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1页共11页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1)大气降水:大气降水的入渗机制有活塞式下渗和捷径式下渗。沙砾质土中主要为前者,粘性土总则是两者同时发生。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强度超过入渗能力的那一部分转化为地表径流,同时也可蒸发返回大气。渗入到地面以下的水一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构成土壤水,一部分蒸发返回大气。土壤水的消耗造成土壤水分亏缺,降水补足全部水分亏缺后才能补给地下水。因此落到地面的降水综合起来有三个去向:地表径流、蒸发返回大气、下渗补给地下水。影响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的因素主要有年降水总量、降水特征、包气带岩性和厚度、地形。植被等。在分析实际区域的降水补给地下水因素时,不能狭隘的考虑其中的某个因素,应将其看作是一个相互制约的整体,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2)地表水:河流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沿着河流纵断面而有所变化。河水补给地下水时,补给量大小取决于过水断面、河床透水性(渗透系数)、河水位与地下水位的高差以及河床过水时间。用达西定律公式可以进行分析。地表水补给与大气降水补给相比较而言,空间分布上地表水属于线状补给,大气降水属于面状补给;时间分布上地表水持续时间长而大气降水持续时间有限。地表水的来源是大气降水,对地下水来说,前述的两个最重要的补给因素最终取决于大气降水,因此一个地区地下水第2页共11页资源的丰富程度取决与大气降水的多寡。潜水在整个含水层的分布面积上都能接受补给,而承压水的补给仅在含水层出露地表活鱼地表联通处才能获得补给,且与地质构造与地形的配合关系有关。大气降水及河水补给地下水水量的测定:①平原区大气降水入渗补给量=年降水量*入渗系数*补给区面积。确定入渗系数时需要考虑植被的变化。②山区降水与河水入渗量:通过测定地下水排泄量反求其补给量。3)凝结水的补给4)含水层之间的补给:相邻含水层之间通过弱透水层发生水量交换,称作越流,越流经常发生于松散沉积物中,粘性土层构成弱透水层。由达西定律分析可知,相邻含水层之间水头差越大,弱透水层厚度越小且垂向透水性越好,则单位面积流量越大。5)人工补给地下水:水库、灌溉、工业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采用的方式有地面、河渠、坑池蓄水渗补、井孔灌注。地下水的排泄:径流排泄:特点是盐随水走。1)泉:地下水的天然露头,在地形面与含水层或含水通道相交点地下水出露成泉。泉可分为上升泉和下降泉。上升泉由承压含水层补给,下降泉由潜水或上层滞水补给。根据出露原因,下降泉可分为侵蚀泉、第3页共11页接触泉和溢流泉。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泉。断层泉和接触带泉。地下水集中排泄于河、湖或海的底部时便形成水下泉。2)泄流:当河流切割含水层时,地下水沿河呈带状排泄,称作地下水的泄流。蒸发与蒸腾:特点是水走盐流。低平地区,尤其干旱气候下松散沉积物构成的平原和盆地中,蒸发和蒸腾往往是地下水主要的排泄方式。蒸发分为两种:一种是与饱水带无直接联系的土壤水的蒸发,一种是饱水带-潜水的蒸发。影响潜水蒸发,从而决定土壤与地下水盐化程度的因素是气候、潜水埋藏深度、包气带岩性以及地下水流动系统的规模。补给排泄结合起来,地下水循环可分为两大类,一是渗入-径流型,多发生在山区,发生结果是使岩土与其中赋存的地下水向溶滤淡化方向发展;一是蒸发型,多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平原,发生结果是使补给区的岩土与地下水淡化脱盐,排泄区地下水盐化,土壤盐渍化。八、地下水系统篇五:河南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姓名:学号:班级:序号:《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前言:我这学期选修了王老师的《水文地质学》公选课。王老师深入浅出的给我们讲授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知识,不仅让我对水文地质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与了解,也让我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与我第4页共11页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水文。所以,在图书馆借阅了几本关于水文地质的书籍。阅读完后,遂成稿此篇读书报告。一、阅读书籍AsitK.Bisas《水文学史》科学出版社刘四运《水科学与水文明》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章至洁,韩宝平《水文地质学基础》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二、阅读收获通过阅读,使自己对水文地质学又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水文学是一门有着很长历史的学科。现代水文学深深地根植于古代。最初,人们认识到水师生命所必需的,因而最早的文明迹象都见于河流沿岸。例如美索不达米亚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埃及的尼罗河,印度的印度河,中国的黄河。逐渐地,人们发展了供水系统,建筑了堤坝,改善了河道,挖掘了灌溉渠道。这些建筑物的出现,表明人们对于水及其功能和限度已有了某些认识,虽然这些知识还不是很科学的。最初的水文学原理是极为原始的,古代人们基本上只对利用自然感兴趣,只是到后来,在古希腊文明时期,才试图认识自然。那么,水是怎么来的?现在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水来自地球内部,即自生说;另外一种认为水来自地球以外的宇宙空间,即外生说。自生说为水提供了五种不同的来源:一是地球形成后,氢、氧等元素通过多种物理化学作用而生成;二是在玄武岩先溶化后冷却形成原始地壳的时候产生的;三是地球深处岩浆所释放的;四是火山喷发释放大量的水;五是地球内部矿物脱水分解出部分水,或者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气体在高温下与氢气作用而生成水。外生说则认为水可能是太阳系中的球粒陨石带到第5页共11页地球的;另一种可能性是太阳风到达地球大气圈上层,带来大量的氢核、碳核、氧核等原子核,与大气圈中的电子结合成氢原子、碳原子、氧原子等,再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变成水分子。自从水出现后,才有了地球其他生命的出现。可以说,水对地球生命的出现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水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摇篮。在亿万年前的海里,孕育了最初的蛋白质,从而开始了地球上漫长的生命旅程。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无脊椎到有脊椎,从水生到两栖乃至陆生,生命在得到完备的进化后,才得以摆脱对水作为生存环境的依赖。然而水仍然是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物质。地球上的生命从孕育的第一天就与水息息相关。生命的任何现象都与水紧密相连,生命演化的任何一个步骤都离不开水。换句话,水就是生命,没有水就没有生命现象。水既是构成生物体的物质基础,又是生命协调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新陈代谢,光合作用都离不开水。生物可以通过水从外界吸收营养,获得生存与运动所需的热量,有可以通过谁排泄掉体内代谢的废物和散发出多余的热量,达到养分,水分与体温的平衡,生物体内的水分平衡一旦被打破,它的生存状态必将受到损害。一个健康的人认缺水1%-2%,便觉口渴;缺水5%时就会皮肤皱折,神志不清;当缺水14%-15%时,人的生命就将很难维持。水的特殊物理和化学性质对于生物体具有重要意义。水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营养传输、酶催化的各种反应和生物能量转换的介质;二是影响生物分子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水分在人体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可以说,人体的细胞浸浴在血液和组织液中,细胞通过血液和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科学发达的今天,人类才开始认识到水对人类的重要性,认识到水质对人类的健康有着十分密切第6页共11页的关系,认识到水是人体真正的营养物质。人体内水不断地排出,又不断地补充,处于动态平衡。体内水的排泄途径有肾脏、肺、皮肤和肠等,其中以肾脏的排出最为重要。肾脏的在排出水的同时,对水有重吸收作用,故肾脏排出水量随体内水量的对少而变化,对调节水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水不仅孕育了生命,也孕育了文明。水贯穿于人类发展历史的长河中。从大禹治水到三峡大坝的建成,人类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水。四千年前的夏初,社会发展已经进入私有制,古人在发展引水灌溉的基础上,已能引水设沟池以固城邑。三千年前的周代,沟洫制度已使田野中分布着不同等级渠道形成的灌溉系统。东周秦汉以来,芍陂灌溉工程、引漳十二渠、都江堰、郑国渠、灵渠等大型的农业灌溉和水运工程相继建成,有的灌地数百万亩,贯通两大水系,泽被中华两千余。之后,中国的水利事业也长盛不衰,水利工程的功能不断扩展,以农业灌溉、航运、发电、城市供水为直接功用的水资源开发推动着农业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城市的形成、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全面发展。然而,在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因为过度利用,严重污染等因素,水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此,我们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努力:一是节水优先。在国家发展过程中,选择适当的发展项目,建立“有多少水,办多少事”的理念,杜绝水资源的浪费;同时需要良好的管理和技术手段,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积极发展节水的工业、农业技术。二是治污为本。这要求我国的水污染防治战略应尽快实行调整,从末端治理专项源头控制和全过程监控。我国还有大量的工业企业仍然是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如果大力推行情节生产,实行污染物排第7页共11页放的源头控制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排放会有较大幅度的削减,工业生产也可以做到增产不增污。三是多方开源。这主要指开发非传统水资源。过去主要着眼于传统水资源的开发即当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开发,当发现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和地表水逐渐枯竭后又想到远距离调水。但远距离调水除了需要十分昂贵的基础投资和运行费用外,还有施工、管理方面的苦难,同时生态影响是近年来人们关心的又一重要问题。非传统水资源包括:雨水、再生的污染水、海水、空中水资源等。只要我们能遵从以上三点,就能保证水资源的良性平衡,就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人类就能与自然和谐相处。附送:水文局抗震救灾事迹: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水文勇士水文局抗震救灾事迹: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的水文勇士本站讯(通讯员刘建明)四川汶川大地震,震撼了中华大地;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抗大灾的民族精神,震撼了天地。灾难发生后,江西水文人时刻牵挂着同胞们的安危,为党中央、国务院迅速组织指挥的救援行动所鼓舞,时刻听从祖国的召唤;行动迅速,紧急组建水文抢测预备队,随时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临危受命,江西水文勇士始终奋战在抗震救灾最前线;心系灾区,踊跃为灾区群众献爱心;坚守岗位,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支援抗震救灾。行动迅速,紧急组建水文抢测预备队地震后在四川形成的30多处大大小小的堰塞湖随时面临着溃坝的威胁。为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第8页共11页生命财产安全,水利部紧急部署对这些处于高度威胁的堰塞湖进行现场勘测,为及时排除堰塞湖险情提供决策依据。水文部门义不容辞地承担着这一艰巨任务。5月16日,水利部水文局向江西省水文局下达指令,要求紧急组建水文抢测预备队,随时听候派遣,奔赴地震灾区进行现场水文监测。接到指令后,江西省水文局高度重视,立即向省水利厅领导报告,在省水利厅领导的指示下,紧急行动起来。在全省各水文局迅速调集具有丰富实战经验、业务技术过硬、身体健康的水文精兵强将;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就将江西水文抢测预备队11人名单上报水利部水文局;在24小时之内把便携式水文监测仪器设备,以及队旗、服装、背包等工作生活、安全用品等落实到位,做好了出征前的各项准备。临危受命,滤布立即奔赴抗震救灾最前线5月18日,接到水利部水文局的出征命令后,江西省水文局迅速完成了人员集结。江西水文第一支由四人组成的赴川抢测队于19日晚从南昌直飞成都。临行前,江西省政府副省长熊盛文、江西省水利厅厅长孙晓山等领导为抢测队送行,并作出征动员,要求全体水文抢测队员要服从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门的统一指挥,遵守纪律,服从命令,履行职责,不怕艰苦,顽强拼搏,科学监测和分析,为抗震救灾作出水文人的贡献。入川后,江西水文抢测队被编入第七突击队,统一由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水文专业组指挥。队员们深感任务的艰巨,牢记行前省领导、省水利厅领导的嘱托,始终勇敢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敢于面对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用水文人的智慧、责任、忠诚和奉献,在地震灾区谱写了一曲曲抢测堰塞湖的战歌,为排除堰塞湖险情作出了突出贡献。震区环境险恶,勘测现场险象环生。队员们目标只有一个,不辱使命,坚决第9页共11页完成任务。“一把刀”堰塞湖位于绵竹市汉旺镇境内,湖的两岸是悬崖峭壁,其上面还有几处堰塞湖,严重威胁着下游群众的生命安危。为了完整获取该堰塞湖的水文数据,江西水文抢测队三上“一把刀”进行现场勘测。队员们每次从德阳驻地驱车一
本文标题:水文地质学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4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