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
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08级高校教师在职研究生陈冬云【摘要】:伊丽莎白时代,即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激情大增,这一时期的文学出现了新的体裁,如十四行诗、长、短篇小说以及打破悲喜剧界限的戏剧等等。这时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最常见的主题是:时间在飞快地流逝,爱情永恒不灭,死亡不可避免,要抓住时光及时行乐,不同风格的诗歌为这些主题赋予了新的时代风采。【关键词】:文艺复兴运动爱情诗及时行乐寓教于乐文艺复兴是14~16世纪反映西欧各国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文化运动。它是以复兴古罗马希腊文化为名,以人文主义为旗帜,形成了人文主义社会思潮。所谓人文主义,其核心内容就是提倡人性,反对神性,要求人们追求现世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反对宗教束缚和盲从盲信。其实质是欧洲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这一历史阶段的过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是资产阶级为自己登上历史舞台并最终夺得统治地位而进行的舆论准备。所以马克思说: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使穿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新的一幕。它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需要,为近代自然科学和各种学术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其主要中心最初在意大利,16世纪扩及德意志、尼德兰、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等地。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特征是人文主义,具体表现在科学、宗教、文学、艺术和教育等诸多方面。人文主义者要求文学艺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科学为人生谋福利,教育发展人的个性,即把人的思想、感情和智慧从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这时期涌现出大批杰出的艺术家和优秀的作品,诗歌的创作更是浩如烟海,而诗歌的主题围绕时间、爱情展开。诗人们歌咏爱情,追求美,号召人们摆脱束缚,及时行乐,享受现世的幸福。与此同时,诗人们深入生活,作品反映现实,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一、时间与死亡艾特蒙德·斯宾塞(EdmundSpenser,1552-1599)在《爱情小唱》中巧妙地隐含了时间的特性:时间既有衰亡意象的直线发展性,又有永恒意象的圆形循环性。他的《爱情小唱》以89首十四行诗作为整体,阐释了斯宾塞的时间观:人类可以通过爱情和诗歌两种方式战胜时间,即变直线时间为圆环时间,以达到永恒。这使得《爱情小唱》的意义已经超脱了一般的爱情诗歌,具有深刻的哲理---文学使人不朽。在Sonnet75中,诗人认为只要依仗诗句,爱情便可以不朽,声名也可以永存。诗人在一开始就讲述有一天他把爱人的名字写在沙滩上,但海浪却冲跑了字迹,当他再次写下时,辛苦又被潮水变成了徒劳,他的爱人说使世间的事物不朽这是徒劳,而诗人却认为他的诗句可以征服时空,使他的爱人不朽,使爱永存。他写道:...让低贱的东西去筹谋/死亡之路,但你将靠美名而永活;/我的诗将使你的美德长留,/并把你光辉的名字写在天国。/死亡可以征服整个的世界,/我们的爱将永存,生命永不灭。(胡家峦译)在这里诗人采用了一种普遍的意象:潮起潮落象征着人的生命,生老病死循环往复,而并非一个固定静止的事物。潮水正是生命的源泉,男人写的字被海水吞没正是寓意人必须服从生命循环的规律。但是惟一不变的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因为,诗歌已使之永恒。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中也经常提到这种思想。在他那首著名的Sonnet18中,他写道:死神夸口你在他影子里踯躅,/你将在不朽的诗句中与时间同长。/只要人类在呼吸,眼睛看得见,/我这诗就活着,使你的生命绵延。(屠岸译)他认为真正伟大且永恒的诗人的诗作,可以与时间抗衡,使诗人永存。他相信他的诗歌和主题本身比死亡和时代这两者都更有力。二、爱情是永恒的主题。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以人为本,来反对神的权威。人文主义者认为追求爱情是人的天性,人人拥有享受爱情幸福的权利和自由。这种崭新的爱情观念与神权主义所宣扬的禁欲主义是截然对立的。爱情是人类最美的感情,而诗歌是精粹的语言。用精粹的语言描写人类这种感情的爱情诗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大放异彩。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共154首,主题就是友谊与爱情。他在诗篇里大胆歌咏爱情,盛赞尘世的情欲,抒发了爱情给人带来的欢愉与欣喜,悲凉与忧伤,表达了对矢志不渝的忠贞爱情海枯石烂誓死不变的坚定信念。在诗人的心目中,爱情是那样的珍贵和美妙,神圣而又崇高。在莎士比亚的爱情诗篇中,诗人使用了一系列的缤纷意象。烘托出爱人的娇媚容颜和美好心灵,讴歌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他把爱人比作太阳、夏天和芳艳等自然界中的美好事物。即使这样。这些自然尤物仍然稍逊一筹,因为它们都有自身的缺点。而他的爱人却是那样的完美无缺。我怎么能够把你比作夏天?/你不独比他可爱也比他温婉;/狂风把五月宠爱的嫩蕊作践,/夏天出赁的期限又未免太短;/他那炳耀的金颜又常遭掩蔽;/天上的眼睛有时照得太酷烈,/给机缘或无常的天道所摧折,/没有芳艳不终于凋残或销毁。/但你的长夏将永不凋落,/也不会损失你这皎洁的红芳;/或死神夸口你在他影里漂泊,/当你在不朽的诗里与时同长。/只要一天有人类,或人有眼睛,/这诗将长在,并且赐给你生命。英国的爱情诗以爱德蒙·斯宾塞的89首《爱情小唱》为开端。他在诗中描述了姑娘的美丽。美哉,我的爱人。/偶然瞥见/她美丽的金色头发在风中飘舞;/美哉,当那红润的双颊上玫瑰吐艳。/当她双眸中有爱的火光闪现。/美哉。当她挺起胸乳,/像满载奇珍异宝的航船,/美哉,当她用微笑祛散开那遮掩她美丽光辉的骄傲云团。/而她最美之时,则是她轻轻开启,那红宝石与白珍珠的富丽之门/吐出连珠的妙语√传达着优雅温柔的情意。/余者皆为造化神工/唯此处是心的惊奇。(美哉,我的爱人)...诗中的男主人公竭尽所能去描绘爱人的美丽,笔法相当细腻。他在赞颂恋人外表美的同时更赞颂了更为美丽的发自内心的柔情。托马斯·坎皮恩对女子的赞美:有一座花园在她的脸上。/盛开着百合和玫瑰;/那地方是个美妙的天堂:/还有各种鲜果累累:/没人能买那儿生长的樱桃/除非它们自己叫唤,樱桃熟了!(托马斯·坎皮恩:《樱桃熟了》)。这里女子面庞俨然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白色的百合和粉色的玫瑰喻示她那白皙红润的脸颊,而最让人倾心的便是那樱桃般的红唇,等到樱桃熟了,这位恋人也就会来到诗人身边。这里诗人用花的意象去勾勒美颜,姑娘的容颜不仅跃然纸上,更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本·琼生写的爱情诗不多。但是不落俗套。《致西丽娅》是他的爱情诗的代表作,这首诗不落俗套,说法巧妙,结构完整,风格典雅。因其优美动人的韵律被谱成歌曲,广为流传至今。诗中写到:请用你的眼神为我祝酒,/我也用我的眼睛为你干杯!/愿你把一个热吻留在杯中,/天下的醇醪算它最美;/我灵魂渴望着这一杯啊,啜饮一口心也醉。/即使众神仙献出他们的美酒,我也不愿交换这神圣的一杯!/我曾经赠你一环玫瑰,不是为了荣耀和献媚,只为花环祈福,愿它永不枯萎。/蒙你对它亲吻呼吸,又把花环给我送回;/从此它永久鲜艳、芳香,只因你赐给它无比光辉!诗中所歌颂的是一种令人向往的精神之爱,超凡脱俗的爱,完全可以同一直都令世人感叹着的柏拉图式的爱情相媲美。这首爱情诗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无与伦比的。令人回味无穷。约翰·邓恩的诗大部分都是爱情诗。其奇思妙喻显于首首诗作。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告别辞:莫悲伤》我们的灵魂即便是两个/那也和圆规的两只脚相同。/你的灵魂是圆心角。没有任何动的迹象,另只脚移了,它才动。/这只脚虽然在中心坐定,/如果另只脚渐渐远离,/它便倾斜着身子侧耳倾听,/待到另只脚归返,它就直立。/对于我,你就是这样。/我像另一只脚/必须倾斜着身子转圈,/你坚定,我的圆才能画的好。/我才能终止在出发地原点。在诗中邓恩用圆规双脚来比喻连在一起永远分不开的一对情人。虽然离别也能彼此相连。丈夫动,妻子也随之移动。这表明爱情的长久需要男女双方共同的努力,女方对爱情坚贞不渝,男方也同样坚定的爱着女方。即使他们分离。他们的爱也会像圆规的两只脚,始终紧紧联系在一起。因此,他们不必为离别而悲伤。诗人不仅表达出两人虽然分离却彼此相连,而且也暗指你要做那只定脚,坚贞不渝。爱情是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亘久不变的主题,人类从来没有停下过对爱与美的追求和探索的脚步,诗人们以他们特有的浪漫情怀和天赋谱写了一首首美妙的诗歌来吐露心中的爱情,和对美的向往。三、及时行乐的思想在这一时期的爱情诗中还出现了及时行乐的主题。其中思想接近于我国唐诗中的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及时行乐是文艺复兴时期诗歌中非常普遍的一个主题,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它既是对中世纪宗教禁锢人类思想的反抗,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慨叹。诗人们用诗歌来反对来世观点和禁欲,肯定人本身和现世生活。然而诗人以及时行乐为主题,却有着不同的目的。同样是认识到时间的摧毁力量,有的诗人以此为理由,劝诫爱人与自己把握时光,及时行乐;有的诗人,如斯宾塞、莎士比亚,却以及时行乐为武器,向时间发起了挑战。在安德鲁·马维尔(AndrewMarvell)的《致羞涩的姑娘》中可见,与其让时光把我们慢慢噬咬,/不如把我们的时光一口吞掉。/让我们把全身力气和所有甜蜜/揉合在一起,卷进一个球里,/冲破限制人生的两扇铁门,/奋力去争夺欢乐的人生。(何功杰译)在罗伯特·赫里克的诗《致少女们,抓紧时光》中可见,可以采花的时机别错过/时光老人在飞驰;/今天还在微笑的花朵/明天就会枯死/太阳,那盏天上的华灯/向上攀登得越高/路程的终点就会越临近/剩余的时光也越少。/青春的年华是最美好的/血气方刚,多热情;/过了青年,那越来越不妙的,年月会陆续来临。/那么,别怕羞,抓住机缘。/你们该及时结婚/你一旦错过了少年/会成千古恨。还有斯宾塞一首Sonnet70,更显得清新活泼.嘱咐她赶快收拾停当,/到爱神的信徒中侍候;/爱神会使人流泪,懊丧,/要是她错过她的良偶。/在青春的时候要加速赶快,/没有人能把逝去的时光召回。(李霁野译)诗人劝告姑娘莫负韶光,及时接受爱情,否则机缘便稍纵即逝。四.诗歌中的寓教于乐蕴藏人生哲理古罗马理论家贺拉斯最早提出寓教于乐的主张。此外,他还指出诗在人类历史上的教化作用:在洪荒时代,奥菲士这先知和神巫,/使人类不再残杀,放弃野蛮的生活,/所以相传他能够驯服凶猛的狮虎;/据说当年安斐翁把忒拜城堡建筑,/用琴音求得顽石点头,听凭他摆布。/在远古时代,诗人们有聪明的禀赋;/他教人划分公与私,判别敬与渎;/制止淫乱的结合,定下婚姻的礼数,/建立了大邑通都,把法律刻在匾木,//所以诗人与诗歌被视若神圣的人物。(《诗艺》)这几行诗被文艺复兴时期的理论家奉为至宝,诗不但不会伤风败俗,而且能够促进道德的教化。人类知识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是由于诗人的启迪。薄伽丘首先采取此说并且予以发扬。他在《异教神父》中说:使懒人勤奋,使懦夫奋发,使暴徒自制,使囚犯驯服,对善良的人予以应得的歌颂,凡此种种都是诗所产生的效果。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实践的。卡斯忒尔维德罗认为诗的目的主要在于娱乐,诗的教育功能不过是它的附带作用而已。比如,悲剧的目的在于娱乐观众,在于消遣,但是通过恐惧与怜悯的净化,悲剧也就给人以教益。并且他还进一步地认为诗的目的是娱乐平民大众,因此诗人首先应该想到为谁而写作,怎样才能使平民了解诗的奥妙,所以诗的题材应该是通俗化的,否则就不能达到娱乐的目的。这些理论,在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作家巨匠们的作品里,都得到了很好的实践。但丁的《神曲》、薄伽丘的《十日谈》、拉伯雷的《巨人传》、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以及莎士比亚的戏剧等,无论在语言、题材、人物等方面都力求面向平民。他们的作品都获得广大平民百姓的喜爱,在当时产生巨大的震撼和影响,不仅使文艺思想为之一变,它还触及意识形态,尤其是政治思想、哲学思想、世界观的全面变革。它严重地动摇了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乔叟之于英国文学,犹如但丁之于意大利文学。乔叟以诗人敏锐的目光,从属于中古英语的伦敦方言中发现蓬勃朝气与旺盛的生命力,无论翻译或创作,都坚持以这种语言为唯一的表现工具并把它提高为英国文学语言,使英语诗歌从民间歌谣的土壤中成长起来并欣欣向荣,因而被誉为英国文艺复兴的奠基人与英国诗歌之父。乔叟后期以十音节双韵诗体写成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乃是他整个创作生涯中的最高成就。在乔叟的心目中,真诚既是他的
本文标题:文艺复兴时期诗歌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31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