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社会性动物》读书分享
社会性动物社会性动物1社会性动物“美国社会心理学的《圣经》”“是最好的一部杰作”。本书从1972年出版第一版以来,在世界范围内畅销数千万册,是社会心理学领域内最具影响的著作。内容简介: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说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并且解释了很多社会心理学的问题“从众,大众传播,宣传,自我认知,偏见,定型等”作者简介:E•阿伦森(ElliotAronson),当代最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师从20世纪最伟大的社会心理学费斯廷格,是美国心理学会110年历史上唯一一位获得所有三项大奖的心理学家:杰出研究奖(1999年)、杰出教学奖(1980)和杰出著作奖(1975)。主要研究兴趣是社会影响和态度改变、认知失调、人际吸引等。2社会性动物3社会性动物4亚里士多德有言:“社会从本质上看是先于个体而存在的,那些不能过公共生活,或者可以自给自足不需要过公共生活,因而不参与社会的,要么是兽类,要么是上帝”。人生来便处于社会之中,一举一动都受到社会施加的影响。阿伦森的《社会性动物》一书,对社会心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社会心理学通过科学的检验、观察制造情景、实验条件的严格控制、精确而广泛的资料对人类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解释人类在社会中的行为。社会性动物5评价《社会性动物》是阿伦森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社会心理学的“圣经”。作者并非机械地罗列知识点,而是结合了大量真实案例,讨论了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偏见等现实问题,体现了一位科学大师的人文情怀。读了这本书,你不仅可以获得许多有趣的心理学知识,还能感受到心理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汇点的独特魅力。社会性动物第一章6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社会性动物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人之所以成为人,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文明社会中,每时每刻都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如果把这种影响全部扔掉,一个人不再和别人发生任何互动,那么这个人其实已经算不上是人类了。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情境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一般人的想象,对于我们的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7社会性动物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人类其实是“认知吝啬者”:因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有限,我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再做出最优的判断,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倾向于维护现有的知识、信念、态度和偏见。8社会性动物9案例1“证实偏差”:当我们持有某种信念时,就会主动寻找那些支持我们信念的证据,而忽视那些与我们的信念相违背的证据。2.“事后聪明偏差”:如果知道了一件事的结果,我们经常会误认为,自己之前已经预测到了这样的结果。社会性动物10人类的大脑在处理信息时的能力是有限的,人们并不会理性分析全部信息,而是会找捷径,依赖于直觉偏见,做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决策。这种倾向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思维比自己想象得更保守。社会性动物态度可能不是行为的原因,而是对于行为的事后解释在一些情况下,态度和行为之间其实没什么关系。在一些时候,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因果关系甚至是反过来的:我们首先做出了某种行为,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认为自己的是合乎逻辑的、合理的,是反映了我们的态度的。11社会性动物12如果一个人同时拥有心理上不一致的两种认知,比如矛盾的想法、态度、信念、意见,就会进入认知失调状态。这种认知失调让我们感到不愉快,于是我们就会有意化解这种冲突的状态。社会性动物13案例以吸烟为例,一位烟民如果看到一篇医学报道说吸烟会导致癌症,那么“我吸烟”和“吸烟导致癌症”这两种认知就会失调。最好的解决办法可能是戒烟,将“我吸烟”的认知变为“我不吸烟”,这样冲突就化解掉了。但是,戒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没法戒烟,烟民就可能使用别的办法,比如寻找“吸烟与癌症无关”的证据。社会性动物第二章14从众社会性动物15人类是社会性动物这一事实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要处于个人价值取向与社会要求遵从的价值取向的紧张冲突状态中.社会性动物16人们最喜欢的是与小组标准相一直的仿效者,最不喜欢的是偏离者.群体思维:“人们所采取的这样一种思考模式:在一个具有凝聚力的排他小群体中,由于人们共同的追求占统治地位,因此该群体无视那些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所做的实事求是的评价”什么是从众?从众可以定义为,由于受到来自他人或者群体的真实的或者想象的压力,一个人的行为或者意见发生了改变.社会性动物奖惩与信息:有两个原因可能导致那些像我们一样的人出现从众.原因之一是他人的行为可能使我们确信自己最初的判断是错误.另一个原因则是我们可能希望在群体中逃避惩罚(例如,被拒绝或嘲笑)或者获得奖励(例如,得到喜爱或认可)17社会性动物第三章18大众转播,宣传和说服社会性动物媒体的情绪感染媒体对某件负面事件的报道可能会引起类似事件的发生,这源于群众的盲目模仿行为。尽管媒体并非有意,但是媒体对报道重点的选择使得媒体可能决定随后发生的事件——而不仅仅是对事件的报道。19社会性动物说服的两种途径中心路径:对观点加以权衡,对相关的事实或数据加以考虑,在对问题进行系统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边缘路径:没有经过多少思考地依据那些简单的、往往不太相关的线索对观点作出正确、错误或吸引的反应。20社会性动物21需要注意的是,很少有那种说服纯粹是由中心路径或边缘路径引起的,大部分都包含这两种路径的成分.比如某电脑的广告,既吹捧其配置、运行速度等,也选用年轻的广告演员说出广告词“好家伙,你搞到了X牌”。对配置和参数的介绍,就是一种中心路径的说服,让人了解到这种电脑的性能优越,从而吸引关注性能的观众。而年轻的广告演员及感叹性的广告词,是一种边缘说服,使人感觉到用这个电脑会很酷,从而吸引青少年。社会性动物22那么有哪些可以增加宣传效果的方法呢?很明显,提高可信性是一个关键因素。那么如何提高可信性呢?第一,如果一个宣传者的立场明显与其私人利益相反,他的可信性就增加了。比如,售卖某品牌电脑的店主在回答什么电脑最好用时,推荐了(自己没有售卖的)另一个品牌,那么他的可信度就增加了。第二,如果一个宣传者看起来没有试图影响他们的意见,他的可信度会增加。如果一位股票经纪人向你推荐股票,你可能会犹豫。但当你无意中听到他跟别人聊天说某股票价格可能会上涨时,你反而更可能购买该股票。第三,如果我们喜欢并认同某个人,那么至少是在不太重要的观点和行为上,他们比通常的内容更易影响我们。就好像我们很清楚明星只是为了获利而代言产品,他们的可信性很低,但是我们仍然愿意接受他们的宣传。增加宣传效果的方法社会性动物第四章23社会认知社会性动物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背景对社会判断的影响:社会思考的一条基本原理是,所有的判断都是相对的,我们的思考往往受到背景的影响。下面依次分析不同的背景影响因素。24社会性动物251.参照点与对比效应:对特定对象的评价可能比实际上更好或更差,这取决于它与什么东西相比较,即“对比效应”。向男大学生播放一段电影《霹雳娇娃》(正如你所想,“娇娃”是一些特别漂亮的年轻女子),要求他们在观看影片前后各评价一次初次约会的女朋友的吸引力。很显然,看过影片后,他们对女朋友吸引力的评价明显降低了。这种对比在生活中非常常见,如房产销售可能会先带你看一间很破的房子,再带你去看他真正想介绍给你的房子,也许这个房子也不怎么样,但显然“已经好很多了”。社会性动物262.启动效应认为,在解释当前的社会事件时,最近出现的或者被频繁激活的想法更可能出现在脑海里首先要求一部分被试记住一些褒义的单词(敢作敢为、独立),另一部分被试记住一些贬义的单词(鲁莽、自以为是)。五分钟后,被试们阅读一段描述虚构人物唐纳德的故事。故事内容模棱两可,例如唐纳德跳伞的行为既可以被解释为勇敢也可以解释为鲁莽等。结果发现,被试接受的“启动”,影响着他们对唐纳德的印象。如果他们接受的是贬义词启动,他们更倾向于负面描述唐纳德。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些非常微妙,我们不曾注意的线索,能够影响我们对他人行为的判断。社会性动物273.为决策设置框架假设你参加了一项实验,得知一个国家正面临着一场瘟疫,预计将有600人丧生。现在有两套对抗疾病的方案需要你选择:选择方案A,其中200人会活下来;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600人都活下来,有三分之二的可能没有一个人会活下来。你会选择哪一套方案?社会性动物28实验中72%的被试选择了方案A。好了,现在实验者要求你看另外一种决策描述:选择方案A,其中400人会死去;选择方案B,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没有人死去,有三分之二的可能600人会死去。此时你同意哪一种方案呢?实验中78%的被试选择了方案B。可是实际上,方案A和B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措辞方式。实验者认为,人们不喜欢损失,第一种决策框架下,方案B看起来像一种巨大的损失;第二种决策框架下,方案A看上去必然受损。因此决策框架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性动物294.首因效应与印象形成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两种情况,但是在印象形成领域,首因效应总是最有影响力的。阿希在实验中,向被试提供了一些描述性句子,例如:a)史蒂夫是一个聪明、勤奋、冲动、挑剔、固执、好妒忌的人;b)史蒂夫是一个好妒忌、固执、挑剔、冲动、勤奋、聪明的人。让被试读完句子后对史蒂夫进行评价。尽管两个句子提供的信息一模一样,但读到a句子的被试对史蒂夫的评价更正面。社会性动物30为什么印象形成中,首因效应这么明显呢?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注意力减退,由于观察者疲劳或注意分散,他们对后面出现的信息关注较少;二是解释性定势,最初的印象会导致对后来出现的不一致信息的低估(例如史蒂夫很聪明,他怎么会好妒忌呢?)或者转化解释(史蒂夫很聪明,挑剔只因要求高;史蒂夫很固执,挑剔是心胸狭隘)。社会性动物315.稀释效应:指的是,中性的或者无关的信息,会弱化我们的判断和印象。请被试根据描述判断两个学生的成绩高低:a)帝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b)汤姆每周课外学习大约31小时,他有一个兄弟和两个姐妹,每三个月看望一次祖父母,与一个女朋友约会过,每两周打次台球。被试们怎么说呢?他们认为帝姆比汤姆更聪明。这可能是因为,无关信息使得汤姆看起来与一般人差不多,一个普通人在学业上的成绩也应该很一般。社会性动物便捷式判断便捷式判断往往只参考很少的规则,几乎不需要思考。看几种常见的便捷式判断32社会性动物331.代表性便捷式判断我们关注对象在某方面的代表性特点,并由此推断它其他的特性。品质通常意味着高价值,因此,当我们看到价格不同的两瓶酒时,倾向于认为价格高的品质更好。虽然很多人知道,高价值并不一定意味着高品质。代表性便捷式判断常常影响我们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先是得到有关他人性别、肤色、体型、社会地位等方面的信息,再根据一些简单的规则对他们进行判断。比如,他(她)很漂亮,应该个性很好、很成功;那人衣着整洁昂贵,应该很自信、地位很高。知道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何“励志”书籍总是鼓励读者穿得像个成功人士。社会性动物342.易得性便捷式判断我们做判断时,常参考最容易想起的具体事例。如果有人问你,死于火灾的人多还是溺水的人多?人们更可能回答死于火灾的多,因为这类灾难更容易出现在新闻报道中,你在回忆时更容易抓取到这类记忆。社会性动物353.态度便捷式判断态度包含了情感和观点,我们进行判断时,对判断对象的好恶会影响我们的评价。在一项实验中,研究者发现,大学生们会根据女性所吃的食品类别,给她们特定的评价。在同等条件下,如果一位女士食用健康食品,她会被认为比食用垃圾食品的人更有魅力更可爱,即为“光环效应”。态度便捷式判断的另一个表现是“错误一致效应”,即如果我相信某件事,那么我通常认为,大多数人都是相信的。社会性动物我们对人和事如何分类,会对它们后续的发展产生影响。36社会性动物371.定型化认识与预期分类的一个重要后果是唤起我们对特定类型的预期,我们未来的互动也会建立在这种预期上面。一项经典实验中,他们对某小学的学生进行了智力测验,然后随机挑选出20%的学生,并告诉他们的老师,测验显示这些学生能成大器,今后一年智力会有很大提高。一年后他们再次检测,果然发现这部分学生比其他学生更聪明。为什么呢?当老师们相信这些学生富有潜力时,他们会更多地关注他们
本文标题:《社会性动物》读书分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450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