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姓名:吴淑荣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指导教师:宋德昌20090601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作者:吴淑荣学位授予单位:武汉理工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刘云.林华明.LiuYun.LinHua-ming国防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反评估指标及算法-国防技术基础2008,(6)本文针对改进国防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管理工作的需要,对国防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反评估的意义、作用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防科技项目评审专家反评估的几个指标及算法.2.期刊论文吴淑荣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项目评审专家评估方法研究-中国水运(下半月)2008,8(11)本文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评估科技项目的评审专家当中,提出了一套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的评估方法,根据各待选评审专家的关联度进行排序,以此作为遴选评审专家的重要依据.3.期刊论文李军.张勐.张智科技评审专家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5,(9)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了科技项目论证、成果鉴定及评奖等科技管理活动,为充分引进人才,发挥专家特长,发挥专家学者在科技管理活动中的咨询作用,通过汇集科研院校及大型企业中专家的详尽信息,建立一套包括评审专家管理和相应的咨询决策系统,以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项目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并定期对专家库中的信息进行更新、补充,对于政府科技行政部门而言,应是当务之急.4.学位论文梁保磊政府科技项目评审主体、过程及应用系统开发研究2009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政府设置了一系列政府科技计划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然而,随着资助强度的快速增长和资助范围的不断扩大,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日益复杂,面临着诸多问题,如近年来时有发生的项目申请者的不端行为、项目管理人员及评审人员的权力寻租行为,既浪费了宝贵的科技资源,也产生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这也表明现行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还存在不足,需要完善。为此,本文结合江苏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实际,对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涉及的评审制度、评审主体、评审过程、评审方法及评审应用系统开发进行深入而系统的研究。论文,首先界定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的内涵与特征,对国内外关于项目评审的实践与理论成果进行评述;分析了我国现行科技项目评审制度的形成和实施过程,并从趋利性、随意性、程序性和规范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我国科技评审制度的因素,指出了现行项目评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接着,对项目评审的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和项目管理机构等三大主体进行分析,阐述了参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基于委托-代理关系的政府科技项目监管模型,提出了最优监管概念,给出了针对寻租治理的监管对策;分别从立项、实施、验收和跟踪等四个评审阶段给出了相应的实施程序。随后,分析了政府科技项目评审的评审方式和评审方法,针对三类评审主体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评审指标体系;所构建的专家遴选指标体系包括能反映专家已评项目效果的若干指标,还给出了这些指标值的动态更新计算公式。而后,分析了政府科技计划项目网络评审系统的功能要求、性能要求以及系统结构,设计了评审系统的流程、功能模块和数据库结构;讨论了系统的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选择,简要介绍了评审系统的用户模块、专家模块和管理员模块的实现,给出了部分关键的源代码;实现的原型系统具有主要指标能动态设置、可根据专家已评项目历史记录遴选专家等有一定创新的功能。最后,还提出了加强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评审管理的若干具体对策建议。5.期刊论文杨巍科技项目评估评审绩效审计-经济师2006,(12)针对近年科技界的科学不端行为阻碍科技进步的状况,提出科技项目绩效审计,对科技项目评估评审活动的组织者、科技项目评估评审专家、科技项目申请者的行为进行绩效审计.6.学位论文王国林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2005本博士论文隶属于“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含油气系统为理论指导,以油气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和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等学科为研究手段,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进行了系统分析,指出了克拉通区大中型气藏主控地质因素,并对寻找大中型气田的勘探方向进行了预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难点在于:(1)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时代老、演化时间长,加里东晚期快速深理、快速生烃,但不同的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差异很大,具有不同的生排烃史和成藏史(2)台盆区天然气成因复杂,原油裂解气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目前还没有一套很好的判识干酪根裂解气与原油裂解气的指标以及计算这两种天然气比例的方法(3)台盆区天然气藏类型多,既有凝析气藏,又有干气藏、湿气藏,且非烃气体含量普遍较高,成藏模式还不完全清楚(4)如果以原油裂解气为主,那么成藏的主控因素有哪些(5)天然气分布规律与有利勘探方向还不完全清楚论文在研究方法上有创新,在用天然气藏储层段的烃类浓缩物地化指标判别气源和用包裹体、储层沥青并结合构造发育演化综合判别成藏史等方面有新意。论文取得了以下六方面的重要结论:1.根据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在不同地区的埋藏史和热演化史,提出了持续凹陷连续生烃、残余隆起阶段生烃和斜坡区连续生烃等三种演化模式。2.从生烃机理方面探索了天然气氮气含量高的原因,英买力—东河塘、哈得、塔中北坡地区的高氮气含量是由成熟—高成熟早期的中上奥陶统灰岩和泥灰岩生成,满东—英吉苏地区的高氮气含量是由过成熟的寒武—下奥陶统泥岩和泥灰岩烃源岩生成,轮南—吉拉克地区相对较低的氮气含量主要是该区寒武—下奥陶统泥灰岩烃源岩处于高演化阶段所致。3.在对烃源岩和天然气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应用气源动态对比的新思路,优选了δ13C2-1与δ13C1、δ13C2-1和δ13C1、甲基环己烷和环己烷碳同位素等三项指标进行气源对比,进一步明确了塔里木盆地台盆区的主力烃源岩为寒武系一下奥陶统。4.应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原油裂解气的判识,认为和田河、满东-英吉苏、轮南中部斜坡主要为原油裂解气,英买力-东河塘主要为干酪根裂解气,轮南东南部斜坡、塔中北坡为混合气,干酪根裂解气含量较高。5.通过对英南2气藏成藏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天然气为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生成的油的裂解气,凝析油主要来源于寒武系,可能有少量侏罗系来源油的混入,是由寒武系古油藏裂解的干气和奥陶系古油藏裂解的湿气在燕山期向上转移、聚集并在后期遭受一定程度的散失形成的层状凝析气藏。6.通过对桑南气藏成藏特征的详细研究认为,天然气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烃源岩,是原地深层寒武系古油藏裂解的干气与斜坡区泥质烃源岩晚期生成的干酪根裂解气的混合,凝析油与气同源,是早期运移上来的油遭后期气侵形成的。多期成藏,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成油,喜山期成气。7.在对不同地区成藏条件进行详细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成藏的主控因素:(1)受主力烃源岩成熟度的控制,天然气均为混合气,以原油裂解气为主(2)受加里东期古隆起的控制,加里东期古油藏是后期油气再分配转移聚集的物质基础(3)断穿寒武系烃源岩的大型断裂是古油藏油裂解气向上运移的重要通道,与断裂伴生的圈闭是晚期油裂解气向上调整聚集的重要场所(4)优质储盖组合是形成大中型气田的关键要素之一(5)多期成藏,塔东、巴楚地区燕山—喜山期构造以气藏为主,塔中、塔北地区加里东—海西期构造以凝析气藏为主8.明确了大中型气田勘探的有利方向:(1)塔东地区在满加尔—英吉苏凹陷沿大断裂分布的大构造和凹陷两侧的大型地层圈闭是寻找J、S大面积、低丰度大型天然气藏的有利区,英东、米兰、罗布泊地区是寻找寒武系大型原生构造气藏的有利区(2)塔中地区沿Ⅰ号坡折带是寻找上奥陶统灰岩、下奥陶统白云岩大型碳酸盐岩凝析气藏的有利区,中央断垒带是寻找深层寒武系大型原生气藏的有利区(3)轮南地区一是要继续扩大桑南—轮东奥陶系凝析气藏的面积和储量规模,二是要探索深层寒武系大型原生气藏(4)巴楚隆起一是要沿隆起南缘继续寻找和田河式的原油裂解气形成的大气田,二是要在隆起上继续探索寒武系盐下大型原生气藏以上所取得的成果对塔里木盆地下一步的天然气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现实意义,其中很多认识已经得到“十五”国家重点科技项目有关评审专家的赞同,且已经应用到塔里木盆地的勘探中,并由此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期刊论文李霞致力新型先进材料研究开拓理论技术新途径——记著名材料科学专家刘杰教授-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11)刘杰,1952年生,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75年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化工系.现任北京化工大学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碳纤维工程与技术研究室主任.主要兼任教育部科学技术成果奖励评审专家;北京市自然科学成果奖励评审专家;国防科工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审查军品配套专家组专家;国家科技部863项目评审专家;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项目函评专家等职.同时还是中国化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他是一位对发展我国新材料和高等教育事业具有独自见解,具有深厚人文基础的科学家、科学导师.8.期刊论文雷兵方锦清:潜心立志创新,感受求知快乐——记著名非线性科学和复杂网络专家方锦清研究员-科学中国人2006,(1)方锦清1939年7月生于福建莆田.1964年7月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后导师.他主持完成了国家省部级国防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课题、中国核工业科学基金项目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科研项目约20多项,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科研成果,迄今获得一项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9项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及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约200篇,其中有三分之一以上的论文被SCI和EI等收录和引用,已出版了《驾驭混沌与发展高新技术》等多本代表性论著,1999年以来还为国外出版的三本著作撰写篇章.他曾是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欧等国近20所大学院校的访问教授或学术顾问,国内香港城市大学混沌控制与同步学术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核工业研究生部和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三个学部的评审专家.9.学位论文崔娥基于GIS的公路灾害管理系统研究2009在长期的公路自然灾害防治工作中,公路管理部门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搜集整理了大量的公路灾害相关信息,这些信息的管理与分析是一项十分浩大繁重的工作。本文依据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路基灾害防治技术推广及应用示范”课题,在充分总结归纳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参考各地区治理公路灾害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分析和研究,归纳研究区公路灾害各类数据,开发基于ArcGIS的公路灾害管理系统,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路灾害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本文分析了依托工程地区自然环境条件和公路主要灾害的特点,归纳了依托工程路段内公路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征、形成条件和控制因素、防排水措施等方面的大量数据。为了储存、处理、利用和显示这些灾害信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公路灾害管理系统,使公路灾害的管理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以依托工程路段的灾害数据为背景资料,利用VS2005及VB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结合ArcEngine对地理信息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构建了“基于GIS的公路灾害管理系统”平台,完成该平台的总体设计。实现了公路灾害管理系统的数据管理、显示、查询、多媒体演示、数据输出等功能。该系统具有用户界面操作简单、良好的延展性和开放性、能够对公路灾害资料进行集中存贮、统一管理、快速查询、便捷获取的优点。为勘察设计单位、各级政府管理部门、评审专家、公路养护管理部门等提供信息共享平台,并为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支撑。10.期刊论文王涛研究知识程专注知识发现——访著名知识工程专家杨炳儒教授-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09,(10)杨炳儒,北京科技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首席一级(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知识工程研究所所长,国际注册科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兼
本文标题:科技项目评审专家绩效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119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