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小学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京剧、脸谱艺术的魅力,从而激发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探究兴趣,愿意主动的了解京剧、脸谱艺术的相关知识。2.过程和方法:通过欣赏歌曲、学习脸谱相关知识、参与游戏测验和表演创编歌曲,体会欣赏、学习、参与合作和创编的乐趣。3.知识和技能:了解京剧的行当、脸谱的色彩、图案等相关知识,能够随音乐表演、哼唱歌曲,并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二、教学重点:了解脸谱不同色彩所表现的不同人物性格,了解简单的脸谱的结构分类,分辨歌曲中所演唱的不同脸谱,能够随音乐表演、哼唱歌曲,并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三、教学难点:随音乐表演、哼唱歌曲,并创编打击乐为歌曲伴奏。四、教学过程:1.导入:(1)猜谜游戏导入京剧的行当、脸谱。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猜谜游戏吧,老师给大家三条线索,大家根据这三条线索猜出谜底是哪种艺术形式。(学生根据提示,猜出谜底——京剧)(2)介绍四大行当。师:没错,答案就是京剧,那谁知道京剧四大行当分别是什么?(生回答,教师讲解怎样区分四大行当,简单介绍四大行当的特点。)生:男性角色,俊扮。旦:女性角色。净:画脸谱的男性角色。丑:滑稽的角色,鼻梁画白色。(3)分辨屏幕中出示的图片属于哪个行当。(学生回答,答对的奖励课堂小乐器,教师总结归纳)师:京剧是一门充满魅力的综合艺术,被誉为国粹,而京剧中又有一门十分独特的艺术形式,被誉为国粹中的国粹,它就是脸谱艺术。脸谱通俗的说就是戏曲演员在演出时的化妆艺术,每个行当的演员都要化妆,“生”和“旦”行的面部化妆很简单,略施脂粉,称为“俊扮”,丑行的演员一般会在鼻梁上抹一块白粉,表现滑稽的形象,而我们通常所说的“脸谱”指的是净行演员的面部绘画,净行演员通常在脸上画上五颜六色的图案,用来表现所表演的角色特点,净行也被叫做“花脸”,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一首歌曲,来了解脸谱艺术的魅力。2.首听歌曲,找出歌曲中唱到了哪些脸谱?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曲,听完之后我们来说一说,你都听到了哪些脸谱?(首听歌曲,学生回答,师总结。)师:同学们听到了这么多五颜六色的脸谱,那你知道为什么窦尔顿是蓝脸的,关公是红脸的吗?每一种颜色在脸谱里都是什么含义呢?(生起来交流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师点评。)师:每一种颜色在脸谱里有着不同的含义,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3.(1)学习不同的颜色在脸谱里所代表的人物性格、形象特点。蓝脸——刚强、骁勇、有心计红脸——忠义、英勇黄脸——骁勇、凶暴白脸——奸诈、阴险黑脸——正直、勇猛绿脸——勇猛、鲁莽紫脸——刚正威武、不媚权贵、面色不好金、银、灰色——神仙高人、妖鬼精灵等(2)连线游戏,巩固知识,回答正确的同学奖励对应颜色的脸谱。(3)复听歌曲第二部分,能够认辨歌词中唱到的脸谱,上一环节领到脸谱奖励的同学在歌曲唱到手中对应的脸谱时,高高举起,加深记忆。4.出示张飞的脸谱,引出脸谱图案形状的相关知识。师:其实每一张脸谱都用到了很多种颜色,我们说一张脸谱是什么颜色的,其实是根据一张脸谱上最主要的颜色来定义它是什么颜色的脸,比如关公的脸谱,主要是红色,所以就叫红脸的关公,再如窦尔顿,虽然他的脸谱画着五颜六色的图案花纹,但是主色调还是蓝色,所以我们称作蓝脸的窦尔顿,可是大家看一下张飞的脸谱,你觉得大部分是什么颜色?(生回答白色)没错,张飞的脸谱大部分是白色,那为什么我们说是黑脸的张飞呢?这就跟脸谱的图案形状有关了。脸谱的图案形状可以分为三个基本的类型——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1)讲解怎样区分整脸、三块瓦脸、十字门脸。(2)出示图片,分辨是哪种类型的脸谱,回答正确的同学获得脸谱作为奖励。5.随录音哼唱歌曲。师:刚刚我们了解了很多跟脸谱有关的知识,这首由著名的作词家严肃老先生创作歌词的歌曲——《唱脸谱》,描绘出了脸谱艺术的魅力,歌曲开始部分就唱到了,连外国人都被脸谱艺术的魅力所吸引,我们更是为我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所自豪,我看咱们好多同学都能跟着音乐哼唱了,下面我们来简单的学唱几句歌曲吧。(a.随录音完整跟唱,讨论歌曲怎样分段,每一段模仿了哪种行当的唱腔,讲解演唱注意问题。b.随琴学唱歌曲第二段落。c.跟录音完整跟唱一遍。)6.了解什么是“四击头”。师:歌曲开始提到的四击头一亮相,这个四击头是什么啊?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师讲解完毕,全班同学分组分工练习模仿四击头的节奏,然后请上一轮领到乐器奖励的同学用乐器模仿演奏一段“四击头”)7.学生随音乐分工表演歌曲。(领到打击乐器的同学伴奏、领到脸谱的同学在歌词对应处举起脸谱、其余同学演唱歌曲,综合表演之前,每一组分别在教师指导下随音乐练习排练)。师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唱脸谱》初步感受到了京剧的魅力,不知道同学们注意到没有,歌词里唱到“蓝脸的窦尔顿盗御马”这是怎样的一个故事呢?去听听京剧吧,它会告诉你答案!【学情分析析】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但多数学生对京剧艺术了解甚少兴趣也寡淡,因此课程设计应通过奖励、游戏、欣赏等方式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用浅显易懂的语言解释京剧专业名词,帮助学生学习和了解,能够趣味横生的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效果分析】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本节课学生积极性很高,情绪高涨,兴趣浓厚,对京剧的行当和脸谱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能积极参与到表演中,能够有表情的演唱歌曲。听课老师反映,偶有少数几名同学乱搞小动作,但整堂课学生的听课和学习效率还是很高的,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教材分析】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唱脸谱》是一首很特别的歌曲,这首歌曲巧妙的将通俗歌曲的演唱风格及伴奏手法与戏曲音乐融合在一起。歌曲的曲式结构为单二段,没有再现。歌曲的A段包含四个乐句,曲作者讲地道的老北京方言自然的融化在旋律中,依字行腔,韵味十足。歌曲的B段是分节歌形式,包含四个乐句。前三个乐句均为两小节,结构整齐;第四乐句通过节奏的伸张和使用花脸拖腔,将长度扩充为八小节,使全曲在高潮中完满的结束。教学建议:1.建议把京剧行当的介绍和本课结合起来为一课时。2.边欣赏边学唱,在产生兴趣熟悉歌词后加入韵味和表演来表现。【评测练习】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1.说一说图片中属于哪个行当?2.连线【课后反思】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唱脸谱》是一首戏歌,设计课程时,我主要想通过本首歌曲的学习来让学生对京剧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和了解,如:京剧的四大行当、怎样区分四大行当、京剧的脸谱的色彩和图案等。鉴于现在的孩子们对京剧的了解甚微,兴趣也寡淡,我采用了猜谜语、发奖品、用通俗的语言讲解、多媒体课件制作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学到知识。此外,还让学生分工合作,将回答正确问题得到的奖品作为表演的道具,合作演奏、演唱、表现歌曲,使学生体会到合作的乐趣。效果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需要改进的地方是可以考虑在本节课中再加入更多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对各个行当的唱腔特点加深了解,更全面多纬度的构建起对京剧的认识。【课标分析】唱脸谱_音乐_小学__新课标强调,音乐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在教学中应努力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其实,关于“兴趣”,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一是作为目标,一是作为手段。从“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角度,就是音乐学科要靠什么去吸引学生、要求学生,没有考试的外在推动,就只能凭借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来形成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而动力的发展,最后还应落实在学生音乐能力的提升上来,所以对音乐的学习,不能只是兴趣的提高,还要看到学生在音乐方面实际能力的增长。通过音乐学习,让学生喜爱音乐,有音乐追求,有浓厚兴趣。而作为教师,也应该把课程理念体现在音乐课堂当中,当课程理念变为一种课堂教学行为,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积累音乐能力,深化兴趣爱好,最终形成音乐实际能力,“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才能真正实现。本课旨在让学生通过欣赏《唱脸谱》来了解京剧这一中国戏曲艺术的精粹,体验京剧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对京剧和民族音乐艺术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各种丰富多彩的环节设计以及知识点的通俗讲解,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并在模仿京剧表演的过程中,感受“国粹”的魅力并使学生能够了解京剧脸谱知识、了解相关的戏曲行当等相关教学目标。
本文标题:小学音乐-《唱脸谱》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44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