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浅析翻译中意义的再生
浅析翻译中意义的再生一、意義在交流中再生语言因人类交流的需要而产生,话语要产生意义,便需要一个真实的交流行为。话语的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会随交流需求的扩大而丰富,随交流需求的减少而丧失。1.社会发展与意义再生交流是语言十分重要的一个功能,而交流是在社会中进行的,具有社会性(陈波,2014)。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会发生变化,同一词语在不同的社会阶段便具有不同的含义。以外来词“Feminism”为例,其最早出现在法国,由英美、日本传到我国。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维护女性权利思想的影响,被译为“女权主义”。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社会空间,对自身的关注度也在逐渐提高,不少人认为女权主义含有强烈的政治色彩,一些翻译学家敏锐地捕捉到词语含义的变迁,便主张将“Feminism”翻译为“女性主义”,以体现女性的自我意识在社会文化层面日益成熟。2.语境与意义再生人们的交流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场合下开展,交际双方对语义的理解要受到语言环境的影响和制约。话语的意义会因交际环境以及说话人的意图、态度等因素发生变化。同一词语在不同的场合中由不同的人使用,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例如,乔布斯任职苹果公司的总裁期间,一次裁员引发员工纷纷举着“Jobs,weneedjobs.”的牌子在公司门口静坐示威。这则示威语中,第一个“Jobs”指的是乔布斯(SteveJobs),第二个则指“工作”。由此可见,译者只有联系语境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言语交际中出现的语义含混现象,进而准确无误地阐释、传递原文中丰富而复杂的语义。二、交流中意义再生的原则丰富、含混的言语意义为译者从多角度阐释原文提供了可能性。译者由于表达层面的局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原文丰富多彩的阅读空间。许钧在《翻译概论》一书中就翻译中意义的再生提出了三点原则,即“去字梏、重组句、建空间”。1.去字梏意义不是唯一的、确定的、客观的存在。译者要全面联系上下文语境,力图准确地把握每个词的意义,改除逐字对译的习惯,让原文文字在新建立的译文语境中获得新生命。原文:“Somechicken,someneck!”译文:“难对付的小鸡,难对付的脖子!”对于“some”一词,译者不能只从词汇和语法层面去理解,这是二战时期丘吉尔回击希特勒的一句话,1941年法国投降后,希特勒目空一切,公然叫嚣:“Inthreeweeks,Englandwillhaveherneckwrunglikeachicken”。为了表达出丘吉尔的义愤填膺之情,译文把“some”一词具体化,译为“难对付的”,取得了类似原文的言后效果,体现出英国人抗战到底、坚决不投降的决心。可见,翻译不是机械地把一种语言符号转化为另一种语言符号,译者要在动态的语境中细心地揣摩说话者的意图,恰当地传递出原文未吐的意蕴。2.重组句杨绛认为翻译包括三件事,即选字、造句、成章。其中,造句是尤为关键的一步。我们通常会以句子所包含的语义作为参照物,在特定的语义范围内选字、遣词。此外,篇章是由句子连缀而成的,单句的质量关乎到篇章的质量。因此,组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译者要注意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破除语言层面的束缚,在分析各部分逻辑与内涵的基础上,对句子进行重组,使字与字之间的意义得以构成一个基本的整体,凸显原文的精神。例如:原文:“吾辈凡夫,生存在功利社会,终日忙忙碌碌,为柴米油盐所困,酒色财气所惑,既有追求,又有烦恼,若想做到从心所欲,难矣哉!”译文:“Itishardlypossibleforcommonfolkslikemetofollowtheirmindwhilelivinginsuchamaterialisticworldwhereonestrugglestobalancesubsistenceneedsandsensualtemptationsanddealswithaperplexingmixofloftyaspirationsandworldlyfrustrations.”(韩刚译,有删减)汉语原文反映出汉语的行文方式,习惯先进行事实陈述,再进行判断表态,句子的重心在后;英语则喜欢先阐明个人的观点,再叙述事件的来龙去脉(范振辉,2003)。译文按照英语的行文规范进行了调整,把关于功利社会的信息后置,开门见山地点明“从心所欲,难矣哉!”。此外,“柴米油盐”和“酒色财气”属于汉语中的具体词,英译时不能直接对等,译文便进行提炼概括,将其译为“subsistenceneeds”;“既有追求又有烦恼”属于前后文对比,译文相应地添加了“lofty”与“worldly”这两个形容词,增强了可读性。通过上述的组句调整,译文便具有与原文相应的表达功能。3.建空间建空间就是通过去字梏、重组句的方式,尽可能地在不缩小原文的阅读与想象空间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新的文本,营造另外一种与原文内涵相似、却易于目的语读者理解并欣赏的空间。原文:“夜幕降临,河岸边数千盏灯笼与晚霞一并点燃,把整个小镇映衬得灯火通明,为镇民们照亮了回家的路。”译文:“Atdusk,numerousbrightlylitlanternsalongtheriverarejoinedbysunsetglowtolightthewayhomeforlocals,makingforalivelyandvibrantnightscene.”(韩刚译)原文节选自一篇关于西塘古镇的介绍文,辞藻优美,诗意盎然。为了具有与原文相应的再现功能,译文按照目的语的行文规范,建立了一个与原文境界相似,意蕴相近的文本,让目的语读者既能领悟到原文的“意”,又能品尝到原文的“味”。第一,遵循汉语句子的重心在后,英语句子的重心在前这一原则,译文采用重组句的方式,先译原文中达意的部分;译文还采用词类转换的方法,将原文中的动词“点燃”处理为形容词词组“brightlylit”,增强了画面感。第二,原文中的数词词组“数千盏”具有虚指含义,译文处理为“numerous”,起到夸张的修饰作用;原文中的“灯火通明”与“照亮”有部分重复的意向,但”灯火通明”不只包含“亮”这一意向,对等译文用“livelyandvibrant”这两个词贴切地弥补了英译过程中缺失的中文意境,让这幅画面跃然纸上,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汇、句法、篇章构造等方面存在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与丰富、含混的言语意义为翻译中意义的再生造成了障碍。译者应遵循意义在交流中再生的三原则,把握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摆脱原文文字的束缚,抓住原文的意义与神韵,按照英汉两种语言的行文习惯,对句子进行重组,让原文内容在新文本中重获生命,使目的语读者能够和原作者直接对话。参考文献:[1]陈波.语言和意义的社会建构论[J].中国社会科学,2014(10):121-142.[2]范振辉.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与翻译[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3(2):91-93.[3]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本文标题:浅析翻译中意义的再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23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