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综合/其它 > 精密机械业产业电子化导入-福裕事业为例
主講人:彭泉東海大學工業工程與經營資訊學系E-Mail:perngc@ie.thu.edu.tw產業現況及分析產業重要性–汽機車零組件工業、航太零組件加工業、模具業、半導體、電腦家電、通訊、光電、醫療器材等等都須仰賴工具機之加工技術–作為評估一個國家生產力興衰和工業實力的指標工具機市場進口情形工具機市場出口情形未來發展方向高速化智慧化網路化綠色製造技術超精密奈米加工高速切削技術國內的產業現況我國在精密機械產業只有工具機業者目前較具規模與數量,是較具產值與國際競爭力之產業。2000年台灣工具機市場之總需求值已高達新台幣598億元,較之1999年大幅增加42%。機械工業受大環境景氣及不佳影響,國內整體機械業也面臨相當大的經營壓力產業的「升級」跟「轉型」是一個產業發展的瓶頸,但也是一種契機精密機械的分工網路廠內外包–因應景氣變化、降低費用支出,符合專業技術的要求,以論件計酬的方式,讓廠外人員進入廠內作業。專業協力廠–專業協力廠可以提供中心廠自行制訂的規格,並針對客戶要求的規格而生產;如此相互配合,可求得累積技術與達到規模經濟合理物流網路–避免反覆搬運的浪費,並達到產品的品質要求–充分發揮分工網路的暢達分工網路(續)週邊產業配合–藉由的資訊傳達與技術累積轉移,使產品製作順利、穩定,各個廠商分享到更多的知識、經驗與技術近距離的生態圈–中心廠與協力廠的距離就大都在30公里以內–成為共存共榮的生態圈資訊的交換型態–傳真及電話聯繫十分頻繁。若通訊及資訊科技越加發達,對於分工網路的資訊、文件傳達及溝通等,都會極具正面意義協力網路類型中心廠主導型(a)(萬丈光芒)(b)眾星拱月眾企業連結型協力網路類型(續)中小型機械廠顧客顧客協力群協力群支援單位支援單位資訊技術與網路發展之現況及趨勢分析國內、外資訊科技發展之現況與趨勢–ERP(企業資源規劃)–SCM(供應鏈管理)–CRM(顧客關係管理)網路架構及技術–產業電子化的環境–軟體或資訊系統全球ERP市場規模5.77.710.914.820.327.838.152.20102030405060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單位:10億美元全球SCM市場規模.0.71.11.82.63.95.88.511.8024681012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單位:10億美元全球CRM市場規模0.7621.21.934.77.5012345678199719981999200020012002單位:10億美元商業趨勢顧客需求–時間就是金錢–服務速度提昇–自我服務,如線上交易服務與產品導向–有效整合銷售與服務–提高顧客化與整合性的程度商業趨勢(續)組織傾向–企業品牌的強化勝於資本的累積–增加流程的透明度與可見度,讓合作夥伴與顧客了解更多產品與服務的資訊–持續性的創新與員工維持,使企業永續生存企業技術傾向–企業內部各系統間的溝通交流–增加聲音、資料與影像科技的混合性–電腦科技的整合與聲音辨識,以及無線電訊的應用現有系統廠商•ERP:ORACLESAPManugisticsBANNQAD(MFG/PRO)•PDM:IBM(ProjectManager)IDES(Metaphase)•e-procurement:ORACLE(strategyprocurement)SAP(mySAP)•CRM:ORACLESAP•APS:i2ORACLESAP•EDI:天河,汎倫,台灣電訊其他相關技術廠商精業安訊大同宏科神通中菲資通界定產業電子化應用範圍及架構產業電子化應用範圍及架構–部門–功能模組參考其他產業的應用範圍及架構整合型企業電子化資訊應用架構整合型企業電子化資訊應用架構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客戶關係管理系統CRM銷售及售服系統SFA銷售及售服系統SFA供應商供應商先進規劃及排程系統AdvancedPlanning&Scheduling先進規劃及排程系統AdvancedPlanning&Scheduling客戶客戶ERPBackbone電子化採購e-Procurement倉儲管理WarehouseManagement運輸管理TransportationManagement供應鏈協同SupplyChainCollaboration主管資訊系統(ExecutiveInformationSystem)總帳分類帳應收帳應付帳固定資產人力資源新資訂單管理存貨管理採購管理經銷規劃售後服務銷售分析BOMROUTING現場管理生產預測MPSMRPCRP品質管理CADCAMCAE構型管理設計審核標準設計管理設計研發財務配銷製造PDM電子資料交換EDI合約前合約後特定交易對象非特定交易對象產業電子化應用架構工具機業特性產業關連性大投資大、回收慢技術密集性工業大多為中小企業隨景氣而波動零組件專業生產ERP系統架構圖(Davenport,1998)供應鏈管理模組(王立志,1999)顧客關係管理架構(吳欣穎,2000)顧客獲取現有顧客滲透資料庫行銷整合性直效行銷潛在客戶開發市場區隔界定產品分析規劃顧客蒐尋鎖定作業評估修正顧客購買行銷策略調整市場定位修正產品設計改善價格通路調整銷售活動發展促銷活動規劃銷售促進方案銷售人員訓練顧客服務顧客分析顧客服務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售後服務管理顧客滿意調查顧客服務中心顧客資料回饋客服人員服務電話行銷支援顧客資料分析顧客調查分析顧客價值分析顧客區隔管理企業知識管理知識管理體系顧客知識管理知識管理運用資料處理支援●資料庫管理系統●統計分析工具●資料倉儲●線上分析處理●資料採礦行銷管理支援●決策支援系統●銷售力自動化●網路通訊行銷資料回饋顧客發展核心關係顧客關係資訊科技網路協同產品商務(CPC)架構圖採購管理(Sourcing)產品資料管理(PDM)資訊視覺化(Visualization)產品規劃(ProductPlanning)流程管理(ProcessModeling)電腦輔助設計與製造(CAD/CAM)製造規劃(MfgPlanning)生命週期支援(LifecycleSupport)網路協同產品商務(CPC)規劃發展產業電子化之資訊策略產業體系內各屬成員所負責之部分。中心廠或第三人提供電子化交易市集及電子化資源共享中心。提出符合產業體系之資訊策略,作為策略目標之參考。以企業內部電子化及外部電子化之應用,來作區分。策略及方式大中小型企業(中心廠、衛星廠)之導入策略–視廠商大小及需求,購買整套軟體或使用租賃方式,小廠商則完成基本的網路需求,如架設公司廠站,與外界溝通及收發E–mail–全面性導入•將現有的系統淘汰,調整組織的營運方式與人員編制,以達到企業流程再造的目標。–漸進式導入•以個別導入的方式,導入的經驗與相關資源可以逐漸累積,以節省重複的花費。–快速導入•採用部份的功能模組,而不是整個系統策略及方式(續)產品選購方式–選擇部份的模組或軟體套件–購買整套的軟體系統最佳化調整–產業差異太大,甚至個別公司的特性也不盡相同–撰寫特定功能的程式模組,取代原來不敷使用之處–或是組織架構做調整,避免失誤慎選廠商–軟體業者–專業顧問公司–資訊廠商–服務、規模、全球的服務據點構建產業電子化推動模式配合企業本身之訴求目標、特性、限制,構建推動產業電子化之模式。前置分析評估作業–企業目標策略之訂定–專案小組之成立、–Solution廠商之評估、–成本效益之考量等等)正式導入構建之程序步驟。電子化推動模式1.專案推動–要有高階主管的主動支持,達成共識、凝聚力量–進而召開策略會議訂定明確之策略與目標–組成跨部門之工作小組2.找尋合作對象–具備有電子商務之概念–資訊化程度高者–成為長期緊密夥伴3.業務溝通–教育訓練與溝通–客戶、廠商對企業電子化之需求與期許電子化推動模式(續)4.流程改造–舊的作業流程需要作改變與調整–電子商務的線上訂貨功能5.軟硬體與技術評估–先行調查並選擇軟硬體與欲採用之技術–是否為永續經營之廠商–售後服務–價格是否合理電子化推動模式(續)6.設計建置階段–資訊流與業務流程建立–考慮使用者的使用方便性–流程控制點建立–資料傳遞與整合7.測試階段–功能測試–整合測試–壓力測試電子化推動模式(續)8.使用者教育訓練–按照使用者操作手冊進行教育–操作上的便利與接受度9.系統上線–全盤上線計畫–安排人力–逐一將所有子系統上線電子化推動模式(續)10.全面推廣–加強新增且附加價值高的功能–維護與保持系統本身的新鮮度與吸引力–企業實例現身說法11.監督與效益評估–定期review推動情形–衡量指標:訂單數量、訂單金額–目標修正或改善計畫Q&A陳述在推行企業電子化時可能遇到的問題以及困難點提出相關的解決辦法–不限唯一–視環境、情況而有不同的解決方案可能的問題點1.選擇的系統不適用–未充分瞭解自己的需求–產業的特性、經營的方式2.對系統不認識–使用者不瞭解ERP、SCM、CRM是什麼–未接受充分的系統教育訓練–缺乏對整合系統的宏觀認識可能的問題點(續)3.使用者抗拒新的系統–熟悉舊的系統,如資料欄位、報表格式–重新學習和習慣4.高階主管口惠而實不惠–高階主管認知有限–口頭支持–相關的會議缺席,與下屬脫節可能的問題點(續)5.基本資料不正確–垃圾進、垃圾出–物料表不準,工程設計變更沒有及時維護,訂單輸入錯誤6.公司政策和流程不變–舊酒裝新瓶–應對舊流程標準化或簡化可能的問題點(續)7.系統定位不清楚–『GlobalView』系統or急迫性的問題–主導性or接受別人要求8.相關部門未充分溝通協調–事前的規劃–導入中不斷修正–導入後隨時檢討可能的問題點(續)9.初期導入成本過高–資料庫整合耗費時間–浪費眾多的人力與物力10.廠商能力不足–解決方案與該企業所需不符–必須具備各行業的專業知識–協助客戶建制公司商業流程的CRM系統。可能的問題點(續)11.公司內部缺乏人才–專門人才來管理與應用系統–IT知識–對產業深度了解–進行人才培訓執行期間自90年1月1日至91年12月31日公司名稱福裕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壹.公司及體系概況一.公司簡介二.體系營運概況一.公司簡介公司概況公司沿革產品介紹-磨床、車床、綜合加工機、鎂鋁合金加工機、電子產品過去三年營運狀況公司概況–資本額:NT$7億2仟9佰95萬–員工人數:425人–過去三年營收:13億(87年)、10.6億(88年)、13.5億(89年)–董事長:張寶銘–創立日:1978年6月公司概況大雅廠(生產磨床)–佔地面積:2,013坪–地址:台中縣大雅鄉龍善二街12號全興廠(生產車床、綜合加工機)–佔地面積:8,724坪–地址:彰化縣伸港鄉興工路34號(全興工業區)福裕美國子公司–廠址:加州春田市–佔地面積:3,389坪公司沿革1978–本公司淵源於1972年董事長張寶銘創設豪而根企業有限公司,從事機械產品等出口貿易業務,至1978年乃邀請張寶源及宋堙森兩位先生共同創立福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專業製造高精密平面磨床。–首次參加美國芝加哥國際機械展深獲好評,奠定自有品牌CHEVALIER行銷海外的基礎。公司沿革1980–與美國Cuttermaster技術合作生產工具磨床。1981–榮獲國家頒發品管甲等製造廠商,此為國內磨床業第一家。–榮獲政府頒發產品正字標記,亦為磨床業第一家。公司沿革1983–榮獲經濟部型錄設計競賽第一名。–提升產品自製率,興建第二廠區,達到高水準品質要求。1985–通過中華民國精密機械協會(CMD)授證檢驗,為磨床同業第一家。公司沿革1989–新穎的福裕第四廠峻工使用,投資金額達新台幣壹億伍仟萬元,並增購超精密檢驗設備。–榮獲台北國際金屬加工機械展最佳自創品牌首獎。–登錄為工業局中心衛星工廠優良廠商。1990–獲機械工會頒給CNC磨床研究發展佳作獎。公司沿革1992–為因應國際情
本文标题:精密机械业产业电子化导入-福裕事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