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与实施策略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与实施策略陕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薛翰铭手机:13571912580微信:M0262262主要内容第一部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问题第二部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重构第三部分:需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究第一部分:当前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要以知识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的转型为基础,以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为外在表征,以学生综合素养的整体提升为终极目标。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教学,教学思维没有完全突破传统框架,教学方式还基本停留在传统“讲、练”层面,严重影响了课程改革目标的落实,突出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很多学校将“实践活动”视为教育变革“落地”的标志,但大多数“实践活动”重外在行为,轻内在反思,活动和学习尚未有机融合。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学生的主体价值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语文教学的弊端——眼中无“人”第二部分:课堂教学组织形态重构一、课程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总目标:高中语文课程根据“立德树人”的基本要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的语文学习活动,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各个方面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框架结构思维发展与品质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语言建构与运用语文学科的“本分”审美鉴赏与创造审美教育的任务文化传承与理解提升文化意识和理解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二、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1)学习语言文字运用(2)实践性(3)综合性三、语文课堂教学组织形态重构四、进行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一)目标化学习(二)问题化学习问题化学习是一种以学生问题为起点的学习,同时兼顾学科问题的基础性与教师问题的引导性。问题本质上是认识论与方法论,即人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用什么方法认识世界。狄尔泰:“自然界需要解释说明,对人则必须去理解。”科学的方法是通过探究去发现,人文的方法必须是通过神入与内省,去感悟与理解。科学探究问题与人文感悟问题问题系统优化的六种模式模式一:问题集模式二:问题链模式三:问题网模式四:问题矩阵模式五:树状问题模式六:问题域问题矩阵模式四:此类模式适合指向目标的学习,可直接检测所提问题与学习目标的联系。树状问题模式五:从主题——专题——问题的树状问题系统。学生的问题1.范爱农为什么是悲剧而鲁迅却不是悲剧?2.范爱农悲剧的原因何在?3.鲁迅为什么不帮范爱农离开绍兴?4.徐锡麟死了,范爱农是否悲伤?5.范爱农为什么不主张发电报?6.范爱农的尸体是直立着的,原因是什么?7.范爱农的身后事为何不了了之?8.绍兴相逢,鲁迅与范爱农彼此为何忽然就看着顺眼了?9.鲁迅接新来的同乡时何以两次不满?10.文中出现两次讲笑话的叙述,作用有何不同?……课例:《范爱农》11.革命前范爱农、革命后范爱农、最后的范爱农的共同点和不同点?12.鲁迅从热血青年到“世故”的变化原因是什么?13.当年摇头后来愧悔的原因是什么?14.范爱农是否自杀?15.为何范爱农革命前没有死,革命后却死了?16.对于文中出现的所谓“爱国青年”,鲁迅的态度是什么?17.从让座位到牺牲,鲁迅对那些革命者的态度有何转变?18.徐伯荪的夫人为什么要带绣花鞋上东京?19.为什么要提到孙传芳大帅和裸体照片?20.王金发既然是绿林出身,为什么杀人却不轻易?21.既然是写范爱农的回忆散文,为什么要用那么大的篇幅叙述“报馆案”?22.感觉范爱农其人与鲁迅小说中的某些人物比如吕纬甫、魏连殳很相似,鲁迅是以他为素材创作的吗?23.徐锡麟既然做了安徽候补道,就是恩铭的手下,为什么还要刺杀恩铭?革命党的人为什么要到清政府里面做官?“范爱农为什么是悲剧而鲁迅却不是悲剧?”且不说语法上是不是说得通,单从表意上就存在先入为主、漫无边际的问题。所谓先入为主,是说该问题认定范爱农是悲剧,而鲁迅不是悲剧,这就把复杂人物简单化、标签化了。所谓漫无边际,就是没有对悲剧的范畴进行界定。范爱农穷困潦倒、英年早逝,从境遇上看固然是悲剧,但清醒而绝望的死去,与在铁屋中浑浑噩噩的活着相比,究竟哪一个更可悲?作为在孤独中求索的思想家,难道鲁迅身上就没有悲剧的一面吗?修正问题课例:《林黛玉进贾府》在《林黛玉进贾府》中,“忙”字有16个,“笑”字有28个,作家似乎对这两个寻常的字情有独钟,反复使用,用以表现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同学们能作出具体的说明吗?(问题出自教师自己的钻研和思考,有一定新颖性、挑战性,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又富有思考的价值和探索的余地。)(三)体验式学习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知识—(体验)—技能—(体验)—素养一组体验式学习活动构成的一套智力动作,各个活动的展开顺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整套活动指向教学目标的达成。2、设计教学应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要能重建学生整合式的语文学习生态,将不同类型的文本、不同的学习方式引入教学,设计那些有助于问题解决,有助于引发学生阅读行为、多样化阅读策略的教学过程。3、设计教学应重视学习内容的整合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的结果。由于缺乏整合的意识,以往教学中容易导致基于篇目的碎片化学习,影响教学中局部与整体、课堂与课程关系的处理。如果缺少整体意识,每一个独立设计的好问题,并不一定符合教学的内容,不必然能实现单元的目标。我们需要考虑问题和问题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解决这些问题,为什么就能达成本单元的目标。站在整体的视角,教学要从任务情境出发,先设计有一定综合性的、必须深入探究才能解决的上位问题,再去设计一系列小问题。有助于上位问题解决的小问题,才是最有效的问题。4、设计教学需整合各种学习方法综合参与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是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反映在听说读写等表现性的行为上,作为最常见的语文学习方式,它们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不是单一的技能训练,也不是简单地从主题内容层面上贴标签式地呼应,而是根据单元需要有意设计的结果。5、设计教学需整合各种学习资源教师需要有效利用教材,为学生而教,为开放而教。选择课程资源,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纸质文本,也可以是多媒体资源、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6、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一般说来,教学设计的要素,包括对目标、内容、方法、过程、评价的设计。基于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这些要素没有变,但内涵都在发生变化。设计教学目标,出发点应是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内容,可能是一组文章,可能引入整本书,也有可能引入学生作品等生成性的内容;过去的教学方法多停留在技巧,现在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学习,如何引发学生学习行为发生;过去的教学过程多局限于一堂课,现在可能是多堂课;过去的教学评价多是纸笔测验,现在我们要研究评什么,用什么评,谁来评等问题。第三部分:需重点研究的几个问题第四部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研究一、单篇教学《离骚》活动设计:构建与变形活动一:拼接构建1.拼接成文。在课前充分预习、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将全班同学分成6个学习小组,每个小组提供相应的磁性卡片,一字一张,顺序打乱,要求各小组根据分配到的任务,既快又准地将相应的内容排列在黑板上,如图所示:3.背诵积累。依据情感脉络,尝试背诵,同时完成填空,巩固楚辞相关特点。“楚辞”是兴起于____的一种诗歌样式,因其“书楚语,____,___,____”故可谓之楚辞,这种诗体具有鲜明的楚文化的色彩。后人将____与《楚辞》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____和____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活动二:压缩变形在构建,积累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第二个活动内容:“压缩变形”。第一步,学生直接上台在黑板上拿下多余的字进行压缩,要求尽量保持原诗意思,形成四言体。参考示例如下:第二步,学生反复诵读原文和改文,试比较四言体与“骚体”诗的不同特点并探究其原因。讨论后明确:四言诗比原诗更整齐,更有节奏感了,但是读起来比原诗要快,显得比较急促。为了加深学生对《楚辞》及楚文化的了解,又适时补充了以下内容:《离骚》教学反思教者主要设计了“建构与变形”两大学习活动,并以这两大学习活动为主线串联起其他四个学习活动。本课设计的四个语文学习活动,从构建到变形,从认知与感受到实践与体悟,从课内到课外,突出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情境性,探究性等特点。设计具体活动时,需要考虑语文学习活动涉及的一些要件,如语言文字素材和运用范例,情境和活动范围,活动的任务、目标、过程和方法,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等。本课设计意图细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在拼接构建活动中培养积累与梳理能力;其二在压缩变形活动中培养欣赏与评价能力;其三,在互改对比活动中培养审美与鉴赏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一定要考虑其价值,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也会加以辨别,只有真正有意义的活动才能得到认同。无论是压缩变形后表情达意的深层探究还是互改对比中的精彩点评,都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度,在这背后,便是语文素养的提升。二、专题教学学习任务群3|《跨界之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二、专题教学一、设计原则:情境性、实践性、主体性,凸显学生语文学习的路径图。二、特色与亮点1、体系性、全面性。从字词、句篇、语言修辞、逻辑、文化等方面,分十二个专题学习,构建了语言“树型”知识结构图,体现了语言学习的体系性和全面性。2、独创性。第七个专题“福尔摩斯思维开发术——发现身边的推理‘陷阱’”,模拟福尔摩斯探案的场景,发现制造误会的“陷阱”,让学生在生活中内化“三段论”知识,体会语言的逻辑魅力。又如,第十一专题“语言的狂欢:网络语言和汉语规范探讨”以“晒”网言网语、“识”网言网语、“辨”网言网语、“用”网言网语等四项实践活动,探讨网络语言的鲜活性和规范性问题。3、趣味性。以“闯关测试”为例,命制一些具有生活化、形象化、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建立专家型思维模式系统性整体性统筹性谢谢倾听!2018年7月
本文标题: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与实施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91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