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 全国12-01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
全国2012年1月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课程代码:0370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方面所持有的基本理念和对于理想社会制度的向往与追求,指的是(C)1-17A.生活领域中的理想信念B.职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C.社会领域中的理想信念D.道德领域中的理想信念2.“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形象地说明(D)1-31A.理想就是现实B.现实不能成为理想C.理想是可以自发实现的D.理想的实现必须落实在行动上3.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从戚继光抗击倭寇到郑成功收复台湾,从三元里人民抗英到全民族抗日战争,这些都表现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中(A)2-40A.抵御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的精神B.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精神C.心系民生苦乐,推动历史进步的精神D.开发祖国山河,创造中华文明的精神4.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任务,这一任务反映到爱国主义的内容上,就是特定时代条件下爱国主义的主题。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是(D)2-44A.救亡图存B.实现共产主义C.发扬集体主义精神D.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5.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这一背景下,人们对如何处理爱国主义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形成了许多不同的观点。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C)2-49A.爱国主义已经过时B.民族国家的界限已经不太明显C.把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D.不要过分强调自己的主权和利益6.人生目的是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当代大学生应当确立的科学、高尚的人生目的是(A)3-63A.为人民服务B.为个人和全家求温饱C.为个人求权利、求享乐D.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下列选项中对这一关系表述正确的是(D)3-83A.个人只能被社会所决定B.社会的存在不依赖于个人C.个人可以不依赖于社会而存在D.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个人的生存发展8.人类社会需要道德,也产生和发展了道德。下列选项中科学说明了道德起源的是(D)4-88A.道德起源于人性中的情感或欲望B.道德起源于人先天具有的某种良知C.道德起源于“天”的意志或“神”的启示D.道德产生于人类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社会实践中9.道德作为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对于社会发展具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是道德的(A)4-91A.调节功能B.认识功能C.激励功能D.沟通功能10.“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等名言警句,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A)4-99A.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的内容B.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的内容C.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的内容D.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的内容11.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C)4-104A.以集体主义为核心B.以公民道德为核心C.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D.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核心12.有序的公共生活对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有序化状态,称为(A)5-123A.公共秩序B.公共领域C.公共道德D.公共场所13.外出旅游时,游客主动把瓜子壳、水果皮等收拾干净,放到垃圾箱里。这种行为是(B)5-127A.多此一举,因为有专人打扫B.保护环境,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表现C.勤奋劳作,自觉遵守家庭美德的表现D.服务群众,自觉遵守职业道德的表现14.从业人员无论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益求精,尽职尽责。这是职业道德基本要求中(B)5-135A.办事公道的要求B.爱岗敬业的要求C.诚实守信的要求D.奉献社会的要求15.男女双方的恋爱行为,客观上对社会负有相应的道德责任,有着基本的道德要求。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男女恋爱中基本道德要求的是(B)5-144A.坦诚交流,真诚相待B.朝三暮四,见异思迁C.互相尊重,人格平等D.文明相爱,健康交往16.“亲愿亲好,邻愿邻安。”亲属邻里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这是家庭美德中(B)5-150A.尊老爱幼的要求B.邻里团结的要求C.勤俭持家的要求D.男女平等的要求17.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人在努力向模范人物学习、作出高尚行为的时候,也对自己从情感和道德上作出了深刻的评价。”这句话体现的道德修养方法是(B)5-161A.省察克治B.学习榜样C.积善成德D.慎独自律18.“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句话阐述的是(A)6-166A.依法治国的内涵B.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C.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涵D.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内涵19.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下列选项中,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和核心的是(C)6-170A.党的领导B.依法治国C.人民当家作主D.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20.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指导一国法律制度设计和司法、执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称为(C)6-172A.法律思维B.法律意识C.法治理念D.法律文化21.对“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D)7-185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是法律B.法是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简单相加D.法是被奉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意志22.法的内容受到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决定法的本质、内容和发展方向的根本因素是(D)7-185A.历史传统B.基本国情C.统治阶级意志D.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23.根据解释主体和解释效力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C)7-201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学理解释D.行政解释24.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在进行行政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实施法律的活动称为(B)7-203A.法律适用B.法律执行C.法律遵守D.法律制定25.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C)8-209A.民法B.刑法C.宪法D.行政法26.居于一个国家政治制度多层结构的核心,并决定着国家性质的是(B)8-211A.政体B.国体C.政党制度D.基本经济制度27.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管理社会职能而建立起来的国家机关的总和。在我国国家机构中居于最高地位的国家机关是(D)8-219A.国务院B.国家主席C.最高人民法院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28.在犯罪构成中,刑法所保护的而为犯罪行为所危害的社会关系是(B)8-244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29.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称为民事权利能力。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A)8-236A.出生B.10周岁C.16周岁D.18周岁30.刑罚是指刑法规定的由人民法院依法对犯罪分子所适用的限制或者剥夺某种权益的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方法。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附加刑的是(D)7-206A.管制B.拘役C.罚款D.没收财产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党的十七大报告特别指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ABCD)绪论-2A.社会主义荣辱观B.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D.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32.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不主张爱国,没有哪个国家的人民不把爱国主义当作伟大的精神品格加以敬仰和推崇。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内容有(ACD)2-37A.爱祖国的河山B.爱人类的一切C.爱自己的同胞D.爱自己的国家33.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这因为,诚信是(BCD)4-110A.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B.安身之本、为人之道、成事之基C.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石34.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知荣知耻,树立荣辱意识。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就有重视荣辱的观念。下列格言警句中包含了这一观念的有(AD)4-117A.士可杀不可辱B.民生在勤,勤则不匮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宁可穷而有志,不可富而失节35.《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和倡导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表现在(ABCD)5-121A.有利于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B.体现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要求C.有利于培养社会主义“四有”公民D.奠定了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基础36.良好的个人品德体现为对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自觉遵守。下列选项中,属于良好个人品德表现的有(ABD)5-155A.勇敢进取B.敬业好学C.骄傲自满D.勤劳节俭37.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其内容有(AB)6-182A.政治安全B.国防安全C.经济安全D.生态安全38.法的作用可以分为社会作用和规范作用,下列选项属于法的社会作用的有(CD)7-186A.指引作用B.制裁作用C.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D.执行社会公共事务的作用39.人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每个人按其本质和尊严享有或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下列选项属于人权范畴的有(ABCD)8-210A.自由权B.财产权C.生存权D.发展权40.行政法的基本原则是反映行政法本质和具体制度内在联系的共同性规则。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有(BCD)8-222A.罪刑相当原则B.程序正当原则C.行政合法性原则D.行政合理性原则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当代大学生如何成为忠诚坚定的爱国者?2-52答:大学生只有培育强烈的爱国情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团结统一,为祖国富强而努力学习和工作,才能真正成为新时期忠诚坚定的爱国者。(1)培育爱国情感,保持民族自尊和自信。(2)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祖国统一。(3)努力学习和工作,以实际行动和贡献履行爱国义务。42.简述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原则的基本内涵。4-108答:(1)强调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2)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3)强调重视、保障、发展个人的正当利益和自觉创造精神。43.简述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意义。5-159答:(1)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目标要求,能够夯实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础。(2)良好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个体精神境界的提升和全面发展的要求。44.简述法律程序对于维护正义的价值。6-180答:法律程序作为实现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合法方式与必要条件,对于维护实体正义具有积极意义。(1)公正的法律程序通过抑制、分工、间隔等功能没计对权力进行有效制约,克服执法、司法的随意性,从而保证法律运作的结果客观公正。(2)公正的程序本身也体现了正义。通过让当事人参与法律运作的过程,不但体现了对当事人的尊重,而且使其更容易认可法律运作的结果。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概念与构成。7-197答: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我国全部现行法律规范依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部门所构成的具有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这些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一、实体法1、宪法和其他与宪法相关的法律。2、行政法。3、经济法。4、民商法。5、刑法。二、程序法程序法是规定保障权利和义务实现的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
本文标题:全国12-01自学考试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历年真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160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