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一、构件运输、堆放变形1、现象:构件在运输或堆放时发生变形,出现死弯或缓弯。2、原因分析(1)构件制作时因焊接而产生变形,一般呈现缓弯。(2)构件在运输过程中因碰撞而产生变形,一般呈现死弯。(3)构件垫点不合理,如上下垫木不垂直等,堆放场地发生沉陷,使构件产生死弯或缓弯变形。3、防治措施(1)构件发生死弯变形,一般采用机械矫正法治理。即用千斤顶或其他工具矫正或辅以氧乙炔火焰烤后矫正,视结构刚度情况而定,一般应以工具矫正为主,氧乙炔烘烤为辅,均能达到很好的效果。(2)结构发生缓弯变形时,可采用氧乙炔火焰加热矫正。一般采用大型氧乙炔火焰枪烤。火焰烘烤时,线状加热多用于矫正变形量较大或刚性较大的结构;三角形加热常用于矫正厚度较大、刚性较强构件的弯曲变形。二、构件拼装后扭曲1、现象:构件拼装后全长扭曲超过允许值。2、原因分析:节点角钢或钢管不吻合,缝隙过大;拼接工艺不合理。3、防治措施(1)节点处型钢不吻合,应用氧乙炔火焰烘烤或用杠杆加压方法调直,达到标准后,再进行拼装。拼装节点的附加型钢(也叫拼装连接型钢或型钢)与母材之间缝隙大于3mm时,应用加紧器或卡口卡紧,点焊固定,再进行拼装,以免由于节点尺寸不符造成构件扭曲。(2)拼装构件一般应设拼装工作台,如在现场拼装,则应放在较坚硬的场地上用水平仪抄平。拼装时构件全长应拉通线,并在构件有代表性的点上用水平尺找平,符合设计尺寸后点焊点固焊牢。刚性较差的构件,翻身前要进行加固。构件翻身后也应进行找平,否则构件焊接后无法矫正。三、构件起拱不准确1、现象构件起拱数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2、原因分析(1)构件制作角度不准确;构件尺寸不符合设计要求。(2)起拱数值较小,拼装时易于忽视。(3)采取立拼或高空拼装,支顶点或支撑架受力不够。3、防治措施(1)在制造厂进行预拼,严格按照钢结构构件制作允许偏差进行检验,如拼接点处角度有误,应及时处理。(2)在小拼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累积偏差,注意采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缩量的影响。(3)钢屋架或钢梁拼装时应按规定起拱,根据施工经验可适当加施工起拱。(4)根据拼装构件重量,对支顶点或支承架要经计算后定,否则焊后如造成永久变形则无法处理。四、拼装焊接变形1、现象拼装构件焊接后翘曲变形。2、原因分析(1)焊接时焊件受到不均匀的局部加热和冷却,是产生焊接变形和焊接应力的主要原因。(2)焊缝金属在凝固和冷却过程中,体积要发生收缩,这种收缩使焊件产生变形和应力。(3)焊接金属在焊接时,加热到很高的温度,随后冷却下来达到熔点,从熔点到常温,即从液态凝固成固态的过程中,焊接金属内部的组织要发生变化。(4)焊接的刚性限制了焊件材料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所以刚性不同的焊接结构,焊后变形的大小就不同。除上所述外,焊接方法、接头型式、坡口角度、焊接的装配间隙、对口质量、焊接速度、焊接的自重等都会对焊接变形或焊接应力产生影响,特别是装配顺序和焊接顺序影响最大。3、防治措施(1)为了抵消焊接变形,可在焊前进行装配时,将工件向与焊接变形相反的方向预留偏差,即反变形法。(2)采用合理的拼装顺序和焊接顺序控制变形,不同的工件应采用不同的顺序。收缩量大的焊缝应当先焊。长焊缝采取对称焊、逐步退焊,跳焊等焊接顺序。(3)采用夹具或专用胎具,将构件固定后再进行焊接,即刚性固定法。(4)构件翘曲可用机械矫正法或氧乙炔火焰加热法进行矫正。(5)较小不均匀加热,以小电流快速不摆动焊代替大电流慢速摆动焊,小直径焊条代替大直径焊条,多层焊代替单层焊;采用线能量高的焊接方法,如CO2代替手工,采用强制冷却来减小受热区的温度和焊接预热,减小焊接区的温度与结构的温度差,均能取得减小焊接变形的效果。(6)采用对称施焊法和锤击焊缝法(底层及表面不锤击)。五、构件跨度不准确1、现象:构件跨度值大于或小于设计数值。2、原因分析构件制作尺寸偏大或偏小;小拼装构件累积偏差造成跨度不准;钢尺不统一。3、防治措施(1)由于构件制作偏差,起拱与跨度值发生矛盾时,应先满足起拱数值。为保证起拱和跨度数值准确,必须严格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检查构件制作尺寸的精确度。(2)小拼构件偏差必须在中拼时消除。(3)构件在制作、拼装、吊装中所用的钢尺应统一。(4)为防止跨度不准确,在制造厂应采用试拼办法去解决。六、支撑构件刚度差1、现象:十字支撑不在一个平面内,或对接支撑不在一条直线上。2、原因分析(1)支撑构件本身有挠度。(2)拼接时没有拉通线,造成折线连接。(3)柱间支撑、十字水平支撑和垂直支撑本身尺寸有误差或节间间距有误差,造成不在一个平面内。3、防治措施(1)地面拼装时必须垫平,以防下挠。如果刚性不够,可采用加固措施,以增加加固措施,以增加其刚度。(2)拼装时必须拉通线,电焊点固、焊牢。(3)严格检查构件几何尺寸,安装前检查节间间距尺寸,如发现问题,应在地面处理好再吊装。七、钢柱底脚有空隙1、现象:钢柱底脚与基础接触不紧密,有空隙。2、原因分析(1)基础标高不准确,表面未找平。(2)钢柱底部因焊接变形而不平。3、防治措施(1)柱脚基础标高要准确,表面应仔细找平。柱脚基础可采用如下5种方法施工:1)将柱脚基础支承面一次浇筑到设计标高并找平,不再浇筑水泥砂浆找平层。2)将柱脚基础混凝土浇筑到比设计标高低40~60mm处,然后用细石混凝土找平至设计标高。找平时应采取措施,保证细石面层与基础混凝土紧密结合。3)预先按设计标高安置柱脚支座钢板,并在钢板下浇筑水泥砂浆。4)预先将柱脚基础浇筑到比设计标高低40~60mm处,当柱安装到钢垫板(每叠数量不得超过3块)上后,再浇筑细石混凝土。5)预先按设计标高埋置好柱脚支座配件(型钢梁、预支混凝土梁、钢轨等),在柱子安装以后,再浇筑水泥砂浆。(2)利用垫钢板的办法将钢柱底部不平处垫平。八、柱地脚螺栓位移1、现象:钢柱底部预留孔与预埋螺栓不对中。2、原因分析预埋螺栓位置或钢柱底部预留孔不符合设计尺寸。3、预防措施(1)在浇筑混凝土前,预埋螺栓位置应用定型卡盘卡柱,以免浇筑混凝土时发生错位。(2)钢柱底部预留孔应放大样,确定孔位后再做作预留孔。4、治理方法(1)发生预留孔与螺栓不对中,应根据情况,经设计人许可,沿偏差方向将孔扩大为椭圆孔,然后换用加大的垫圈进行安装。(2)如果螺栓孔相对位移较大,经设计人同意可将螺栓割除,将根部螺栓焊于预埋钢板上,附上一块与预埋钢板等厚的钢板,再与预埋钢板采取铆钉塞焊法焊上,然后根据设计要求焊上新螺栓。
本文标题:钢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79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