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马鞍山市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组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计算错误的是()A.14772B.60523C.9258aaaD.3223【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再作判断.【点评】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简成最简二次根式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实质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根指数与被开方数不变.2.下列四组线段中,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4,5,6B.1.5,2,2.5C.2,3,4D.1,2,3,【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只要验证两小边的平方和等于最长边的平方即可.【解答】解:A、42+52=41≠6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A选项错误;B、1.52+22=6.25=2.52,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B选项正确;C、22+32=13≠42,不可以构成直角三角形,故C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直角三角形.3.实验学校八年级一班十名同学定点投篮测试,每人投篮六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如下:5,4,3,5,5,2,5,3,4,1,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分别为()A.4,5B.5,4C.4,4D.5,5【分析】根据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结合所给数据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1,2,3,3,4,4,5,5,5,5,这组数据的众数为:5;中位数为:4.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及中位数的定义.4.若0x,则化简2|1x|Px的结果是()A.12xB.21xC.-1D.1【分析】利用二次根式的意义以及绝对值的意义化简.【解答】解:∵x≤0,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绝对值的代数定义:①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②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③零的绝对值是零.5.下表记录了某校4名同学游泳选拨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队员1队员2队员3队员4平均数x(秒)51505150方差2S(2秒)3.53.514.515.5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又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该选择()A.队员1B.队员2C.队员3D.队员4【专题】常规题型;统计的应用.【分析】据方差的意义可作出判断.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解答】解:因为队员1和2的方差最小,队员2平均数最小,所以成绩好,所以队员2成绩好又发挥稳定.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方差的意义.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方差越大,表明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大,即波动越大,数据越不稳定;反之,方差越小,表明这组数据分布比较集中,各数据偏离平均数越小,即波动越小,数据越稳定.6.如图,菱形ABCD中,60B,AB=2cm,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结AE、EF、AF,则AEF的周长为()A.23cmB.43cmC.33cmD.3cm【分析】首先根据菱形的性质证明△ABE≌△ADF,然后连接AC可推出△ABC以及△ACD为等边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定理又可推出△AEF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E的长继而求出周长.【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AD=BC=CD,∠B=∠D,∵E、F分别是BC、CD的中点,∴BE=DF,在△ABE和△ADF中,∴△ABE≌△ADF(SAS),∴AE=AF,∠BAE=∠DAF.连接AC,∵∠B=∠D=60°,∴△ABC与△ACD是等边三角形,∴AE⊥BC,AF⊥C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与底边上的高线重合),∴∠BAE=∠DAF=30°,∴∠EAF=60°,∴△AEF是等边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菱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三角形中位线定理.7.如图所示,四边形OABC是正方形,边长为6,点A、C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点D在OA上,且D点的坐标为(2,0),P点是OB上一动点,则PA+PD的最小值为()A.210B.10C.4D.6【专题】压轴题;动点型.【分析】要求PD+PA和的最小值,PD,PA不能直接求,可考虑通过作辅助线转化PD,PA的值,从而找出其最小值求解.【解答】解:连接CD,交OB于P.则CD就是PD+PA和的最小值.∵在直角△OCD中,∠COD=90°,OD=2,OC=6,故选:A.【点评】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轴对称及勾股定理等知识的综合应用.8.如图是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则k,b的符号是()A.k0,b0B.k0,b0C.k0,b0D.k0,b0【专题】数形结合.【分析】先根据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一、三象限可知k>0,由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可知b>0,进而可得出结论.【解答】解:∵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一、三象限,∴k>0,∵函数的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b>0.故选:D.xxyy第8题第7题第6题FECABCDOOBAP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即一次函数y=kx+b(k≠0)中,当k>0时,函数图象过一、三象限,当b>0时,函数图象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9.如图,在一张ABC纸片中,90C,60B,DE是中位线。现把纸片沿中位线DE剪开,计划拼出以下四个图形:①邻边不等的矩形;②等腰梯形;③有一个角为锐角的菱形;④正方形。那么以上图形一定能拼成的个数为()A.1B.2C.3D.4【专题】压轴题.【分析】将该三角形剪成两部分,拼图使得△ADE和直角梯形BCDE不同的边重合,即可解题.【解答】解:①使得BE与AE重合,即可构成邻边不等的矩形,如图:∵∠B=60°,∴CD≠BC.②使得CD与AD重合,即可构成等腰梯形,如图:③使得AD与DC重合,能构成有两个角为锐角的是菱形,如图:第9题DAECB故计划可拼出①②③.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运用,考查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性质,本题①中求证BD≠BC是解题的关键.10.一个有进水管与出水管的容器,从某时刻开始4min内只进水不出水,在随后的8min内既进水又出水,每分钟的进水量和出水量是两个常数,容器内水量y(单位:L)与时间x(单位:min)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8min时容器内的水量为()A.20LB.25LC.27LD.30L【专题】常规题型.【分析】先求得从4分钟到12分钟期间每分钟容器内水量的增加速度,然后再求得8分钟时容器内的水量即可.【解答】解:(30-20)÷(12-4)=1.2520+1.25×(8-4)=25.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一次函数的应用,依据函数图象求得从4分钟到12分钟期间每分钟容器内水量的增加速度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第小题5分,共2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11.函数21xyx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分析】根据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分母不等于0列式计算即可得解.【解答】解:由题意得,x+2≥0且x-1≠0,解得x≥-2且x≠1.故答案为:x≥-2且x≠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自变量的范围,一般从三个方面考虑:(1)当函数表达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x/miny/L3020101284第10题O(2)当函数表达式是分式时,考虑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3)当函数表达式是二次根式时,被开方数非负.12.将直线2yx向下平移2个单位,所得直线的函数表达式是__________。【分析】根据平移k值不变,只有b只发生改变解答即可.【解答】解:由题意得:平移后的解析式为:y=2x-2=2x-2,即.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y=2x-2.故答案为:y=2x-2.【点评】本题考查图形的平移变换和函数解析式之间的关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平移与图形上某点的平移相同.平移中点的变化规律是:横坐标左移加,右移减;纵坐标上移加,下移减.平移后解析式有这样一个规律“左加右减,上加下减”.关键是要搞清楚平移前后的解析式有什么联系.13.数据1x,2x,3x,4x的平均数是4,方差是3,则数据11x,21x,31x,41x,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__________。【分析】由于数据x1+1,x2+1,x3+1,x4+1的每个数比原数据大1,则新数据的平均数比原数据的平均数大1;由于新数据的波动性没有变,所以新数据的方差与原数据的方差相同.【解答】解:∵数据x1,x2,x3,x4的平均数是4,∴数据x1+1,x2+1,x3+1,x4+1的平均数为5,∵数据x1,x2,x3,x4的方差是3,∴数据x1+1,x2+1,x3+1,x4+1的方差为3.故答案为5,3.【点评】本题考查了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小;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也考查了算术平均数.14.一根长16cm牙刷置于底面直径为5cm、高为12cm的圆柱形水杯中。牙刷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为hcm,则h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专题】三角形.【分析】先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再根据勾股定理解答即可.【解答】解:当牙刷与杯底垂直时h最大,h最大=16-12=4cm.当牙刷与杯底及杯高构成直角三角形时h最小,故h=16-13=3cm.故h的取值范围是3cm≤h≤4cm.故答案是:3cm≤h≤4cm.【点评】此题将勾股定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考查了同学们的观察力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推理能力,有一定难度.三、解答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90分)15.(8分)计算:01|23|16()3【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绝对值、算术平方根和零指数幂的意义计算.【点评】本题考查了绝对值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注意零指数幂的意义.16.(10分)如图,在RtABC中,90C,3AC,点D为BC边上一点,且BD=2AD,,求RtABC的周长(保留根号)。【分析】要求△ABC的周长,只要求得BC及AB的长度即可.根据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求得AD的长度,也可求得CD的长度;再根据已知条件求得BD的长度,继而求得BC的长度;运用勾股定理可以求得AB的长度,求得△ABC的周长.【解答】解:在Rt△ABC中,∠C=90°,则由勾股定理得AD2=AC2+CD2,∵∠DAC=30°,BDCA∴AD=2DC,【点评】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要熟练掌握好边角之间的关系.17.(10分)如图,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为1,每个小正方形的顶点叫做格点。(1)以格点为顶点画ABC,使三这长分别为4,8,13;(2)若RtDEF的三边长分别为m、n、d,满足2344mnn,求三边长,若能画出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请画出该格点三角形。专题】作图题.【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画出图形即可.(2)先将等式变形,根据算术平方根和平方的非负性可得m和n的值,计算d的值,画出格点三角形即可.(1)(2)【解答】解:(1)如图(1)所示:【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格点三角形、算术平方根和平方的非负性,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8.(12分)如图,在ABCD中,E、F分别是AB、DC边上的点,且AE=CF。(1)求证:△ADE≌△CBF;(2)若90DEB,求证四边形DEBF是矩形。【专题】证明题.【分析】(1)由在▱ABCD中,AE=CF,可利用SAS判定△ADE≌△CBF.(2)
本文标题:马鞍山市和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18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