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人教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1《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一、教学目标:1、欣赏游记中的景物形象。2、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3、掌握文言词语和特殊句式。二、教学重点: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三、教学难点: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四、教学时授:一课时一、导入:如果散文是一弯浅浅的小溪,那诗歌就是一片深邃的大海;如果散文是稚嫩孩子脸上灿烂的笑容,那诗歌就是羞涩少女紧掩的心扉。诗歌和散文创造的形象又有着怎样的差别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二、写作背景:(注解一)陆游主张抗金,恢复中原,被罢官。至1169年,起用为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由故乡山阴(今浙江绍兴)出发赴任。一路沿长江逆流而上,历尽两岸奇山异景。途中作者以日记纪行,集成日记体游记《入蜀记》,以记其胜。《过小孤山大孤山》是作者路过小孤山和大孤山时所写的两则日记。三、检查预习:(一)正音窦穴dòuxué巉chán潦缩lǎo烽燧suì潦缩lǎo彭蠡口lǐ楼观亭榭ɡuàn系缆jì澄清chénɡ事实把水澄清dènɡ藤蔓wàn蔓菁mán蔓延màn(二)文言知识1、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1)晚泊沙夹晚:名作状(2)岸土赤而壁立壁:像墙壁一样,名作状(3)掠江东南去东南:向东南方,名作状(4)上干云霄上:向上,名作状2、与其他三句不同句式的一项(B)A、东坡先生所谓“舟人指点岸如赪”者也。B、若稍饰以楼观亭榭C、江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也。2D、因谓小孤庙有彭郎像,澎浪庙有小姑像,实不然也。3、翻译:信造化之尤物也。(这)诚然是自然界风景最优美的地方。(师:大家对本文的字词拼音、句子的理解还有没有什么疑问?如果有,请大胆地提出来。强调翻译:罗络其上/自湖口分一支为南江,盖江西路也。/俄复开霁)四、置身文境,感悟形象。教师朗读课文。思考:1、作者行舟的线索是什么?过烽火矶→过澎浪矶、小孤山→晚泊沙夹→遂行泛彭蠡口→始见庐山及大孤山→晚抵江州,泊湓浦(作者不断地改变观察点,移步换景,这一条行舟的线索将各个景点串联成一个整体。)2、本文写了哪些景点?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烽火矶:嵌岩窦穴,怪奇万状,色泽莹润峭石:杰然特起,丹藤翠蔓,罗络其上,如宝装屏风。小孤山: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祠宇极于荒残。澎浪矶:虽无风,亦浪涌。彭泽都昌:烟雨空濛,鸥鹭灭没。大孤山:状类西梁;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所见所游,非止一处,为避免重复单调,用了精彩的变化的笔墨,抓住各处景物特征进行描绘。作者为了避免孤立地写出特征,注意了景点之间的联系。)五、探究景物形象。1、你最喜欢哪处景点?试分析其原因。重点鉴赏小孤山、大孤山的形象。小孤山:二山东西相望。有戍兵。凡江中独山,如金山、焦山、落星之类,皆名天下,然峭拔秀丽皆不可与小孤比。自数十里外望之,碧峰巉然孤起,上干云霄,已非它山可拟。愈近愈秀,冬夏晴雨,姿态万变。虽不可拟小孤之秀丽,然小孤之旁,颇有沙洲葭苇。祠宇极于荒残。“舟中估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学生分析:抓关键词,如碧、巉然、孤、干、秀等。抓手法的运用。3(作者由远及近,移步换景。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美丽的传说等方面突出小孤山的秀、奇、险。作者也不是孤立地写小孤山。通过与它东西相望的澎浪矶写其地理位置,通过江中的独山、它山、大孤山的与它的对比,突出它的美。)(图片)大孤山:状类西梁;四际渺弥皆大江,望之如浮水面。(前有开阔的水天一色的彭蠡口作映衬,后以西梁山作类比,再运用想象,写出了大孤山的奇。)小结:作者所望之处全是优美的景色,“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然而却有一半的江山被金人占领,国破山河碎,作者情何以堪。(过渡)在这篇散文中作者借这些景物形象,寄寓着他深深的爱国之情。那么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又有什么不同呢?六、诗文有别:区分散文与诗歌形象美的不同。苏轼《李思训画长江绝岛图》【诗】山苍苍,水茫茫,大孤小孤江中央。崖崩路绝猿鸟去,唯有乔木参天长。客舟何处来?棹歌中流声抑扬。沙平风软望不到,孤山久与船低昂。峨峨两烟鬟,晓镜开新妆。舟中贾客莫漫狂,小姑前年嫁彭郎。【释义】山色苍翠,烟水迷茫,大小二孤,矗立江水中央。崖高险绝,猿鸟不度,乔木破空。有客舟从何处而来?桨声流水间船歌抑扬。沙岸平整,轻风徐来,望客不见,唯浪涌船高,孤山低首,此起彼伏。两山如发髻高耸,正对江水之镜,二美梳弄新妆。舟中商贾,切莫轻狂,小姑前年,已嫁彭郎。【对比】陆文:具体逼真细致真实苏诗:凌空飘渺充满想象教师总结:散文交待具体,描写细致真实,给人逼真的感受,能让人身临其境。诗歌展现的形象和具体事物间的距离比较大,多有跳跃和省略,能让我们想象飞得更高。我们无论是漫步在散文中,还是徜徉在诗海里,从中感受到的形象虽有差异,但并无高下优劣之分,而是体现着文学艺术手段的多样。它们都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都能陶冶着我们的性灵。闲暇时,我们不防品品诗,读读文。读书破万卷,下笔也有神啊!
本文标题:人教版《过小孤山大孤山》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88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