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第一篇范文: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抛体运动是匀变速运动,其加速度为g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3.利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来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基础知识】一、平抛运动(抛体运动定义、性质1.定义: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的作用下所做的运动。2.条件:物体具有初速度,只受作用3.性质:匀变速曲线运动4.处理方法: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竖直方向上二、平抛运动的规律水平方向上:速度0vvx=位移tvx0=竖直方向上:速度gtvy=位移221gty=合运动:速度大小22yxvvv+=方向xyvv=αtan位移大小22yxs+=方向xy=βtan运动轨迹:抛物线三、平抛运动的几个有用结论1.运动时间2.落地水平距离3.落地速度4.△v=,方向恒为5.平抛运动的v偏角与位移偏角关系tana=tanØ,则6.初速度7.其它:类平抛运动,与斜面有关的平抛运动,与平抛运动有关的临界问题四、斜抛运动【例题分析】*考点一、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例1】在高空匀速水平飞行的飞机,每隔1s投放一物体,则(A.这些物体落地前排列在一条直线上-1【例8】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行驶的拖拉机前轮直径为0.8m,后轮直径为1.25m,两轮间的轴之间的水平距离为2m,如图所示,在行驶过程中从前轮边缘的最高点A处水平飞出一小石块,0.2s后从后轮边缘最高点B处也水平飞出一石块,这两石块先后落在地面上的同一位置,g=10m/s2,求拖拉机行驶的速度大小。*三、探索与提高【例9】如图所示,一个圆柱形容器,内壁是光滑的,圆柱高为h,直径为d,一小球从圆柱顶端A1处沿直径方向水平射出,在B1处和器壁发生无能量损失的碰撞后被反弹回来,如此往复反弹整数次后落到容器底部。设水平射出的初速度为v,求小球弹射的次数。【例10】排球场总长18m,设网高2m,运动员在网前3m线上正对球网起跳,将球水平击出。⑴若击球点的高度为2.5m,则击球的速度符合什么条件时,才能使球既不触网又不出界?⑵当击球高度小于多少时,无论水平击球的速度多大,球不是触网就是出界?(球可以看作质点,g=10m/s2【学后反思】第二篇范文: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教案高一物理《平抛运动》教案一.教材分析(一)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习了《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后而设置的,是学生第一次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来研究曲线运动,为今后学习斜抛及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等知识打下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平抛运动经常出现在生产和生活中,学习它在以后的生活中会有广泛的现实意义。(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平抛运动的定义,特点和规律。2.教学难点:依据课程内容、学生的学习水平、知识经验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二.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心理智力发展水平界定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A.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以及平抛运动的运动特点。B.理解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C.通过“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学习深化知识并学会判断生活中的一些平抛运动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自身知识含量。2.过程与方法A.通过视频和小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结合之前的曲线运动知识,得出平抛运动的定义,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得出结论”的思维方法。B.知道平抛运动的处理方法是利用矢量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把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化曲为直,化繁为简”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C.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过程中,观察实验,体会从现象中探究物理知识的过程,获得成功的经验,培养通过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精神。B.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C.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三.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说明复习思考师生互动(1)物体回顾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具有什么性质,遵循什么法则;(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思考并回答温故而知新创设情境情景激学学生活动:用玩具枪射出子弹,怎样能击中目标?教师引入:因为子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我们所看到的子弹的运动是我们将要学习的“平抛运动”。积极参与体验实例引入:直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探究新课启发引导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1平抛运动是一种普遍而重要的运动,下面就看几幅有关平抛运动的现象展示图片:生活中浇花、飞机扔炸弹、用弹弓射击、抛铅球。问题1:这些图片有什么特点?给有这样特点的运动起了个名叫做?问题2:它们的初速度方向有什么相同点?小结:初速度为水平的抛体运动:平抛运动叙述平抛运动的定义: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作用,它只受重力作用的运动,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平抛运动。分析:观察分析发现,虽然为不同的现象,但是存在一定的共性,曲线、有初速度、受到重力作用。生:抛体运动生:水平方向观看图片,感受生活中的平抛运动现象,提高兴趣。观察实验积极思考2.水平抛出粉笔头,演示平抛运动,并与斜着抛出粉笔头形成对比,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总结出平抛运动的第一个特点:都具有水平方向的初速度。第二个特点较为抽象,采用“取一张纸片水平抛出”,与粉笔头的运动形成对比,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结论:不计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出平抛运动的特点通过课堂演示粉笔的运动,对比演示,来引导学生顺利得出结论。启发引导大胆猜想二.水平和竖直方向方向的运动规律1、实验视频:两个相同的小球放在两个完全一样的光滑轨道上,同时释放两球,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做平抛运动,两个小球发生碰撞,通过慢动作视频,可以观察到什么?2、理论分析两个小球下滑到斜槽末端时的速度是相等的,其中一个小球在光滑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小球从斜槽末端抛出后做平抛运动,两小球发生碰撞说明两小球的运动时间是相等的,且两小球在水平方向的位置始终在同一竖直线上,说明两小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是相等的,即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回顾思考,讨论分析: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但具有水平初速度;故得到“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的猜想。回顾旧知识,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及应用,培养学生分析猜想的学习方法实验法3、实验探究演示:下面大家来观看一个实验:教师展示自制平抛竖落仪,一个小球B由两个板夹住,另一个球A静止,且两球处于同一高度)当用小锤击打弹性金属片时,使A球沿水平方向飞出做平抛运动,与此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实验发现,我们只能听到一次落地声,这样我们就验证了平抛运动的竖直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动手实验合作交流注意观察总结归纳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知识的能力和兴趣师生互动,引导总结三.平抛运动的规律我们可以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得到平抛物体在任一时刻的位置坐标x、y以及水平速度和竖直速度。我们设物体以初速度抛出,它在飞行过程中在时间t内的水平位移x和竖直位移y应如何表示呢?我们要求出物体在t秒末的速度,怎么求呢?师生共同总结平抛运动规律:1)速度:水平方向:竖直方向:=gt合速度大小合速度方向2)位移:水平方向:x=t竖直方向:y=合位移大小:s=合位移方向:将x和y联立消去时间t有:y=由此可见,平抛运动的运动轨迹就是一条过原点的抛物线。学生根据提示,总结归纳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巩固练习讲解法练习1、一架飞机水平地匀速飞行,从飞机上每隔1秒钟释放一个铁球,先后一共释放四个,若不计空气阻力,则()A、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等间距的B、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排成抛物线,它们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C、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等间距的D、在空中任何时刻总是在飞机正下方排成竖直的线,它们的落地点是不等间距的例2:被洪水围困在孤岛上的人们正等待着救援物资,飞行员驾驶直升飞机在离地面0.8km的高度,以2.5×102km/h的速度水平飞来,飞机应在水平方向距离空投点多远的地方实施空投?不计空气阻力。认真思考独立完成巩固本节内容,对知识的运用加深理解展示板书设计平抛运动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特点1.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不考虑空气阻力,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叫平抛运动。2.特点:初速度水平,只受到力3、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变速曲线运动(a=g,竖直向下)二.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竖起方向:自由落体运动三、平抛运动的规律1、抛出后t秒末的速度水平分速度:竖直分速度:合速度:2、抛出后t秒内的位移水平位移:竖直位移:y=h=合位移:3.飞行时间由高度决定。4.水平距离由高度和水平初速度决定:5.平抛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y=第三篇范文:平抛运动教案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平抛运动的特点是初速度方向为水平方向,只在竖直方向受重力作用,运动轨迹是抛物线。2.理解平抛运动可以看作水平的匀速直线运动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并且这两个运动互不影响。过程与方法目标体会平抛运动规律的探究过程,体会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重复多次实验,进行共性分析、归纳分类,达到鉴别结论的教育目的。2.通过实验探究教学,并进行有效的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此渗透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精神的美德教育。教学重点1.学会自然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体验平抛运动规律的科学探究过程。2.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教学难点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可以用两个简单的直线运动来等效替代。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师演示、引导,学生实验探究,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课时安排:2课时教具准备:平抛运动演示仪、平抛竖落仪、平抛水平分解仪、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等教学流程:教学过程(第1课时在实验室进行)新课导入【生活再现】〖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80m/s,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15m/s,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45m。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按钮。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响。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生:(笑声)不能!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生:提前投弹!师:请哪位来试一试?(学生热情高涨,踊跃举手,教师把多媒体电脑的无线鼠标器传给一座位上的学生,学生连续操作几次,结果都没有击中敌船。注意:这里教师有意设置v机=80m/s≠v船=15m/s,大大降低了学生“盲目”投弹的命中率。)生:哎——(多数学生表示遗憾,刚才的热情“急剧降温”)师:看样子做一个飞行员可不容易,投弹要百发百中则更难!因为炸弹的运动是一种复杂的曲线运动,今天我们把所看到的炸弹的运动就叫做“平抛运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设计意图:直接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和热情,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当今学生喜闻乐见的“电脑游戏”并自然的避开了空气的阻力问题,单刀直入地提出平抛运动课题。)新课教学一、平抛运动的定义及条件【建立模型】师:炸弹受到哪些力作用?生:重力和空气阻力。师:但一般情况下空气阻力相对于重力可以忽略不计。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运动与炸弹的运动相似?„„【理想化抽象:】1、以一定的水平初速度将物体抛出,在空气阻力可以忽略的情况下,物体所做的运动叫做平抛运动。2.平抛运动的条件:①具有水平初速度;②只受到重力作用。(设计意图:通过实例,理解平抛运动的条件。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二、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的运动规律【演示实验:】用平抛运动演示仪演示平抛运动【猜想】师:请大家注意观察平抛运动的轨迹,发现它是一条曲线。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是越来越快的,但这个分速度到底是如何变化的,我们还是不清楚。现在请大家来分析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受力情况。生:在
本文标题: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模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39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