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乡村建设理论》——读书报告
《乡村建设理论》——读书报告一、作者简介:梁漱溟,1893-1988年,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原名焕鼎,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社会改造运动者。1917年入北京大学任教,七年后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抗战中为促进国共团结抗敌而奔走,参与创建民盟;胜利后又参与国共会谈,为和平建国而努力。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及宪法修改委员会委员,但心思之用更在于人生问题之研究。人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主要著作有《东西文化及哲学》、《印度哲学概论》、《乡村建设理论》、《中国文化要义》与《人心与人生》等。二、作品描述:本书是梁漱溟先生社会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全书由甲部认识问题和乙部解决问题构成,系统地阐述了梁漱溟对中国社会改造思想。甲部,主要分析了旧中国社会结构、政治问题及文化传统性质,是乡村建设理论的背景和依据;乙部,主要阐述乡村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手段,通过社会组织的重建和现代科学生产及生活知识的灌输,来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和促进农业经济的复苏与振兴,使中国逐步过渡到真正以民为主的现代国家并由农业引渡到工业化。三、“四大问题”:《乡村建设理论》,但主要围绕着这四大问题来写:1、对于旧社会的分析认识。对于旧社会的分析和认识是全书的根据,书中之后的内容也都根源于此。(1)“伦理本位、职业分化”——中国旧时的社会结构。在这里,伦理关系即是情谊关系,也即表示相互间的一种义务关系。在伦理关系中,彼此以互相为重,一个人仿佛不是为自己而存在,而是为了别人而存在。职业分立则指的是“生产工作者恒自有其生产工具,可以自行其生产。”即是说旧的中国社会里只有行业不同的职业,而没有两面对立的阶级。(2)旧日中国只有周期的一治一乱而无革命。这里的革命指的是一社会制度的推翻与改建。社会制度里包含法律、制度、礼仪、习惯等,即是一套法制礼俗。所以革命就是否定一种秩序,而建立一种新秩序,但中国社会构造几户历久不变,所以旧中国社会只有一时的扰乱与规复而无革命。(3)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的几个要点——教化、礼俗、自立。“中国社会秩序所赖以维持者,不在武力而在教化;不在国家法律而宁在社会礼俗。质言之,不在他力而宁在自力。贯乎其中者,盖有一种自反的精神,或曰向里用力的人生。”这是因为一是中国社会缺少阶级而缺乏操用武力的主体,而社会的教化又必须赖于伦理秩序才能得以维持。二是中国伦理本位、职业分立的社会构造,让人人向里用力。在伦理本位的社会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所以需要人进行反省、自责、克己、让人……以取得人际关系的和顺。而职业分立的社会构造则要求人进行勤俭、刻苦、自励……以取得自己的前途和命运。2、中国三十年的政治问题。中国近二三十年的情形,概括起来就是“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破坏,让中国政治无办法;中国政治无办法,让中国旧社会组织构造更加崩溃。”所谓政治无办法,即是国家不能统一,国家的权力建立不起。而让国家权力建立不起的原因主要有五层:(1)政治消极无力;(2)思想分歧;(3)没有阶级;(4)社会事实与意识要求不符合;(5)中西精神之不同。国家政权建立不起,造成了中国社会武力横行,法律无效;政府腐败,贪污不法;下情隔膜,措施不当;国家分散,军阀混战,内战的损失不可胜计。以上这四点都可能使国势急剧的下降。3、经济建设要走的方针和路线。中国旧日社会的经济构造在西洋工业的冲击下逐渐的被破坏,在这样的情况下,经济建设要走的方针和路线就是“散漫的中国农民,经知识分子的领导,逐渐联合起来为经济上的自卫与自立;同时从农业引发了工业,完成大社会的自己自足,建设社会化的新经济构造。”我们可以看到,这条路线是从农业开始,以农业来引发工业。具体而言,促进农业进步第一步即是解决农村的治安问题、运输问题、农民负担问题、灾害问题。而这些问题必须要国家权力才能得到解决,所以要借乡村运动来统一中国社会;以全国乡村运动大联合的中枢组织,来间接操持政权。问题解决后还必须把握三个要点:流通金融、引入科学技术、促进合作组织来积极使农业进步。但是做为农业生产所必须的土地还存在着耕地不足、土地分配不均、土地使用不均匀等问题,所以还需要将农业由散而集。对于农业是积极求进步而对于工业作者则主张统筹建设。因为工业较农业而言是从新建设,而更容易进行规划设计,且工业易集中为大经营,有的工业必须集中,再加上工业的根本能源如煤、铁、石油等不容私人占有和割据。所以工业最当统筹建设。总而言之,中国经济建设构基于两点之上:以农兼工,由散而合。4、乡村组织问题。在梁先生看来,乡村组织的组织原理主要是两点:一是从理性求组织,二是从乡村入手。组织的理性主要体现在“这个社会组织乃是以伦理情谊为本质,以人生向上为目的,可名之为情谊化的组织或教育化的组织;因其关系是建筑在伦理情谊之上,其作用为教学相长。这纯粹是一个理性组织,它充分发挥了人类的精神(理性),充分容纳了西洋人的长处。西洋人的长处有四点:一是团体组织——此点矫正了我们的散漫;二是团体中的分子对团体生活会有力的参加,——此点矫正了我们被动的毛病;三是尊重个人,——此点比较增进了以前个人的地位,完成个人的人格;四是财产社会化,——此点增进了社会关系。”乡村为什么特别适于从理性求组织,主要是因为:农民宽舒自然的性情很适于理性的开发;农民所对付的生物,是活的,可以引发他的活趣,而这正是理性;工商业者总是急急忙忙,农夫则从容不迫;乡村秩序靠理性维持,都市秩序靠武力维持;乡村人对于他的街坊邻里都很亲切,彼此亲切才容易成功情谊化的组织;中国固有的伦理、情谊社会在乡村还保持着;乡村是本,都市是末;从小范围的乡村着手培养政治习惯比较容易。在具体组织时,梁先生提到两点:一是师法古人,对历史上的乡约进行改造;二是组建乡农学校。历史上的乡约组织是一个伦理情谊化的组织,又是一个以人生向上为目标的一个组织,合乎之前所讲的原则原理。对乡约的补充改造主要是将乡约中的消极部分改为积极部分。分开来说就是:“将消极的彼此相恤,变为积极的有所进行”;把偏乎个人的品德的完善看成是社会的完善,把对于善的理想看成是永远开展的;乡约要往外去,与外边的由远及近地联络;乡约组织不可借政治力量来推行,只可由个人提倡或社会团体倡导。而乡约改造的重要一点是要求进步,所以就需要乡农学校来传播新知识,改进社会的问题。乡农学校这个机关主要的是讲求进步,同时梁先生用乡农学校来表示乡约。其内部结构主要由四部分人构成:学众,学长,学董,教员,各个部分有各自不同的作用:学众即立法作用,学董即行政作用,学长即监督教训作用,教员即推动设计作用。这四个部分,缺一不可,只有这四个作用合起来,才能让才能让乡村组织向前推进。乡约组织对于当时的中国的主要作用是:一、解决中国眼前的几大问题,包括毒品问题、匪患问题等;二、乡村组织可以实现一个理想的社会。四、问题与思考。1、中国旧社会是否有阶级的问题。梁漱溟先生对于阶级的定义是,“在一社会中,其生产工具与生产工作有分属于两部分人的形势——一部分人具有生产工具,而生产工作乃委于另一部分人任之……遂造成剥削与被剥削的两面。”并认为中国社会没有这两面,因为土地自由买卖人人得而有之遗产均分,而非长子继承制;蒸汽机、电机未发明,乃至较大机械亦无之。这三点原因造成了中国生产工具没有被一部分人垄断。但是第一点“土地买卖人人得而有之”在我看来是加剧了旧中国阶级对立的一个原因。因为虽然人人可以买卖土地,但旧社会的财富基本集中在地主手中,所以在土地的交易过程中,地主往往是买土地的一方,而由于疾病或者天灾人祸等原因使得农民入不敷出时,农民迫不得已就会将自己的土地卖给地主。在这样的情形下,农民发展的机会其实非常小。第二点,“遗产均分,而非长子继承之制”这在一定程度上将土地分散开来,使土地没那么容易集中。这一点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但在另一个层面上来讲,遗产均分,不仅地主如此,农民也如此。因此地主在旧社会经济中还是处于优势地位。第三点“蒸汽机、电话机未发明,乃至较大机械亦无之”这一点只能说明当时的中国社会没有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而不能说明当时中国没有其他的阶级。从另一方面来说,旧时的中国社会与西方中世纪的一个显著的不同就是,中国社会的阶层之间是可以流动的,而不是将政治上的权、经济上的富垄断与一个阶级。这样,旧时中国中各个阶层均有上升的机会,尽管这个机会相对而言比较小。所以生产资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流通。但是梁先生忽略的一点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阶层之间也是可以流动的,资本家有可能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从而沦落到底层;工人通过发家致富也有可能成为资本家。“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因而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判断阶级与否的关键在于一个集团是否占有一个集团的劳动,是否形成了剥削。而从旧中国的事实来看,当时资本主义还发展的不够,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还不大,但有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地主确实实实在在的占有着绝大部分的财产和土地,并对农民进行着剥削和压迫。因此,我认为当时中国是有阶级存在的。2、社会的组织构造与人的人生态度的关系。“中国人和西洋人,在人生上是迥然不同的两种态度,两副神情。”西洋人力量外用,处处向外争取,每个人都主张他自己的权利,由此形成了其个人本位、权利观念;而中国人则力量内用,伦理社会的社会事实使中国人形成了一种对于他人的义务观念,因而遇事克己让人,由此而下而形成安分守己、消极避世等消极心理。因其西洋人处处向外用力、向前争求,所以在它的制度里彼此牵制,彼此防范,形成一种制衡、对抗的局面。而在作者看来中国人力量内用,心胸宽广,不会存心防范人,处处克己让人,因而在中国形成不了西洋的那种对抗气势。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我自己不同的见解。一是对于当时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来说,他们的一生基本就被固定在了那一片土地上,所以他只用安分守己守住自己的那一块地就行,而不用花费心思来对付其他人。而且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中国农业社会除了造成中国人人向里用力外,还造成了中国人的分散、封闭和自私。所以我认为这里作者有点太抬高当时的中国人了,他们不防范人、克己让人的原因可能只是当时的封闭条件使他们之间接触的只是与他们有着伦理关系的人,但是这些人是不需要防范的,而只用守着自己的土地使他们没有心思去向外争取。二是,在中国历史上,政治上的相互抗衡局势是存在的,不过不似西方的民治,中国政治相互抗衡的局面是最高统治者为了稳定自己的统治局面而设定的,如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制等都是皇帝为了制约相权而分散权利,使各个部门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抗衡。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形成不了相互制衡的局面的原因不是因为中国人力量内用的人生态度,而是当时中国还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制度来形成相抗衡的局面。最后,因西洋人对于权力的重视,当权利有所侵犯时,他们便会奋起反抗,西洋的制度由此能够得到维持和发展。但是反观当时的中国,当由于力量向内用,安分守己,对于与自己近期利益无关的事都没意愿去参与,在当时的情况下,就算制度能建立起来也难免会落于其他人的手中而不得维持。因此在当时的中国想要建立起一个政治制度,除了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府外,还要通过具体的教育和设计,增加人民的政治参与力。五、对于本书的评价。这本书是梁漱溟先生对于当时中国应该走怎么样的发展道路的积极探索,全书自成一个系统,各个部分之间照应周密。正如作者在扉页上题的“独立思考,表里如一”一样,作者在本书中阐述了许多他自己对于当时社会的独到的见解。作者在第二节就用“伦理本位、职业分立”这简短的两个词准确生动的概括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特征。并指出当时中国政治的最大问题就是整个社会的散与乱。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乡村入手,通过建设乡村组织,发展乡村,在通过乡与乡的联合,到县与县的联合,最终到联合整个中国。在他看来,中国文化的现代化首先要充分肯定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价值,然后才是吸收西方文明的优秀成果。这就与当时流行的“全盘西化”的观点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得不说作者的这种探索精神是值得肯定的。通读整本书,我感到这其中还是存在着一
本文标题:《乡村建设理论》——读书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53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