乡镇企业有不同的特点,采取股份合作制还是采取其他形式,一定要研究他的特殊矛盾,这样才能找到正确形式,从而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2分)四、辨析题(10分)29.(10分)(1)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发展体现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2分)(2)并不是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有两种不同质的变化,一种是上升的,前进的,进步的根本性质变化;另一种则相反。前一种根本性质的变化才是发展,因为这种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6分)(3)命题看到发展是事物性质变化有其合理性,但事物的性质变化不等同于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因此,命题表述是不科学的。(2分)五、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30.(14分)(1)上述材料蕴涵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包括:第一,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第二,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第三,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4分)(2)第一,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因此,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经过长期的奋斗,要从点滴作起,持之以恒。第二,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
本文标题:高二(文科)政治联考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423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