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
龙源期刊网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作者:周巾钰买青叶来源:《新教育时代》2014年第26期摘要:在实践教学中处处都有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理论的存在与运用,如果能够将其充分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将有利于教学的设计与实施,同时也会促进幼儿的发展。关键词:实践教学;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行为主义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一)榜样示范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原则人生活于社会中都要受到别人的影响。因此,为幼儿树立正面的、积极的榜样,就成为幼儿社会教育中最基本的原则。在幼儿园中,教师首先应当做幼儿的表率。教师的言谈举止、品格习惯。包括无意识的偶然行为都在深刻地影响和教育着幼儿。实践案例:有一次陈老师上手工活动,纸片都掉在地上,活动结束后,老师带头捡,孩子们看到老师的行为,也跟着一起捡纸片。由此可以看出幼儿教师要从小事做起,用“身教”来感染和影响幼儿。同龄伙伴也是幼儿互相学习的良好榜样。班杜拉认为,在儿童的同伴中树立学习的榜样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由于同伴在年龄、经历、性格特点等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同伴的行为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激起模仿和学习的兴趣。实践案例:老师在为班级分组的时候,会将能力强的孩子与能力较弱的孩子分在一组,据老师分析,在教学活动中,是不能由老师直接讲出答案的,一般都是用问题来引导他们,而这时能力强的孩子就可以比较快的回答出来,可以提示能力弱的孩子,起到同伴的示范作用。(二)合理强化是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手段在各种强化类型中一般以外部强化使用的次数最多,在幼儿社会教育中也受到了广大幼儿教师的青睐。当幼儿表现出亲社会行为时,教师可以通过表扬、奖励等外部强化的方式肯定幼儿的这一行为,期望幼儿以后继续出现类似的行为。实践案例:当孩子能够自己动脑筋解决冲突时,老师就会让他们来分享“如何解决矛盾”的经验,并且表扬他们的这种行为,为他们贴一颗小红星作为鼓励,以此强化幼儿学会解决矛盾的行为。龙源期刊网当教师要把强化的对象扩大到全班幼儿时,可以利用替代性强化手段。如教师在班级里,当众表扬某一个幼儿时,不仅会对受表扬的幼儿起到强化的作用,也会引起班里其他幼儿模仿这种受表扬的行为。实践案例:在集体活动中,老师如何用和蔼的语气组织纪律呢?有时可以通过表扬遵守纪律的孩子,来引导其他孩子如何去做。“我看到××很安静的坐在小椅子上等待老师,我看看谁可以像他一样学会安静的等待呢?”而不是很大声的去凶,去喊,那样反而没有什么作用。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大部分是操作性行为,任何习得行为都与及时强化有关。因此,可以通过强化来塑造或改造儿童的行为。根据斯金纳的“强化控制”理论: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强化手段。同样的事情发生在不同的地点、时间、幼儿身上,所导致的结果也不一样,教师要具体分析其行为,选择恰当的强化方式。如,活跃的孩子与沉默的孩子强化方式不同。活跃的孩子在课堂上的表现一直相当积极,所以得到教师的关注与表扬(正强化)相对来说也是比较多的。但如果活跃的孩子每次回答问题都进行表扬(正强化),这种表扬所带来的刺激可能就会失去效果。而沉默的孩子则相反,老师要及时进行表扬,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2.慎用惩罚。惩罚是抑制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的目的在于杜绝以后再出现类似情况。但惩罚是一柄双刃剑,有利有弊。斯金纳曾说:“受过惩罚的人,并不会因此就改正错误,不我行我素了,他充其量也不过学会了如何免于惩罚而已。”确实,惩罚只是简单地遏制了错误行为的发生,并没有教导学生什么是正确的行为,这样容易把学生带到新的误区,有时甚至影响其他孩子模仿这些行为。认知主义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一)学习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布鲁纳认为,人是主动参加获得知识的过程的,是主动对进入感官的信息进行选择、转换、存储和应用的。也就是说人是积极主动地选择知识的.是记住知识和改造知识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的接受者。实践案例:幼儿如何在老师的引导下对信息进行转换,获得新的认知——“时间是循环”。师:老师将时间的图片按这样的顺序摆放:12点→1点→2点→......→11点,问幼儿:“这是有顺序吗?”幼:有顺序。龙源期刊网师:将图片的位置变换:11点→12点→1点→......→10点,问幼儿:“这是有顺序吗?”幼:有。师:将图片的位置变换:10点→11点→12点→......→9点,问幼儿:“这是有顺序吗?”幼:有。师:看看钟,想想时间有什么秘密?幼:时间是走的,不停转的。师:对了,因为时间是循环的,所以任何一张图片都可以摆在第一张,也可以摆在最后一张。通过上述的例子可以看到老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时间是循环的,而是通过展示事实,让幼儿自己思考、自己总结来探索时间的秘密。这种主动的学习对于他们构建新的知识结构是非常有用的。(二)学习材料的呈示应适合于学习者认知发展水平,按照由简到繁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内容。布鲁纳并不认为学生学习每一事物都必须从动作表征入手,教学活动如何进行,取决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即取决于学生认知结构。(三)实践案例:从“动物”这一主题来看,小班老师会把重点放在让幼儿认识动物的外形、花纹上,注重幼儿的感官体验和视觉映像。而到了大班之后,老师的教学目标则侧重于了解动物“特殊的本领”,让幼儿通过查资料、询问家长的方式了解自然界“最什么”的动物,比如脖子最长的动物是长颈鹿、跑的最快的动物猎豹等。不仅加深了幼儿学习的层次,也更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四)向学生提供认知反馈,可以确认他们的正确知识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学习。虽然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也强调反馈的重要性,但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一般将反馈看作为一种假设检验。实践案例:在植物角中,幼儿种植了芽类植物,在此之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展开了猜测:豆芽会不会长出来?它的生长过程会是怎样的?之后让他们定期来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且用图画记录下来,看看与之前的猜测有什么不同,如左图。为此老师又开展了一次讨论会:你观察到了什么?你对豆芽的生长情况有什么疑惑?等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来了解幼儿的观察情况,给予他们相应的回应,从而对植物的生长情况有一个科学的概念。
本文标题:行为主义与认知主义在教师实践中的运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62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