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基于sd的龙运物流园区运作动态模拟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基于SD的龙运物流园区运作动态模拟研究姓名:汪涛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指导教师:宋彩平20070601基于SD的龙运物流园区运作动态模拟研究作者:汪涛学位授予单位:东北林业大学相似文献(6条)1.期刊论文刘秉镰.杨明.LIUBing-lian.YANGMing城市物流园区需求预测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城市交通2009,7(5)针对目前物流需求预测中主要采用的回归分析方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存在的缺陷,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城市物流园区规划中的需求预测问题.对物流园区系统内部要素作用机制以及与外部经济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分析.将物流需求预测的影响因素归纳为物流供给能力和区域经济发展两类,并探讨了这两类因素与物流需求之间的反馈.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构建了城市物流园区需求预测模型,将物流需求、物流供给能力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三者的动态关系纳入其中.指出物流需求预测不仅要考虑当前的资源情况和经济水平,还要用动态的眼光进行系统分析.2.学位论文祝俪菱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研究2009物流园区是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园区作为物流企业和物流设施集聚的节点,在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出现了发展物流园区的热潮,积极规划物流园区,通过招商引资,政策倾斜等方式促进物流园区的形成,吸引企业入驻。然而,物流园区的盲目建设开始呈现,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科学的规划,物流园区规模不合理,企业入驻率低,建成的物流园区空置率高,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有必要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进行研究。物流园区规模从严格意义上分为作业量规模、用地规模、投资规模。本文主要研究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期望可以对物流园区的规划提供一些有用的方法。本文首先概述了有关物流园区的基本理论,并对当前国内物流园区规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各种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研究,并分析了其优缺点。紧接着概述了国内外物流园区的发展情况,然后提出了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模型。本文将物流园区分为仓储区、流通加工区、绿化带、交通道路、生活服务区、办公区、交易区、停车场和发展预留地等几个区域。分别对各个区域的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建模,进而根据物流园区实际建设的需要,建立0-1整数模型得到计算物流园区规模的最终模型。最后,考虑到在做物流园区的规划时,不可能只关注当前环境条件下的物流园区的规模,而是着眼长远,以满足长期的货物需求为目标。在前边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方法进行微观研究后,还要进行物流园区规模长期的宏观预测。使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从系统的角度,考虑影响物流园区规模发展变化的各种因素,本文主要考虑货运量、GDP、科学技术水平、土地成本限制等因素对物流园区未来规模发展的影响,建立物流园区规模预测模型,预测物流园区未来的规模。根据本文的分析和对我国的实际情况的研究,我国物流园区规模确定应使用分区相加的模型,通过该物流园区规模确定的模型并结合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实际情况就可以得到一个比较科学的物流园区的规模,既能满足当地物流的需求,又能使我国物流园区建设避免过高的空置率。物流园区的规模随时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本文通过系统动力学的仿真研究发现通过设定不同的仿真条件物流园区未来的规模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呈上升、平衡、下降三种趋势,通过对物流园区规模的预测,就可以为物流园区的初期规划提供决策支持。关键词: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系统动力学;预测3.期刊论文王真.葛幼松.WANGZhen.GEYou-song区域物流园区规模与效率关系研究-城市问题2008,(6)从宏观经济运行角度,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和国民经济运行的反馈模型,进行了三个方案的模拟,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验证,以求在区域层面上探寻物流园区建设规模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索物流园区发展战略研究的新思路.4.学位论文陈亚绒江苏现代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2003该文以现代物流理论的分析与研究为基础,首先对江苏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江苏物流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江苏发展现代物流的优越条件,说明了江苏现代物流的显著特性,其次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以最新的模拟软件Vensim为工具,定量分析了江苏物流系统,找出了影响江苏物流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通过模拟主要影响因素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关系,并且借鉴国内外发展现代物流的先进经验,定性提出了江苏现代物流发展策略:政府为现代物流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推广运用先进的物流技术;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运用先进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物流;合理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建设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该文的研究旨在为江苏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供理论的决策依据,并通过对具体策略的阐述为江苏现代物流发展规划的实施提供依据.5.期刊论文黄丽娟.HuangLijuan江西现代物流业及物流园区的发展平台--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园选址规划的建模研究-科技广场2005,(5)方兴未艾的物流园建设对于保证中国的快速发展是致关重要的,但它的规划频频失误也确实给我国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物流园的规划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存在着大量的非结构化的黑箱问题难以用传统的数学方法(如运筹学、统计学)及系统动力学方法、专家系统解决.本篇文章旨在引入一种新的思路方法即利用神经网络模型对我国物流园的规划进行建模分析,并尝试将该模型用在江西的两个已建、待建的物流园的选址规划评价中,本人非常期盼该模型的建立与使用对规避我国物流园建设的巨大投资风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6.学位论文郑吉春物流节点选址的模型及实证研究2006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发达程度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其中,物流效率直接依赖和受限于物流的网络结构,而物流节点的布局对其能否充分发挥规模效益和服务优势起着决定作用。物流节点一经建立将发生长远的影响,其位置及容量直接关系到物流成本和客户服务水平。在激烈、复杂、动态的市场中,伴随着我国各类大规模物流节点的迅速发展,物流节点选址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行科学的定性和定量分析也成为研究的热点。动态多物流节点选址评价问题涉及物流节点区位分布、数量及规模,在评价过程中需要考虑不同物流主体的需求,寻找并选择最优节点组合使各区域的竞争力值最优。研究思路及核心内容如下:1.在明确选题的现实意义及理论意义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理论研究现状,确定研究目标、思路及方法。2.给出研究对象物流节点的界定及分类,在广义上将物流节点区分为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不同层次;从产业演进、空间集聚角度分析物流节点产生演进规律,为物流节点选址因素分析奠定基础;明确物流节点选址问题的描述及相关选址评价准则。3.从系统科学、经济学及管理科学角度广泛对有关物流节点选址的理论模型方法进行文献综述,构筑物流节点动态平衡选址模型的理论基础。认为解析技术、优化方法、模拟仿真技术等内容,由于不可避免地应用众多的模型、变量、参数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更适合于微观企业物流设施的选址规划。区位理论对不同产业选址的区位因素开展定性分析,实证研究成果颇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竞争力理论成为研究热点。以波特为代表的竞争优势理论为物流节点选址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区位因素分析框架。4.鉴于市场竞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建立包含时序演变和空间关联的动态平衡选址模型。基于物流业的特征分析明确各要素的外延,运用矩阵及几何模型描述各要素间的互动关系,定性分析该模型竞争力导向所具有的明显动态性特征,用力学分析描述其动态积极平衡特征,引入双层规划描述其供需平衡的合乎规模经济的特征。5.应用区位因子分析,分析动态平衡选址模型中各要素的定性和定量化因子,初步形成特定区域物流节点选址的要素分析体系,合理运用Q型聚类和R型聚类选取统计指标和分析结论,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计算竞争力值,并分析竞争力值评价的特征。6.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给出动态平衡选址模型的因果关系图、流图及动力学方程描述;运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工具,采用模块化的方法设计相关算法软件,为不同时间、不同地域数据的测算以及模型的修正提供软件平台,为物流节点选址的竞争力评价提供分析工具。最后,实证分析了北京市“十五”期间物流节点选址方案,初步验证模型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文中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认为集聚经济及产业集群是物流节点产生和演进的影响因素,竞争与合作是其产生与演进的动力机制:指出从网络结构看物流节点集中与分散布局,并形成规模等级体系。(2)在传统的运输经济、区位论的应用分析基础上,考虑到物流节点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引入竞争优势理论、核心竞争力方法,采纳多目标规划的有益元素,创造性地提出物流节点动态平衡选址模型。这为选址评价指标的选择奠定了理论基础。(3)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分析物流节点选址过程中需要考虑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用矩阵模型、力学分析、双层规划量化分析动态平衡选址模型的内部特征。(4)应用区位因子分析法建立物流节点选址的要素体系,将聚类分析引入统计指标的选取和结论的量化分析,提出物流节点选址的竞争力值评价方法。(5)引入系统动力学方法描述动态平衡选址模型,明确竞争力评价的动力学特征。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7c7bc7b2-a1e9-4353-b899-9e32009c808a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8日
本文标题:基于sd的龙运物流园区运作动态模拟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793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