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复学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
复学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幼儿园如何开展体育活动?本文尝试提出复学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以期为复学后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一、幼儿园复学后幼儿的身心特点(一)幼儿生理特点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幼儿园延期开学,可是幼儿的生长发育不会延期,幼儿的身心各方面都在快速发展。在幼儿居家期间,受场地、器材、人员等的限制,很多幼儿园里的常规活动无法在家里有效、按时开展,难以保证幼儿有序、规律地进行足够强度的运动锻炼。张莹团队在疫情期间为3000多户家庭义务提供幼儿线上运动指导服务所收集到的数据表明,幼儿每天在家的运动时间仅为5~15分钟。运动强度不足,可能导致幼儿的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承受运动强度的能力都有所下降。(二)幼儿心理特点居家生活让幼儿习惯被成人照顾,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下降。复学入园后,幼儿可能会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常规,容易在幼儿园集体生活中受挫,从而产生焦虑、畏缩等负面情绪。此外,因为疫情防控期间幼儿很少外出,也很少见到幼儿园同伴,所以复学初期幼儿大多很兴奋很激动,加之幼儿对情绪的控制力较弱,很可能会忘记遵守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活动等新常规。二、幼儿园疫情防控原则教育部组织编写的《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指出,防控的总体原则是科学防治、依法管理、健康第一,严格管控、保障先行,压实责任、措施到位,家园联防、园医联控。〔1〕在此基础上,结合幼儿园体育活动特点,笔者提出复学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原则。(一)保持社交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和密切接触传播是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2〕因此,保持人与人之间一定的社交距离是预防病毒传染的重要手段。鉴于幼儿特殊的生理特征,幼儿园复学后,在园内不建议幼儿戴口罩。因此,幼儿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变得尤为重要,“进行体育活动时……尽量选择可保持一定距离的运动项目,如定点做操等”。(二)防止聚集性活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表明,人群普遍易感,而流行病学史表明,聚集性活动是导致聚集性疫情发生的重要原因。〔3〕幼儿园是特殊的场所,教师在保证幼儿间安全距离的同时,还要防止聚集性活动,应当尽量避免组织大型集体活动。〔4〕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将不同年段、不同班级的幼儿分开,以保证各班都拥有足够空旷的场地。教师之间同样需要防止聚集性活动。幼儿园教师是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的人,也是幼儿的模仿对象。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为幼儿树立特殊时期正确活动的榜样。(三)增强免疫力免疫功能是免疫系统为身体提供的抵御各种病原体、微生物等外界干扰的多层次防御系统。人的免疫功能分为两类,一类是先天性免疫功能,另一类是获得性免疫功能。正常情况下,先天性免疫功能和获得性免疫功能相互合作,为机体提供全方位的抵御能力。适度的运动会激活身体的免疫细胞,使其在血液和组织之间频繁循环,从而起到增强免疫监视的作用,还会释放各种有助于维持免疫力的蛋白质,提高个体对感染的抵抗力。幼儿园复学后,应当逐步通过运动增强幼儿的免疫力。一是控制幼儿的运动量。教师可以为幼儿安排不同强度的活动,如低中强度活动中可穿插短时间的高强度活动。活动时间控制在1周5次,每次30~60分钟。二是循序渐进地增加幼儿的运动量。需要注意的是,每周增加的运动量不宜超过幼儿运动总量的5%~10%。教师应当合理把控运动量。例如,第1周幼儿每次运动时长为30分钟,低强度运动占25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占5分钟。第2周则可以将每次运动时长延长至33分钟,依旧以低强度运动为主,中等强度运动可延长至5分30秒。三是高强度活动后,教师必须带领幼儿恢复放松,以缓解身体疲劳,还应当注意幼儿的休息以及水分和营养的补充。四是若发现幼儿身体出现不适,面色异常,必须立即停止活动,确保幼儿获得充足的休息,严重时应当立即送幼儿就医。(四)防止交叉感染在体育活动中,幼儿与幼儿之间、幼儿与教师之间以及幼儿与物品之间的接触在所难免。为防止交叉感染,幼儿园应当尽量保证1名幼儿对应1个活动器材,不交叉使用,对幼儿使用的公共玩具及时清洗消毒。同时,教师应当对幼儿进行新冠肺炎预防知识的普及,强调幼儿打喷嚏或咳嗽时應当尽量低头或转头避开身边的人,并用纸巾或手肘衣服遮住口鼻。〔5〕此外,家长接送幼儿时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工作,接送途中幼儿与家长均需佩戴口罩,口罩完全遮住口鼻,以防交叉感染。(五)及时消毒及时消毒原则是指对体育活动中幼儿将要使用的器械或已经使用过的器械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切断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传染的发生。新冠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氟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6〕因此,幼儿园应当将日常消毒工作作为工作新常规,每天对公共区域、户外大型器材、中小型器材、玩具、楼道、楼梯、卫生间、按钮、门把手等进行消毒,且将按钮、门把手作为消毒重点。(六)及时洗手间接传播是指间接接触了被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因为新冠病毒会停留在日常生活用品上,所以及时、标准、充分洗手是阻断间接接触传播的强有力措施。在体育活动以及其他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及时洗手,正确洗手。例如,在入园后、饭前、自由游戏后、如厕后、午睡前后等时间,教师应当组织幼儿用“七步洗手法”及时洗手。教师还需要在洗手间或室内备好75%浓度的酒精喷雾或酒精湿巾,方便幼儿擦拭手部,清洁桌面,以消除活动过程中可能携带的病毒。三、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要点(一)推进阶段复学后的第1个月直接关系到幼儿新常规的养成和体质的增强。根据循序渐进原则,幼儿园应当将第1个月分为4个阶段,以逐步推进体育活动的开展。1.第1阶段(第1周):适应期第1周主要以适应新常规、恢复身体活动能力为主。新常规主要包括保持社交距离、避免聚集性活动、及时洗手、及时消毒等内容。体育活动的开展以恢复身体活动能力为主。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园相应的测量工具对幼儿进行简单的体质测试,观察幼儿的动作表现水平,如动作是否流畅、完成速度快慢、运动中的呼吸状况等,以了解幼儿现有运动能力和体能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将幼儿之前学习过的动作技能融入到活动中,唤起幼儿的身心记忆,从而巩固动作技能,恢复身体活动能力。鉴于幼儿处于入园适应期,体育活动应当以低强度的体力活动为主。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体育活动时应当以距离游戏为主,如投掷类游戏、身体基本动作类游戏等可单人进行的游戏类活动。2.第2阶段(第2周):恢复期在第1周的适应期结束后,幼儿逐渐适应了幼儿园的日常生活,1周的体育活动也让幼儿适应了相应的身体活动强度。第2周,教师应当逐步恢复幼儿的运动强度,但仍应当以低强度运动为主。这主要是因为幼儿免疫系统较弱,整体发育还不成熟,剧烈运动后身体较为虚弱,更易受病毒侵袭。此外,幼儿刚刚经过1周的适应期,基础还没有完全巩固,若此时贸然加大运动的强度与难度,幼儿生理上可能出现不适应,心理上也会有畏难情绪,甚至可能会丧失对体育活动的兴趣。经过1周的适应期,幼儿已经初步具备了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意识,而想要扩大活动范围的愿望也更为强烈。第2阶段可以增设移动性的体育活动,以满足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移动性的距离游戏,如慢跑、变速走、青蛙跳等。体育活动分班、分段、分时间进行,不建议混龄或混班活动。3.第3阶段(第3周):提升期幼儿在经历了适应期、恢复期后,已经能有意识地在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前提下进行移动性运动。此时,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开展相关的游戏活动了。例如,教师可适当增加一些一人一物的器械游戏,如跳绳、拍球、骑行等。经过两周的集体活动,教师对幼儿的基本情况已经有了大致了解,幼儿也已经基本适应了疫情防控下的一日生活常规。教师在做好防护工作的同时可以让幼儿短时间内进行自主活动,以满足不同年段幼儿与同伴一起游戏的需求。当然,幼儿的运动负荷仍要控制在低、中强度,也要注意日常防护。4.第4阶段(第4周):拓展期到第4阶段,幼儿的基本习惯已经养成,但教师依旧应当注意把握安全距离,不能对防疫问题掉以轻心。此时可以进一步提升幼儿运动的强度与难度,结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设计合理的体育活动,让幼儿在提升运动水平的同时获得更深层次的拓展。在该阶段,教师依旧应当将运动负荷控制在低、中强度。(二)活动内容根据保持社交距离原则,建议幼儿体育活动主要以无器械运动内容为主,如猫爬、前后滚翻、走线、跳格子等。无器械运动为幼儿提供了更好地了解自己身体、控制自己身体的机会。若后期需要增添器械或加大幼儿运动量,可以考虑为幼儿配备单独器械,并做到“一人一物一消毒”。在使用器材前后,教师均需要给器材消毒,提醒幼儿清洁双手,以避免交叉感染及其他安全隐患。复学后的前两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形式应当以教师组织的集体活动为主。幼儿年龄小,各方面发育不成熟,控制力较弱,容易兴奋。由教师组织幼儿进行集体体育活动,既能保证幼儿之间的安全社交距离,又便于教师时刻观察幼儿,防止意外情况发生。(三)运动负荷适宜的运动负荷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复学后,幼儿园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应当在运动频率、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方面进行调控。1.每日进行3次运动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应当保持每日3次的频率,可在晨间操(8:00~9:00)、午饭前(10:00~11:00)、午睡后(15:00~16:00)进行。运动类型主要以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动物爬、拍球、骑行等。2.每次运动时间至少30分钟研究表明,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免疫力。〔7〕在疫情防控期间,幼儿的免疫力需要得到系统增强。适宜的运动密度和运动时长是保证幼儿充分运动、提高免疫力的基础。因此,为了增强幼儿的免疫力,幼儿每次运动的时间应当不少于30分钟。3.運动强度适宜在复学后疫情防控期间,幼儿的体育活动主要以低、中强度的运动为主。一般认为,平均心率为120次/分钟以下的运动为低强度运动,120~150次/分钟为中等强度运动,超过150次/分钟为高强度运动。与健康成年人相比,幼儿的基础心率普遍较高。〔8〕因此,幼儿每次运动时的平均心率维持在130次/分钟比较适宜。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幼儿运动中的面色、情绪、动作以及运动后的饮食、睡眠等,判断幼儿的运动强度是否适宜(参见下表)。(四)注意事项复学后,在开展体育活动前,教师需要先全面把握幼儿的实际情况,了解幼儿在疫情居家期间的锻炼情况以及幼儿的体型、性格、习惯等的变化。只有全面了解幼儿的实际情况,才能制订适宜的活动目标,遵循保持社交距离、增强免疫力等原则确定运动内容与形式,注重幼儿体能的恢复,做到不求难、不求多、不求同,循序渐进。教师应当多注意观察幼儿的运动负荷情况,及时进行相应调整。当然,教师需要在活动前对所用场地、器材和玩教具等进行全面消毒,避免交叉感染。因为新冠肺炎的典型症状之一是发热,所以教师在幼儿运动前需要为幼儿测量体温,确定幼儿健康状况,以避免运动中因幼儿体温异常引起紧张。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应当及时提醒幼儿保持社交距离,不聚集活动,还要提醒幼儿打喷嚏时用手肘遮住口鼻,不要私自交换使用活动器材等,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师还要时刻观察幼儿的面色、汗量等情况,及时调整运动内容及运动量,保证幼儿健康安全地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活动中,教师要保证幼儿可以充分休息,并及时提醒幼儿补充水分,增减衣物,还要关注幼儿的器材使用情况,及时对器材进行消毒处理。在体育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当立即组织幼儿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还应当及时对活动场所、相关器械进行消毒整理。教師还需要根据幼儿运动中的表现、运动后的饮食与睡眠状况评估运动强度是否适宜,为下一次开展体育活动提供参考。此外,运动后教师需要即刻测量幼儿体温,过5分钟后再次测量,并把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和运动后5分钟的体温进行对比,以把握幼儿身体情况。若幼儿运动后5分钟的体温还是比平时高0.5℃或以上,则需要密切关注此幼儿,并与保健医生和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四、相关建议(一)对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幼儿园应当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原则。为避免交叉感染,幼儿园在复学后的第1周、第2周尽量不要
本文标题:复学后疫情防控时期幼儿园开展体育活动的建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622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