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献 > 理论/案例 > 一建铁路知识点记忆汇总
一级建造师铁路工程管理与实务知识点汇总(请勿外传)第1页第一章第一节铁路工程施工测量一、铁路工程施工测量的组织实施及测量成果评价1、施工测量的组织实施包括:人员组织;仪器设备组织;周密规划,精心组织安排;及时整理测量资料,做好技术总结2、仪器设备组织包括:①仪器检校完善,专人维护保养;②仪器选用正确,标准选用得当3、周密规划,精心组织安排的内容:①做到反复放样,注重步步校核;②记录清楚完整,计算复核检算;③严格执行规范,超限返工4、测量执行的规范有:《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全球定位系统(GPS)铁路测量规程》《既有铁路测量技术规则》《工程测量规范》5、施工测量成果评定采用百分制,按缺陷扣分法和加权平均法计算6、严重缺陷:错求;重缺陷:整备定当严;轻缺陷:微7、测量仪器: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GPS8、水准仪按结构分为微倾水准仪、自动安平水准仪、激光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按工作原理分为电子和光学;按精度分为普通和精密9、经纬仪分为游标、电子和光学经纬仪10、水准仪使用步骤:安置→粗平→瞄准→精平→读数11、经纬仪使用步骤:架设→对中→整平→瞄准→读数12、全站仪测距模式:精测、跟踪和粗测13、GPS-RTK组成:基准站、移动站二、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布设要求1、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控制网包括:基础平面控制网(CPI)、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轨道控制网(CPIII),均适用于新建250~350Km/h高铁,新建200Km/h无砟轨道工程测量2、CPI控制网宜在初测阶段建立,困难时应在定测前完成,宜设在距线路中心50~1000m范围内,采用边联结方式构网,应按二等GPS测量要求施测3、CPII控制网宜在定测阶段完成,宜设在距线路中心50~200m范围内三、铁路工程施工测量方法1、线路测量线路施工桩点主要指中线桩和边桩线路施工测量内容:线路复测、路基边坡放样、线路竣工测量线路中心是路基的主轴线线路复测内容:中线测量、基平测量、中平测量、横断面测量路基放样内容:测设路基的施工零点和测设路基的边桩边桩放样方法:断面法和逐渐接近法线路竣工测量应在路基土石方工程完成后,铺轨前进行,任务就是确定线路中线位置线路竣工测量内容:中线测量、高程测量和横断面测量沉降观测频次:路基地段无砟轨道完成后12月内,按规范执行,12月后1次/年;桥涵地段无砟轨道完成后24月内,按规范执行,24月后1次/年区域沉降地段监测方法有:InSAR技术、GPS技术、水准测量、分层水位监测井、分层沉降标2、桥涵测量桥梁测量内容:建立或复测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墩台定位及轴线测设;桥梁结构的细部放样;变形监测;桥梁竣工测量桥梁变形观测内容:墩台的沉降观测;墩台的水平位移观测;墩台的倾斜和扭转观测第2页墩台的沉降观测包括沿水流方向、垂直于桥梁方向、沿桥轴方向的倾斜观测桥梁变形观测方法:大地控制(网)、特殊、地面立体摄影(自动化)桥梁竣工测量内容:测定墩距;丈量墩台各部尺寸;测定支撑垫石顶面的高程涵洞测量内容:涵洞定位及轴线测设;施工放样定位测量方法:直线延伸法、偏角法、极坐标法3、隧道测量隧道测量内容:洞外控制测量、洞内外联系测量、洞内控制测量、隧道洞内的施工测量、隧道施工中的位移观测、竣工测量隧道洞内的施工测量内容:施工放样、中线、腰线、掘进方向的测设、开挖断面及结构物的放样隧道施工中的位移观测包括:地表下沉量的测定、新奥法施工变形观测(收敛仪)隧道竣工测量内容:隧道断面净空测量;中线、高程测量及控制中线基桩和永久水准点测设隧道竣工测量后应提供:隧道长度表、净空表、隧道回填断面图、水准点表、中桩表、断链表、坡度表4、电力线路测量流程:测量准备→线路、杆位定测→定杆位→测量资料整理→线路复测5、电力牵引供电接触网施工测量分为:营业线测量;新线测量;隧道测量;桥钢柱测量线下施工单位交桩:直线中线桩;缓和曲线始、终点中线桩;圆曲线起、终点中线桩;曲线中心中线桩;直线中线加密桩;缓和曲线中线加密桩;圆曲线中线加密桩;永久性水准点桩;临时水准点桩(9:4中线3加密2水准)交桩资料:中桩里程表;统一里程与施工里程对照表;左右线曲线表;坡度表;水准点表;竖曲线表;线路高程资料(纵断面资料)第一章第二节铁路工程材料一、水泥使用范围及质量检验评定方法1、水泥选用原则:①按水泥的性能特点;②按构筑物功能;③按构筑物所处的环境条件;④按构筑物施工工艺需要(性能环艺)2、干燥环境不得选用火山灰、粉煤灰及复核硅酸盐水泥;厚大体积混凝土不得选用快硬硅酸盐水泥;要求抗冻及抗磨混凝土不得选用火山灰水泥;要求抗渗混凝土不得选用矿渣水泥3、水泥检测项目:细度、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胶砂强度(细水凝安胶)4、不合格水泥:细度、凝结时间、强度不足;废品水泥:初凝时间、安定性二、混凝土外加剂及矿物掺合料的分类及作用1、外加剂总计8种:高性能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普通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4减水泵送早强缓凝引气)2、矿物掺合料种类:磨细矿渣、硅灰、粉煤灰、磨细天然沸石、复合矿物外加剂3、混凝土的耐久性根据结构设计的使用年限、所处的环境类别及作用等级来确定的。三、钢筋使用范围及质量检验评定方法1、预应力钢丝:光面钢丝、刻痕钢丝、螺旋肋钢丝2、钢筋检验项目:外观、极限抗拉、屈服、伸长率、冷弯3、预应力钢丝检验项目:外观、拉力(含伸长率)、反复弯曲试验、松弛性能4、预应力钢绞线检验项目:外观、拉力、伸长率、最大负荷、屈服负荷、松弛性能四、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程序及无损检测方法第3页1、2、混凝土无损检测条件:试件数量不足、缺乏代表性、抗压试验不合规、结果有怀疑、有质量问题3、无损检测方法:回弹法、超声法、超声回弹综合法、钻芯法、拔出法、小应变法、地质雷达法五、混凝土质量评定方法1、混凝土流动性影响因素:单方用水量;粘聚性影响因素:含砂率;保水性和泌水性影响因素:水泥品种、用量与细度;离析影响因素:粗细骨料级配2、混凝土材料耐久性指标:抗冻性、抗渗性、抗侵蚀性、混凝土碳化、碱-骨料反应3、耐久性检测指标:电通量、混凝土抗冻标号、混凝土抗冻等级、抗硫酸盐等级、快速氯离子迁移系数法、早起抗裂试验、抗水渗透试验、耐磨性、护筋性、碱-骨料反应4、高性能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配合比设计、入模含气量控制、入模温度控制、养护温度控制(比气2温)2B气温第一章第三节铁路路基工程一、铁路路堑施工方法及要求1、路堑基本结构:路堑基床底层、路堑基床表层、路堑排水系统、路堑边坡2、路堑开挖方法:全断面开挖、横向台阶开挖、逐层顺坡开挖、纵向台阶开挖二、铁路路堤施工方法及要求1、路堤基本结构:地基、基床以下路堤、基床底层、基床表层2、路堤填筑工艺: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3、三阶段:准备阶段、施工阶段、整修阶段4、四区段:填土区段、整平区段、压实区段、检测区段5、八流程:施工测量、地基处理、分层填土、摊铺整平、洒水晾晒、碾压密实、检测签证、路基修整6、路基检测指标:地基系数、压实系数、相对密实度、孔隙率、动态变形模量、静态变形模量7、最优含水率-3%~+2%8、碾压搭接长度:区段之间2米;纵向行与行之间0.3米;同层横向1米;上下两层3米9、过渡段: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路堑与隧道10、基床表层填筑工艺:四区段、六流程;四区段:验收基床底层、搅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整修;六流程:拌和、运输、摊铺、碾压、检测试验、养护整修11、特殊路基:①软土路基;②膨胀土路堤;③改良土路堤;④浸水路堤;⑤盐渍土地上的路堤;⑥黄土地基上的路堤;⑦液化土地上的路堤12、路基沉降观测:地基沉降、侧向位移13、路基工后沉降量满足要求:I级铁路≤20cm,路桥过渡段≤10cm,沉降速率≤5cm/年,II级铁路≤30cm第4页三、铁路地基处理方法及施工要求1、地基处理方法(19种):换填;抛石挤淤;填筑排水砂垫层;铺设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套管法施工砂桩;袋装砂井;塑料排水板;挤密砂桩;碎石桩;粉喷桩;浆喷桩;高压旋喷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水泥砂浆桩(CMS);多向搅拌桩(MMP);强夯;重锤夯实;真空预压;堆载预压2、抛石挤淤抛填方案:从中部向两侧,从高侧向低侧3、砂料含泥量均≤3%,其余为≤5%;桩垂直度均≤1.5%,除MMP桩≤1%4、挤密砂桩施工顺序:从两侧向中间;从外向内5、中途停喷时,恢复是应重复喷搅长度,粉喷桩≤1米,浆喷桩≤0.5米,高压旋喷桩≤0.1米四、铁路路基支挡结构及施工要求1、路基支挡结构类型(10:8墙1索1桩):重力式挡土墙;短卸荷板式挡土墙;悬臂式和扶壁式挡土墙;锚杆挡土墙;锚定板挡土墙;加筋土挡土墙;土钉墙;桩板式挡土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类型指标重力式短卸荷板式悬臂式扶壁式锚杆锚定板加筋土土钉墙桩板式抗滑桩预应力锚索适用范围一般地区;浸水地区;地震地区/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石料缺乏、地基承载力较低一般地区岩质路堑地段一般地区一般地区一般地区土质及破碎软弱岩质路堑一区地区;浸水地区;地震区稳定护坡、加固山体及其他土质;岩质底层边坡及地基加固材料片石、片石砼、砼片石、片石砼、砼钢筋砼钢筋砼//////高度限制/6-12m≤6m,>4m需加肋≤10m每级≤8m;总高度≤18m≤10m≤10m每级≤10m,单级最高12m,总高度≤20m悬臂端≤15m0.6-2m数值要求上下墙4:6水泥砂浆≥M10;砼≥C20;片石强度≥30Mpa;80%强度方可安装墙顶宽度0.2m;70%强度方可填土墙顶宽度0.2m;70%强度方可填土平台宽度2m平台宽度2m;灌浆压力0.2Mpa;至少养护7d桩截面尺寸≥1.25m;桩间距5-8m;桩板墙顶<1/100悬臂长度,且≤10cm五、铁路路基坡面防护方式及施工要求第5页1、路基坡面防护方式:①边坡植物防护;②骨架植物护坡;③边坡挂网锚喷防护;④浆砌片石护坡、护墙防护;⑤采用填缝、灌浆、嵌补、支顶等措施防护、加固边坡;⑥干砌片石护坡;⑦边坡渗沟(7:2植物2片石锚缝渗)2、植物成活率应达90%3、喷层厚度大于7cm时,宜分两层施喷,喷后养护5~7d六、铁路路基防排水方式及施工要求1、路基工程防排水包括:地面水及地下水2、地下水埋藏浅或无固定含水层,采用明沟、排水槽、渗水暗沟、边坡渗沟、支撑渗沟;埋藏深或有固定含水层,采用渗水隧洞、渗井、渗管、仰斜式钻孔第一章第四节铁路桥涵工程一、铁路桥梁基础施工方法1、喷射混凝土护壁施工方法:护筒深1-1.5m;浇筑3-5d后,从中心向外侧开挖,每次挖深0.5-1.5m2、土围堰:水深2m以内,流速<0.3m/s;土袋围堰:水深3m以内,流速<1.5m/s3、钢板桩围堰内泥土开挖方式:有水和无水,开挖方法:冲抓法、人力、冲洗法4、桩基础检验方法:开挖检查、钻芯法、声波检测法、动测法、静载压桩5、铁路桥梁桩基分为沉桩基础、挖孔桩基础、钻孔桩基础、管桩基础6、沉桩基础分为:振动沉桩、锤击沉桩、射水振动、射水锤击、纯射水、静压桩7、钻孔桩分为:冲击钻、回旋钻、旋挖钻,回旋钻分为正循环和反循环8、冲击钻适用于卵石土、岩层;正循环回旋钻适用于黏土、粉土、细中粗砂等各类土层;反循环回旋钻适用于粘性土、砂性土、砂卵石和风化岩层;旋挖钻适用于砂性土、砂卵石和风化岩层9、清孔方式:抽渣法(不稳定地层)、吸泥法(岩层及密实不易坍塌)、换浆法(正循环)第6页10、沉井下沉辅助措施:高压射水、炮振、压重、泥浆润滑套、空气幕11、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后检查项目:底面、顶面中心与设计位置在平面纵横向的位移、最大倾角和平面扭角二、铁路桥梁墩台施工方法1、一般墩台施工方法同扩大基础,其施工要点:清底、模板安装、分段吊装、模架体系、预留预埋、检查验收、连续浇筑2、特殊墩台施工方法:滑模法、爬模法、翻模法3、墩身施工垂直提升机械:绳索吊机、塔吊、井架4、滑模施工要点:模板高度1-1.2m;应有0.5%-1%锥度;底层强度达到0.2-0.3Mpa时方可提升;浇筑砼面距离模板面10cm;顶架横梁或千斤顶座间水平允许高差20cm;每滑移1m纠偏位移值
本文标题:一建铁路知识点记忆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532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