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第2篇《古诗文阅读》ppt课件
第12课时古诗词鉴赏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中考真题体验一、2012·南充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赠从弟(其二)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1.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意近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分析诗歌的情感,一可结合写作背景;二可借助诗眼分析;三可解读意象,挖掘诗歌情感;四可根据用典,探寻作者情感。本题题干暗示我们从意象入手,寻觅作者情感。抒情方式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是直接对有关人物或事件表明爱憎态度的抒情方式。间接抒情的主要手段有借景或物抒情,借人或物言志,另外还有融情于景、怀古伤今和即事感怀等。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二、2011·泰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不见①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②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③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①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成都的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指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答案]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意近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3.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佯狂”“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独怜才”“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4.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1)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反映离乱的痛苦,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2)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3)思乡怀人,如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4)生活杂感,如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答案]①对好友的挂念;②对李白怀才不遇、疏狂自放的哀怜和同情;③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三、2011·连云港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5.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从诗题“使至塞上”,诗句中“边、居延、汉塞、胡天、大漠、萧关、燕然、属国、都护”等词语(地名、官名)看出这是一首边塞诗。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6.颈联中的“直”“圆”两字用得十分传神,请说说它们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命题规律1.赏析材料以写景抒情诗为主,即事感怀、托物言志为辅。2.命题方式以主观题为主,客观题为辅。3.命题角度通常涉及四个角度,即形象类赏析、情感类赏析、技巧类赏析、语言类赏析。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题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的热点。4.常考题型有:情感把握题、形象分析题、诗句赏析题、画面描绘题、阅读评价题。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命题趋势1.唐诗宋词唱主角。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送别诗、咏物咏史诗。2.名家名篇是主打。从作者方面看,多选名家以及在不同时期有影响、有代表性的诗人和词家的作品。3.“点”的考查是主流。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4.题型由客观题转向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四、2012·衢州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城东早春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7.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8.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五、2012·河南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9.“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愿为国捐躯的思想感情。(意思对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10.从运用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生动形象地抒写了国破家亡的悲哀。示例二: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山河破碎”对“身世浮沉”,“风飘絮”对“雨打萍”,句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意思对即可)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六、2011·广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题目。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第12讲┃中考真题体验11.对王安石的《登飞来峰》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畏”显示出作者的自信,表达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恶势力阻挠的豪情壮志。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D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必备知识考点聚焦整合一、古代诗歌分类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1)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如陶渊明的《饮酒》。(2)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近体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律诗规定为八句,如杜甫的《春望》就是五言律诗;绝句规定为四句,如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3)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解析]这类题从思想内容的角度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主要有内容的归纳概括、哲理的分析,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等,考查题型或填空或选择或简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表现手法和主题内容的理解。对诗文的内容理解要做到知人论世,即理解诗词时要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联系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社会风情。作者的思想感情、人生境遇常常在作品中透露出来,并且往往渗透到同期的许多作品中,带有延续性;时代风云也总会折射到文学作品中来,许多同一时代背景下的作品往往具有共同的思想感情。此诗写于作者初涉官场、任满返乡、年少气盛、抱负不凡之时,不难看出诗人借“登峰”寄托壮怀。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这首诗作者借景抒怀明理,表达了他高瞻远瞩,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情和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并没有归隐山野的意思。因此,D项理解不准确。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4)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1)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其风格清新自然。如陶渊明的《饮酒》、王湾的《次北固山下》等。(2)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等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如曹操的《龟虽寿》等。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3)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边疆风光为题材的诗。如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4)即事感怀诗,因某一事由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如杜甫的《春望》、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如杜牧的《赤壁》。二、不可不记的几个概念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地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由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2.修辞手法。常见的有:比喻、拟人、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3.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4.结构形式。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有: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这通常是分析整首诗,中考题中除比较阅读外较少出现)。三、古诗词中常考的景物意象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景物意象浮云游子莲花高洁或爱情红豆、燕子爱情或相思月亮、鸿雁思乡或相思杨花、青草、杨柳离情、离恨梧桐、杜鹃、乌鸦凄凉悲伤菊花、梅花、竹子、青松傲然不屈西风、猿啼、丁香愁绪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常考清单考点一诗歌的体裁分类与风格流派考向1了解诗词体裁分类与风格流派例1参见中考真题体验第三题第5题。[变式考例]2012·德州晏殊《采桑子》这首词从字数上看,属于________;从创作风格上看,属于________派。[答案]小令婉约第12讲┃考点聚焦整合[思维轨迹]这个考向的题型有三种:一是填空题,二是选择题,三是简答题。关于诗歌的分类,上文“必备知识”里已经讲过。诗词曲的创作流派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婉约派,另一种是豪放派。婉约派和豪放派的区别在于:婉约派作品语言清
本文标题:语文中考专题复习:第2篇《古诗文阅读》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293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