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亚投行如何构建国际影响力
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影响力,亚投行应秉承中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同时创新援助模式,推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家“一带一路”长期战略的实施。亚投行的成立体现着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担当和责任,其背后蕴藏着国家大战略和重大历史机遇。亚投行是否可以借鉴现有多边金融机构的经验和教训成功构建可持续的机构影响力,最终建成一个“精干、廉洁、绿色”的多边银行,关乎这项战略的成败。亚投行在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援助活动时应该小心谨慎、有的放矢。从道理上讲,为一个国家提供援助就要努力地寻找正确答案,而不是对发展问题做出表面化的回答。做出建议前,就需要有人对受援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民族等状况有深入了解,同时也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历史规律有所掌握。亚投行应该重视各国不同的发展环境和初始条件,秉承实际的发展理念和清晰的业务模式,鼓励并帮助各国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专注于提供“技术层面”问题的解决方案。通过分析在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项目需要面对的挑战,亚投行可以在方向、作用点和大小这三个要素上采取一些有针对性、创新性的措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构建较强的机构影响力。面临三大挑战众所周知,基础设施不足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基础设施融资难的问题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广泛存在。然而除了融资难,项目前期准备的深度和质量也对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影响巨大。在实践中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项目开发准备表现有三大问题:一是数量少,巨大的基础设施需求并未被开发成有投资价值的项目;二是质量差,很多项目缺乏经济、财务、技术和环保等方面的严格评审,少数已经评审的也存在评审深度不足的问题;三是效率低,项目开发的前期准备工作缺乏系统性,准备周期过长。细究这些问题产生的机理,亚投行需要格外认真应对三大挑战。首先是宏观政策风险。基础设施项目初始投资一般都比较大,需要后期有长期稳定的现金流来保障投资回收。后期现金流的来源不外两大类:一是来自用户付费,二是来自政府或公共部门的财务支持。而这两类(特别是后者)都可能受到项目所在国政治周期变换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投资者都天然地倾向于规避风险,自然也希望项目所在国的有关政策保持稳定。为了促进基础设施投资,发展中国家要用适当的方式对外界展现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意愿”,比方说制定并公开其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其次是能力欠缺。和政策风险比,发展中国家在项目开发时的能力欠缺问题更为突出,这表现在前期的项目规划、项目准备到后期的实施等各个阶段。具体表现为两大类:一是政府部门缺乏发展规划能力。虽然知道各领域的基础设施缺口巨大,但在如何将“缺口”转变成系统的“发展规划”上知之不多。二是项目实施能力有限。即使确定了一些项目概念,往往也很难将这些概念开发至“具备融资条件”的阶段。而“具备融资条件”则是一个项目可以吸引股权投资者和银行贷款的先决条件。因为缺乏系统规划的能力,不少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项目开发上都是被动的“一事一议”,这不仅可能给后续的项目实施带来额外困难,也会造成不同项目之间缺乏衔接、互相干扰的问题。再者是项目准备资金缺乏。发展中国家用于项目开发准备的资金严重不足。传统上,可用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准备的资金来源有政府预算资金、开发商的风险投资、多边机构的主权担保贷款和信用支持、各种捐赠,等等。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项目准备成本一般要占总投资的5%~10%。也就是说,如果在2010~2020年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8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那么用于项目准备的资金每年就应该在400亿~800亿美元的范围内。为了弥补项目准备资金的缺口,本世纪以来在不少国际合作框架内都设立了新的融资机制来支持项目准备。例如,世界银行的项目准备预付款机制。然而,就总量来说,因为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需求太大,现有可用于项目准备的资源仍是“杯水车薪”。注重“授人以渔”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影响力,亚投行应秉承中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发展理念,为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提供精心设计的、有针对性的资金和能力建设支持。提早介入,提供规划支持,帮助“筑巢引凤”。在未来运营中,亚投行不仅可以提供融资支持,还可以以技术援助方式对成员国的行业发展规划予以支持。作用可能有三:首先,行业发展规划不仅会指明未来一段时间的投资方向,也同时会提出一系列项目概念。一个严格论证的行业规划可以向外界表明该国对某个行业长期发展的基本态度,也可以向潜在的投资者提供有益的投资方向指南,帮助成员国吸引外部投资。和现有机构偏向于政策干预的做法相比,行业规划有很强的技术性,不容易陷入项目所在国各方政治利益的纷争,也容易为各方所接受。其次,通过支持行业规划了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需求,促进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是国家的长期战略,此战略的成败有可能影响国运兴衰。此战略的重要性要求我们要稳住步伐、有的放矢。不了解沿线国家的需求,贸然提出的项目未必会受到这些国家的欢迎,也未必能够顺利推进。这方面的教训不少。而现有机构在贷款模式上有“行业贷款”的品种,在提供技术援助时也有帮助受援国做行业规划的先例,但总体而言不成体系。我们应该善用亚投行多边金融机构的有利地位,把现有模式稍加剪裁,使之更加系统化并赋予其更强的柔性,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的长期战略。再次,通过支持行业规划来促进中国和发展中国家的深度交流,渗入中国的发展理念和经验,共享华夏文明的精神成果。同时鼓励各国根据自身禀赋特点,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从具体操作来看,应注重“授人以渔”,支持能力建设。在对外合作中,要针对发展中国家需要,注重授人以渔,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的行业规划需要全面地了解一个国家的基础设施现状(数量和条件)、估计未来需求、计算潜在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做好这些工作需要技术、经济、财务、环境、法律等各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而这些恰恰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所不具备的。亚投行在未来可以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建设活动——比如:为政府官员提供基础设施规划方面的培训,为项目开发商提供项目准备和实施的培训等等。研究表明:在基础设施项目设计和实施中,使用好的、成功的做法常常可以节约30%~40%的项目成本。亚投行可以发挥发展经验共享平台的作用,促进不同国家间发展经验的共享和成功做法的传播。创新援助模式为了构建可持续的影响力,亚投行还要创新援助模式,把有限的资源作为发展的催化剂,推动中国和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家“一带一路”长期战略的实施。业务规模大小是一家金融机构是否有影响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虽然业务规模大并不直接表明其影响力也大,但如果没有一定的业务规模作为支撑,其影响力也肯定有限。为了构建可持续的机构影响力,亚投行需要创新性地使用其有限的资源,开发并维持一定的业务规模。同现有多边机构比,亚投行近期拥有的赠款资源可能有限。这不仅是因为亚投行是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的股东结构,还由于当前波诡云谲的国际政经形势。展望未来,很多因素,比如欧元区的主权债务危机、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冲突、愈演愈烈的叙利亚问题、欧洲难民问题以及反恐行动,都可能会影响欧洲国家为亚投行提供赠款的政治意愿和预算能力。亚投行可以考虑用循环基金的方式支持项目的准备——成功实施的项目在财务结算后或约定期限内返还支持的项目准备金。假定项目的准备费用占总投资的7%,并且项目准备的成功率是60%。例如,1亿美元的赠款,如果直接用于项目的开发成本,会很快被消耗掉,在理想情况下只能带动大约8.5亿美元的项目投资。然而,如果使用循环基金模式,最终有可能推动42亿美元的投资。因此,循环基金模式乘数效应巨大,优势明显,值得尝试。(文/杨红亮)玻璃钢冷却塔完!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本文标题:亚投行如何构建国际影响力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094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