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广告经营 >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
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灵宝市教师进修学校李晓红一、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一:条件反射专业培训讲师的授课,不象学校老师授课那样,端坐在台上不断地讲授,而要和学员互动起来,他们之间有很大差别,尤其会使用到一些所谓的授课方法,比如团队活动、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竞赛等,达到授课目的。这些授课方法,比讲授更好地让学员接受,因为它们符合学员的心理结构。那从心理学的角度,尤其是成人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授课方法,就很有必要。我们来看几个典型的心理学理论,首先是前苏联的巴甫洛夫,条件反射理论。巴甫洛夫注意到,没有喂食时,狗看见喂养者或者听见喂养者的声音,就会分泌胃液和唾液。巴甫洛夫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在喂食之前先出现“铃声”刺激,铃声结束以后,过几秒钟再向喂食桶中倒食,观察狗的反应。起初,铃声只会引起一般的反射,或称自然反射,狗竖起耳朵来,但不会出现唾液反射。可是经过几轮实验之后,仅仅出现铃声,狗就会分泌唾液。巴甫洛夫把这种反射行为称为“条件反射”,把铃声称为分泌唾液这一反射行为的“条件刺激”。原来并不能引起某种本能反射的中性刺激物(铃声、红灯等),由于它总是伴随某个,能引起该本能反射的刺激物出现,如此多次重复之后,这个中性刺激物也能引起该本能反射,后人称这种反射为经典性条件反射。当然这个心理学实验是针对动物的,那对成人的教学来说,也有参考价值。俗语说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就是典型的条件反射。我们看到某个场景于是产生某种情绪,也是条件反射,因为场景和过往的经验联系了起来。打个不恰当的比喻,狗相当于学员,食物相当于讲师和课程。狗看到食物会泌唾液,某些学习能力强的学员,看到课程,也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所以讲师的课程内容要符合学员的需求,这是让学员产生自然反射。而铃声相当于培训现场给学员的,或讲师给学员的某种“刺激”,讲师通过这些“刺激”,和学员脑子里,固有对学习的理解、或某种经验呼应起来,于是导致了学员学习行为的发生,所以是条件反射。培训时,如何使用条件反射原理呢?简单地来说,讲师要模拟场景,和学员头脑中固定的某种经验配合,或唤醒学员头脑里面的学习结构,产生学习的条件反射。操作的办法如下:1、课程开始以前。培训前让领导做培训前的讲话,强调培训的重要性,讲师和课程的优秀,也可以暗示学员,好好学习,领导在关注你们,于是营造了认真学习的气氛。这就是把领导的权威,延续到讲师身上,于是学员在遵守纪律方面要好一些。领导的讲话,相当于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2、培训中,讲师设计案例时,要模拟学员的工作场景,当学员看到案例,就会回想起他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于是在讲师的带动下,学员会进行思考,于是学员才会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才会接受讲师的内容。这时的案例就相当于,提醒学员进入学习状态的铃声,在学员身上产生了条件反射。3、在具体的授课方法上,讲师也可以用到条件反射。讲师说:我们在工作中要团结紧张,还要什么?学员说:严肃活泼。讲师说:对!我们要劳逸结合。这就是讲师利用学员头脑里的知识结构,达到条件反射一样的互动。讲师说:知己知彼,才能怎样?学员说:百战不殆。讲师说:所以我们要非常了解学生,下面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些表现,于是课程得到了延续,讲师此时,也利用了条件反射的原理。二、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二:斯金纳实验前面我们说到了条件反射,在授课中的应用。我们看到在一些培训中,讲师使用了一些奖励和惩罚学员的办法,这样的授课方法,心理学的原理是什么呢?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了一个装小白鼠的箱子,箱内有机关,小白鼠只要碰到这个机关,就有一粒食物掉出来。开始时它们在箱子里乱动,碰巧触动机关,就有食物丸掉出来。以后,小白鼠越来越少去碰其它地方,而越来越多地去碰这个机关。最后,为了获取食物丸,它们就去碰这个机关。斯金纳的实验表明: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如果动物的某种反应的后果,能满足它的某种需要(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则以后它的这种反应,出现的几率就会提高。在这个过程中,生物的某种行为,为了获得奖赏或逃避惩罚,于是生物产生了记忆,它重复这种行为。故称工具性条件反射,又称操作性条件反射。在培训中,有的讲师也在使用这个原理,授课前,讲师把规则讲清楚,大家分小组来竞赛,讲师发小礼品,或给学员盖美女与怪兽的图章,来调动大家学习的热情。这个授课方法的前提,就是利用了斯金纳实验的原理。把奖励和惩罚与学员的学习联系了起来。当然如果学员回答问题不错,参与的不错,演练的不错,讲师可以发动大家鼓掌来鼓励学员,或直接给某种奖励,也会比竞赛的效果更好。即便是使用竞赛的方式,也要只给奖励不给惩罚,才让学员感觉到,没有太大的压力,于是学员关注学习,关注内容。三、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三:沙姆的“神秘气泡”你注意过一群鸟,是怎样站在一棵大树上的吗?它们不是集中站在一根树枝上,而是分散地站在整个树的不同树杈上。你去饭馆吃饭,如果里面已经有些人了,你会和他们靠得很近吗?很少有人这样,我都是坐在尽可能舒服,可以看到风景,并远离别人的位置上。这些我们都习以为常,不这样反而很奇怪了。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沙姆却做了个有心人。他进行了大量实验,最早提出了个人空间的概念。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沙姆就进去坐在他或她旁边,测试那个人的反应如何。实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结果证明,在只有两位读者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者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沙姆坐在他们身边后,被试验者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大多数人默默地,走到别处坐下,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他认为,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着一个空间范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和干扰,将会引起人的焦虑和不安,这个“神秘气泡”随身体移动,它并不是人们的共享空间,而是在心理上,个人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这个“神秘气泡”的大小,受到个人特点、社会习惯、文化、环境等因素影响。古代的皇帝,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拉开与大臣们的距离,大臣们则弯腰低头,眼睛不能直视皇帝,退朝时背朝外出,这些都体现了皇权,可见皇帝的“气泡”有多大。有人在开会时,不敢坐在领导身边,是为了避免侵犯老总的“气泡”,而他忘了,如果你经常坐在老总身边,时间长了,老总就把你包含在他的“气泡”里,你就成了他的自己人,他的心腹。因此讲师在准备教室时候,就要考虑到这些因素,不能让学员在很多椅子的教室,随便坐,而是要做到有多少个人,就只有多少把椅子,不给学员挑位置的权利。并且每个人都有名位牌,学员是没有选择的,这样可以尽量消除“神秘气泡”的影响。否则在一个有100个座位的教室,来了三十个学员,会坐得稀稀拉拉,没有上课的气氛。等他坐在了那个位置上,你让他站起来,坐回到小组的座位上,那就难了,甚至是不可能的。并在安排小组座位时,尽量让桌子小些,学员之间挨得近些,让学员互相进入彼此的气泡,为学员充分交流打下基础。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此研究,提出了四种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首先是亲密距离。这是人际交往的最小间隔,即亲密无间,范围在15厘米之内,其远范围是15厘米到44厘米之间,可能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体现亲密友好。在培训中,当学员有问题时,讲师要走过去,主动距离他很近,这样可以更和谐地处理问题。如果讲师在处理学员问题时,和学员保持远距离,那你们两个看上去象陌生人,这对讲师处理学员的问题不利。而且在培训现场,讲师是可以走动的,学员是不可以走动的,于是讲师主动对提问题的学员,表示亲密,学员即便感到不舒服,也说不出什么。更何况讲师已经对他表示了亲密,他作为学员也会给讲师面子,除非讲师的课太差了。其次是个人距离。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个人距离的范围为46~76厘米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早上上课前,一般来说讲师会提前半个小时到现场,此时如果有学员已经先到,讲师可以问候一下,并和个别“面善”的学员,沟通一下课程内容,于是讲师和学员的距离就拉近了很多。课间有学员和讲师交流,讲师也可以使用这一距离。第三是社交距离。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体现出一种较正式关系。其近范围为1.2~2.1米。一般来说,讲师上课时是站着的,但讲师不可距离学员太远,否则学员象是观众,而不是培训的参与者,也不能距离学员太近,否则讲师的口水和动作,会干扰前排学员的学习。因此第一个小组的第一个学员,距离讲师的距离,最好不超过也不小于这个社交距离。第四是公众距离,范围为3.7~7.6米。这个距离几乎能容纳一切人,完全可以对处于这个空间之外的人,视而不见或不予交往。所以培训时,讲师要走下去,关注后排的学员。参加培训的学员人数不能太多,最多两个扇面,总共5-6个小组,一个小组7个人以下,总共35人左右,此时的培训效果是最好的。四、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四:詹巴斗的“破窗效应”你作为培训讲师,在早上刚开始上课时,某学员的手机就响了,你管不管?怎么管?有人说下不为例为好;还有人说既然定了规矩,那当然就要管,否则大家都学样,不遵守规矩,那不都乱套了?其实这个思路,就说的是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詹巴斗,曾经做过一个“偷车实验”,他将两辆一模一样的轿车,分别放在中产阶级社区和贫民区。结果发现贫民区的车,很快被偷走了,而另一辆车几天后仍在。但如果把放在中产阶级社区那辆车的车窗玻璃打破,几个小时后,那辆车也被偷了。后来这个现象被叫做“破窗理论”,也就是说,如果有人打坏了房子上的一块玻璃,又没有及时修好,别人就可能受到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碎更多的玻璃。至于在培训中,如果遇到第一天早上上课,有学员的手机响,不要直接和他说不能接手机,或者出去接,可以不说话,停止讲课,只是看着那个学员,一动不动。于是现场马上安静下来,他也有所警觉。如果第一个学员接电话你不管,那大家就认为你是默许,既然接电话可以,那在培训现场走来走去,就更是可以的了。于是等到下午时,你的培训教室,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铃声,进进出出的学员。到那时你要管的话,你将面对很多违反纪律者,他们是一个团体和你对抗,处理得难度加大了。但如果一开始就处理的话,你是占主动的,那是你和全体学员,面对眼前的这个,扰乱大家听课,违反培训纪律的人,处理的难度就小很多。如果培训现场,你发现地上有一张纸团,怎么办?我一般是自己弯腰把它拣起来,一般我选大家都看见的时候,尤其是让扔纸团的那个人看见。一般来说,大家都知道我的意思是什么了,那个扔纸团的学员,看到郝老师拣起他丢到地上的纸团,十有八九会感觉愧疚。我就是要的这个效果!看你再敢扔,你再扔我再拣,羞也羞死你!如果有人在教室抽烟,讲师怎么办?著名的培训师郝志强说,最好在课程开始前,强调因为是封闭环境,因为有女学员,因为有孕妇,因为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不允许抽烟。但总有一些想尝试一下的,总有一些记性不好的,要体验一下抽烟的感觉。一旦被我发现,无论这个学员是谁,我都会上前制止:不好意思,培训现场是不能抽烟的,请出去抽。每次我都是胜利者!还是破窗效应,你不管的话,后面的人也将一起吸,一个人吸烟,你管他那是你一个对一个,要是十个人吸烟,你是一个对十个,制止成功的可能性就小很多了。所以一旦发现,马上处理,把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才是正确的选择。况且那个吸烟的人,心理活动是怎样呢?他刚把烟拿出来,刚抽了一口,他的心里也是惴惴的,在观察大家的反映,如果大家表现正常,他才可能心安理得。于是你在这时去处理,就会有最大效果。所以在培训现场中,凡是影响培训效果的因素,我们都要把它们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免“破窗效应”,对学员的负面影响。五、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之五:戈登的“莫扎特效应”你作为讲师,会在培训现场放音乐吗?你会放什么音乐呢?轻柔的、摇滚的、中文的、英文的、带歌词的、不带歌词的、男歌手的、女歌手的,到底是什么音乐,更有利于学员的学习呢?1993年,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的戈登·肖教授,进行了一项实验。他让大学生在听完莫扎特的《钢琴奏鸣曲》后,马上进行空间推理测验,发现大学生的推理能力,发生了明显提高,他将这种现象叫“莫扎特效应”。戈登教授发现了“莫
本文标题:授课方法的心理学原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7895819 .html