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3
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考生请注意,考试完毕后只交答题卡和答卷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到答题卡上)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D.伽利略、牛顿2、一只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始终为5m/s,在流速为3m/s的河中航行,则河岸上的人能看到船的实际航速大小可能是A.1m/sB.3m/sC.8m/sD.10m/s3、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方向一定是变化的B.物体做圆周运动,所受的合力一定指向圆心C.物体所受合力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该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速率在增加,所受合力方向一定与运动方向相同4、如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同,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A、1/2B、3/2C、2/2D、5/25、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间,需时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匀加速(加速度大小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作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停下,历时仍为t,则物体的A.vm只能为2v,无论a1、a2为何值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的值必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12122aavaatAα6、蹦级是一种极限体育项目,可以锻炼人的胆量和意志。运动员从高处跳下,弹性绳被拉展前做自由落体运动,弹性绳被拉展后在弹性绳的缓冲作用下,运动员下落一定高度后速度减为零。在这下降的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性绳拉展前运动员处于失重状态,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B.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弹性绳拉展后运动员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D.运动员一直处于失重状态7、一质点在如图所示的随时间变化的力F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在0-1s内的加速度与1-2s内的加速度相同B、质点将沿着一条直线运动C、质点做往复运动D、质点在第1s内的位移与第3s内的位移相同8、一个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半径不变,而速率增加到原来速率的3倍,其向心力增加了64N,则物体原来受到的向心力的大小是A.16NB.12NC.8ND.6N9、压敏电阻的阻值会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某位同学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电梯运动状态的装置,其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将压敏电阻平放在电梯内,受压面朝上,在上面放一物体m,电梯静止时电流表示数为I0,电梯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甲、乙、丙、丁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C、丙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匀加速上升运动D、丁图表示电梯可能做变减速下降运动10、如图所示,小车上有一定滑轮,跨过定滑轮的细绳一端系一重球(可视为质点),另一端系在一轻质弹簧上,弹簧竖直固定在小车上.开始时小车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匀加速向右运动时()A.弹簧的拉力、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均增大B.弹簧的拉力、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均变小C.弹簧的拉力变大,小车对地面的压力不变D.弹簧的拉力不变,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变大F/Nt/s20-221(甲)FP310245310245NN3232(乙)FP310245310245NN3232第二卷非选择题(共110分)二、实验、计算题(8个小题,共110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4分)已知打点计时器接的交流电频率是f,用它记录一个匀变速运动小车的位移,打出的一条纸带和已选好的计数点0、1、2、3、4、5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出1与2两点间的距离为ms,4与5两点间的距离为ns,由此可算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__.(2)(8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表示用同一套器材测量铁块P与长金属板间的滑动摩擦力的两种不同方法。甲图使金属板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手通过弹簧秤向右用力F拉P,使P向右运动;乙图把弹簧秤的一端固定在墙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属板,使金属板向左运动。①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中,采用方法更好一些。(填甲或乙)理由是:。②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12、(12分)探究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物体质量及斜面倾角有无关系,若有得出定性结论。提供器材有:A.光滑木板,长度为LB.小车,质量为MC.钩码若干个,每个质量为mD.长方体木块(垫木板用)E.米尺F.秒表(1)实验过程:第一步:在斜面倾角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中,通过向小车放入钩码来改变物体质量,只要测出小车由顶点滑至底端用时t,就可以由公式求出a,则a=___________,某同学记录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以上信息,在误差范围内,我们发现质量改变之后平均用时(填改变或不改变),经过分析你得出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为。第二步:在物体质量不变时,探究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实验中通过改变长方体木块与木板相对位置来改变倾角,因为没有量角器,我们可以测量出木板顶端到水平面高度h,那么倾角的正弦值Sina=h/L。某同学记录下h和加速度如下表:木板长L(米)1.00h(米)0.100.200.300.400.50Sina=h/L0.100.200.300.400.50加速度a(m/s2)0.9701.9502.9253.9104.900先在下列图像中通过选定适当的坐标轴后并描点作图,后由图线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2)本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MM+mM+2m11.421.421.4021.401.421.3931.411.391.42时间s质量次数物理答卷二、实验、计算题(共110分)11、(1)(2)①这两种测量滑动摩擦力的方法中,采用方法更好一些。(填甲或乙)理由是:。②图中已把(甲)、(乙)两种方法中弹簧秤的示数情况放大画出,则铁块P与金属板Q间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是。12、(1)第一步:a=;(填改变和不改变)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为第二步:在右图上作图;由图线可求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进一步分析可知光滑斜面上物体下滑的加速度与倾角的关系为。(2)本实验所采用的探究方法是。13、(14分)假期中,小芳和一些同学乘坐火车外出旅游,当火车在一段平直轨道上匀加速行驶时,小芳对其他同学说:“我们能否用身边的器材测出火车的加速度?”许多同学参与了测量工作,小芳和小红的测量过程如下:他们一边看着窗外每隔100m的路标,一边用手表记录着时间.他们观测到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二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12s,从第一根路标运动到第三根路标的时间间隔为22s.请你根据他们的测量情况,求:(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2)他们到第三根路标时的速度大小.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内请勿做答14、(14分)如图所示,质量m=0.78kg的金属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斜向上的恒定拉力F作用下,向右以smv/0.2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F=3.0N,方向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37.(200/10,80.037cos,60.037sinsmg)⑴求金属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⑵如果从某时刻起撤去拉力F,求撤去拉力后金属块还能在桌面上滑行的最大距离s.15、(14分)跳起摸高是中学生进行的一项体育活动,某同学身高1.80m,质量65kg,站立举臂手指摸到的高度是2.25m,此同学用力蹬地竖直跳离地面历经0.3s,设他蹬地的力大小恒定为1300N,求该同学(g取10m/s2)(1)刚跳离地面时的速度;(2)跳起可摸到的高度.F37016、(14分)在海边高80m的悬崖上,海防部队进行实弹演习,一平射炮射击离悬崖水平距离为1000m,正以10m/s的速度迎面开来的靶舰,击中靶舰。试求:(g取10m/s2)(1)炮弹发射的初速度;(2)靶舰中弹时距离悬崖的水平距离.17、(14分)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端系有一劲度为k的弹簧,弹簧下端连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球被一垂直斜面的挡板A挡住,此时弹簧没有形变,若A以加速度a(agsinθ)沿斜面向下匀加速运动,求:(1)从挡板开始运动到球板分离所经历的时间t;(2)从挡板开始运动到小球速度最大时,球的位移x。θA18、(16分)如图所示为车站使用的水平传送带的模型,它的水平传送带的长度为L=8m,传送带的皮带轮的半径均为R=0.2m,传送带的上部距地面的高度为h=0.45m,现有一个旅行包(视为质点)以v0=10m/s的初速度水平地滑上水平传送带.已知旅行包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6.皮带轮与皮带之间始终不打滑.g取10m/s2.讨论下列问题:⑴若传送带静止,旅行包滑到B端时,人若没有及时取下,旅行包将从B端滑落.则包的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为多少?⑵设皮带轮顺时针匀速转动,若皮带轮的角速度ω1=40rad/s,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又是多少?⑶设皮带轮以不同的角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画出旅行包落地点距B端的水平距离s随皮带轮的角速度ω变化的图象.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选择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DBCCCADBBCCACDC非选择题:11(1)75)(2nmssfa(4分)(2)①乙(2分)理由:对于乙方法,无论木板怎样抽出,只要物块静止,弹簧秤示数即为物块受到的摩擦力;而甲方法,只有当物块匀速时,弹簧秤示数才是物块受到的摩擦力。(4分)②2.40N(2分)12(1)第一步:2L/t2(2分)不改变(1分)在倾角不变的条件下,a与m无关。(2分)第二步:作图(2分)9.75-9.78m/s2(1分)a=KSina(或文字表述也可)(2分)(2)控制变量法(2分)13.(1)火车从第一根路标到第二根路标的过程,中间时刻速度smtxv/65012100111(3分)火车第二根路标到第三根路标的过程,中间时刻速度smtxv/1010100222(3分)22112/335566102265010smtttvva(4分)00.10.20.30.40.5sinaa(m/s2)54321(2)smtavv/333552223(4分)14.(14分)解:(1)分析金属块受力,由平衡条件可得0cos370Ff…(2分)0sin370FNmg…(2分)且fN…(1分)由以上各式解得00cos370.4sin37FmgF…(3分)(2)撤去外力后,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ma…(2分)由运动学公式可得202vsa…(2分)由两式解得0.5sm…(2分)15.(14分)解:设该同学刚跳离地面时速度为v,跳离地面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则(1)该同学在跳离地面的过程中,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有Nmgma,…(3分)vat…(3分)代入数据得3vm/s…(2分)(2)该同学自跳离地面到上升至最高点,做竖直上抛运动,得2230.452210vhgm…(3分)该同学跳起可摸到的高度2.250.452.70HLhm…(3分)16、(14分)设炮弹的发射的初速度为v0,靶舰的速度为v221gth(3分)svttv0(4分)代入数据解出t=4s,v0=240m/s,(3分)设靶舰中弹时距悬崖的水平距离为s1s1=s-vt=960m(4分)17、(14分)设球与挡板分离时位移为s,经历的时间为t,从开始运动到分离过程中,m受竖直向下的重力
本文标题: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48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