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第六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第五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学习要求掌握:①疾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影响②疾病引起受体数目和受体敏感性的变化;③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时的用药注意。熟悉:肝脏疾病时应控制使用的药物。了解: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的变化。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药物方面:剂量、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次数和疗程、药物相互作用机体方面:生理因素(年龄、性别等)、遗传因素、心理因素、病理因素、机体对药物反应性等。疾病→病理生理变化→药动学、药效学变化→疗效、不良反应改变。临床上常需要调整给药剂量\间隔\途径,以避免严重毒性并达到预期的疗效。第一节疾病对药动学的影响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三、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1、改变胃排空时间→药物吸收速度↓\↑胃排空减慢:创伤\手术后、抑郁症、帕金森病等胃排空增快:消化性溃疡、甲亢、小肠憩室、焦虑症等2、改变小肠对药物的吸收功能肠蠕动增快\减慢(如肠炎\便秘)→药物吸收量↓\↑3、改变胃肠道分泌功能胆汁缺乏→脂溶性药物吸收量↓胃酸缺乏→弱酸性药吸收量↑,弱碱性药吸收量↑一、疾病对药物吸收的影响4、慢性肝功不全、肾功衰竭等疾病低蛋白血症→血中游离药物浓度↑5、全心衰竭心力衰竭→胃肠血流量↓6、营养不良、恶性贫血患者7、注射部位的血流量二、疾病对药物分布的影响(一)疾病改变血浆蛋白含量与结合率慢性肝肾疾病、营养不良等→血浆蛋白含量↓→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血中游离药物浓度↑→分布容积增大。(二)疾病改变体液pH值炎症、缺血缺氧→血浆pH值改变→药物血浆蛋白的结合率及药物解离改变。三、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肝脏2、肾脏3、呼吸系统三、疾病对药物代谢的影响1、肝脏疾病的影响一般来说,药物代谢受影响的程度与肝病的严重程度成正比。肝脏疾病时,肝药酶数量与活性、肝血流量、肝细胞总数与功能、门脉血流分布等发生改变,导致:①多数药物生物转化↓,t1/2↑→药效↑/毒性↑②有些药物在肝脏活化↓→疗效↓,如泼尼松③有些药物肝脏首过消除↓、生物利用度↑,如利多卡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水杨酸类、吗啡、哌替啶等肝硬化时普萘洛尔血药浓度变化普萘洛尔血浆浓度(g/L)肝硬化正常h2、肾脏疾病(肾功不全)的影响1、肾脏活性改变→多种药物代谢受影响:氧化反应↑→苯妥英代谢↑、血浓↓还原、水解、乙酰化反应↓→氢化可的松还原、D3羟化、胰岛素水解、异烟肼与SN乙酰化↓2、肾功不全还可影响药物在肝脏的转化(如抑制乙氯维诺在肝脏代谢、阿托品和头孢哌酮肝代谢代偿性↑)。三、疾病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三、疾病对药物生物转化的影响3、呼吸系统疾病各种呼吸系统疾病→泼尼松龙的肝代谢加快;慢性哮喘→甲苯磺丁脲的代谢加快;急性肺水肿伴严重呼吸功能不全→肝血流量↓→多种药物代谢减慢。心力衰竭→肝、肾血流量↓→药物消除减慢甲亢\甲减→药物代谢加速\减慢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一)肾脏疾病的影响1、肾小球滤过率改变●急性肾炎\严重肾缺血→肾小球滤过率↓→药物排泄↓→血浓↑→药效↑●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药物游离浓度↑→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球滤过膜损伤→游离型和结合型药物均可滤出(一)肾脏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2、肾小管分泌功能改变●肾功不全→肾小管分泌功能↓→弱酸\弱碱性药物经肾小管排泌↓→血浓↑→药效\毒性↑●肾病酸中毒→内源性酸性产物竞争抑制酸性药物的排泌。注意:有机酸类利尿剂须经主动分泌进入肾小管发挥作用,故尿毒症病人应用利尿剂必须加大剂量。(一)肾脏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3、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改变●肾小管性酸中毒:尿液pH↓→弱碱性药物解离↑→重吸收↓→排泄↑●低钾碱血症:尿液pH↑→弱酸性药物解离↑→重吸收↓→排泄↑4、肾血流量减少四、疾病对药物排泄的影响5、肝脏疾病的影响●肝功减退→肝细胞对药物的贮存、分泌能力↓→药物经胆汁排泄↓,如地高辛、红霉素、利福平等。胆汁排泄药物的能力对肾脏有一定的补偿功能,即肾功不全时,原从肾排泄的药物也可从胆汁排泄一部分。第二节疾病对药效学的影响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变化二、疾病引起机体敏感性变化三、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变化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变化(一)高血压病●长期内源性儿茶酚胺↑→β受体下调→对β-受体阻断剂敏感性↑●血浆肾素水平↑→AT1受体下调→对AT1受体拮抗剂敏感性↑注意:在应用受体拮抗药时,必须考虑内源性配体的浓度对受体的影响,适当调整用药剂量。一、疾病引起受体数目变化(二)支气管哮喘1、哮喘病人支气管平滑肌上β-R数目及功能↓,而α-R功能↑。因此β-R激动剂与α-R受体拮抗剂合用疗效良好。2、支气管哮喘患者久用β-R激动剂→β-R下调→耐受性。注意:支气管哮喘病人不宜长期大剂量应用β-R激动剂。二、疾病引起机体敏感性变化(一)肝脏疾病对中枢抑制药敏感性↑。肝性脑病的患者,应用氯丙嗪和地西泮时会产生木僵和脑电波减慢,故亦选用奥沙西泮和劳拉西泮二、疾病引起机体敏感性变化(二)肾脏疾病(肾功衰竭)1、血容量↓→机体对抗高血压药敏感性↑。2、血脑屏障通透性↑→机体对中枢抑制药敏感性↑;3、凝血机制改变→机体对抗凝血药敏感性↑;如阿司匹林二、疾病引起机体敏感性变化(三)心脏疾病1、器质性心脏病对许多药物敏感性发生变化:如地高辛、负性肌力药、某些抗心律失常药2、心脏收缩功能减退时,对负性肌力药特别敏感,用药必须谨慎!3、窦房结功能低下时,对地高辛、β阻滞剂、维拉帕米、地尔硫唑等敏感性↑,应禁用!三、疾病引起受体后效应机制的变化●受体后效应:是指药物作用于受体后,经一连串的信号转导和放大最终引起效应器功能变化。●强心苷作用机制:与心肌细胞膜上Na+-K+-ATP酶(强心苷受体)结合并抑制其活性,通过受体后效应机制引起心肌收缩力增加等效应。●病理因素可损害强心苷受体后效应机制。不同病因所致的心衰,其受体后效应机制受损程度不同,因而应用强心苷的疗效也不同:第三节疾病状态下的临床用药原则一、肝脏疾病时用药注意1、禁用或慎用:诱发/加重肝昏迷的药物、损害肝脏的药物(表8-2)、经肝代谢活化后方能起效的药物;2、慎用:经肝代谢且不良反应多的药物(减少剂量或延长给药间隔,从小剂量开始,谨慎地逐渐加量);3、禁用或慎用可诱发肝性脑病的药物二、肾脏疾病时用药注意1、尽可能选用肾毒性较低或无肾毒性的药物2、选用:在低浓度即可生效或毒副反应易辨认的药物。3、评估患者的肾功能,调整给药方案:减少剂量,延长给药间隔。肾功能减退时给药方案的调整-补充●肾功能↓时,主要调整给药间隔时间或维持量,一般不调整负荷量。调整方案公式:Xr=X0·Kr/K,τr=τ·Kr/KX0、τ、K分别为正常人的剂量、给药间隔和消除速率常数(K可由文献查到)Xr、τr、Kr,分别为肾功减退病人的剂量、给药间隔和消除速率常数,Kr可由病人测得或通过测定病人肌酐清除率并按公式推算:Kr=K’+α·CLcrα为比例常数,CLcr为内源性肌酐清除率,K’为肾外清除速率常数,α和K’均可由表查到(肾功减退患者剂量调整表)。思考题1、疾病对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影响。2、疾病对受体数目和受体敏感性的影响。3、肝脏疾病、肾脏疾病时的用药注意。4、长期应用β阻断剂能否突然停药?为什么?5、肝脏疾病和肾脏疾病时应如何调整给药方案?
本文标题:第六章疾病对临床用药的影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8596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