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DCN成功案例--XX大学图书馆
北京XX大学图书馆云数据灾备工程一期建设项目DCN成功案例项目背景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高等教育格局。以“数字化校园”为核心的高校信息化建设,成为新的历史时期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辟专门章节提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并深刻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要求“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在各种政策的支持下,北京XX大学图书馆深入开展信息化建设工作、为最终实现“校园信息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积累了坚实经验。项目建设目标通过采用动态基础架构虚拟化等技术搭建基础云平台,建设改造数据中心,不断完善图书馆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构建以“云服务”为核心的资源数字化、传播智能化的信息环境,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打下坚实的信息化基础。具体目标如下:升级现有数据中心,扩充机房承载容量,基于虚拟化技术整合服务器、搭建高性能存储,增强容灾能力,在线备份功能,实现服务快速交付能力。建设云管理平台实现对基础资源的动态调配和统一管理,缩短应用系统上线时间。基于“云服务”理念,建设切实满足高校教职员工和广大学生日常教育学习要求示范性应用系统,推动北京XX大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将已有核心业务逐步迁移至基础云平台。项目总体建设目标信息系统现状目前信息化硬件的基础架构,仍然采用传统的围绕服务器搭建的架构,各应用系统独立运行于不同的物理机器上,位置分散,存储在数据无法共享,且存储在单点故障。服务器、存储等系统构件各异,各应用系统的数据是自己通过服务器加硬盘方式进行管理,各自维护、管理压力较大。由于校园信息化的不断扩张,系统的灵活性矛盾日益突出,难以满足未来业务发展需求。用户的核数据没有系统的备份及容灾机制,数据安全性较低。需求分析核心系统均采用HA架构,确保核心业务系统的持续运行能力;服务器及桌面均采用虚拟化,优化管理,降低运维成本,提供服务使用效率,加快新业务系统上线的快速部署能力;建立统一的存储资源池,提高核心数据性能及安全性的同时为私有云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双活中心,防止突发的各种灾害带来的严重影响;DCN专业解决方案统一存储平台-NCS4300*2统一存储平台:同时支持多种存储访问协议,满足用户复杂环境需求。提高系统响应速度:配置5块200GSSD硬盘,增大存储二级缓存,使经常访问的数据库表得到快速的响应。分层存储:存储的内部配置三种性能硬盘,使用分层软件进行分层存储,降低用户先期投资。重复数据去重:采用存储的特性-去重功能,节后用户的VDI环境,去重率达到50%。大大节约了用户的磁盘占用率。光纤交换机-DS300B*4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主备机房业务均衡分配,又能互为冗余,消除单点故障。存储虚拟化-NDP600C存储虚拟化:采用NDP600-C存储虚拟化系统,建立统一存储资源池,达到统一调配存储资源,优化存储性能,确保核心数据在两个数据中心的持续可用性。实施效果及用户收益•自存储系统通过验收投入使用以来,用户的核心业务稳定性得到了大幅提升。•高峰时间段系统的响应时间由分钟级降低到几秒级。•配合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大大的降低了系统维护的复杂度,系统管理员从5人降低为3人,并且从未出现加班现象。•新业务的部署周期从半年至一年优化到小时级、天级;•双活数据中心的灾难演练,让用户更有信心说自己的数据现在真的比较安全;•XX大学数字化图书馆信息平台的建设成为地区级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典范,主管教师及领导多次受到表扬,成为业内技术带头人。
本文标题:DCN成功案例--XX大学图书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593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