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第1-30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6.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工技等各类书籍②令玄奘西游天竺③任用东突厥贵族管理旧部,保留原有民族的习惯与生活方式④鉴真东渡日本。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8.唐代,我国境内生活着许多少数民族,他们都曾以各种方式与唐朝建立密切联系。唐玄宗时,有一少数民族赞普上表自称“外甥”,与唐“和同为一家”。这个少数民族就是今天的()A.白族B.彝族C.维吾尔族D.藏族9.现今,国家公务员招考一般采用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下列皇帝中亲自出题面试,首开殿试之举的是()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10.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果你生活在当时,可以看到()①各种肤色的外国人在长安城内经商②农民用曲辕犁在农田里耕地③农民在长安的坊里出售农产品④筒车不分昼夜地灌溉田地。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反映了唐朝文化()A.对日本的影响B.对新罗的影响C.对天竺的影响D.对波斯的影响12.据载,630﹣894年,日本共向唐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日本遣唐使来华的主要目的()A.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加强两国友谊D.求取佛经教义13.唐玄宗统治后期,贪图享乐,不理政事,最终导致边将叛乱,唐朝从此由盛而衰。历史上把这一叛乱称为()A.七国之乱B.八王之乱C.安史之乱D.唐末农民起义14.杜甫在《无家别》这首诗中写有“寂寞天宝后,园庐但篙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这揭示了“安史之乱”()A.爆发的主要原因B.演变的基本过程C.体现的根本性质D.产生的重大影响15.唐朝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最强盛的时代之一。唐朝的建立者和灭亡唐朝的分别是()A.李渊黄巢B.李世民朱温C.李渊朱温D.李世民黄巢16.五代十国局面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源是()A.唐未农民战争B.藩镇割据C.宦官专权D.朋党之争17.北宋设置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其主要目的是()A.保证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B.避免地方官吏的贪污腐败C.使地方失去割据的物质条件D.以期分解文臣知州的权利18.十世纪初,统一契丹各部,建立辽国政权的是()A.松赞干布B.耶律阿保机C.元昊D.尺带珠丹19.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下列各项属隋唐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是()①颜真卿②阎立本③柳公权④欧阳询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20.辽与北宋“和好年深,双方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双方这一相对和平局面出现在下列哪一事件后()A.澶渊之盟B.金灭北宋C.岳飞抗金D.签订《尼布楚条约》21.陆游《书愤》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的诗句,这里的“大散关”至淮水是哪两个政权的分界线?()A.北宋与西夏B.北宋与辽C.南宋与辽D.南宋与金2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词句,描写了南宋抗金的情景。建立金政权的少数民族()A.契丹族B.女真族C.党项族D.突厥族23.《送子天王图》是唐朝哪位画家的代表作?()A.王维B.褚遂良C.吴道子D.阎立本24.岳飞抗金的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A.他被宋高宗、秦桧等诬陷,蒙受冤屈B.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作战勇敢C.他坚持的抗金斗争,符合人民的利益D.他的抗金斗争,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25.“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朝代偏安江南的局面()A.北宋B.南宋C.东晋D.前秦26.有位历史老师是个对联迷,他写了许多有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对联,下列哪一对联是描写宋太祖的()A.开明君主吸隋训,贞观之治创唐荣B.武周政治得发展,无字之碑任后评C.调整政策呈开元,沉淫酒色误王国D.陈桥兵变成君主,限制武功向文治27.下面是《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与辽政权订立澶渊之盟的是()A.①B.②C.③D.④28.“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材料中宋太祖这一举措()①造成重武轻文的局面②增强了军队作战能力③导致官僚机构的膨胀④有利于士人受到尊重。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9.小明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契丹的兴起”、“澶渊之盟”、“宋夏和战”、“岳飞抗金”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探究的主题是()A.中华文明的起源B.统一国家的建立C.多民族政权的并立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30.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非选择题(共20分)3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见下图材料二:见下图(1)材料一中所示现象发生在哪位皇帝身上?“杯酒释兵权”的目的何在?他这样做是吸取了什么历史教训?(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北宋的科举制度与隋唐相比有何新变化?材料三:“今世用人,大率以文士进。大臣,文士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文士也。﹣﹣蔡襄《端明集》(3)材料三反映了北宋时期推行什么的国策?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实行这一国策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3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唐朝是我国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我国当时能读到两千多位诗人的近五万首诗歌。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才华横溢的诗人层出不穷。材料三:唐代诗人赵嘏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有一次,唐太宗在端门见新考中的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意为掌握之中)矣。”(1)材料一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唐朝哪两个行业的进步?此外唐朝出现的新的灌溉工具是什么?(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材料一中图3中捕捉到什么信息?(3)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当时唐朝的最为著名的三位诗人。(4)材料三中的“唐太宗”采用什么制度“赚得英雄尽白头”?这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你认为“太宗”实施“长策”的根本目的是什么?(5)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唐朝能在以上这些方面取得突出成就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017-2018学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三中联盟学区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请在答题卡上填涂第1-30题.每小题1分,共30题,共30分.)1.隋朝结束魏晋南北朝的分裂,统一全国是在()年。A.公元581年B.公元589年C.公元605年D.公元618年【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朝的有关内容.【解答】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年号开皇,定都长安。杨坚即是隋文帝。589年,他派杨广率大军攻入建康灭陈,统一全国。故选:B。【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隋统一全国的时间.2.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A.邗沟、江南河、通济渠B.江南河、通济渠、邗沟C.通济渠、邗沟、江南河D.通济渠、江南河、邗沟【分析】本题以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为切入点,考查隋朝大运河。【解答】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涿郡到洛阳段为永济渠,洛阳到淮水段为通济渠,淮水到江都段为邗沟,江都到余杭段为江南河,因此隋朝时期,一批牡丹花从洛阳沿运河到余杭,依次需要经过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故选:C。【点评】本题以隋朝大运河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3.下面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不正确的是()A.唐太宗认真吸取隋朝灭亡的教训,轻徭薄赋B.唐太宗鼓励臣下直言,虚心纳谏C.唐太宗知人善任,尽量做到唯才是举D.唐太宗创立科举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贞观之治的有关内容,要在掌握课本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从而得出结论。【解答】唐太宗统治时期,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唐太宗还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欲望;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因此,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贞观之治”。隋朝创立了科举制,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注意掌握唐太宗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4.唐朝的繁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漂洋过海、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唐帝国自身也以博大的胸怀兼容并蓄外来文化的精华,中外文化双向交流、共享繁荣,下列事件能佐证这一现象的是()①和亲结盟②鉴真东渡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访。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唐朝时期我国对外友好往来的史实。【解答】唐朝时期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非洲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主要史实包括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而和亲结盟属于唐朝处理民族关系方面的内容。故选:A。【点评】注意题干的要求是中外交往。5.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最佳途径应该是()A.辛勤耕作B.作战立功C.经商致富D.参加科举考试【分析】本题以“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为背景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解答】据题干“隋唐时期的读书人为了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结合所学可知,最佳途径应该是参加科举考试。隋唐时期的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举制相关知识的掌握,重点识记内容与影响.6.2013年4月,江苏扬州发现了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下列历史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建立隋朝②设置进士科③下令开凿大运河④开创“开元盛世”局面.A.①②④B.②③C.①②D.①②③【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隋炀帝杨广的事迹.【解答】建立隋朝的是隋文帝杨坚,故①不选;开创“开元盛世”局面的是唐玄宗李隆基,故④不选;题文中“设置进士科”“下令开凿大运河”这两件事与隋炀帝杨广有关。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隋唐的历史知识,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7.“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最能体现唐太宗这一思想的举措有()①与吐蕃和亲,送去工艺品、药材及历法、
本文标题: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47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