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 DB34T 2260-2014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ICS65.020B3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260—2014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Thecultivationtechniquesforokra文稿版次选择2014-12-17发布2015-01-17实施安徽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发布DB34/T2260—2014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安徽省菜篮子工程办公室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宣城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宁国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宁国市农业委员会、宣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泾县农技推广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志鹏、郭卫勇、唐开军、沈磊、章照停、张芸莉、龚万海、尚健、李金生。DB34/T2260—20141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黄秋葵的产地环境、肥料、农药使用和要求、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和采收。本标准适用于安徽省黄秋葵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产地环境除应符合NY5010的规定外,要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疏松、肥沃的地块。4肥料、农药使用原则和要求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肥料种类、原则按NY/T496的规定执行;允许使用和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原则按GB4285和GB/T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执行。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性强、商品性好、优质、高产的品种。5.2种子质量与用种量种子纯度≥95%,净度≥97%,发芽率≥85%,水分≤8%,千粒重55g~75g。每667㎡育苗栽培用种量为200g左右,直播用种量为350g左右。5.3栽培季节我省春夏季均可播种,以春季播种为主。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育苗,6月~l0月采收,夏季6月播种,8月~10月采收。DB34/T2260—201425.4播种育苗5.4.1催芽播前晒种3h~4h。浸种24h,每隔5h~6h清洗换水1次,取出后放在25℃~30℃环境条件下催芽,待50%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5.4.2穴盘育苗每穴播种1粒,盖土厚约1.0cm,种子发芽出土后及时移除地膜。出苗后适当控制土壤湿度,温度保持在白天23℃~28℃,晚上15℃~23℃。5.5定植或直播前准备5.5.1整地做畦选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为宜。每667㎡施经无害化处理的腐熟厩肥2000kg~3000kg、氮磷钾肥20kg~25kg。定植前1周作畦,畦面宽80cm,沟宽40cm,沟深25cm~30cm。畦面覆膜,做好沟渠配套。5.5.2直播或移栽直播每畦播2行,穴距45cm~50cm、行距60cm~70cm,每穴播种2粒~3粒,出苗后每穴留1棵壮苗。苗龄30d~40d、具有两叶一心时移栽定植。5.6定植后管理缓苗后5d~7d施一次肥,每667㎡用尿素3kg~5kg。定植30d左右(开花前)每667㎡追施复合肥5kg~8kg。开花坐果期每10d~15d,每667㎡施复合肥10kg。雨后及时排水。6病虫害防治6.1主要病虫害主要病害有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蚜虫、根结线虫、蓟马等。6.2防治原则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合理使用化学防治。6.3防治方法6.3.1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轮作,培育无病虫害壮苗,使用经无害化处理的有机肥,加强中耕除草,清洁田园。6.3.2生物防治DB34/T2260—20143保护天敌,创造有利于天敌生存的环境。6.3.3物理防治日光晒种,银灰膜避蚜或黄板诱蚜。6.3.4化学防治——病毒病使用2%宁南霉素水剂200倍液喷雾;——蚜虫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3000倍液喷雾;——根结线虫使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灌根;——蓟马1.8%阿维菌素乳油3000倍液喷雾。7采收嫩果长7cm~l0cm,即可采收。收获前期一般2d~3d采收1次,收获盛期一般每天采收1次,收获中后期一般3d~4d采收1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标题:DB34T 2260-2014 黄秋葵栽培技术规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37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