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重庆市江津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卷对应位置.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2.如图,共有三角形的个数是()A.3B.4C.5D.63.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三角形C.长方形D.平行四边形4.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B.8cm,6cm,4cmC.12cm,5cm,6cmD.2cm,3cm,6cm5.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A.80B.50C.30D.20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C.80°D.65°7.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等于()A.17B.22C.17或22D.138.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9.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10.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的周长为()厘米.A.16B.18C.26D.281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A.90°B.135°C.270°D.315°12.如图,AC平分∠DAB,CE⊥AB于E,AB=AD+2BE,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①AE=(AB+AD);②∠DAB+∠DCB=180°;③CD=CB;④S△ACE﹣S△BCE=S△ADC;⑤AD=AE.A.2个B.3个C.4个D.5个二、填空题:(本大题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个小题中,请将每小题的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对应位置.13.点M(1,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14.BD是△ABC中AC边上的中线,若AB=3,BD=2,则边BC的取值范围是.15.如图,△ABC≌△DEF,BE=4,AE=1,则DE的长是.16.如图,已知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若PA=2,则PQ的最小值为,理论根据为.17.已知,如图,O是△ABC的∠ABC、∠ACB的角平分线的交点,OD∥AB交BC于D,OE∥AC交BC于E,若BC=10cm,则△ODE的周长cm.18.如图:∠DAE=∠ADE=15°,DE∥AB,DF⊥AB,若AE=8,则DF等于.三、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19.(7分)如图,已知:AD是△ABC的角平分线,CE是△ABC的高,∠BAC=60°,∠BCE=40°,求∠ADB的度数.20.(7分)如图,在△ABD和△FEC中,点B,C,D,E在同一直线上,且AB=FE,BC=DE,∠B=∠E.求证:∠A=∠F.四、解答题:(本大题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1.(10分)如图所示,在△ABC中,∠C=90°,∠BAC=6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AB于D,交BC于E,若CE=3cm,求BE的长.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3,2),B(﹣4,﹣3),C(﹣1,﹣1).(1)在图中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2)写出点△A1,B1,C1的坐标(直接写答案):A1;B1;C1;(3)△A1B1C1的面积为;(4)在y轴上画出点P,使PB+PC最小.23.(10分)如图,已知AD∥BC,∠PAB的平分线与∠CBA的平分线相交于E,CE的连线交AP于D.求证:AD+BC=AB.24.(10分)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E是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F,点M在BC边上,且∠MDF=∠ADF.(1)求证:△ADE≌△BFE.(2)连接EM,如果FM=DM,判断EM与DF的关系,并说明理由.五、解答题:(本大题2个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解答时每小题必须给出必要的演算过程或推理步骤.25.(12分)如图:(1)P是等腰三角形ABC底边B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作BC的垂线,交AB于点Q,交CA的延长线于点R.请观察AR与AQ,它们有何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2)如果点P沿着底边BC所在的直线,按由C向B的方向运动到CB的延长线上时,(1)中所得的结论还成立吗?请你在图(2)中完成图形,并给予证明.26.(12分)如图1,点A是线段BC上一点,△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1)连结BE,CD,求证:BE=CD;(2)如图2,将△ABD绕点A顺时针旋转得到△AB′D′.①当旋转角为度时,边AD′落在AE上;②在①的条件下,延长DD’交CE于点P,连接BD′,CD′.当线段AB、AC满足什么数量关系时,△BDD′与△CPD′全等?并给予证明.2015-2016学年重庆市江津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个小题的下面,都给出了代号为A、B、C、D的四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答题卷对应位置.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考点】轴对称图形.【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B、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2.如图,共有三角形的个数是()A.3B.4C.5D.6【考点】三角形.【分析】根据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数出三角形的个数.【解答】解:图中有:△ABC,△ABD,△ABE,△ACD,△ACE,△ADE,共6个.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关键是掌握三角形的定义,数三角形时,要不重不漏.3.下列图形具有稳定性的是()A.正方形B.三角形C.长方形D.平行四边形【考点】三角形的稳定性.【分析】根据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解答.【解答】解: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中只有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的性质.4.以下列各组线段长为边,能组成三角形的是()A.1cm,2cm,4cmB.8cm,6cm,4cmC.12cm,5cm,6cmD.2cm,3cm,6cm【考点】三角形三边关系.【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A、1+2<4,不能组成三角形;B、4+6>8,能组成三角形;C、5+6<12,不能组成三角形;D、3+2<6,不能够组成三角形.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简便方法是看较小的两个数的和是否大于第三个数.5.如图,将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角尺的一边上,∠1=30°,∠2=50°,则∠3的度数为()A.80B.50C.30D.20【考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BC∥DE得内错角∠CBD=∠2,由三角形外角定理可知∠CBD=∠1+∠3,由此可求∠3.【解答】解:如图,∵BC∥DE,∴∠CBD=∠2=50°,又∵∠CBD为△ABC的外角,∴∠CBD=∠1+∠3,即∠3=50°﹣30°=20°.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关键是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将所求角与已知角转化到三角形中,寻找角的等量关系.6.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50°,则它的底角是()A.50°B.50°或65°C.80°D.65°【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专题】分类讨论.【分析】分这个角为底角和顶角两种情况讨论即可.【解答】解:当底角为50°时,则底角为50°,当顶角为50°时,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求得底角为:65°,所以底角为50°或6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两种情况讨论是解题的关键.7.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4,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等于()A.17B.22C.17或22D.13【考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4和9,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4+4=8<9,0<4<9+9=18,∴腰的不应为4,而应为9,∴等腰三角形的周长=4+9+9=22,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8.如果正多边形的一个内角是144°,则这个多边形是()A.正十边形B.正九边形C.正八边形D.正七边形【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分析】正多边形的每个角都相等,同样每个外角也相等,一个内角是144°,则外角是180﹣144=36°.又已知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度,由此即可求出答案.【解答】解:360÷(180﹣144)=10,则这个多边形是正十边形.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利用了多边形的外角和是360°这一定理.9.下列各组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A.AB=DE,BC=EF,∠A=∠DB.∠A=∠D,∠C=∠F,AC=EFC.AB=DE,BC=EF,△ABC的周长=△DEF的周长D.∠A=∠D,∠B=∠E,∠C=∠F【考点】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三组对应边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简称SSS))可得当AB=DE,BC=EF,AC=DF可判定△ABC≌△DEF,做题时要对选项逐个验证.【解答】解:A、满足SSA,不能判定全等;B、AC=EF不是对应边,不能判定全等;C、符合SSS,能判定全等;D、满足AAA,不能判定全等.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在应用判定方法做题时找准对应关系,对选项逐一验证,而AAA,SSA不能作为全等的判定方法.10.如图: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若BC=8厘米,AB=10厘米,则△EBC的周长为()厘米.A.16B.18C.26D.28【考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分析】利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AE=CE,再等量代换即可求得三角形的周长.【解答】解:∵DE是△ABC中AC边的垂直平分线,∴AE=CE,∴AE+BE=CE+BE=10,∴△EBC的周长=BC+BE+CE=10厘米+8厘米=18厘米,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的应用,注意: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11.如图,已知△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A.90°B.135°C.270°D.315°【考点】多边形内角与外角;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分析】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得两个锐角和是90度,再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度,即可求得∠1+∠2的值.【解答】解:∵∠C=90°,∴∠A+∠B=90°.∵∠A+∠B+∠1+∠2=360°,∴∠1+∠2=360°﹣90°=27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知道剪去直角三角形的这个直角后得到一个四边形,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求解是解题的关键.12.如图,AC平分∠DAB,CE⊥AB于E,AB=AD+2BE,下列结论正确的有()个①AE
本文标题:重庆市江津区2015-2016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158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